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以蜜調塗,濕者幹摻。
又方,王仲杞以幹甑箅燒存性灰敷之。
又方,張德俊雲,頃年和餘杭人将赴官,因蒸降真木犀香,自幹甑,面仆甑上,為熱氣所于是取僧寺久用炊布燒灰存性,随敷随消,不半日而愈。
蓋以炊布受湯上氣多,返用以出湯毒,亦猶以鹽水取鹹味耳,醫者之智亦可喜!又方,鄭亨老以冷面糊塗之,舊爛者尤佳!又方,用白瓷器末,湯煮過,碾極細,以油調塗立效。
或用煉銀坩埚子,搗為細末,調塗之又方禹錫侄。
蔥白砂糖上二味相等,爛研敷之,痛立止,仍無瘢痕。
又方,高司法傳。
韶粉(四兩)臘脂(一斤)用柳木槌于淨器中研千下,淨瓷器收之,遇燒燙着敷上,痛立止,無瘢痕。
又方,初燒燙着,隻用醋糟KT之,不痛即止。
倉猝中亦易得,酸醋澆洗尤妙,更不腫痛。
又方,無名異研細末,輕粉、麻油調敷,破者幹摻之。
[第二十一門]治湯燙火燒 已潰,膿出不已者。
先以山栀子煎湯,放溫,洗淨,KT幹以赤焦大油餅炭火上燒存性灰,研細敷之。
又方,大黃(為細末)上以米醋調敷,或倉卒不能得末,隻于新淨瓷瓦器上,以醋磨敷亦可。
[第二十一門]玉真散 治破傷風及金刃傷,打撲傷損玉真散,本事必用兩方皆有,但人不知。
張叔潛知府雲,此方極奇,居官不可阙。
予宰清流日,以授直廳,醫救欲死者數人,奇甚。
天南星防風上等分為細末,破傷風以藥敷貼瘡口,然後以溫酒調下一錢;如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用藥二錢,童子小便調下;或因鬥毆相打,内有傷損,以藥二錢溫酒調下;打傷至死,但心頭微溫,以童子小便灌下二錢,并進三服。
天南星為防風所制,服之不麻。
又張彌明知府家傳,禦醫李子濃方。
黃蠟(一塊,熱酒化服,立瘥) [第二十一門]神應丸 治緊急破傷風神應丸,華宮使方。
半夏(一兩半)草烏頭(三兩)巴豆(一兩,去殼)上生用,同為細末。
好棗四兩,換水煮爛,剝去皮,同藥搗成劑,丸如蓮子大。
緊者,無灰酒磨一丸;慢者,半丸,吐涎或瀉勿疑;輕者,不須服。
更審量老幼歲數虛實加減之。
宮使名光祖,向任統制官,嘗重傷,服此得效。
[第二十一門]治竹簽在腳腿 或四肢皮膚内,無緣可出,韬光傳。
白KT樹根捶碎,細研,酒浸平服,滓罨患處即出,神妙! [第二十一門]治竹木針刺入肉 以象牙細屑敷之立出,瘡即愈,有人手中指為竹刺,痛甚,敷之立效! [第二十一門]治竹木刺 富次律雲出《聖惠方》,曾用救一莊仆,極妙,其人腳心有一刺,痛楚瀕死,黃痛尤甚,至四更視之,刺已出,遂安。
烏羊糞爛搗,水和,罨傷處濃敷之為佳。
又方,嚼白梅敷之,其刺自出。
又方,爛嚼栗子黃敷之自出。
三方并出《聖惠方》第六十八卷,栗黃者尤效。
又方,陳正卿雲焦濟卿說,用鹹白魚鳔貼傷處,然後服鳔膠燒存性灰,以酒調下。
[第二十一門]治竹木刺 不出者,孫盈仲傳郭都巡方,同不用絹襯,出即拭之。
爛研萆麻,以絹帛襯傷處,然後敷藥,時時看觑,若覺刺出即拔之,恐藥太緊,并好肉努出也。
[第二十一門]黑神散 治打撲傷損,筋斷骨折,接骨定疼黑神散,華宮使傳。
黃牛胫骨帶髓者(不以前後腳,用炭火燒,煙盡為度,取出用米醋浸,于地上盆覆,令冷)真定器(炭火紅,米醋淬十遍,以蘇為度)上二味各碾為細末,以黃牛胫骨末七分,定器末三分拌令勻。
如是撲損,用好米醋調面入藥末,打如稠糊,敷貼損處,上用紙三重封貼;如是骨折,于紙上更用竹片封紮,絹帛纏縛,不得換動;若初撲損,先以熱酒調下二錢,甚妙。
傷在腰上。
食前;傷在腰下,食後,日進二服。
[第二十一門]如聖膏 又方,如聖膏同。
良姜吳茱萸金毛狗脊(去皮)木鼈子(去殼)白膠香(别研)敗龜殼(醋蘸,炙黃)牛上為細末,入面,同藥末酒熬成膏子,敷貼,用紙七重封系定,筋骨自然相連,七日一換,酒面皆不可多用,以面熟為度,熬過恐失藥力。
[第二十一門]接骨忘拐丸 定痛如神同。
乳香(研)沒藥(研)虎胫骨(酥炙黃)當歸川椒(去目)敗龜殼(酒蘸,炙黃)赤芍藥雀上各三錢,為細末,溶黃蠟約度多少,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用好酒一盞,銀石器内煎,以東南柳枝攪散,帶熱服。
大段骨碎者,服一粒,些小閃肭服半粒。
又方同。
當歸赤芍藥川椒(去目)敗龜殼千金藤骨碎補川芎(并生用)乳香(研)虎骨(慢火炮黃)沒藥(研)自然銅(火通紅,醋淬三次)上等分為細末,煉好黃蠟,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筋傷骨折用無灰酒半升入藥,以東南柳枝攪勻,同煎三,五沸,空心熱服。
五十以上,不過十服,旬日如舊,五十以下,不過五服,真神仙秘方。
[第二十一門]治湯火傷 苦杖碾為細末,清麻油調塗之,瘡愈仍無瘢痕。
又方,王仲杞以幹甑箅燒存性灰敷之。
又方,張德俊雲,頃年和餘杭人将赴官,因蒸降真木犀香,自幹甑,面仆甑上,為熱氣所于是取僧寺久用炊布燒灰存性,随敷随消,不半日而愈。
蓋以炊布受湯上氣多,返用以出湯毒,亦猶以鹽水取鹹味耳,醫者之智亦可喜!又方,鄭亨老以冷面糊塗之,舊爛者尤佳!又方,用白瓷器末,湯煮過,碾極細,以油調塗立效。
或用煉銀坩埚子,搗為細末,調塗之又方禹錫侄。
蔥白砂糖上二味相等,爛研敷之,痛立止,仍無瘢痕。
又方,高司法傳。
韶粉(四兩)臘脂(一斤)用柳木槌于淨器中研千下,淨瓷器收之,遇燒燙着敷上,痛立止,無瘢痕。
又方,初燒燙着,隻用醋糟KT之,不痛即止。
倉猝中亦易得,酸醋澆洗尤妙,更不腫痛。
又方,無名異研細末,輕粉、麻油調敷,破者幹摻之。
[第二十一門]治湯燙火燒 已潰,膿出不已者。
先以山栀子煎湯,放溫,洗淨,KT幹以赤焦大油餅炭火上燒存性灰,研細敷之。
又方,大黃(為細末)上以米醋調敷,或倉卒不能得末,隻于新淨瓷瓦器上,以醋磨敷亦可。
[第二十一門]玉真散 治破傷風及金刃傷,打撲傷損玉真散,本事必用兩方皆有,但人不知。
張叔潛知府雲,此方極奇,居官不可阙。
予宰清流日,以授直廳,醫救欲死者數人,奇甚。
天南星防風上等分為細末,破傷風以藥敷貼瘡口,然後以溫酒調下一錢;如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用藥二錢,童子小便調下;或因鬥毆相打,内有傷損,以藥二錢溫酒調下;打傷至死,但心頭微溫,以童子小便灌下二錢,并進三服。
天南星為防風所制,服之不麻。
又張彌明知府家傳,禦醫李子濃方。
黃蠟(一塊,熱酒化服,立瘥) [第二十一門]神應丸 治緊急破傷風神應丸,華宮使方。
半夏(一兩半)草烏頭(三兩)巴豆(一兩,去殼)上生用,同為細末。
好棗四兩,換水煮爛,剝去皮,同藥搗成劑,丸如蓮子大。
緊者,無灰酒磨一丸;慢者,半丸,吐涎或瀉勿疑;輕者,不須服。
更審量老幼歲數虛實加減之。
宮使名光祖,向任統制官,嘗重傷,服此得效。
[第二十一門]治竹簽在腳腿 或四肢皮膚内,無緣可出,韬光傳。
白KT樹根捶碎,細研,酒浸平服,滓罨患處即出,神妙! [第二十一門]治竹木針刺入肉 以象牙細屑敷之立出,瘡即愈,有人手中指為竹刺,痛甚,敷之立效! [第二十一門]治竹木刺 富次律雲出《聖惠方》,曾用救一莊仆,極妙,其人腳心有一刺,痛楚瀕死,黃痛尤甚,至四更視之,刺已出,遂安。
烏羊糞爛搗,水和,罨傷處濃敷之為佳。
又方,嚼白梅敷之,其刺自出。
又方,爛嚼栗子黃敷之自出。
三方并出《聖惠方》第六十八卷,栗黃者尤效。
又方,陳正卿雲焦濟卿說,用鹹白魚鳔貼傷處,然後服鳔膠燒存性灰,以酒調下。
[第二十一門]治竹木刺 不出者,孫盈仲傳郭都巡方,同不用絹襯,出即拭之。
爛研萆麻,以絹帛襯傷處,然後敷藥,時時看觑,若覺刺出即拔之,恐藥太緊,并好肉努出也。
[第二十一門]黑神散 治打撲傷損,筋斷骨折,接骨定疼黑神散,華宮使傳。
黃牛胫骨帶髓者(不以前後腳,用炭火燒,煙盡為度,取出用米醋浸,于地上盆覆,令冷)真定器(炭火紅,米醋淬十遍,以蘇為度)上二味各碾為細末,以黃牛胫骨末七分,定器末三分拌令勻。
如是撲損,用好米醋調面入藥末,打如稠糊,敷貼損處,上用紙三重封貼;如是骨折,于紙上更用竹片封紮,絹帛纏縛,不得換動;若初撲損,先以熱酒調下二錢,甚妙。
傷在腰上。
食前;傷在腰下,食後,日進二服。
[第二十一門]如聖膏 又方,如聖膏同。
良姜吳茱萸金毛狗脊(去皮)木鼈子(去殼)白膠香(别研)敗龜殼(醋蘸,炙黃)牛上為細末,入面,同藥末酒熬成膏子,敷貼,用紙七重封系定,筋骨自然相連,七日一換,酒面皆不可多用,以面熟為度,熬過恐失藥力。
[第二十一門]接骨忘拐丸 定痛如神同。
乳香(研)沒藥(研)虎胫骨(酥炙黃)當歸川椒(去目)敗龜殼(酒蘸,炙黃)赤芍藥雀上各三錢,為細末,溶黃蠟約度多少,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用好酒一盞,銀石器内煎,以東南柳枝攪散,帶熱服。
大段骨碎者,服一粒,些小閃肭服半粒。
又方同。
當歸赤芍藥川椒(去目)敗龜殼千金藤骨碎補川芎(并生用)乳香(研)虎骨(慢火炮黃)沒藥(研)自然銅(火通紅,醋淬三次)上等分為細末,煉好黃蠟,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筋傷骨折用無灰酒半升入藥,以東南柳枝攪勻,同煎三,五沸,空心熱服。
五十以上,不過十服,旬日如舊,五十以下,不過五服,真神仙秘方。
[第二十一門]治湯火傷 苦杖碾為細末,清麻油調塗之,瘡愈仍無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