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十六門]十柔丸
補婦人血氣。
蔣簽判傳。
熟幹地黃(四兩)當歸桂苁蓉(酒浸,無,以鹿茸代之)紫菀補骨脂鹿角膠(炒)上為細末,艾膏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溫酒或米飲湯下。
[第二十六門]茱萸鹿茸丸 補氣固血,治本髒因虛生寒,月經行多,或來不及期,腹痛怯風,髒腑不和,茱萸鹿茸丸。
吳茱萸(湯洗三次)附子(炮裂,去皮臍)幹姜肉豆蔻(面裹,炮)白茯苓黑龍骨(炭五味子苁蓉(酒浸一宿)鹿茸(削去皮毛,劈開塗酥炙)赤石脂(州土粘舌者,以上各一兩)熟幹地黃(一上為細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熱米飲服五十丸至七十丸。
一、兩月後血氣已安,去龍骨,加沉香半兩,可以常服。
母氏中年之後,甚得此藥之力。
[第二十六門]消腹内血塊 大慶通監院方。
舶上茴香益智仁玄胡索陳橘紅肉桂莪術川姜(各半兩)附子(兩個,炮,去皮臍)乳香沉香白術人參當歸木香白芍藥(各一兩)上為細末,棗肉為丸,每服六十丸,米醋湯吞下,溫酒亦得。
[第二十六門]勝金丹 治婦人月水湛濁不通,久無嗣息,血癖氣痛,四肢浮腫,嘔逆心疼,虛煩勞悶,面黃,崩漏帶下,寒熱蒸勞,頭疼齒痛,血下無度,淋瀝諸疾,産前安胎,臨産催生,産結疼痛,傷寒煩渴,瀉痢,血暈血勞,筋攣,痰盛頭疼,敗咯血,血塊起伏,氣痞氣膈,血作腰痛,小便不禁,子死腹頑,凡産後諸疾并皆治之。
牡丹皮川本人參川當歸白茯苓赤石脂(别研)香白芷官桂白薇京芎玄胡索白芍藥白術(米泔浸一宿,各一兩)甘草(炙)沉香(不見火)沒藥(别研,各半上件藥材皆用溫水洗淨,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空心溫酒送下。
凡妊娠臨月,服此五、六粒即易産。
久無子息,服二十粒當月有子。
并治積年血風,半身不遂,種種血疾,不問年深皆療,神效! [第二十六門]加減十寶湯 黃(四兩)熟幹地黃(酒浸)當歸(酒浸)白茯苓人參白術半夏(湯泡七遍)白芍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烏梅一個,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第二十六門]治妊孕傷寒 生姜(三十片)蔥(十莖,連根用)上用水二大碗,煎取八分盞服之。
[第二十六門]治妊孕吃,或内肭着 錢季毅傳。
縮砂仁去膜,熨鬥内略炒,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飲酒人,米飲調下,或鹽湯亦得。
[第二十六門]治難産不順 催生立效。
黃蜀葵子一兩,洗淨,入童子小便一盞,爛研,作二服,立分娩。
[第二十六門]胎死腹中 其證指甲青,漲悶,舌青,甚者口中作屎臭。
郭宅心方,王順伯運使傳。
栝蒌根一味,焙幹為細末,每服二錢,倒流水調下,二服取效。
仍先備防暈藥。
[第二十六門]催生藥 極妙!孔世賢方,趙太叔方同。
朱砂雄黃(各一錢半)蓖麻(十四個,去皮)蛇蛻(一尺)上件為細末,漿水飲和丸,彈子大,臨産時,先用椒湯淋臍下,次安藥于臍内,用醋紙 [第二十六門]治婦人胞衣不下 惡血沖心。
用五靈脂揀擇砂石及鐵屑之類,一半炒,一半生,為細末,每服二錢,小酒調下。
婦人生産不下,死胎在腹,橫生倒生,胞衣不下,一切危急,神效。
史丞相方,蘇韬光傳。
蛇蛻一條,全者,斷者不可用,以火筋挑起令直,用麻油紙拈,從尾燒上,以乳缽接貯,研上和勻作一服,以無灰酒半盞,暖熱,再以童子小便半盞浸平之,服下即便分娩。
蛇蛻須是雄者,牆頭或籬上者是。
[第二十六門]治婦人難産,數日不下 至危急者。
張監稅德俊傳。
官桂一味,去粗皮,锉碎略炒,鐵器不妨,碾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立産。
此藥須 [第二十六門]催生藥 柳正之寺正方,屢驗。
蛇蛻(一條,全者,燒灰存性)蠶紙(一片,方五寸以上,燒灰存性,約與蛇蛻相等)上二味合和,隻作一服,以麝香溫酒調下立産。
[第二十六門]婦人難産方 治妊娠胎氣不和,懷胎近上,脹滿疼痛,謂之子懸;兼治臨産驚恐氣結,連日蘇飲。
劉經略施此方,雲經驗無比。
大腹皮人參真陳皮白芍藥(各半兩)紫蘇莖葉(一兩)當歸(二分)粉草(一分)上細锉,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大盞半,生姜四片,蔥白七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曾有婦人,累日産不下,服遍催生藥不驗。
予曰:此必坐草太早,心懷恐慮,氣結而然,非氣乃不行矣,得此藥一服便産。
及婦人六、七月子懸者,予用此藥數數有驗,不十服,胎便近下。
注雲:恐則陽精卻,上而不下流,故則上焦閉也,上焦既閉,
蔣簽判傳。
熟幹地黃(四兩)當歸桂苁蓉(酒浸,無,以鹿茸代之)紫菀補骨脂鹿角膠(炒)上為細末,艾膏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溫酒或米飲湯下。
[第二十六門]茱萸鹿茸丸 補氣固血,治本髒因虛生寒,月經行多,或來不及期,腹痛怯風,髒腑不和,茱萸鹿茸丸。
吳茱萸(湯洗三次)附子(炮裂,去皮臍)幹姜肉豆蔻(面裹,炮)白茯苓黑龍骨(炭五味子苁蓉(酒浸一宿)鹿茸(削去皮毛,劈開塗酥炙)赤石脂(州土粘舌者,以上各一兩)熟幹地黃(一上為細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熱米飲服五十丸至七十丸。
一、兩月後血氣已安,去龍骨,加沉香半兩,可以常服。
母氏中年之後,甚得此藥之力。
[第二十六門]消腹内血塊 大慶通監院方。
舶上茴香益智仁玄胡索陳橘紅肉桂莪術川姜(各半兩)附子(兩個,炮,去皮臍)乳香沉香白術人參當歸木香白芍藥(各一兩)上為細末,棗肉為丸,每服六十丸,米醋湯吞下,溫酒亦得。
[第二十六門]勝金丹 治婦人月水湛濁不通,久無嗣息,血癖氣痛,四肢浮腫,嘔逆心疼,虛煩勞悶,面黃,崩漏帶下,寒熱蒸勞,頭疼齒痛,血下無度,淋瀝諸疾,産前安胎,臨産催生,産結疼痛,傷寒煩渴,瀉痢,血暈血勞,筋攣,痰盛頭疼,敗咯血,血塊起伏,氣痞氣膈,血作腰痛,小便不禁,子死腹頑,凡産後諸疾并皆治之。
牡丹皮川本人參川當歸白茯苓赤石脂(别研)香白芷官桂白薇京芎玄胡索白芍藥白術(米泔浸一宿,各一兩)甘草(炙)沉香(不見火)沒藥(别研,各半上件藥材皆用溫水洗淨,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空心溫酒送下。
凡妊娠臨月,服此五、六粒即易産。
久無子息,服二十粒當月有子。
并治積年血風,半身不遂,種種血疾,不問年深皆療,神效! [第二十六門]加減十寶湯 黃(四兩)熟幹地黃(酒浸)當歸(酒浸)白茯苓人參白術半夏(湯泡七遍)白芍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烏梅一個,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第二十六門]治妊孕傷寒 生姜(三十片)蔥(十莖,連根用)上用水二大碗,煎取八分盞服之。
[第二十六門]治妊孕吃,或内肭着 錢季毅傳。
縮砂仁去膜,熨鬥内略炒,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飲酒人,米飲調下,或鹽湯亦得。
[第二十六門]治難産不順 催生立效。
黃蜀葵子一兩,洗淨,入童子小便一盞,爛研,作二服,立分娩。
[第二十六門]胎死腹中 其證指甲青,漲悶,舌青,甚者口中作屎臭。
郭宅心方,王順伯運使傳。
栝蒌根一味,焙幹為細末,每服二錢,倒流水調下,二服取效。
仍先備防暈藥。
[第二十六門]催生藥 極妙!孔世賢方,趙太叔方同。
朱砂雄黃(各一錢半)蓖麻(十四個,去皮)蛇蛻(一尺)上件為細末,漿水飲和丸,彈子大,臨産時,先用椒湯淋臍下,次安藥于臍内,用醋紙 [第二十六門]治婦人胞衣不下 惡血沖心。
用五靈脂揀擇砂石及鐵屑之類,一半炒,一半生,為細末,每服二錢,小酒調下。
婦人生産不下,死胎在腹,橫生倒生,胞衣不下,一切危急,神效。
史丞相方,蘇韬光傳。
蛇蛻一條,全者,斷者不可用,以火筋挑起令直,用麻油紙拈,從尾燒上,以乳缽接貯,研上和勻作一服,以無灰酒半盞,暖熱,再以童子小便半盞浸平之,服下即便分娩。
蛇蛻須是雄者,牆頭或籬上者是。
[第二十六門]治婦人難産,數日不下 至危急者。
張監稅德俊傳。
官桂一味,去粗皮,锉碎略炒,鐵器不妨,碾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立産。
此藥須 [第二十六門]催生藥 柳正之寺正方,屢驗。
蛇蛻(一條,全者,燒灰存性)蠶紙(一片,方五寸以上,燒灰存性,約與蛇蛻相等)上二味合和,隻作一服,以麝香溫酒調下立産。
[第二十六門]婦人難産方 治妊娠胎氣不和,懷胎近上,脹滿疼痛,謂之子懸;兼治臨産驚恐氣結,連日蘇飲。
劉經略施此方,雲經驗無比。
大腹皮人參真陳皮白芍藥(各半兩)紫蘇莖葉(一兩)當歸(二分)粉草(一分)上細锉,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大盞半,生姜四片,蔥白七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服。
曾有婦人,累日産不下,服遍催生藥不驗。
予曰:此必坐草太早,心懷恐慮,氣結而然,非氣乃不行矣,得此藥一服便産。
及婦人六、七月子懸者,予用此藥數數有驗,不十服,胎便近下。
注雲:恐則陽精卻,上而不下流,故則上焦閉也,上焦既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