卷之十八

關燈
氣不行流,下焦陰氣亦還回不散,而聚為脹也,然上焦固禁,下焦氣還,各守一處,故氣不行也。

     [第二十六門]立聖鶴頂丹 治産難立聖鶴頂丹,濠州朱學長,名炳,字明道,能醫此,其家秘方雲,國初異人所傳。

     寒水石不以多少,江南人謂之軟石膏者,分作二處,一半生,一半炭火,令通紅。

     上相和,同研令極細膩,入朱砂再合研,色與桃花色相似即止。

    每用二大錢,以新汲水調下。

    又法用雞子清少許,同調如薄糊,攤在杏葉樣紙花子上,急貼于臍中心,候幹再易,不過三個,即分娩矣。

    合時須極志誠,勿令雜人及雞犬見。

     [第二十六門]治産難 密以淨紙書本州太守姓名,燈上燒灰,以湯調下即産,此雖厭勝頗驗。

     治産後惡露不下,腹中疼痛,下血太多,眩暈不能支吾,及妊娠胎動不安,腹痛下血。

     芎當歸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酒少許,同煎至六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第二十六門]三聖散 治兒枕痛不可忍者,此神藥也。

     當歸(洗)肉桂(去皮)玄胡索(炒,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或童子小便調下。

     [第二十六門]血暈 凡婦人産後,急飲新汲水數口,惡露或胞衣即下,永無血暈之虞。

    世人但以産後怕生水為言,惑矣,初産後不可不服,既定一兩日,卻忌生水也。

     [第二十六門]治産後血暈 柳正之方。

    服催生藥既産之後,便須準備此藥。

    松煙墨二錢,以火通紅,窨減,研為細末,作一服,溫酒調下。

     [第二十六門]六合散 治婦人産後下血六合散。

     四物湯去川芎外,當歸、白芍藥、地黃各一兩,四順理中丸去幹姜外,甘草二兩,人參、白術各一兩,六味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八分服。

    先進固經丸,次服此藥。

    溫州醫者李郎中以醫任和卿閣中,錢文子傳,固經丸出《保慶集》。

     [第二十六門]治婦人産後感冒傷風 錢文子方。

     隻服小續命湯,其意防中風搐搦故也。

    任和卿曾用此藥與人,屢效。

    《活人書》治傷寒,識 [第二十六門]治婦人血崩 錢季毅傳,臨安鄒郎中方,屢效。

     當歸白芍藥幹姜棕榈上四味各燒存性灰,等分稱,醋湯調,以有節朱筋左轉調四十九調,食前服。

     [第二十六門]治血崩 烏賊魚骨阿膠(锉碎,以蚌粉炒成珠子)上等分,為細末,米醋湯調,以朱紅筋左轉調四十九調,食前服。

     [第二十六門]治婦人崩漏 婦人經血正淋漓,舊瑞蓮蓬燒作灰,熱酒一杯,調八字自然安樂,更無疑。

     [第二十六門]治血崩 姜侍郎夫人經驗。

     棕榈(不以多少,燒灰存性,細研如粉)牡蛎(火,研如粉)上二味抄棕榈灰一錢,牡蛎半錢,入麝香少許,拌令勻,空心米飲調下。

     又方,此亦姜家傳,蘇氏外甥女每苦此,服之必安。

     香附子(不以多少,去毛并黑皮,炒深黑色,焦不妨)上為細末,入鹽少許,沸湯點下,不拘時候,此方甚妙,勿謂藥粗賤而輕之,合時當以斤計,大劑服之方見奇效! [第二十六門]治婦人經候淋瀝不斷 孫盈仲祖方,蘇韬光閣中久患,一服而愈。

     四物湯加側柏煎服。

     [第二十六門]治乳赤腫 欲作癰者,張才卿方。

     天南星為細末,生姜自然汁調塗自散,才作便用之。

     [第二十六門]治吹奶 婦人吹奶藥,婁羅皂角燒灰,蛤粉和熱酒一盞,調八字,雙手揉散,笑呵呵。

    加乳香少許尤佳!又方史仲華方。

     用常使木杓柄上尖,燒灰存性,敷之。

     又方,牛皮膠不以多少,熔開,用紙花攤貼奶上,次以舊齒刷子一個,燒灰存性,研為細末,酒調服,甚有功效。

     又方,苔脯中泥調塗奶上甚妙!又方,未成腫痛者。

     小粉炒令黃色,以紙攤在地上出火毒了,碾為細末,新水調敷之。

     又方,痛不可忍。

     雄鼠糞不以多少,大而兩頭尖者即是,研細入麝香少許,同研勻,每服二錢,溫酒調下,連進三兩服即愈。

    劉駐泊名汝翼雲,渠親以治一屠戶之妻,立效,但不必令病患知,恐不肯服耳。

     又方,禹錫侄。

     百藥煎為細末,每服五錢,熱酒調下,以滓敷腫痛處。

     [第二十六門]治奶頭裂 蜀人方,蓋嘗用之甚奇。

     取秋後冷露茄兒花裂開者,陰幹,燒存性灰敷之。

    如未是秋時,但是裂開者亦可用。

     [第二十六門]胎死腹中 《得效方》。

     鹿角屑二、三方寸匕,煮蔥豉湯和服之,立出! [第二十六門]治子腸不收 鐵精粉腸上推納之,仍酒服磁石末。

     上二方《類聚》援《是齋》方,因附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