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于舌,心氣閉則舌強不語,但服七珍散。

     産後不語屬胃濕熱痰迷心 武叔卿曰:産後不語,有臨産服藥與湯過多,胃濕使然。

    又有熱痰迷于心不語,導痰湯。

     産後不語屬熱血熱痰迷塞心竅 方約之曰:産後不語,有熱血迷塞心竅者,有熱痰迷塞心竅者,前方七珍散治熱血,孤鳳散治熱痰。

    肥人多是熱痰,瘦人多是熱血。

     産後不語分證用藥 薛立齋曰:經雲,大腸之脈散舌下。

    又雲:脾之脈,是動病舌本強,不能言。

    又雲:腎之别脈,上入于心,系舌本,虛則不能言。

    前證若心腎氣虛,用七珍散。

    腎虛風熱,地黃飲。

    大腸風熱,加味逍遙散加防風、白芷。

    脾經風熱,秦艽升麻湯。

    肝經風熱,柴胡清肝散加防風、白芷。

    脾氣郁結,加味歸脾湯加升麻。

    肝木太過,小柴胡加鈎藤。

    脾受木侮,加白芷、升麻、鈎藤。

    肝脾血虛,佛手散。

    脾氣虛,四君子湯。

    氣血俱虛,八珍湯。

    不應,獨參湯加附子,補其氣而生血。

    若竟用血藥,則誤矣。

     慎齋按:以上四條,序産後有不語之證也。

    産後不語,稽中主于敗血迷心,《濟陰》主于胃濕熱痰,此皆論病之屬有餘也。

    産後去血過多,陰火上乘,郁冒心神為不語,此證之屬虛者為多,而敗血熱痰,亦間有之。

    至論胃濕使然,則迂矣。

    若立齋又兼肝脾風熱用藥,多以防、芷、升、柴為發散,似未切中病機也。

     産後驚悸屬心氣虛風邪抟心 《大全》曰:産後髒虛,心神驚悸者,體虛心氣不足,心經為風邪所乘。

    或恐懼憂迫,令心氣受于風邪,邪抟于心,則驚不自安,驚不已,則悸動不定。

    其狀目睛不轉,不能動,診其脈動而弱者,驚悸也。

     産後驚悸屬心血虛 薛立齋曰:人所主者心,心所主者血,心血虛,神氣不守,驚悸所由來也,當補血氣為主。

     産後恍惚屬榮衛不足風邪所乘 《大全》曰:産後中風恍惚者,由心主血,血氣通于榮衛髒腑,遍循經絡。

    産則血氣俱傷,五髒俱虛,榮衛不足,即為風邪所乘,令心神恍惚不定。

     産後恍惚不可作風治 薛立齋曰:産後恍惚證,當大補血氣為主,佐後方為善。

    蓋風為虛極之假象,固其本元,諸病自退,若專治其風,則速其危矣。

     慎齋按:以上四條,序産後有驚悸恍惚之證也。

    《濟陰綱目》雲:不語至驚悸恍惚諸證,有謂氣虛血虛,有謂敗血入心,有謂風邪所乘,一皆名為心風。

    然此風從何來,當從何治,前人亦未之悉,但言治痰治風。

    丹溪、立齋,則以大補氣血為主,各有所見,在臨證酌用之。

    愚謂産後不語一證,有敗血、有濕、有熱痰、有風熱,一主實邪外感為病,而不及于虛,此亦前人立論之失。

    若驚悸恍惚,自是血虛,心氣不足所緻。

    《大全》必言風邪抟心,緻有斯證,其言甚戾。

    立齋以為但固本原,毋專治風,有功來學不小。

     産後發狂屬敗血沖心 《大全》曰:産後因驚,敗血沖心,昏悶發狂,如見鬼祟,宜《局方》大聖澤蘭散,加辰砂、棗仁湯下之。

     立齋按:此乃血虛,神不守舍,非補養元氣不可。

     産後發狂屬肝虛火炎 缪仲淳曰:有産後六朝發狂,持刀殺人,此陰血暴崩,肝虛火炎故也。

    用澤蘭、歸、地、牛膝、茯神、遠志、棗仁,加童便。

     産後乍見鬼神屬敗血停心 《大全》曰:心主身之血脈,因産傷耗血脈,心氣虛,則敗血停積,上幹于心,心不受觸,遂緻心中煩躁,卧起不安,乍見鬼神,言語錯亂。

    醫人不識,呼為風邪,如此治必不愈。

    但服調經散,加龍腦,得睡即安。

     産後乍見鬼神屬血虛邪淫 郭稽中曰:産後乍見鬼神者何?曰:肝藏血,心主血。

    因産去耗其血,勞動肝心,敗血奔沖,邪淫于心,所以乍見鬼神,言語颠倒,非風邪也。

    但服調經散、黑龍丹。

     産後乍見鬼神屬心脾血少 薛立齋曰:産後乍見鬼神,若敗血停滞,用調經散;若心血虛損,用柏子仁散。

    此證皆心脾血少所緻。

    但調補脾胃之氣,則痰清而神自安。

    若果系鬼祟所附,即灸鬼穴可愈。

    其或不起,多因豁痰降火攻伐之過也。

     慎齋按:以上五條,序産後有發狂見鬼之證也。

    夫心所主者血也,心生血,肝藏血。

    産後陰血暴亡,則心失所養,肝火得以上炎。

    肝藏魂,心藏神,血虛則神魂不守,有發狂見鬼諸證。

    此皆虛火上乘之病,立齋但主補虛,而未之論及。

    缪仲淳一條,乃發前人未發。

     産後妄言見邪不可作痰火論 單養賢曰:産後失血,心神失守,妄言見邪,宜服生化湯,加茯神、棗仁、遠志。

    慎不可作痰火論,用消痰降火藥,信師巫以驚産母。

     産後狂言谵語分五證治 《大全》曰:産後語言颠倒,或狂言谵語,如見鬼神,其源不一。

    辨證治之。

    一則因産後心虛,敗血停積,上幹于心,而狂言獨語者,當在乍見鬼神條求之。

    二則産後髒虛,心神驚悸,志意不安,言語鍺亂,不自知覺,神思不安者,當在驚悸條求之。

    三則有宿風毒,因産心虛氣弱,腰背強直,或歌哭嗔笑,言語亂道,當作風痙治,在心驚中風條求之。

    四則産後多因敗血迷亂心經,言語颠狂,或暈悶,當于血暈中求之。

    五則産後感冒風寒,惡露斬然不行,憎寒發熱如瘧,晝日明了,暮則谵語,如見鬼狀,當作熱入血室治之,宜琥珀地黃丸及四物湯。

     以上諸證,大抵産後首當逐敗生新,然後仔細詳疾,不可妄立名色,自生新意。

    加減方藥,大宜對證,根據古法施治,未有不安者也。

     薛立齋按:前證當固胃氣為主,佐以見證之藥。

    若一于攻痰,則誤矣。

     産後虛煩屬餘血奔心 《大全》曰:産後餘血奔心,以緻虛煩。

    蓋因分娩後,不與童便,并心下,及卧太早,兼食不相宜之物所緻。

     産後虛煩戒服竹葉石膏湯 陳無擇曰:尋常治諸虛煩熱,以竹葉石膏湯、溫膽湯。

    不知産後與尋常不同,如石膏等藥,不宜輕用,用之必死。

     産後渴屬于血虛 《集驗方》曰:産後血渴,血渴者,血虛而渴也。

    方用人參、麥冬、生地、甘草、栝蒌。

    又,産後心煩發渴,宜清心蓮子飲。

     産後心煩血渴分證用藥 薛立齋曰:前證若由血過多,虛火上炎,用童便入四物,加白術、麥冬、丹皮。

    若胃氣虛有熱,竹葉黃湯。

     若血虛發熱,八物加麥冬、五味。

    若血脫煩躁,用當歸補血湯。

    胃氣弱,補中湯、七味白術散。

     慎齋按:以上四條,序産後有虛煩血渴之證也。

    血為周身津液,産後去血過多,陰虛火旺,則有煩躁,有發渴證,宜大劑滋陰降火消瘀,加童便為主。

    《濟陰綱目》雲:産後血虛,氣無所附,逆而為火,火上逆而瘀血随之,則心煩發躁。

    童便,濁陰也,味苦寒而鹹,性就下,降火消瘀,所謂濁陰出下竅是也。

    二證并用之為妙。

    若仲景二物黃芩湯,有黃芩、苦參,又有竹茹、石膏,治産婦中虛煩亂,四肢苦煩熱諸證,未敢信也,當以《三因》之論為主。

     産後口鼻黑衄屬胃絕肺敗 郭稽中曰:産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者何?答曰:陽明者,經脈之海,起于鼻,交中,還出頰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

    産後氣血虛散,榮衛不和,散亂入于諸經,卻還不得,故令口鼻黑氣起,及變鼻衄。

    此緣産後虛熱,變生此證。

    胃絕肺敗,不可治。

    《病機》雲:産後見衄者,不可治。

     産後鼻衄為氣脫血死證 薛立齋曰:胃脈挾口,繞承漿,鼻準屬脾土,鼻孔屬肺金,此胃虛肺損,為氣脫血死之證,急用二味參蘇飲加附子,亦有得生者。

     慎齋按:以上二條,序産後有鼻衄之證也。

    鼻衄本非死證,産後犯此,或惡露不下,虛火載血上行,溢出鼻竅,不循經度,肺胃已受火熱,故黑氣變現于鼻口,此熱極反兼水化也,故曰肺胃敗絕,為不可治。

    立齋參蘇飲加附子,似未穩。

    莫若大盞童便,加牛膝、丹皮、澤蘭、生熟地,倍人參服之。

     産後咳嗽屬肺經感邪 《大全》曰:肺主氣,因産後血虛,肺經一感微邪,便成咳嗽。

    或風熱,或寒濕,皆令人咳嗽。

    若産後吃鹽太早,咳嗽者難治。

     産後咳嗽屬食面壅納 郭稽中曰:産後血氣不通,咳嗽者何?答曰:産後咳嗽,多因食熱面壅納,或熱病,或有氣塊,發時沖心痛,氣急咳嗽,四肢寒熱。

     産後咳嗽屬惡露上攻瘀血入肺 陳良甫曰:産後傷風咳嗽,是惡露上攻,流入肺經,或面赤,發喘欲死,急用二味參蘇飲。

    又,李氏曰:産後咳嗽,多是瘀血入肺。

    知母飲治産後惡露流入肺經,咳嗽。

     《濟陰》按:知母、貝母,涼藥也,豈可治惡露上攻。

    人參補氣藥也,豈可治流入肺經之嗽。

    即加桃仁、杏仁以瀉肺導瘀,亦不可妄用。

     産後咳嗽屬胃氣不足 薛立齋曰:産後咳嗽,悉胃氣不足。

    胃為五髒之本,胃氣一虛,五髒失所,百病生焉。

    患者多謂腠理不密所緻,不知肺屬辛金,生于己土,亦因土虛不能生金,腠理不密,外邪所感,其陰火上炎,宜壯土金生腎水,制火為善,若徑治咳嗽則誤矣。

     産後咳嗽分證用藥 薛立齋曰:産後咳嗽,或因陰血耗損,或因肺氣虧傷,或陰火上炎,或風寒所感,治法不一。

    若陰血虛者,芎、歸、熟地、參、術。

    肺氣傷者,四君子加芎、歸、桔梗。

    陰火上炎者,六味地黃加參、術。

    風寒感者,補中湯加桔梗、紫蘇。

     慎齋按:以上五條,序産後有咳嗽之證也。

    産後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