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内乏營血之灌溉而邪着于裡,邪之所湊,留而不去則血氣暗傷,經候錯亂,将行之際在表則身先疼痛,在裡則小腹疼痛,或蓄熱或凝寒,寒者色必紫,熱者色必鮮,血虛者色必淡,血瘀者多作塊,然血為氣配,随氣而行,塊血亦有氣滞者,陰從陽化也,至陽極似陰,紫黑亦有血熱者,若挾水挾痰,經必異色。

     ●脈法 寒凝緊盛,遲細虛寒,熱結于血或洪或數,血少挾熱弦數澀芤,水停沉細,滑必痰凝,風冷脈浮,沉則氣滞。

     經前腹痛,氣血之滞。

    經後刺疼,血室之虛。

     ●治法 血熱者,清之涼之,血瘀者,破之利之,寒者宜溫宜散,虛者宜補宜培,痰凝搜滌,水停決壅,風宜疏風理血,氣宜調理肝脾。

     ●用藥 痛經在表主以趁痛散,在裡主以八物湯,血滞換赤芍,挾瘀加桃仁,血熱加栀丹,血寒加姜桂,血虛四物湯,肝郁逍遙散,腎虛地黃湯。

     ●選方 趁痛散 治經行惡寒身痛,脈浮細澀者。

     附子(一兩,炮)防風(一兩)白芍(一兩半,酒炒)當歸(二兩)虎骨(一兩)白芷(一兩)白術(一兩半,炒)茯苓(一兩)續斷(一兩)本(一兩)甘草(五錢) 為散生姜三片,大棗三枚,煎服三錢。

     營衛兩虛,外邪留戀而内幹沖任,故必惡寒身痛然後經行。

    附子扶陽以禦外寒,白芍建中以實衛氣,當歸養血以通沖脈,白芍斂陰以滋任脈,虎骨追風,續斷續筋雄絡,本散太陽之邪,白芷散陽明之邪,防風散風于表,甘草緩中于裡,茯苓清治節,姜棗和營衛也。

    為散煎服,使外邪解散,則沖任調和而經行一如常度,何患惡寒身痛之不除哉。

     八物湯 治經行臍腹絞痛,脈弦澀者。

     熟地(五錢)當歸(二錢)白芍(一錢半,酒炒)川芎(一錢)槟榔(一錢)木香(一錢)延胡(一錢半,酒炒)苦楝(一錢半,酒炒) 水煎去渣溫服。

     血虧氣滞,挾濕熱而内幹沖任,故臍腹作痛,然後經行。

    熟地補血滋腎,當歸養血榮肝,白芍斂陰以調沖任,川芎活血以通血海,槟榔破滞氣于三陰,木香調諸氣于六腑,苦楝瀉濕熱,延胡行血滞。

    水煎溫服,使血氣調和,則濕熱自化而天癸自行,何臍腹絞痛之不除哉。

     烏藥湯 治經行氣滞疼痛,脈沉澀者。

     烏藥(一錢)香附(二錢,炒)木香(一錢)當歸(二錢)甘草(五分) 水煎去渣溫服。

     經氣凝滞,經血澀少,不能輸化于經,故滿腹作痛,然後經行焉。

    烏藥順九天之氣,香附行厥陰之經,木香調中氣,甘草緩中州,當歸養血脈以濡潤于經也。

    水煎溫服,使滞化氣行,則經絡調和而經候如常,何氣滞痛經之不除哉。

     姜黃散 治血冷血凝腹痛經愆脈緊澀者。

     姜黃(一兩)白芍(一兩,酒炒)官桂(一兩)川芎(一兩)延胡(一兩,酒炒)丹皮(一兩)紅花(六錢)當歸(二兩)蓬術(六錢) 為散,酒煮三錢溫服。

     血凝寒結于沖任而滞于胞門,故臍腹緊痛經候不調焉。

    姜黃散血氣之滞,白芍斂陰血之耗,寒凝久則郁熱生,既用官桂以溫經散寒,既需丹皮以涼血化熱,川芎行血海以調經,延胡化血滞以通經,蓬術破氣消堅,當歸養經榮脈,紅花活血以行經水也。

    為散以散之,酒煮以行之,使凝寒頓散,則血結自消而臍腹緊痛無不退,月候愆期無不調矣。

     痛經琥珀散 治月經壅滞,心腹疼痛不可忍,脈牢者。

     三棱(一兩)蓬術(一兩)寄奴(一兩)赤芍(一兩)地黃(一兩)丹皮(一兩)當歸(二兩)蒲黃(一兩)官桂(一兩)菊花(一兩) 棱赤蓬奴五物同黑豆一升,生姜片半,醋四升,煮豆爛,焙幹入下五品為散,每服二、三錢,酒煮溫下。

     血氣堅凝,月經壅滞,故經水來時先心腹疼痛不可忍焉。

    三棱破氣中之血,蓬術破血中之氣,二味均破氣破血為攻實削堅之劑,苟無實結不可輕試。

    蒲黃破瘀血以通經,赤芍散血滞以瀉火,熟地滋暗耗之陰,寄奴破逗留之血,當歸養血脈以榮經,丹皮涼血熱以散滞,官桂溫經化氣,菊花散熱涼肝,黑豆平補腎髒,生姜溫散壅結也。

    醋以丸之,酒以行之,使血氣壅滞頓散,則月經自無閉塞之患,何經水來時先心腹疼痛之不可忍哉。

     經驗方 治臍腹疼痛,月經不調脈數者。

     木通(一錢半)赤芍(一錢半)靈脂(一錢半) 醋一杯,酒三杯煎服。

     心氣不降,血積于肝,故小水不快而臍腹疼痛,月經不調焉。

    木通降心火以通利小便,赤芍瀉肝火以行散積血,靈脂乃濁穢之物,能破血以降濁陰也。

    醋以收之,酒以行之,務使積血消散,則腹痛自除而溺竅通利,小便無不快,月經無不調矣。

     潮熱、蒸熱、寒熱 陰虛生内熱,陽盛生外熱,陰虛即血虛不能維陽而潮熱有時,陽盛乃邪盛留連經絡而發熱無已時,邪傳膽府則寒熱往來,邪陷血室則發熱而且必語妄,熱傳陽明則熱盛于中而神昏多汗,外熱雖潮,語妄特甚。

    熱傳血分則熱煽厥陰而潮熱雖微語妄一如陽明,是為熱入血室,至于血瘀血枯,無論有邪無邪,皆能令女子潮熱。

     ●脈法 尺脈洪大陽陷入陰,寸大尺衰陰虛陽盛,血虛脈虛,血枯脈澀,澀大血瘀,洪數熱蒸。

     ●治法 血瘀宜決之,血虛宜補之,血熱當涼以解之,血枯則潤以養之。

     ●用藥 虛證主以逍遙散,實證主以龍膽瀉肝湯,邪在膽分小柴胡湯随證加減,邪陷血室小柴胡湯加生地、丹皮,熱伏陽明白虎湯加柴胡、生地,熱甚加栀、丹、川、連,熱入血室四物加柴胡、栀、丹。

     ●選方 逍遙散 治血虛潮熱月事不調,脈弦虛者。

     柴胡(五分)白芍(一錢半,湯炒)甘草(五分)當歸(二錢)白術(一錢半,炒)茯苓(一錢半)荷葉(三錢) 水煎去渣溫服。

     血虛不能維陰而陽郁不伸,故潮熱有時,月事澀少不調焉。

    當歸養血脈以榮沖任,白芍斂營陰以和肝脾,柴胡疏腠解郁,甘草和胃緩中,白術健脾土以生血,茯苓清治節以和中,加以荷葉之升陽和胃,水煎溫服,務使經血内充,則虛陽退藏而潮熱自解,何患經水澀少月事不調乎。

     地骨皮散 治血風氣虛,寒熱經少,脈弦虛浮者。

     地骨皮(一兩)柴胡(五錢)桑皮(五錢)前胡(三錢)人參(六錢)黃(一兩,蜜炙)五茄(一兩)白芍(一兩,炒)枳殼(一兩,炒)炙草(一兩)桂心(五錢)茯苓(一兩) 為散生姜三片,水煎三錢溫服。

     血風氣虛,營衛不振,故寒熱無時,經水澀少不行焉。

    人參扶元以通血脈,黃補氣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