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樹詞》注解
關燈
小
中
大
發現,則其情正濃,隻要認得真,取得來,則金丹立就。
蓋此真鉛者,黃中正位之體,大丹之祖宗也。
取來制汞,三家相見結嬰兒,推而廣之,千千百百,子子孫孫,皆自此真鉛發脈,故以真鉛為祖宗。
精氣神,一鼎烹,此即鉛歸汞伏,三家相見之後也。
但造真鉛者,其先有女轉成男、老變為童之妙訣。
原夫離宮之火,真精也;坎宮之水,真氣也;坎離中間,又有妙土為用,真神也,一曰真意。
氣精交感,以神主之,則水底金生,火中汞降,又以神執其平衡,調其勝負,猛烹極煉,則火蒸水沸,金亦随水上騰,此即精氣神一鼎烹之力也。
及其入于離宮,離火為坎水所滅,不飛不走,氣得神而住,精得神而凝,鉛汞俱死,同歸厚土,三姓會合于中宮,煉成一個紫金丹,此又精氣神一鼎烹之妙也。
當其先東家之子,寄體于西,西方之兌,正為少女,少女代坤母行事,女鼎中現出震男,是女轉成男矣。
此男号九三郎君,其年甚少,實是木公道父,投身子胎而生者,故木公轉号公子,是老變為童矣。
這公子騎的白虎,出遊西方,甚是勇猛,時有道人見而問之曰:“你這騎虎的童男,可是木公所化的麼”童男知道人心有正覺,不敢隐瞞,答曰:“是”。
道人遂回頭笑曰:“水鄉鉛,隻一味。
崔公之言真也。
”今欲呼回童男,須要擒他白虎,白虎乃童男随身元氣化的坐騎。
你欲往西方擒他白虎,必先往東家伏了青龍。
蓋白虎者,金情也;青龍者,木性也。
以木交金,則木中火發,火轉逼金而回;以金并木,則金中水騰,水轉滅火而住。
此四者,相異而實相同!異類而實相類。
既然同類,故好用我玄功,使其會在一處,由是内迎外合,外歸内伏,外藥既通内藥,内藥亦通外藥也。
此篇隻言真鉛,不言真汞,蓋有鉛即有汞,不言汞而汞在其中矣,故曰“外藥通時内藥通”。
鉛也,氣也,男也,童也,虎也,皆外藥也;精也,女也,老也,龍也,皆内藥也。
至于神,則在内外精氣之間。
十七 [劉言]采取火候。
[李言]六門火候。
無根樹,花正嬌,天應星兮地應潮。
屠龍劍,縛虎縧,運轉天罡斡鬥杓。
煅煉一爐真日月,掃盡三千六百條。
步雲霄,任逍遙,罪垢凡塵一筆消。
[劉注]真靈藏于後天,為積習客氣掩蔽,花最難發,間或有時而發,一點光輝,從虛無中透出,如珠如露,嫩弱秀麗,其象最嬌,似開未開,渾淪元氣,在天應星之明而不大,在地應土之潮而未濕,星明地濕,皆陽氣初動之象。
陽氣初動,即真靈花嫩時也。
當其正嬌,易于識神借靈生妄,性亂情移,急須猛烹速煉,杜漸防微,扶陽抑陰,以護命寶。
屠龍劍,所以防氣性;縛虎縧,所以制妄情。
氣性不發,則真靈⑾現;妄情不起,則真情生。
真性現,真情生,是運轉魁罡,斡旋鬥杓,轉殺為生,變刑成德,可以煅煉一爐真日月矣。
日者,陽中有陰之象,喻真性所含之靈知,靈知為雄中之雌,真陰也;月者,陰中有陽之象,喻真情所含之真知,真知為黑中之白,真陽也。
煅煉真陰真陽,兩位大藥,歸于一氣,凝結成丹,吞而服之,延命卻期。
此乃最上一層之妙道,非三千六百旁門着空執相事業也。
蓋以大道成就,步雲霄,任逍遙,萬般罪垢凡塵,皆一筆勾消。
彼三千六百旁門,皆在臭皮囊上做作,适以惹罪垢凡塵,焉能消罪垢凡塵哉! [李解]嬌以秀嫩言,一陽初萌之時也。
天比上,地比下,陽生之時,眉上有點點星光,昔人謂為天應星,腹中有浩浩潮氣,昔人謂為地應潮,藥生朕兆,原有如此,良不誣也。
悟元以天之星輝、地之潮濕,比陽氣初生,不大不潤,亦是一解。
更有以《入藥鏡》為言者,天應星指上鵲橋,地應潮指下鵲橋,均有妙理。
然吾竊聞之,應星應潮,以應月應時言,即星悟月,即潮悟時,此正是大還丹要緊火候。
餘摘《參同》數語,以為印證。
《參同》雲:“金計十有五,水數亦如之。
臨爐定株兩,五分水有馀。
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
其三遂不入,火二與之俱。
”此即應星應潮之正義也。
金必十五兩重者,金準月數,取金精壯盛之意。
五千四十八日,天真之氣始全,十五兩金能生十五分水,上半月十五日是也。
水數與金數相應,即潮數與星數相應。
若金水不足,則真水不生,此謂天不應星、地不應潮,何以定铢兩乎7若要應星應潮,就以上半月之十五日為定,自朔至望,以一日半為一分,兩個一日半,三日出庚矣。
這才是二分真水,天也應星,地也應潮。
若至初五,則是三分,三分不入用;若至初八,則是五分,五分更有馀:均非應星應潮也。
必以二分之水,配以二分之火,乃是真應星、真應潮,二者坎水之真信,金初生水,剛到二分時候,水源至清,有氣無質,即白虎首經也。
虎正吐氣,龍即以二分真火迎之,煉為丹本。
至于生二分水之金,又必要等至十五,金精始旺,水潮乃生,所謂二七之期,真鉛始降,此是應星應潮也。
或者問火何以必須二分曰:一時功夫,分三符六候,止用一符二候之火,斯龍虎平勻,相吞相啖。
到達時候,必要執劍降龍,拿縧伏虎;運罡斡鬥,歸于中宮,日月交精,烹之煉之,則正道得矣。
我吾山老師還有一講,更精密醒露,并詳述于此。
幹天為陽,星即天之火精,陽中陰也;坤地為陰,潮即地之水氣,陰中陽也。
精為火父,氣為水母,幹父與坤母交,則離火與坎水生焉,故曰“天應星,地應潮”。
應之雲者,彼此相與感應之機也。
《參同》雲:“方諸非星月,焉能得水漿”可知天光照地,應之以星者,地氣承天,即應之以潮也。
仙家以天之星喻人心中之火,火即人之性也,性屬龍,設有不降,則星飛火散。
故當執屠龍之劍以降之,劍比大慧也;以地之潮喻人身中之水,水即人之情也,情即虎,設有不伏,則潮浸水流,故當持縛虎之縧以伏之,縧比大智也。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智慧冥冥,即生妙心,轉天罡,斡鬥杓者,非妙心不能為力。
天罡,北鬥也。
天罡主生,在乎鬥杓,鬥杓指處,即有生氣。
人身妙心,能運天罡之杓,則能轉殺為生矣。
鬥杓回旋,金丹入内,金丹入内,妙心還我。
妙心者,不生不滅之真身,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即人身真日月也。
欲求妙心,必從後天中返先天,先把外日月交光于外,明火候,知符刻,乃能得之;及其歸也,又要以内日月交光于内,晝夜長明,調和養育,則煅煉一爐真日月矣。
是為金丹大道之妙谛,七返九還之重玄,掃盡三千六百旁門,可以步雲霄,任逍遙,罪垢凡塵一筆消矣。
若不明此大道,斷無解脫日子,罪垢凡塵日加增,可不悟哉! 十八 [劉旨]逆用氣機。
[李言]善用盜機。
無根樹,花正高,海浪滔天月弄潮。
銀河路,透九霄,槎影橫空拍鬥梢。
摸着織女支機石,踏遍牛郎駕鵲橋。
入仙曹,膽氣豪,盜得瑤池王母桃⑿。
[劉注]先天大道,包羅天地,運行日月,超乎萬有,花開甚高,其高如月在天上,光射海底。
海浪滔天,水不能溺月之光,而月反能弄水之潮,亦猶人在苦海境遇之中,境遇不能傷其真,而反借境遇以煉真。
又如銀河路遠,直透九霄,人不易渡,然有仙槎橫空,斡旋鬥梢,即能渡之,昔張骞乘仙槎渡銀河,而見牛女二星相會,此可征也。
以理而論,世間亦有仙槎,亦能渡銀河。
世間仙槎為何物金丹大道是也。
金丹大道,在虛空中作事業,能以轉乾坤,逆陰陽,奪造化,超凡入聖,是亦仙槎也。
然仙槎之妙,在乎鬥梢之運用。
鬥梢者,北鬥第七星瑤光是也,又名天罡。
天罡所指處吉,所坐處兇,蓋以指處有生氣存焉。
扭回鬥梢刹那之間,陰陽相合,生機萌芽,絕不費力,故曰“模着織女支機石,踏遍牛郎駕鵲橋”。
織女屬陰,牛郎屬陽,鵲橋為牛女相會之處,摸着機石,踏遍鵲橋,以陰招陽,陽來會陰,陰陽相會,金丹有象。
此種道理,盡在波浪裡做出,虛空中施為,所以能入仙曹,膽氣豪,竊得瑤池王母桃也。
瑤池在西,王母為老陰,即坤母也。
桃者,丹也,即震之一陽也。
王母桃即坤中孕震之象,丹在西而竊取歸東,則為我家所有而丹還矣。
但此還丹之妙,其妙在乎陰陽相會,陰陽相會之妙,尤在乎大海波中,逆運氣機,不動不搖耳。
能于大海波中,不動不搖,真是有膽氣丈夫,九霄有何不可上銀河有何不可渡王母蟠桃有何不可竊乎彼世之習靜忘形,僅在寂滅中作事者,焉知有此! [李解]高,指虛空而言。
海浪滔天者,即紫陽翁所謂風浪粗、産玄珠之時也。
風起浪湧,聲震虛空,故曰“滔天”,而一個玄珠,正如團團秋月,現于海上,故曰“月弄潮”也。
逆挽銀河,上透九霄,仿佛張骞乘槎,影橫空際,氣機于此直達矣。
然河槎前行,必先有個指引,方不使水經濫行,不由河道,此鬥梢之上,所以為泊系之所也。
這“泊”字下得最妙,人間泊船,乃止宿之意,仙客河槎,則以鬥梢為靠,端行直指,勢不容泊,其言泊鬥梢者,正以不可泊、不得泊,就于鬥梢泊之。
随鬥運轉,行中有止,殺裡逢生,猶之英雄豪傑,直傥做事,風利不泊,乃是大結局、大興會之時,不泊勝于泊,泊猶之不泊.斯其為泊鬥梢也。
織女、牛郎,天上陰陽二星,年年七夕相會。
織女屬陰,機石比汞,牛郎屬陽,鵲橋乃牛女相逢之處,即金汞會合之方。
上言鬥梢,此言女牛,是鬥為女牛之媒也。
牛郎欲會織女,非鬥不能圓成,鬥轉則牛郎渡河,金與汞合矣。
呂祖雲:“進火功夫牛鬥危”,泥丸雲:“妙在尾箕鬥女牛”,同此意也。
摸着機石,則以汞迎鉛,踏遍鵲橋,則鉛汞一路,從此天緣有分,志氣能伸,可以遇仙曹而膽氣豪矣。
此何故哉以其盜得瑤池王母桃耳。
悟元以瑤池在西,王母為坤母,桃即坤中孕震之象,丹在西而竊取歸東,以成還丹,其注明矣,但“竊”字不及“盜”字現成。
東方盜桃,一也;坎卦為盜,二也。
東方盜桃,恰往西方取金;坎卦為盜,恰向水底求鉛。
盜之為義,妙也哉! 十九 [劉言]陰陽搏結。
[李言]化生玄珠。
無根樹,花正雙,龍虎登壇戰一場。
鉛投汞,配陰陽,法象玄珠無價償。
此是家園真種子,返老還童壽命長。
上天堂,極樂方,免得輪回見閻王。
[劉注]金丹乃陰陽二氣相激而成象,是花須成雙而後有用也。
陰陽者,一龍一虎也,一鉛一汞也。
龍為真性,汞為靈知,又為元神,俱屬陰;虎為真情,鉛為真知,又為元精,俱屬陽。
龍虎戰者,性情抟聚也。
鉛投汞者,精神凝結也。
性情抟聚,精神凝結,陰陽相配,一氣混合,真靈圓明,法身有象,圓陀陀,光灼灼,如一粒玄珠,為無價之寶矣。
此寶非外來之物,乃我家園之真種子,本來原有,因交後天,迷失無蹤,今得陰陽調和,無而複有,去而複來。
種于家園,本立道生,生生不息,返老還童,延壽無窮,上于天堂極樂之方,可免輪回之苦矣。
[李解]雙者,兩弦之氣也。
兩弦之氣合,則龍虎登壇,相吞相映,戰即吞啖之意。
一場大戰,龍虎平勻,虎戰龍則以鉛投汞,龍戰虎則以陰配陽,陽鉛與陰汞交,斯無價寶生矣。
《悟真》雲:“虎躍龍騰風浪粗,中央正位産玄珠。
”玄珠乃先天一氣,仙佛本原,吾家真種,而非外物,因為後天所掩,久不現象,今在龍虎壇中,陰汞陽鉛,結為真夫婦,遂從後天坎離之内,返出先天,故曰“法象玄珠無價償”。
從此家園真種子,得之者返老還童,延生益壽,上天堂,登極樂,免得輪回見閻王也。
此言龍虎陰陽相戰相配之法,須于“花正嬌”一章注内覓其火候可也。
二十 [劉言]一時還丹。
[李言]還丹溫養。
無根樹,花正奇,月裡栽培片晌時。
拿雲手,步雲梯,采取先天第一枝。
飲酒戴花神氣爽,笑煞仙翁醉似泥。
托心知,謹護持,惟恐爐中火候飛。
[劉注]先天真靈,無而能有,缺而能圓,花甚奇也。
然正所以奇者,先天為後天掩蔽,杳然無蹤,若欲栽培,片晌之間即能回春。
回春之妙,要采取先天第一枝之花。
第一枝是生物之祖氣,乃生天、生地、生人之靈根,不落于形象,不落于空亡,含而為真空,發而為妙有,至中至正,至精至粹,恍惚杳冥,如露如電。
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守,有心求之,則着于相,無心守之,則着于空,是在乎性定情忘,回光返照,虛極靜笃,不采而采,不取而取,自然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來,凝而為黍米之珠,内外光明,如戴仙花,神氣爽暢,如飲仙酒。
戴花飲酒,樂在其中,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如入于醉鄉矣。
當斯時也,還丹已結,複見娘生面目,無用外爐加減,急須内爐溫養,神明默運,謹守護持,一意不散,時防火候差池也。
心知者,非外心知之人,乃内自知之心。
火候緩急,心自知之,心知而不昧心,自然火候不差,金丹成熟也。
[李解]奇者。
令人不測也。
不惟人不能測,即陰陽亦不能測。
若是能測,則陰陽不會,雜入杳冥,何以栽培先天乎月裡栽培者,三日出庚,藥材新嫩,就在這庚方月内,栽培金花,必以二分火配二分水,混沌片時,而後有先天第一枝鼎内生出,此片晌功夫也。
片晌之間,先天第一枝果然發現,妙心主事,即時逆轉天罡,回翔去漢,此即拿雲之手、步雲之梯,采取先天第一枝也。
飲酒者,飲此第一仙酒,先天化白液矣。
戴花者,戴此第一仙花,先天回陽春矣。
花即是酒,酒即是花,飲之戴之,酒是良朋花是伴,令人神氣沖和,渾渾如醉,故曰“飲酒戴花神氣爽,笑煞仙翁醉似泥”。
心知者,同心也,即自己妙心也。
謹護持者,以妙心看火候也。
但護持有數件,爐火有兩端:火候未足,則屯蒙抽添以護之,須用外爐加減;火候已足,則晝夜含光以護之,不用外爐加減。
十月數全,九年已過,則真人出頂門矣。
否則外爐不該去而急去,則火候未足而丹不大;外爐該去而不去,則火候太過而丹必傷;内爐不該去而急去,則火候未純而丹不靈;内爐該去而不去,則火候如愚而丹不出:凡此,皆爐中火候有差池也。
是所望于心知,精謹護持,乃不緻有差池耳。
飛即差池之意,宜與前“花正飛”章同看。
二十一 [劉言]調和陰陽。
[李言]得藥還丹。
無根樹,花正黃,産在中央戊已鄉。
東家女,西舍郎,配合夫妻入洞房。
黃婆勸飲醒醐酒,每日醺蒸醉一場。
這仙方,返魂漿,起死回生是藥⒀王。
[劉注]黃者,中央戊已之正色。
戊為陽土主動,己為陰土主靜,戊己居中相合為真信,又謂真意。
花色正黃,則真靈入于中央正位矣。
然真靈中正,非性情如一不能。
東家女,木性也;西舍郎,金情也。
一性一情,配作夫妻,入于洞房宥密之處,更得黃婆于中勸飲醍醐,調停火候,則不和者而必和,既和而長和。
醒醐酒非世間之糟汁,亦非身内精津血液有形之物,乃陰陽交感絪缊中和之氣,合而為真一之精,通而為真一之水,滋味香甜,古人謂玉液,謂瓊漿,謂甘露,又謂醍醐,總以形容此一點中和之氣耳。
勸飲者
蓋此真鉛者,黃中正位之體,大丹之祖宗也。
取來制汞,三家相見結嬰兒,推而廣之,千千百百,子子孫孫,皆自此真鉛發脈,故以真鉛為祖宗。
精氣神,一鼎烹,此即鉛歸汞伏,三家相見之後也。
但造真鉛者,其先有女轉成男、老變為童之妙訣。
原夫離宮之火,真精也;坎宮之水,真氣也;坎離中間,又有妙土為用,真神也,一曰真意。
氣精交感,以神主之,則水底金生,火中汞降,又以神執其平衡,調其勝負,猛烹極煉,則火蒸水沸,金亦随水上騰,此即精氣神一鼎烹之力也。
及其入于離宮,離火為坎水所滅,不飛不走,氣得神而住,精得神而凝,鉛汞俱死,同歸厚土,三姓會合于中宮,煉成一個紫金丹,此又精氣神一鼎烹之妙也。
當其先東家之子,寄體于西,西方之兌,正為少女,少女代坤母行事,女鼎中現出震男,是女轉成男矣。
此男号九三郎君,其年甚少,實是木公道父,投身子胎而生者,故木公轉号公子,是老變為童矣。
這公子騎的白虎,出遊西方,甚是勇猛,時有道人見而問之曰:“你這騎虎的童男,可是木公所化的麼”童男知道人心有正覺,不敢隐瞞,答曰:“是”。
道人遂回頭笑曰:“水鄉鉛,隻一味。
崔公之言真也。
”今欲呼回童男,須要擒他白虎,白虎乃童男随身元氣化的坐騎。
你欲往西方擒他白虎,必先往東家伏了青龍。
蓋白虎者,金情也;青龍者,木性也。
以木交金,則木中火發,火轉逼金而回;以金并木,則金中水騰,水轉滅火而住。
此四者,相異而實相同!異類而實相類。
既然同類,故好用我玄功,使其會在一處,由是内迎外合,外歸内伏,外藥既通内藥,内藥亦通外藥也。
此篇隻言真鉛,不言真汞,蓋有鉛即有汞,不言汞而汞在其中矣,故曰“外藥通時内藥通”。
鉛也,氣也,男也,童也,虎也,皆外藥也;精也,女也,老也,龍也,皆内藥也。
至于神,則在内外精氣之間。
十七 [劉言]采取火候。
[李言]六門火候。
無根樹,花正嬌,天應星兮地應潮。
屠龍劍,縛虎縧,運轉天罡斡鬥杓。
煅煉一爐真日月,掃盡三千六百條。
步雲霄,任逍遙,罪垢凡塵一筆消。
[劉注]真靈藏于後天,為積習客氣掩蔽,花最難發,間或有時而發,一點光輝,從虛無中透出,如珠如露,嫩弱秀麗,其象最嬌,似開未開,渾淪元氣,在天應星之明而不大,在地應土之潮而未濕,星明地濕,皆陽氣初動之象。
陽氣初動,即真靈花嫩時也。
當其正嬌,易于識神借靈生妄,性亂情移,急須猛烹速煉,杜漸防微,扶陽抑陰,以護命寶。
屠龍劍,所以防氣性;縛虎縧,所以制妄情。
氣性不發,則真靈⑾現;妄情不起,則真情生。
真性現,真情生,是運轉魁罡,斡旋鬥杓,轉殺為生,變刑成德,可以煅煉一爐真日月矣。
日者,陽中有陰之象,喻真性所含之靈知,靈知為雄中之雌,真陰也;月者,陰中有陽之象,喻真情所含之真知,真知為黑中之白,真陽也。
煅煉真陰真陽,兩位大藥,歸于一氣,凝結成丹,吞而服之,延命卻期。
此乃最上一層之妙道,非三千六百旁門着空執相事業也。
蓋以大道成就,步雲霄,任逍遙,萬般罪垢凡塵,皆一筆勾消。
彼三千六百旁門,皆在臭皮囊上做作,适以惹罪垢凡塵,焉能消罪垢凡塵哉! [李解]嬌以秀嫩言,一陽初萌之時也。
天比上,地比下,陽生之時,眉上有點點星光,昔人謂為天應星,腹中有浩浩潮氣,昔人謂為地應潮,藥生朕兆,原有如此,良不誣也。
悟元以天之星輝、地之潮濕,比陽氣初生,不大不潤,亦是一解。
更有以《入藥鏡》為言者,天應星指上鵲橋,地應潮指下鵲橋,均有妙理。
然吾竊聞之,應星應潮,以應月應時言,即星悟月,即潮悟時,此正是大還丹要緊火候。
餘摘《參同》數語,以為印證。
《參同》雲:“金計十有五,水數亦如之。
臨爐定株兩,五分水有馀。
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
其三遂不入,火二與之俱。
”此即應星應潮之正義也。
金必十五兩重者,金準月數,取金精壯盛之意。
五千四十八日,天真之氣始全,十五兩金能生十五分水,上半月十五日是也。
水數與金數相應,即潮數與星數相應。
若金水不足,則真水不生,此謂天不應星、地不應潮,何以定铢兩乎7若要應星應潮,就以上半月之十五日為定,自朔至望,以一日半為一分,兩個一日半,三日出庚矣。
這才是二分真水,天也應星,地也應潮。
若至初五,則是三分,三分不入用;若至初八,則是五分,五分更有馀:均非應星應潮也。
必以二分之水,配以二分之火,乃是真應星、真應潮,二者坎水之真信,金初生水,剛到二分時候,水源至清,有氣無質,即白虎首經也。
虎正吐氣,龍即以二分真火迎之,煉為丹本。
至于生二分水之金,又必要等至十五,金精始旺,水潮乃生,所謂二七之期,真鉛始降,此是應星應潮也。
或者問火何以必須二分曰:一時功夫,分三符六候,止用一符二候之火,斯龍虎平勻,相吞相啖。
到達時候,必要執劍降龍,拿縧伏虎;運罡斡鬥,歸于中宮,日月交精,烹之煉之,則正道得矣。
我吾山老師還有一講,更精密醒露,并詳述于此。
幹天為陽,星即天之火精,陽中陰也;坤地為陰,潮即地之水氣,陰中陽也。
精為火父,氣為水母,幹父與坤母交,則離火與坎水生焉,故曰“天應星,地應潮”。
應之雲者,彼此相與感應之機也。
《參同》雲:“方諸非星月,焉能得水漿”可知天光照地,應之以星者,地氣承天,即應之以潮也。
仙家以天之星喻人心中之火,火即人之性也,性屬龍,設有不降,則星飛火散。
故當執屠龍之劍以降之,劍比大慧也;以地之潮喻人身中之水,水即人之情也,情即虎,設有不伏,則潮浸水流,故當持縛虎之縧以伏之,縧比大智也。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智慧冥冥,即生妙心,轉天罡,斡鬥杓者,非妙心不能為力。
天罡,北鬥也。
天罡主生,在乎鬥杓,鬥杓指處,即有生氣。
人身妙心,能運天罡之杓,則能轉殺為生矣。
鬥杓回旋,金丹入内,金丹入内,妙心還我。
妙心者,不生不滅之真身,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即人身真日月也。
欲求妙心,必從後天中返先天,先把外日月交光于外,明火候,知符刻,乃能得之;及其歸也,又要以内日月交光于内,晝夜長明,調和養育,則煅煉一爐真日月矣。
是為金丹大道之妙谛,七返九還之重玄,掃盡三千六百旁門,可以步雲霄,任逍遙,罪垢凡塵一筆消矣。
若不明此大道,斷無解脫日子,罪垢凡塵日加增,可不悟哉! 十八 [劉旨]逆用氣機。
[李言]善用盜機。
無根樹,花正高,海浪滔天月弄潮。
銀河路,透九霄,槎影橫空拍鬥梢。
摸着織女支機石,踏遍牛郎駕鵲橋。
入仙曹,膽氣豪,盜得瑤池王母桃⑿。
[劉注]先天大道,包羅天地,運行日月,超乎萬有,花開甚高,其高如月在天上,光射海底。
海浪滔天,水不能溺月之光,而月反能弄水之潮,亦猶人在苦海境遇之中,境遇不能傷其真,而反借境遇以煉真。
又如銀河路遠,直透九霄,人不易渡,然有仙槎橫空,斡旋鬥梢,即能渡之,昔張骞乘仙槎渡銀河,而見牛女二星相會,此可征也。
以理而論,世間亦有仙槎,亦能渡銀河。
世間仙槎為何物金丹大道是也。
金丹大道,在虛空中作事業,能以轉乾坤,逆陰陽,奪造化,超凡入聖,是亦仙槎也。
然仙槎之妙,在乎鬥梢之運用。
鬥梢者,北鬥第七星瑤光是也,又名天罡。
天罡所指處吉,所坐處兇,蓋以指處有生氣存焉。
扭回鬥梢刹那之間,陰陽相合,生機萌芽,絕不費力,故曰“模着織女支機石,踏遍牛郎駕鵲橋”。
織女屬陰,牛郎屬陽,鵲橋為牛女相會之處,摸着機石,踏遍鵲橋,以陰招陽,陽來會陰,陰陽相會,金丹有象。
此種道理,盡在波浪裡做出,虛空中施為,所以能入仙曹,膽氣豪,竊得瑤池王母桃也。
瑤池在西,王母為老陰,即坤母也。
桃者,丹也,即震之一陽也。
王母桃即坤中孕震之象,丹在西而竊取歸東,則為我家所有而丹還矣。
但此還丹之妙,其妙在乎陰陽相會,陰陽相會之妙,尤在乎大海波中,逆運氣機,不動不搖耳。
能于大海波中,不動不搖,真是有膽氣丈夫,九霄有何不可上銀河有何不可渡王母蟠桃有何不可竊乎彼世之習靜忘形,僅在寂滅中作事者,焉知有此! [李解]高,指虛空而言。
海浪滔天者,即紫陽翁所謂風浪粗、産玄珠之時也。
風起浪湧,聲震虛空,故曰“滔天”,而一個玄珠,正如團團秋月,現于海上,故曰“月弄潮”也。
逆挽銀河,上透九霄,仿佛張骞乘槎,影橫空際,氣機于此直達矣。
然河槎前行,必先有個指引,方不使水經濫行,不由河道,此鬥梢之上,所以為泊系之所也。
這“泊”字下得最妙,人間泊船,乃止宿之意,仙客河槎,則以鬥梢為靠,端行直指,勢不容泊,其言泊鬥梢者,正以不可泊、不得泊,就于鬥梢泊之。
随鬥運轉,行中有止,殺裡逢生,猶之英雄豪傑,直傥做事,風利不泊,乃是大結局、大興會之時,不泊勝于泊,泊猶之不泊.斯其為泊鬥梢也。
織女、牛郎,天上陰陽二星,年年七夕相會。
織女屬陰,機石比汞,牛郎屬陽,鵲橋乃牛女相逢之處,即金汞會合之方。
上言鬥梢,此言女牛,是鬥為女牛之媒也。
牛郎欲會織女,非鬥不能圓成,鬥轉則牛郎渡河,金與汞合矣。
呂祖雲:“進火功夫牛鬥危”,泥丸雲:“妙在尾箕鬥女牛”,同此意也。
摸着機石,則以汞迎鉛,踏遍鵲橋,則鉛汞一路,從此天緣有分,志氣能伸,可以遇仙曹而膽氣豪矣。
此何故哉以其盜得瑤池王母桃耳。
悟元以瑤池在西,王母為坤母,桃即坤中孕震之象,丹在西而竊取歸東,以成還丹,其注明矣,但“竊”字不及“盜”字現成。
東方盜桃,一也;坎卦為盜,二也。
東方盜桃,恰往西方取金;坎卦為盜,恰向水底求鉛。
盜之為義,妙也哉! 十九 [劉言]陰陽搏結。
[李言]化生玄珠。
無根樹,花正雙,龍虎登壇戰一場。
鉛投汞,配陰陽,法象玄珠無價償。
此是家園真種子,返老還童壽命長。
上天堂,極樂方,免得輪回見閻王。
[劉注]金丹乃陰陽二氣相激而成象,是花須成雙而後有用也。
陰陽者,一龍一虎也,一鉛一汞也。
龍為真性,汞為靈知,又為元神,俱屬陰;虎為真情,鉛為真知,又為元精,俱屬陽。
龍虎戰者,性情抟聚也。
鉛投汞者,精神凝結也。
性情抟聚,精神凝結,陰陽相配,一氣混合,真靈圓明,法身有象,圓陀陀,光灼灼,如一粒玄珠,為無價之寶矣。
此寶非外來之物,乃我家園之真種子,本來原有,因交後天,迷失無蹤,今得陰陽調和,無而複有,去而複來。
種于家園,本立道生,生生不息,返老還童,延壽無窮,上于天堂極樂之方,可免輪回之苦矣。
[李解]雙者,兩弦之氣也。
兩弦之氣合,則龍虎登壇,相吞相映,戰即吞啖之意。
一場大戰,龍虎平勻,虎戰龍則以鉛投汞,龍戰虎則以陰配陽,陽鉛與陰汞交,斯無價寶生矣。
《悟真》雲:“虎躍龍騰風浪粗,中央正位産玄珠。
”玄珠乃先天一氣,仙佛本原,吾家真種,而非外物,因為後天所掩,久不現象,今在龍虎壇中,陰汞陽鉛,結為真夫婦,遂從後天坎離之内,返出先天,故曰“法象玄珠無價償”。
從此家園真種子,得之者返老還童,延生益壽,上天堂,登極樂,免得輪回見閻王也。
此言龍虎陰陽相戰相配之法,須于“花正嬌”一章注内覓其火候可也。
二十 [劉言]一時還丹。
[李言]還丹溫養。
無根樹,花正奇,月裡栽培片晌時。
拿雲手,步雲梯,采取先天第一枝。
飲酒戴花神氣爽,笑煞仙翁醉似泥。
托心知,謹護持,惟恐爐中火候飛。
[劉注]先天真靈,無而能有,缺而能圓,花甚奇也。
然正所以奇者,先天為後天掩蔽,杳然無蹤,若欲栽培,片晌之間即能回春。
回春之妙,要采取先天第一枝之花。
第一枝是生物之祖氣,乃生天、生地、生人之靈根,不落于形象,不落于空亡,含而為真空,發而為妙有,至中至正,至精至粹,恍惚杳冥,如露如電。
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守,有心求之,則着于相,無心守之,則着于空,是在乎性定情忘,回光返照,虛極靜笃,不采而采,不取而取,自然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來,凝而為黍米之珠,内外光明,如戴仙花,神氣爽暢,如飲仙酒。
戴花飲酒,樂在其中,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如入于醉鄉矣。
當斯時也,還丹已結,複見娘生面目,無用外爐加減,急須内爐溫養,神明默運,謹守護持,一意不散,時防火候差池也。
心知者,非外心知之人,乃内自知之心。
火候緩急,心自知之,心知而不昧心,自然火候不差,金丹成熟也。
[李解]奇者。
令人不測也。
不惟人不能測,即陰陽亦不能測。
若是能測,則陰陽不會,雜入杳冥,何以栽培先天乎月裡栽培者,三日出庚,藥材新嫩,就在這庚方月内,栽培金花,必以二分火配二分水,混沌片時,而後有先天第一枝鼎内生出,此片晌功夫也。
片晌之間,先天第一枝果然發現,妙心主事,即時逆轉天罡,回翔去漢,此即拿雲之手、步雲之梯,采取先天第一枝也。
飲酒者,飲此第一仙酒,先天化白液矣。
戴花者,戴此第一仙花,先天回陽春矣。
花即是酒,酒即是花,飲之戴之,酒是良朋花是伴,令人神氣沖和,渾渾如醉,故曰“飲酒戴花神氣爽,笑煞仙翁醉似泥”。
心知者,同心也,即自己妙心也。
謹護持者,以妙心看火候也。
但護持有數件,爐火有兩端:火候未足,則屯蒙抽添以護之,須用外爐加減;火候已足,則晝夜含光以護之,不用外爐加減。
十月數全,九年已過,則真人出頂門矣。
否則外爐不該去而急去,則火候未足而丹不大;外爐該去而不去,則火候太過而丹必傷;内爐不該去而急去,則火候未純而丹不靈;内爐該去而不去,則火候如愚而丹不出:凡此,皆爐中火候有差池也。
是所望于心知,精謹護持,乃不緻有差池耳。
飛即差池之意,宜與前“花正飛”章同看。
二十一 [劉言]調和陰陽。
[李言]得藥還丹。
無根樹,花正黃,産在中央戊已鄉。
東家女,西舍郎,配合夫妻入洞房。
黃婆勸飲醒醐酒,每日醺蒸醉一場。
這仙方,返魂漿,起死回生是藥⒀王。
[劉注]黃者,中央戊已之正色。
戊為陽土主動,己為陰土主靜,戊己居中相合為真信,又謂真意。
花色正黃,則真靈入于中央正位矣。
然真靈中正,非性情如一不能。
東家女,木性也;西舍郎,金情也。
一性一情,配作夫妻,入于洞房宥密之處,更得黃婆于中勸飲醍醐,調停火候,則不和者而必和,既和而長和。
醒醐酒非世間之糟汁,亦非身内精津血液有形之物,乃陰陽交感絪缊中和之氣,合而為真一之精,通而為真一之水,滋味香甜,古人謂玉液,謂瓊漿,謂甘露,又謂醍醐,總以形容此一點中和之氣耳。
勸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