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世說述
關燈
小
中
大
運之用。
此六時之用,皆學問之事,謂當裕道法于未用之時,午未申酉戌亥,皆迎一迎乾之所貫注,乾,君也。
蓋有随時醫世之學術,而後可以任斯世之重;能調元贊化,而後可以上格君心。
欲從事于澤民,必先以緻君為主也。
〈謝按:此指性功何等之重要!〉 第四步說法 複 [ 内震外坤。
震,修省緻福,坤,德合無疆,彖曰:“複亨,剛反動而以順行,利有攸往,剛長也。
”陽來返初,而應天行,陰順之,明良之際會也。
] 已而華開見佛,自造慶會,於(音烏)萬斯年,此為下手第四步。
〈謝按:真陽初生,乾坤妙合,三田合一,一炁自虛無中來,太極全體乃現。
〉 [ 篑中書同,陶本“已而”作“既乃”,下有“别有妙用,不外忠貞”二句,“自造慶會”下有“得緻”兩字。
華,心華佛,喻君也。
開者,開心見誠之義,中無意必固我,随機導引,格非啟沃,大有紅爐點雪之神。
“不外忠貞”者,言忠貞則鹹有一德,上下交孚,不待語言文字,故曰“自造”——誠之通也。
忠則表裡如一,貞則夙夜匪懈,是以能充滿其肅肅雍雍之氣。
而君臣皆在一氣之中,為上為德也;天下亦皆在一氣之中,為下為民也,海隅蒼生陰受其福而不知矣。
呂祖曰:“惟知迎一與元者能之。
”( 一得) 按:《書》曰“燮理陰陽,寅亮天地”,《楞嚴經》曰“于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持世陀羅尼經》曰“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同此功用也。
] 第五步說法 臨 [ 内兌外坤。
兌悅坤順,故無間。
元亨利貞。
彖曰:“悅而順,剛中而應。
”——“悅而順”,混一之原;“剛中而應”,妙凝之德、大亨以正也。
] 于斯時也,功造無間,一舉一措,不謀自合,蓋已兩氣混一,志神不二,是妙凝之神驗。
此為下手第五步<謝按:浮遊規中,胎息養真,乾坤混一>。
[ 篑中書、陶本同,文正藏本有小異。
呂祖曰:“行到此步,益宜人我兩忘,任此乾坤正氣氲如氤如,有彌天蓋地氣象,乃得此驗。
偶或現有戾機,必當迎人元以通之,倍迎乾元以新之,坤元以和之,寂體真一以一之,自然君聖臣良,上下一氣,功行不怠。
造緻雍熙,計日可待。
”( 一得) 按:《書》曰“鹹有一德”,《金剛經》曰“以福德無,故如來說福德多”,皆是道也。
] <謝按:就人身而言,人元者,心腎二炁和合之胎息真陽也。
乾元者,百會神火也,坤元者,湧泉海底元炁坤火也。
三者混一,入歸混沌,寂而體之,主宰此三者之“真”方“現”,故曰真一> 第六步說法 泰 [ 内乾外坤。
彖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象曰:“後以财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以陰輔陽,坤承乾命,庶績鹹熙,四海升平之象也。
] 功到此際,朝甯雍熙,百工亮采,而民隐君悉。
從而加迎真一,〈謝按:就人身而言,此為采藥也〉下照萬方。
繼迎坤元以撫之,〈謝按:以胎息養真〉乾元以一之。
〈謝按:以神火封固〉<謝按:地炁上升,天炁下降,和合于中黃。
>物産繁衍,民行淳馴。
此為下手第六步。
<謝按:天人合一,無極真一乃現,而太極自造自化,我之胎息與天地二炁和合相紐相戀,氤氲運化,百脈萬竅周流,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
于世運而言,則天下太平,民風淳正,物産豐富,上層與下層交通一炁。
>( 馴當作良) [ 篑中書、陶本同,文正藏本句繁不悉載。
( 一得) 按:《禮》曰:“德者,性之端也,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
”功用至此,天地順而四時當,艮有德而五谷昌。
詩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合外内之道也。
《金剛經》曰:“佛說非身,是名大身,納大千于一粟也。
”《彌陀經》曰:“阿彌陀佛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是故名為極樂。
”皆道在一身,效在衆生,申錫無疆之軌也。
儒釋二家醫世之道,亦該于此書矣! 呂祖曰:“此撫世之極功,聖人之能事,然非有待于外。
六合九州,不出坤腹,呼吸可通<謝按:天人合一之呼吸,天人和合之大胎息。
但不可執着于色身上之坤腹。
>盡人能學,惟在志堅,切戒私智用事耳!”又曰:“天地無心,寄心于人,人故能行
此六時之用,皆學問之事,謂當裕道法于未用之時,午未申酉戌亥,皆迎一迎乾之所貫注,乾,君也。
蓋有随時醫世之學術,而後可以任斯世之重;能調元贊化,而後可以上格君心。
欲從事于澤民,必先以緻君為主也。
〈謝按:此指性功何等之重要!〉 第四步說法 複 [ 内震外坤。
震,修省緻福,坤,德合無疆,彖曰:“複亨,剛反動而以順行,利有攸往,剛長也。
”陽來返初,而應天行,陰順之,明良之際會也。
] 已而華開見佛,自造慶會,於(音烏)萬斯年,此為下手第四步。
〈謝按:真陽初生,乾坤妙合,三田合一,一炁自虛無中來,太極全體乃現。
〉 [ 篑中書同,陶本“已而”作“既乃”,下有“别有妙用,不外忠貞”二句,“自造慶會”下有“得緻”兩字。
華,心華佛,喻君也。
開者,開心見誠之義,中無意必固我,随機導引,格非啟沃,大有紅爐點雪之神。
“不外忠貞”者,言忠貞則鹹有一德,上下交孚,不待語言文字,故曰“自造”——誠之通也。
忠則表裡如一,貞則夙夜匪懈,是以能充滿其肅肅雍雍之氣。
而君臣皆在一氣之中,為上為德也;天下亦皆在一氣之中,為下為民也,海隅蒼生陰受其福而不知矣。
呂祖曰:“惟知迎一與元者能之。
”( 一得) 按:《書》曰“燮理陰陽,寅亮天地”,《楞嚴經》曰“于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持世陀羅尼經》曰“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同此功用也。
] 第五步說法 臨 [ 内兌外坤。
兌悅坤順,故無間。
元亨利貞。
彖曰:“悅而順,剛中而應。
”——“悅而順”,混一之原;“剛中而應”,妙凝之德、大亨以正也。
] 于斯時也,功造無間,一舉一措,不謀自合,蓋已兩氣混一,志神不二,是妙凝之神驗。
此為下手第五步<謝按:浮遊規中,胎息養真,乾坤混一>。
[ 篑中書、陶本同,文正藏本有小異。
呂祖曰:“行到此步,益宜人我兩忘,任此乾坤正氣氲如氤如,有彌天蓋地氣象,乃得此驗。
偶或現有戾機,必當迎人元以通之,倍迎乾元以新之,坤元以和之,寂體真一以一之,自然君聖臣良,上下一氣,功行不怠。
造緻雍熙,計日可待。
”( 一得) 按:《書》曰“鹹有一德”,《金剛經》曰“以福德無,故如來說福德多”,皆是道也。
] <謝按:就人身而言,人元者,心腎二炁和合之胎息真陽也。
乾元者,百會神火也,坤元者,湧泉海底元炁坤火也。
三者混一,入歸混沌,寂而體之,主宰此三者之“真”方“現”,故曰真一> 第六步說法 泰 [ 内乾外坤。
彖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象曰:“後以财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以陰輔陽,坤承乾命,庶績鹹熙,四海升平之象也。
] 功到此際,朝甯雍熙,百工亮采,而民隐君悉。
從而加迎真一,〈謝按:就人身而言,此為采藥也〉下照萬方。
繼迎坤元以撫之,〈謝按:以胎息養真〉乾元以一之。
〈謝按:以神火封固〉<謝按:地炁上升,天炁下降,和合于中黃。
>物産繁衍,民行淳馴。
此為下手第六步。
<謝按:天人合一,無極真一乃現,而太極自造自化,我之胎息與天地二炁和合相紐相戀,氤氲運化,百脈萬竅周流,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
于世運而言,則天下太平,民風淳正,物産豐富,上層與下層交通一炁。
>( 馴當作良) [ 篑中書、陶本同,文正藏本句繁不悉載。
( 一得) 按:《禮》曰:“德者,性之端也,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
”功用至此,天地順而四時當,艮有德而五谷昌。
詩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合外内之道也。
《金剛經》曰:“佛說非身,是名大身,納大千于一粟也。
”《彌陀經》曰:“阿彌陀佛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是故名為極樂。
”皆道在一身,效在衆生,申錫無疆之軌也。
儒釋二家醫世之道,亦該于此書矣! 呂祖曰:“此撫世之極功,聖人之能事,然非有待于外。
六合九州,不出坤腹,呼吸可通<謝按:天人合一之呼吸,天人和合之大胎息。
但不可執着于色身上之坤腹。
>盡人能學,惟在志堅,切戒私智用事耳!”又曰:“天地無心,寄心于人,人故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