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集卷之三

關燈


    陰陽交,神氣合,六陽也。

    陰陽相交,神氣混融之後,要識持盈,不知止足,前功俱廢。

    故曰:金逢望遠不堪嘗。

    然後退符,象一陰,乃至陰陽分,象三陰,陰陽伏位,宜沐浴,象八月,比下弦,如酉時也。

    然後退至六陰,陰極陽生,頃刻之間,一周天也。

    汝但依而行之,久久工夫,漸凝漸結,無質生質,結成聖胎,謂之丹成也。

     定庵曰:下手工夫,周天運用,已蒙開發,種種異名不能盡知,望師指示。

    師曰:異名者,隻是譬喻,無出身心兩字。

    下工之際,凝耳韻,含眼光,緘舌氣,調鼻息,四大不動。

    使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謂之五氣朝元。

    運入中宮,謂之攢簇五行。

    心不動,龍吟;身不動,虎嘯;身心不動謂之降龍伏虎。

    龍吟則氣固,虎嘯則精固,握固靈根也。

    以精氣喻之龜蛇,以身心喻之龍虎。

    〔龍虎〕龜蛇打成一片,謂之合和四象。

    以性攝情,謂之金木并。

    以精禦氣,謂之水火交。

    木與火同源,兩性一家,東三南二同成五也。

    水與金同源,兩性一家,北一西方四共之也。

    土居中宮,屬意,自己五數戊己,還從生數五。

    心身意打成一片,三家相見結嬰兒,總謂之三五混融也。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謂之三花聚鼎,又謂之三關。

    今之學人多指尾闾、夾脊、玉枕為三關者,隻是功法,非至要也。

    舉心動念處為玄牝,今人指口鼻者,非也。

    身、心、意為三要。

    心中之性謂之砂中汞。

    身中之氣謂之水中金。

    金本生水,乃水之母,金反居水中,故曰母隐子胎。

    外境勿令入,内境勿令出,謂之固濟。

    寂然不動,謂之養火。

    虛無自然,謂之運用。

    存誠笃志,謂之守城。

    降伏内魔,謂之野戰。

    真汞謂之姹女,真鉛謂之嬰兒。

    胎意謂之黃婆。

    性情謂之夫婦。

    澄心定意,性寂神靈,二物成團,三元輻辏,謂之成胎。

    愛護靈根,謂之溫養。

    所謂溫養者,如龍養珠,如雞覆子,謹謹護持,勿令差失,毫發有差,前功俱廢也。

    陽神出殼,謂之脫胎。

    歸根複命,還其本初,謂之超脫。

    打破虛空,謂之了當也。

     定庵曰:金丹成時,還可見否?答曰:可見。

    曰:有形否?曰:無形。

    問曰:既無形,如何可見?答曰:金丹隻是強名,豈有形乎。

    所謂可見者,不可以眼見。

    釋曰:於不見中親見,親見中不見。

    道經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斯謂之道。

    視之不見,未嘗不見。

    聽之不聞,未嘗不聞。

    所謂可見可聞,非耳目所及也,心見意聞而已。

    譬如大風起,入山撼木,入水揚波,豈得謂之無?觀之不見,搏之不得,豈得謂之有?金丹之體亦複如是。

    所以煉丹之初,有無互用,動靜相須,乃至成功。

    諸緣頓息,萬法皆空,動靜俱忘,有無俱遣,始得玄珠成象,太一歸真也。

    性命雙全,形神俱妙,出有入無,逍遙雲際,果證金仙也。

    所以經典丹書,種種異名,接引學人,從粗達妙,漸入佳境。

    及至見性悟空,其事卻不在紙上。

    譬若過河之舟,濟度斯民,既登彼岸,舟船無用矣。

    前賢雲:得兔忘蹄,得魚忘筌,此之謂也。

    且餘今語此授汝,卻不可執在言上,但隻細嚼熟玩,其未窮究本源。

    苟或一言之下,心地開通,直入無為之境,是不難也。

    更有向上機關,未易輕述,當於言外求之。

     金丹或問 予觀丹經子書後人箋注,取用不一。

    或着形體,或泥文墨,或以清淨為苦空,或以汞鉛為有象。

    所見不同,後人豈得不惑。

    殊不知至道則一,豈有二哉。

    又近來丹書所集,多是傍門。

    如解七返九還,寅子數坤申之類,不亦謬乎。

    予今将丹書中精要,集成《或問》三十六則,以破後人之惑,達者味之。

     或問:何謂九還?曰:九乃金之成數,還者還元之義,則是以性攝情而已。

    情屬金,情來歸性,故曰九還。

    丹書雲: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

    此之謂也。

    若以子數至申為九還者,非也。

     或問:何謂七返?曰:七乃火之成數,返者返本之義,則是煉神還虛而已。

    神屬火,煉神返虛,故曰七返。

    或以寅至申為七返,非也。

    《悟真篇》雲:休将寅子數坤申,隻要五行繩準。

    正謂此也。

     或問:何謂三關?曰:三元之機關也。

    煉精化氣為初關,煉氣化神為中關,煉神還虛為上關。

    或指尾闾、夾脊、玉枕為三關者,隻是工法,非至要也。

    登真之要,在乎三關,豈有定位,存乎口訣。

     或問:何謂玄關?曰:至玄至妙之機關也。

    初無定位,今人多指臍輪,或指頂門,或指印堂,或指兩腎中間,或指腎前臍後,已上皆是傍門。

    丹書雲:玄關一竅,不在四維上下,不在内外偏傍,亦不在當中,四大五行不着處是也。

     或問:何謂三宮?曰;三元所居之宮也。

    神居乾宮,氣居中宮,精居坤宮。

    今人指三田者,非也。

     或問:一何謂三要?曰:歸根之竅,複命之關,虛無之谷,是謂三要。

    或指口鼻為三要者,非也。

     或問:何謂玄牝?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或指口鼻者,非也。

    紫陽真人雲:念頭起處為玄牝。

    斯言是也。

    予謂念頭起處,乃生死之根,豈非玄牝乎。

    雖然,亦是工法。

    最上一乘,在乎口訣。

     或問:何謂真種子?曰:天地未判之先,一點靈明是也。

    或謂人從一氣而生,以氣為真種子。

    或謂因念而有此身,以念為真種子。

    或謂禀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為真種子。

    此三說似是而非。

    釋雲: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真。

    此之謂也。

     或問:何謂鼎爐?曰:身心為鼎爐。

    丹書雲: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搏烏兔藥來烹。

    乾心也,坤身也。

    今人外面安爐立鼎者,謬矣。

     或問:何謂藥物?曰:真鉛真汞為藥物,隻是本來二物是也。

     或問:何謂内藥,何謂外藥?曰:煉精、煉氣、煉神,其體則一,其用有二。

    交感之精,呼吸之氣,思慮之神,皆外藥也。

    先天至精,虛無空氣,不壞元神,此内藥也。

    丹書雲:内外兩般作用,正謂此也。

     或問:敲竹喚龜吞玉芝,如何說?曰:敲竹者,息氣也。

    喚龜者,攝精也。

    煉精化氣,以氣攝精,精氣混融,結成玉芝,采而吞之,保命也。

     或問:鼓琴招鳳飲刀圭,如何說?曰:鼓琴者,虛心也。

    招鳳者,養神也。

    虛心養神,心明神化,二土成圭,采而飲之,性圓明也。

     或問:如何是五氣朝元?曰:身不動精固,水朝元;心不動氣固,火朝元;性寂則魂藏,木朝元;情忘則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則意定,土朝元。

    此之謂五氣朝元也。

     或問:何謂黃婆?曰:黃者,中之色。

    婆者,母之稱。

    萬物生於土,土乃萬物之母,故曰黃婆,人之胎意是也。

    或謂脾神為黃婆者,非也。

     或問:何謂金公?曰:以理言之,乾中之陽入坤成坎,坎為水,金乃水之父,故曰金公。

    以法象言之,金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