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取濃汁,以粟作粥漿,服多少任意。

     解散失節度,口中發瘡方。

     黃芩(三兩)升麻(二兩)石膏(五兩,末) 凡三物,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極冷,以嗽口中,日可十過。

    若喉咽有瘡,稍稍咽之佳。

     治口瘡,小柏湯方。

     龍膽(三兩)黃連(二兩)小柏(四兩) 凡三物,以水四升,先煮龍膽、黃連,取二升;别漬小柏,令水淹潛,投湯中和,稍含之。

     治散發,心痛,腹脹,兼冷動熱,相格不消,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栝蒌(二兩)術(二兩)枳實(二兩)栀子仁(二兩)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單行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 凡一物,以水五升,煮之折半,冷之,頓服盡,當大吐。

    患心腹痛,服諸藥無效者,宜服此湯。

     解散二物麻子豉湯,治人虛勞,下焦有熱,骨節疼煩,肌急内圯,小便不利,大行數少,吸吸口燥,少氣,折石熱方。

     豉(二升),麻子(五合,擂取人) 凡二物,研麻子仁,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服五合,日三便愈。

    神驗。

     治通身發瘡,擘折,經日用水,不得息者方。

     锉胡,煮溫,溫漬尤良。

    冬取根煮飲之。

     解散除熱,熱結腫堅,起始欲作癰,升麻湯方。

     升麻大黃芍藥枳實(各二兩)黃芩(三兩)甘草當歸(各一兩) 凡七物,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快下,腫即消。

     解散發振動,煩悶嘔逆,人參湯方。

    法議道人所增損方,用如此。

     人參(二兩)甘草(二兩)術(二兩)黃芩(一兩)栝蒌(二兩)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白薇湯,治寒食藥發,胸中澹酢幹嘔煩方。

     白薇(二兩)半夏(二兩,洗)幹姜(一兩)甘草(半兩) 凡四物,以酢五升,煮取三升,分服五合。

    夫酢酒能令石朽爛。

     治酒熱發熱法,積飲酒,石熱因盛,數散行經絡中,使氣力強,腎家有熱,欲為勞事,勞事多,使腎虛,則熱盛。

    熱盛心下滿,口焦燥,欲飲,飲随嘔吐,不安飲食也。

     宜飲葛根湯,安谷神,除熱止吐渴也。

     解散閉悶結,小便不通如淋方。

     大黃(一兩)麻子仁(半斤)芍藥(一兩)茯苓(二兩)黃芩(一兩) 凡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解散小便不通,神良方。

     桑螵蛸(三十枚)黃芩(一兩) 凡二物,以水一升,煮取四合,頓服之。

     解散除熱,小便數少,單行葵子湯方。

    亦治淋閉不通,三歲葵子亦可用。

     陳葵根(切,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暖如人肌稍服之。

     解散除熱止利,黃連湯方。

     甘草(一兩)黃連(二兩)升麻(一兩)栀子(十四枚)豉(五合) 凡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散熱盛渴方。

     生地黃(一斤)小麥(二升)竹葉(切,一升)枸杞根(一斤) 凡四物,切,以水一鬥,煮取九升,渴者飲之。

     呂萬舒解熱止渴,飲地黃汁方。

     生地黃(一斤)小麥(三斤)枸杞根(二斤) 凡三物,以水一鬥,煮取二鬥汁,渴者飲之。

     單行枸杞白皮湯,解散除熱止渴方。

     枸杞根白皮十斤,以水三鬥,煮取一鬥,分服一升。

     荠湯,華佗解藥毒,或十歲,或三十歲而發熱,或燥燥如寒,欲得食飲,或不用飲食。

     華佗散法有:石硫黃熱,郁郁如熱,澆洗失度,錯服熱藥,劇者擗裂;石熱,燥燥如戰;紫石英勢,悶暗喜卧,起無氣力,或時欲寒,皆是府氣所生,髒氣不和,宜服此湯。

     荠(四兩)甘草(一兩)人參(一兩)藍子(一兩)茯苓(一兩)芍藥(一兩)黃芩(一凡八物,切,以水一鬥,先煮蕪菁子得八升,絞去滓,煮藥得三升半,分服七合,日三。

     若體寒,倍人參,減黃芩用半兩也。

    若氣嗽,倍茯苓,減荠去一兩。

     應楊卅所得吳解散,單行蔥白湯方。

    藥沉體中數年更發,治之方。

     生蔥白(一斤) 凡一物,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分服一升,使一日盡之。

    明日盒飯溫食飲于被中,不後發,便為知也。

    不過三劑都愈也。

     治散熱,氣結滞,經年不解,數發者方。

     胡葉(半斤) 凡一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

    盡一劑便愈。

     治服食傳病諸決(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