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問數答語】 于越李子問曰:餘留心數學久矣,凡高賢名術未嘗不起疑,以探其蕰,而驗者恒少不驗者恒多,未有如先生之奇,而多中神而多驗也,果有所秘傳耶?獨得之妙耶?何不垂筆,以示不朽。

     楊子曰:具天地陰陽之理者易也,所以體天地陰陽之理,随時變易以從道者心也,心不能靜無以決天下之疑。

    釋天下之疑矣。

    學數之要,必先掃除雜念,收斂身心,以有為應迹,以明覺為自然,久而行之,則志氣清明義理昭著,而數理自然貫通矣。

     李子曰:飬靜之說,吾嘗聞其既矣,敢問變之說何如? 揚子曰:易者,随時變易以從其道也。

    易書雖為蔔筮而作,而義理未嘗不該苟專于蔔筮,以求易則得其形,而下者遺其形,而上者殆非體用一原,顯微無間之道矣。

    苟專于義理以求易,則無以定天下之吉兇,決天下之得失,豈聖人所謂無大過而吉兇,而吉兇與民同患之意哉,故易卦雖有一定之名,而氣陏時轉,不無衰旺之萬,論卦不論氣,則局于象,昩于時,得其影響而不能真知灼見矣。

    若能看得卦氣透徹,不惟知吉兇而亦能識造化之根源也。

     李子曰:卦氣之外,無仍别有機乎? 楊子曰:數固天地盈虛往來一定之理,而此心之靈不假思慮,不勞蔔度,有以開天下之物成天下之務者,惟寂然不動而已矣。

     昔張子厚為商洛令時,屢過康節之蘆,拜而問曰:此學幾日可盡?先生曰:本無多事,以子之才,頃刻可盡。

    須棄卻仕宦,靜養十年,使塵慮消散,自然有得。

     邢叔和來學引古今不已先生曰:姑置是先天未有許多語,且當虛心使胷中蕩然無一事,方可。

     詩曰:若論先天一字無。

     又曰:身在天地後,心在天地先。

     又曰:天向一中分造化,人從心上起經綸。

     他日又曰:數學非十年則不成。

    由此觀之學數以靜養為先,卦氣為要也。

    也靜則胷次玲珑,物來順應,魯齊有雲:先天之學純乎天者也,非純乎其天之人不可輕授,蓋以此數蘊神仙之秘訣,洩造化之元機,得之者當重,非其人不傳。

    故康節不授邢叔和而願授程明道,豈無所見而然焉。

     李子曰:命之矣。

    敢不勤。

     諸然觀物必有筌蹄,請書于後。

     讀《心易發微》【觀物筌蹄】 一曰論動靜。

    夫動靜者。

    吉兇悔吝之本。

    蓋嗜欲将至有開。

    必先朕兆之萌。

    其端可測。

    一動一靜之間有自然之數。

    不動不占。

    不因事不占。

    故皇極之數專在動上求之。

     (星光注:“專在動上求之”也是《梅花易數》的大旨。

    《河洛精蘊》提到此意時有這樣一段文:“邵子《易》數甚精,如通一物,超數算之。

    便可知是物何時而始,何時而終。

    但必有動處,方能起算。

    如見一葉落,便從落葉之時起算”。

    故在“大定根源”章節中有“先從動處起元機。

    次下今年月日時”之語。

    “動”是預測學中普遍推行的準則,六爻求動爻,六壬以沖克為發用,遁甲以身宮為發動,皇極數以年幹克為動減策數等等無不以動為旨。

    故楊子曰:“易卦雖有一定之名,而氣陏時轉,不無衰旺之萬,論卦不論氣,則局于象,昩于時,得其影響而不能真知灼見矣。

    若能看得卦氣透徹,不惟知吉兇而亦能識造化之根源也。

    ”所謂“卦氣”亦是随時流動,亦是“動‘意矣。

    ) 凡意所萌動。

    務以先聞先見之動物為主。

    因動而起則禍福可前知矣。

     (星光注:見某網友發貼其觀點能見至象皆憑自己随意取象皆可,竊為不可,還是按“務以先聞先見之動物為主”為準則。

    否則失去“欲将至有開。

    必先朕兆之萌”之意蘊也。

    ) 故以二動合為一卦。

    或一動則不可算。

    一動一靜則可算。

    蓋動靜相連亦是數也。

    若所動者既雜。

    則以先聞先見者算之。

    其餘不可用。

     (星光注:提出二動可成卦,二靜則不可算,還是圍繞以“動”為主題。

    在《先後天辨》論述的更為詳細:“先朕兆之萌。

    其端可測。

    一動一靜之間有自然之數。

    不動不占。

    不因事不占。

    故皇極之數專在動上求之。

    凡意所萌動。

    務以先聞先見之動物為主。

    因動而起則禍福可前知矣。

    故以二動合為一卦。

    或一動則不可算。

    一動一靜則可算。

    蓋動靜相連亦是數也。

    若所動者既雜。

    則以先聞先見者算之。

    其餘不可用。

    ”) 凡看動物。

    以先者為上卦。

    後得者為下卦。

    次加年月日時。

    又次加陰陽之策。

    共成若幹。

    仍以克太歲之卦除之。

    然後方成一數。

    如以手執筆。

    筆動而手亦動也。

    如以手取刀裁紙。

    乃是三件物。

    未将刀到紙邊時。

    隻以手與刀兩件算數。

    若已将刀正裁紙時。

    隻算刀與紙。

    不可算手。

    此是二動連屬之義。

    一動一靜者。

    如以手拍棹。

    則手動棹不動。

    如擡棹則是二者俱動也。

    如以腳震地。

    腳動而地不動。

    此是一動一靜連屬之義。

    須要動靜相關。

    然後可用。

    舉此為例。

    餘可類推。

    然動靜之中難以取舍。

    有自己之數。

    有他人之數。

    有物之數。

    如自己算數。

    心下主定何事。

    靜坐自看我身上如何動。

    或頭動。

    或手足動。

    或沿衣而動。

    須是無心之動便可取而下數。

    已得動數或再有動不可用。

    隻以先動者為主。

    如有人來我。

    須從那人來問時。

    觀他身上動靜而下數方是親切。

    如算物取物動處而下數。

    要在澄心取動。

    動取不真則數不驗矣。

     星光注;此段文聯接上文更為詳談動與靜的關系,根據《梅花易數》“萬物賦”言:“觀物理者,靜則乎地,動則乎天,原夫萬物有數,易算無窮,動靜可知。

    ”取其動靜連屬之義應在此乎。

    另外“次加年月日時,又次加陰陽之策”是成卦與數的綜合判斷方法。

    《梅花易數》雖然有列出策數、軌數之數據,但如何應用沒有交待,所謂年月日時,即測時的四柱數,即神數術中稱為“大定數”,據其幹支納甲歸屬于何卦算出策數。

    實際數與卦的關系有二種方法取得,一是用成卦直接利用成卦陰陽策數若幹即為“身數”,取動爻因十加卦數、正數、動爻數,組成千百十零為數。

    另一種利用四柱幹支化策數組成千百十零為數。

    關于數的應用那是後話了。

     論卦象 二曰論卦象。

    夫卦象者。

    聖人仰觀俯察。

    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之象也。

    故幹健坤順、幹馬坤牛之屬。

    易中備載不能盡述。

    明理者以象推之。

    今略以同類者辨焉。

    且如幹兌皆屬金。

    何以分别。

    蓋幹乃貴重圓健之物。

    兌乃毀傷破缺之物。

    坤艮皆屬土。

    蓋坤為地艮為山。

    或在高山或在平地自是不同。

    震巽皆屬木。

    蓋震為陽木。

    巽為陰木。

    其發生茂盛萌芽者震也。

    枯槁憔悴者巽也。

    又有棹凳床櫃之類為巽。

    蒼筤萑竹之類為震。

    内虛外實者為離。

    内實外虛者為坎。

    日亦為離。

    月亦為坎。

    凡起動數。

    當以此卦算數。

     星光注;曆來易學的流派的二大支流是象數與義理,作為我們能在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