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樹詞》注解

關燈
,不沖和而必調至于中和。

    修道至于陰陽沖和,常應常靜,遠觀其物,物無其物,近觀其身,身無其身,内觀其心,心無其心,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日日飲醒醐,而入于醉鄉矣。

    這個醉中趣味,是神仙之方,是返魂之漿,能以起死,能以回生,乃大藥王也。

    中央、戊已、黃婆,皆真信之異名。

    以陰陽和合言,則謂中央;以運行陰陽言,則謂戊己;以調和陰陽言,則謂黃婆;以動作言,則謂真信;以靜定信,則謂真意:故一物而有數名,總而言之,一真信而已。

    識得此信,即于此信上下實落工夫。

    始而以性求情,既而以情歸性,又既而性情和合,又既而性情渾化,結成一個真靈至寶。

    始之終之,無非此一信成功,信之為用大矣哉!歸到實處,真靈中正,即是性情相合,性情相合,便有個真信在内,真信現時,性情自不相離,真靈自然中正,三者相需而仍相因也。

     [李解]黃,正色也,佛家之正覺、儒道之正氣也。

    其在釋典,則曰黃花;其在仙經,則曰黃芽。

    但黃芽有二種:一個是初三新藥,一個是十五大藥。

    《悟真》雲:“黃芽生處坎離交”,此即初三新藥也。

    黃芽生處,即當交媾坎離,以種第二個黃芽。

    《悟真》曰:“種得黃芽漸長成”,此即第二個黃芽,十五日之大藥也。

    黃芽長成,實因坎離交媾。

    夫坎離之交媾者,交媾于中央戊己鄉也。

    中央乃精氣成團之處,戊己鄉乃動靜調合之所,調合成團,片晌間從中産出黃芽,故曰“産在中央戊己鄉”。

    這黃芽名字極多,以本章言之,即西舍郎也。

    西舍郎,金氣也。

    東家女,汞精也。

    采回金氣,制伏汞精,此金汞返還之道,即配合夫妻入洞房也。

    既入洞房,又要有黃婆守之,黃婆即上章所言心知也。

    夫妻兩個,恐防不諧,則精神意氣,難入中和之境,而丹不成,故要有黃婆伏侍,勸飲醍醐。

    醍醐者,外資溫養之精,内服中和之氣也。

    黃婆乃是知心人,爐中火候自然不差,朝暮之間,頻頻勸飲,每日醺蒸醉一場,真快樂也。

    此酒不是凡間酒,乃仙方所制之酒,名曰返魂漿,可以起死,可以回生,小藥外藥,皆不能及,是為藥之王也;此章乃二候求鉛之後,四候還丹功夫。

    求鉛乃外事,初三月出庚施功,名之曰以水配火,以龍就虎,以陰會陽,以離交坎,以性合情,以汞投鉛,以女嫁男,以後天生先天,總之是以精合氣,乃外藥也,其功夫在外,隻用一符二候,立為丹基。

    還丹。

    乃内事,十五月圓時施功,名之曰以水滅火,水乃天癸之水,以虎嫁龍,虎乃西方之虎,以陽伏陰,陽乃含真之陽,以坎填離,坎乃先天之坎,以情歸性,情乃金情之情,以鉛制汞,鉛乃真一之鉛,以男配女,男乃純幹之男,以先天制後天:總之是以真氣合真精,乃内藥也,其功夫在内,須用二符四候,結為金丹。

    凡此,皆古人所未分晰者,吾于此詳陳之,庶閱丹經之際,了然于二藥之分也。

     二十二 [劉言]凝結聖胎。

    [李言]擒伏火藥。

     無根樹,花正明,月魄天心逼日魂。

    金烏髓,玉兔精,二物擒來一處烹。

    陽火陰符分子午,沐浴加臨卯酉門。

    守黃庭,養谷神,男子懷胎笑熬人! [劉注]先天真靈,本體光輝,通天徹地,照破一切,花正明也。

    其所以明者,乃陰陽二氣和合而成之。

    人之一己純陰,如月之黑暗無光,必借他家不死之方,而後陽生,如月借日光,而後得明。

    月魄逼日魂,陰陽相交,能以在天心朗耀,即真知靈知相合,真靈不昧之象。

    金烏髓者,日魂也,在人為雄中之雌,即靈知之真陰。

    玉兔精者,月魄也,在人為黑中之白,即真知之真陽。

    前雲烏肝、兔髓,此雲烏髓、兔精,大有分别,不可同看。

    蓋烏肝、兔髓乃還丹藥物,是真知靈知,陰陽未會而方會,故雲烏之肝、兔之髓;烏髓、兔精乃大丹藥物,是真知能靈,靈知能真,陰陽已會而相合,故雲烏之髓、兔之精。

    未會而方會,勉強之功,假中複真也;已會而相合,自然之用,真中更真也。

    取此兩味真藥,抟于一處,烹出陽中之陽,即行子午卯酉火候;完全金液大丹。

    但所謂子午卯酉者,非天邊之子午卯酉,乃身中之子午卯酉。

    真知現即是子,法當用剛進火,而鼓真知出玄;靈知來即是午,法當用柔退符,而取靈知入牝;真知進于中正即是卯,法當冰浴此中正而不過進;靈知退于中正即是酉,法當冰浴此中正而不過退:此符火冰浴之道,萬古不易之法。

    若以天邊子午卯酉按時用功,則失之遠矣。

    符火不差,沐浴合時,陰陽相應,不偏不倚,元牝立而谷神即生于其中矣。

    黃庭者,中央正位,即陰陽相合之中一竅,又号為元牝之門。

    元陽牝陰,陰陽合,有此竅,陰陽偏,無此竅。

    有此竅即有谷,有谷即有神,無此竅即無谷,無谷即無神。

    谷即黃庭。

    黃者,中色;庭者,虛也。

    因其中虛,故以黃庭名。

    虛則靈,靈則神,是謂谷神。

    試觀山中,兩山壁立,中間一谷,人呼之則谷應聲,此應之聲即谷神也,俗名崖娃娃。

    人之陰陽會合,其中有神,亦猶是也。

    然不到陰陽相合地位,無此中,無此谷,安有神居若果到陰陽相合時,便有個中,便有個谷,而神自生,所謂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者即此,所謂真空而含妙有者即此,所謂要得谷神長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者即此。

    果陰陽合而為一氣,則谷神鎮居黃庭,是謂男子懷胎。

    曰“守黃庭”者,守中也。

    曰“養谷神”者,抱一也。

    守中抱一,十月功畢,身外有身,即與天地并長久。

    此等真實法相,系虛空中事業,不從色相中做出,彼一切在臭皮囊上弄搬運功夫,妄想成聖胎者,豈知谷神之所以為谷神乎 [李解]明乃大藥發生,虛室生白,放大光明,大醒大悟大覺時也。

    這大藥乃鉛中之陽,丹中之金,先天中先天,如月魄之在天心,與日魂相逼,而成團團輝光,非若初三一線,遠在天邊,近在蛾眉也。

    “逼”字下得要緊,乃相親相近,一處相煎之意。

    日月合璧,日魂盡注于月魄,萬裡光明,天心雪亮。

    二物擒來一處烹,不是擒了金烏,又擒玉兔,乃是擒金烏以搦玉兔,單擒一物歸來,即所以擒二物也。

    當其擒來之際,也有子午卯酉四候投關之火,由是而金烏飛入廣寒宮,複以金烏之髓,調和玉兔之精,既而使玉兔之精,盡化為金烏之髓,這才是月魄逼日魂,善于一處烹者。

    斯時也,陽魂圓滿,陰魄無形,二物變為一物,一物中有二物,陰盡陽全,光明大放,故稱為鉛中之陽,丹中之金,先天中先天,到此地位,乃為金液大藥,亦按子午卯酉行四候服食之功,此方是九轉大還丹也。

    何時為子陽生為子,故當進陽火。

    何處為午陰降為午,故當退陰符。

    冰浴者,調停自然,不急不緩,此等功夫,當加于陽火臨卯、陰符臨酉之門,則陽不過剛、陰不過柔,剛柔得中,出入合度也。

    昔陶存存先生闡明《參同契》行火秘訣,而錄其師《火候歌》于注中,餘深佩服,今亦附書于此,以為印證。

    歌雲:“憶我仙翁道法,總是吾家那着。

    原無子午抽添,豈有兔雞刑德。

    問吾子在何時,答曰藥生時節。

    問吾午在何時,不過藥朝金阙。

    卯時的在何時,紅孩火雲洞列。

    若無救苦觀音,大藥必然迸裂。

    此即沐浴時辰,過此黃河舟楫。

    再問何為酉門,即是任同督合。

    此時若沒黃裳,藥物如何元吉。

    過此即為戌庫,請向庫中消息。

    此是一貫心傳,至道不煩他覓。

    ”夫藥臨卯門,必用觀音之靜者,觀音之靜,管攝嚴密,不使紅孩逞勢,則甘露發生;至于酉門,則以黃裳裹之,不使元珠傾瀉,則白液乃凝,此冰浴之妙用也。

    黃庭者,中央也。

    谷神者,虛靈也。

    守中央而養虛靈,則法身呈象,一個男子,宛如女子懷胎,笑煞人亦愛煞人也。

     二十三 [劉言]真空法相。

    [李言]圓通自在。

     無根樹,花正紅,摘盡紅花一樹空。

    空即色,色即空,識破真空在色中。

    了了真空色相滅,法相長存不落空。

    号圓通,稱大雄,九祖超升上九重⒁。

     [劉注]金丹大道,以無聲無臭,超出萬象為歸着,何嘗花有紅色乎若稍有色,後天氣質猶未化盡,大道不成。

    古仙雲:“一毫陰氣不盡不仙”。

    蓋有一毫陰氣不盡,即有一毫陽氣不全,真靈猶有損壞之時,算不得九還七返金液大丹之道。

    修道者須要摘盡紅花,消滅無始劫以來客氣塵根,歸于萬有皆空,還于父母未生以前無聲無臭面目而後已。

    然空之雲者,非同土木無心寂滅之謂,有借假全真,以真化假之道,故曰“空即色,色即空,識破真空在色中”。

    蓋一味無心,則着于空;若稍有心,則着于色。

    曰“空即色”者,是不空也;曰“色即空”者,是不色也。

    不空不色,即空即色,是真空存于色中矣。

    曰“了了真空無色相,法相常存不落空”者,真空一了百當,原無色相,既無色相,即有法相,既有法相,必不落空。

    因其是真空,所以有法相,因其有法相,所以無色相,無色相,有法相,所以空之真而真于空也。

    修道至于真空而有法相,法相而存真空,一靈妙有,法界圓通,成金剛不壞之軀,水火不能侵,刀兵不能加,虎兕不能傷,稱為大英雄。

    不但身列仙班,即九祖亦皆超升天堂,同為神矣。

    昔釋迦牟尼佛修丈六金身,法相居于大雄寶殿者,即此道也。

     [李解]紅乃大藥法象。

    仙師“道情歌”與“無根樹”皆要緊之作,即彼可以見此也。

    “道情歌”雲:“萬般最象皆非類,一顆紅光是至真”。

    紅光發現,其花正紅,紅花到手,真藥已得,除此紅花,無藥可采。

    溫養事畢,爐鼎全丢,一切花花樹樹,皆不講也,故曰“摘盡紅花一樹空”。

    花既空矣,我道得矣,我道既得,空不空矣。

    空既不空,空即是色,色非有色,色即是空。

    識透真空不空,真空即在色中,此色非色相之色,乃法相之色。

    了當真空,則色相全滅,色相全滅,則法相長存,法相長存,即是真空不空。

    圓通者,功行圓滿,萬法皆通,真空之體用備矣。

    既号圓通,必稱大雄,既稱大雄,必做神仙宗伯,安得不九祖超升,同上九重哉! 二十四 [劉言]返歸虛無。

    [李言]證位三清。

     無根樹,花正無,無相無形難畫圖。

    無名姓,卻聽呼,擒入中間造化爐。

    運起周天三昧火,煅煉真空返太無。

    谒仙都,受天符,才是男兒大丈夫⒂。

     [劉注]先天真靈之寶,體本虛空,一氣混成,有何花乎既無其花,無形無象,難畫難圖矣。

    難畫難圖,畫且不可,圖且不可,尚有何名何姓然雖無名無姓,卻又至虛至靈,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如呼谷傳聲,真空中藏妙有也。

    有此感而遂通之妙,即于此通處下手,擒入于三田造化爐中,用三昧真火煅煉成真,自真空而可返于太虛。

    道返太虛,則空無所空,一真而已,别無他物也。

    三田非工家氣海、绛宮、泥丸之說,乃精氣神三丹聚會之丹田,謂元化之門,又名元關竅,又名中黃庭,又名造化爐,又名太乙壇,又名戊已門,總而言之曰虛無竅。

    先天真靈之寶,統精氣神之三物,真靈既複,三物皆複,自造自化,絪缊沖和,結為一塊,始而自無以造有,既而自有以化無,煅煉真空,即是化無之妙,自有化無,形神俱妙,與太虛同體,功行圓滿,谒仙都而受天符,為十極大羅真人,大丈夫之能事畢矣。

    贊曰:吐老、莊之秘密,續鐘、呂之心傳。

    揭示先天妙理,劈開曲徑虛懸。

    鼎爐邪正分判,藥物真假顯然。

    空色混為一氣,剛柔匹配兩弦。

    咦!丹法始終皆洩盡,火符進退俱寫全。

    二十四詞長生訣,知者便成不死仙。

     [李解]“無”字承上章“空”字之意,進一層言,以作二十四首結局。

    煉丹至于空,已盡善矣,然有真空之念,則即有法相之念,空猶不及無也。

    老君曰:“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湛然常寂。

    ”這才是大超脫、大解悟、大清淨、大圓覺,何也湛然之妙有而若空,空而且無,不可以形相求,不可以畫圖寫,因其無形無相,所以難畫難圖,隻恁其湛然而已。

    前此采取先天,尚有金姓名精者,黃姓名芽者,白姓名元者,今此湛然之真,卻無名姓,雖無名姓,卻聽招呼,空谷傳聲,聲聲相應。

    問焉以言,受命如向,天下之至精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至神也。

    此何故哉以其湛然之真,藏在無中耳。

    聖賢仙佛之理,深達造化,無中藏有,到此地位,詭怪神奇,如冷啟敬、張景華、周颠仙之流是也。

    我三豐先生,以道為體,又必以無擒無,入于中間虛無之境,大造大化,爐中運起周天三昧真火,煅之煉之,務使虛空法身,返于太無。

    太無者,聖真之境,玉清混洞太天、上清赤混太無天是也。

    煉成仙道,隻受太清官秩,能返太無,則先朝道德,次朝玉宸,次朝元始,證果三清也。

    返之雲者,天下愚夫愚婦,皆是三清中人,隻因宿念有差,一劫低一劫,仍做愚夫愚婦,不能複返聖真之境,倘其回心向善,訪道尋師,由築基煉已,七返九還,煉至于空,複至于無,由無而返于太無,仍然是三清客也。

    但煅煉真空,必用周天三昧之火。

    周天者,非河車之謂,乃在天而動,空際盤施,深造密化,道法自然也。

    三昧者,非陽火之謂,乃天一地二,合而為三,我于天地之中,立鼎安爐,神冥氣漠,此以仙煉仙之火,天元神丹也。

    功成行滿,上朝三天,谒仙都,受天符,或封真君,或封帝君,或封天尊,或命作五嶽名山、洞天福地師相選仙等職,這才是真正男兒,極大丈夫,神乎至矣!贊曰:灑彌天之花雨,布滿地之黃金。

    手敲魚鼓簡闆,口歌上洞仙音。

    四洲齊度,萬古道情。

    呵呵!悟元處處語真靈,先把吾家主意存。

    山人照本宣真訣,度世宏開不二門。

     -------------------------------------------------------------------------------- ⑴原注:梧元雲:“不知此是何調”涵虛雲:“唱道情者名挽烏雲。

    ” ⑵原注:悟元注本“微”作“危”,與衰微之意亦相似。

     ⑶原注:悟元注本“青”作“清”,然青乃初生新嫩之時,與青而無染者正相近也。

     ⑷原注:“牆頭”作“瓊花”、“瓊花”作“牆頭”,吾皆見過。

    此注作“牆頭”講有味,故從之。

     ⑸定:空青洞天刻本《無根樹二注》作“慧”,是。

     ⑹原注:悟元注本“又向”作“旋趁”,字異而意同也。

    惟“才經”作“殘經”,作人心私欲解,收拾所以退陰賊也,未免誤中誤。

     ⑺原注:悟元注本“對景忘情”作“月月開時”。

     ⑻原注:悟元本“愛”作“礙”,差。

     ⑼原注:即下文“烏肝”。

     ⑽原注:悟元注本“濃”作“秾”,“擒”作“牽”,“方”作“園”,皆無異也。

     ⑾靈:據文義似當作“性”。

     ⑿原注:悟元注本“泊”作“斡”,“盜”作“竊。

    ” ⒀原注:悟元注本“産在”作“色正”。

     ⒁原注:悟元注本“金花”作“紅花”,較好,故從之。

    “滅”作“法”字,錯。

     ⒂原注:悟元本“中間”二字作“三田”,然悟元仍作中間妙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