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心傳

關燈
,未造自然,法惟升則聽升,而于降際,毋忘注海一訣也。

    太虛口授乃爾,是為初學妄事歸黃,必犯後凡随升而設。

    傥并昧此,受禍非細雲。

     圓虛圓寂,圓清圓和 功法崇普遍,必須圓而無缺,造非無絲毫凡後中雜乃妙。

    太虛氏曰:虛寂是體,清和是驗。

    功用造圓,自無流弊。

    迥非初學由搬運而通,存思而遍者也。

    既通既遍仍,自純行無念自然返還,法皆謂之混化,故必以清靜自然為運用。

    苟或不爾,必有鬧黃闖黃之弊。

     何内何外,何有何無,生生化化,一付如如 按曰如如,則更深造自然矣。

    太虛氏曰:内乃色身以内,髒腑等等是也。

    外即色身而言,皮肉筋骨等等是也。

    而泥丸氏乃謂内則色身,外則法身,是則呂祖三尼醫世功訣。

    準此行持,乃猶法制神仙肉,以天地作鍋竈,以鄞鄂作瓦罐,以泡影色身作肉,加以定慧作維持。

    其法甚簡甚易,但閉六門,毋使漏炁而已,此即行夫胎息焉。

    餘今所示,蓋以學人身心末靖,關竅末通,須從身色上,加行搬運,繼以存思,迨到關竅全通,存思無妄,然後遵師玄示,刻時無間,則無自欺之弊。

    學者體之,慎毋躐等雲。

     返還妙用,如斯如斯 還,乃還元。

    返,乃還本。

    太虛氏曰:要知道本至虛,體本至無。

    學昧斯義,往往還失其還,返失其返也。

    按曰妙用,蓋有假虛涵實,假實煅虛等等作用于其間者。

    後學審之,慎毋滞虛滞實也。

    故曰如斯如斯雲。

     成身内身,是名真吾 按即丹書之真人。

    而功法,較諸丹書,簡甚易甚者。

    切忌或作或撤,與夫散漫昏沉焉。

    其法,蓋以太虛為爐鼎,而以色法兩身作藥物。

    一以定慧二義為水火,更以無間為火候。

    火候功足,真吾乃現,不勞破頂升遐,而隐現随心,并無方所遠近,惟覺動靜焉爾。

     尊之曰宰,親之曰兒 丹書所示,盡屬假法。

    不會其義,受誤非細也。

     溫養沐浴,乳哺爾疏 太虛氏曰:溫養沐浴,乳哺等等,雖有成說,備載丹書。

    然有活法,一如禹疏九河,随勢順導,憑我玄況而心維之,自然從心不窬,以期緻中緻和而已。

     功純行粹,還我太初 功乃内功,行乃内行。

    按曰還我,就我所故有而還之也。

    太初者,先天之初,無極之根,真一是也。

     自終溯始,訓诰無多,惟喜混穆,切戒模糊,模糊混穆,相去幾何,一仍圓覺,一竟糊塗,覺則成聖,昧則成魔,師訓乃爾,慎毋參訛 此十二語,亦太虛翁訓诰之詞。

     外篇 天仙心傳,視身晶若 視,内視,即心視也。

    身,色身,即凡體也。

    晶,水晶,喻通明也。

    此步功夫,純從萬緣放下時入手,須得若存若忘玄秘,方不緻随幻妄,故曰晶若,大覺如如之義也。

     假以迎罡,如承日下 法詳醫世功訣,猶以晶瓶承日下,光自注入,内外通明也。

     罡照則生,罡注則化,化化生生,功惟一法 照則普照,注則凝注,生則自生,化則變化。

    功法不同如此,而一憑夫真一焉,故曰功惟一法。

    法,法則。

    功,功用,主斯法用,蓋有真我在焉者。

     天以一生,地以一成 天仙妙用,不過生成。

    天地證驗,亦惟生成。

    而其玄義,賴一以成。

    人而事仙,一何可舍哉。

     與失其一,品何得能 身本一生,身而晶若,純一乃成。

    一何能純,在知還返,無念而誠。

    太虛口授如此。

     一之為一,無念而誠,有無不立,人法雙泯 無念也者,蓋言念中無念耳。

    誠,乃不誠無物之誠,真一是也。

    有,乃有聞有見之有。

    無,乃無動無變之無。

    不立者,乃聽其隐現。

    人乃人情,法乃法則。

    雙泯者,乃泯其察求。

    功能如是,念自寂然,而心複泰定矣。

    此是徹始徹終所當誠守也。

    如是誠守,虛可極,靜可笃,胎息可成,玄關竅開,呼吸氣停,真炁周行,無或散滞,則所隐現,無非真況。

    然總以寂視無着,為無流弊雲。

     原用之神,互根其根,置身于一,置一于心,大周天界,紃入微塵,無色無法,混化圓真。

     原者,原其終始。

    互乃交互,猶言循環也。

    根乃所自之根。

    而曰其者,蓋言真一也。

    置,安置也。

    身乃色身,一乃真一,心乃識心。

    天界,指身而言。

    微塵,指性而言。

    色指色身,法指法身。

    謹按混化,乃合色法兩身,置之天心,以行陶鑄也。

    蓋色固凡濁,而中存真一,法固清靈,而中雜凡後,必須疊加陶洗,更掃治陶,厥真乃出乃圓。

    功法之妙,乃在互根其根一句。

    其下置身置一,已具大周,細入神用。

    而其所以得神者,以無所住而生其心。

    故曰:無色無法,混化圓真。

    個中精妙,非筆所能罄述也。

     是為真我,名身外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神通變化,隐現随心,功圓行滿,平升玉清 真我,即真人。

    而曰身外身者,蓋比色身而論之,以其能離色身,出處不二耳。

    下兩句,系引經語,以證真我乃道體,正以棒喝世迷,毋複囿于成說,緻堕幻妄而不悟也。

    末後四句乃示真空不空,真無不無,癡人不識天地三才,隻是一個,但慕至人之隐現,不識緻使隐現之由,惟由一心,一現則現,一隐則隐。

    蓋至人之心,已與天地不貳不息,故能隐現無窮,神通莫測也。

    始而色身,未造純法,故有混化之行。

    既造純法,未造自然,猶未可以平升玉清,乃有混有混無,混化混圓,留身住世以事之者。

    迨至功圓行滿,乃升玉清。

    曰平身者,是已無勞破頂升遐。

    蓋以六合三洲,不外一心,自無方所,有何高下遠近,而勞出入升降乎哉。

    此皆由混化于一,大周細入之神功,得與天地合德。

    迥非地水神鬼各種仙人,去天尚遠,還須上升,乃至玉清者也。

    故曰天仙功夫也。

     圓訣 上窮九天,下極九淵 九天,蓋指頭腦,泥丸是也。

    九淵,蓋指湧泉,腳底中心是也。

    此以人身一小天地,故古說法乃爾。

    窮,盡也。

    極,極也。

    含有溯洄相從功法,乃即于天于淵,無間刻時之作用。

     三才卵守,黃是福田 卵,雞卵,喻義出自内典。

    黃乃雞卵卵黃,喻人世也。

    而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