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伏羲太極圖說】
此圖乃伏羲氏所作也,世不顯傳,或謂希夷所作,雖周子亦未之見焉,乃自作太極圖觀任道遜之詩可見矣。
詩雲: “太極圖中一氣旋,兩儀凹象無形全,先天八卦五行具,萬物何曾出此圈”。
又雲: “造化根源文字祖,圖成太極自天然,當時早見周夫子,不費鑽研作正傳”。
夫既謂八卦渾淪文字祖,則知圖為伏羲所作,而非希夷明矣。
其外一圈太極也,中分黑白者,陰陽也。
黑中含一點白者,陰中有陽也。
白中含一點黑者,陽中有陰也。
陰陽交互,動靜相倚,周詳活潑,妙趣自然,其圈外左方,自《震》一陽馴至《幹》之三陽,所謂起《震》而曆《離》、《兌》,以至于《幹》是也。
右方自《巽》一陰,馴至《坤》之三陰,所謂自《巽》而曆《坎》、《艮》,以至于《坤》是也。
其間四正四隅,陰陽純雜,随方步位,自有太極含陰陽,陰陽含八卦之妙,不假安排也。
豈淺見近識者,所能及哉。
伏羲不過摸寫出來,以示人耳。
予嘗窮觀此圖,陰陽渾淪,蓋有不外乎太極,而亦不離乎太極者,本先天之《易》也。
觀周子太極圖,則陰陽顯著,皆太極之所為,而非太極之所倚者,實後天之《易》也。
然而先天所以包括後天之理,後天所以發明先天之妙,明乎道之所渾淪,則先天而天弗違,太極體立矣。
明乎道之所顯著,則後天而奉天時,太極用行矣。
使徒玩諸畫象,談諸空言,則伏羲之意荒矣。
故周子有詩曰: “畫堂幾座萬幾休,日暖風和草色幽,誰道三千年遠事,而今隻在眼睛頭”。
豈非孔子所論太極之旨,容有外于一舉目之間哉,是能默識于其妙,而見于性情之理者,旨要可考也。
【河圖洛書】 愚按《河圖》《洛書》為數之宗也,數之所起,一陰一陽而已,陽數奇屬天而象圓,陰數偶屬地而象方,《河圖》以生數為主,故一、二、三、四、五、居内,六、七、八、九、十居外,天一生水,得五為六,故地以六成之,而一六共宗居北,地二生火,二得五為七,故天以七成之,而二七為朋居南,天三生木,三得五為八,故地以八成之,而三八同道居東,地四生金,四得五為九,故天以九成之,而四九為友居西,天五生土,五得五為十,故地以十成之,而五十相守居中,生數在内,成數在外,各以類數而同處其方,在内為主,在外為賓,亦各以數而相統不亂,此所謂道其常數之體也。
以陰陽老少論之,一為老陽之位,其外則老陰之數居之,二為少陰之位,其外則少陽之數居之,三為少陽之位,其外則少陰之數居之,四為老陰之位,其外則老陽之數居之,此又陰陽老少互藏其宅之變也。
以生出之序言之,始下次上,次左,此右而複于中,而又始于下也。
以運行言之,北方一六水,生東方三八木,東方木生南方二七火,火生中央五十土,中央土生西方四九金,西方金生北方一六水,左旋一周,而水複生木也。
以對待言之,北方一六水克南方二七火,西方四九金克東方三八木,是生生之中,又有克制相成之義焉,本之以畫卦,則虛其中之五與十者,太極也。
奇數二十五,偶數三十者,兩儀也。
以一、二、三、四,為六、七、八、九者,四象也。
折四方之合,以為《幹》、《坤》、《離》、《坎》,補四隅之空,以為《兌》、《震》、《巽》、《艮》者,八卦也。
此所謂虛其中以作易也。
【洪範九疇圖】 愚按《易範》聖人之所作,故《洛書》以奇為主,一、三、七、九各居其外,五居其中,而二、四、六、八亦各以偶數,而附奇數之側,正者為君,側者為臣,所謂主于陽以統陰,而肇其變數之用也。
然以數之縱橫十五,則皆以七、八、九、六疊為消長而得之,一居正北疊五為六,而與南方之九疊為消長,四居東南得五為九,而與西北之六疊為消長,六進為九,則九長而六消,九退為六,則九反消而六又長,三居正東,得五為八,而與西方之七疊為消長,二居西南,得五為七,而與東北之八疊為消長,七進為八,則八長而七消,八退為七,則八反消而七又長,虛中五,則縱橫皆十五,而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參伍錯綜,無适而不遇其合焉,此變化之無窮,所以為妙也。
其陽數之次,則北首而東,東而中,中而西,西而南,其陰數,則首西南而東南,次西北而東北,也合而言之,則北首而西南,次東而東南,次中而西北,次西而東北,以窮于南也,其運行則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木克中央土,右旋一周而土複克水也。
以對待言之則東南方四九金生西北一六水,東北三八木生西南二七火,是克制之中又有生生不窮之理焉,大禹之叙疇,故一為五行,二為五事,三為八政,四為五紀,五為皇極,六為三德,七為稽疑,八為庶征,九為五福,皇極居中,而八者各以其次列于外焉,所謂則《洛書》者,總其實是也,愚按具天地之理者,易之象紀天地之理者,範之數數始于奇,象成于偶,二四而八,八卦之象,三三為九,九疇之數,故象以偶為用,有應則吉,數以奇為用,有對則兇。
偶者陰陽對待之象,奇者陰陽疊運之數也。
【先天八卦圖】 此伏羲方位之圖易之本也故幹一坤八兌二艮七離三坎六震四巽五各各相對不惟其數合成九數其畫亦各各相對合成九畫焉夫九乃老陽之數無所不包自震至幹為順自巽之坤為逆數往順天而左行皆已生之卦故雲數往者順知來逆天而右行皆未生之卦故雲知來者逆 附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後天八卦圖】 後天為流行之用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緻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幹勞乎坎成言乎艮此文王方位之圖易之用也先天之離東坎西象日月之出乎卯入乎酉後天之離南坎北象天地之正子午先天非後天則無以成其變化後天非先天則無以自行予按先天造化之初由心出迹之學後天生物之後因迹求心之學心與道皆虛不為物礙也在先天之先不為無在後天之後不為有迹不能外也朱子謂康節之學得于先天看得道理透徹自然前知耳 【經世衍易圖】 經世衍易圖 太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予謂天地出于易易非出于天地聖人作易而易不作于聖人也易有太極者何也當夫元氣渾淪陰陽未判是為太極〇及夫元氣既分動辄為陽靜者為陰動之上生一奇謂之陽動之上生一偶謂之陰靜之上生一奇謂之剛靜之上生一偶謂之柔合而言之陰陽剛柔四象也四象陽之上生一奇謂之太陽生一偶謂之太陰陰之上生一奇謂之少陽生一偶謂之少陰四象剛之上生一奇謂之少剛生一偶謂之少柔柔之上生一奇謂之太剛生一偶謂之太柔故太陽為幹太陰為兌少陽為離少陰為震少剛為巽少柔為坎太剛為艮太柔為坤此伏羲畫卦之自然形體次第而孔子發明之故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此言最為切要古今說者雖多惟康節明道二先生之說得之故康節所謂幹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正謂此也夫易之未作易在太極之先易之既作一在太極之内八卦畫而吉兇定吉兇定而大業生以言乎法象之大則有易中之天地乾坤是也以言乎變通之大則有易中之男女震巽六子是也以言乎著名之大則有易中之日月離坎是也以言乎崇高之大則有易中之富貴日新月盛富有大業是也以言乎利用之大則有易中之生人神道設教順動服民是也以言乎深遠之大則有易中之蓍龜某爻吉某爻兇是也此皆言易中之大業非聖人立卦作易孰能備天下之物緻天
詩雲: “太極圖中一氣旋,兩儀凹象無形全,先天八卦五行具,萬物何曾出此圈”。
又雲: “造化根源文字祖,圖成太極自天然,當時早見周夫子,不費鑽研作正傳”。
夫既謂八卦渾淪文字祖,則知圖為伏羲所作,而非希夷明矣。
其外一圈太極也,中分黑白者,陰陽也。
黑中含一點白者,陰中有陽也。
白中含一點黑者,陽中有陰也。
陰陽交互,動靜相倚,周詳活潑,妙趣自然,其圈外左方,自《震》一陽馴至《幹》之三陽,所謂起《震》而曆《離》、《兌》,以至于《幹》是也。
右方自《巽》一陰,馴至《坤》之三陰,所謂自《巽》而曆《坎》、《艮》,以至于《坤》是也。
其間四正四隅,陰陽純雜,随方步位,自有太極含陰陽,陰陽含八卦之妙,不假安排也。
豈淺見近識者,所能及哉。
伏羲不過摸寫出來,以示人耳。
予嘗窮觀此圖,陰陽渾淪,蓋有不外乎太極,而亦不離乎太極者,本先天之《易》也。
觀周子太極圖,則陰陽顯著,皆太極之所為,而非太極之所倚者,實後天之《易》也。
然而先天所以包括後天之理,後天所以發明先天之妙,明乎道之所渾淪,則先天而天弗違,太極體立矣。
明乎道之所顯著,則後天而奉天時,太極用行矣。
使徒玩諸畫象,談諸空言,則伏羲之意荒矣。
故周子有詩曰: “畫堂幾座萬幾休,日暖風和草色幽,誰道三千年遠事,而今隻在眼睛頭”。
豈非孔子所論太極之旨,容有外于一舉目之間哉,是能默識于其妙,而見于性情之理者,旨要可考也。
【河圖洛書】 愚按《河圖》《洛書》為數之宗也,數之所起,一陰一陽而已,陽數奇屬天而象圓,陰數偶屬地而象方,《河圖》以生數為主,故一、二、三、四、五、居内,六、七、八、九、十居外,天一生水,得五為六,故地以六成之,而一六共宗居北,地二生火,二得五為七,故天以七成之,而二七為朋居南,天三生木,三得五為八,故地以八成之,而三八同道居東,地四生金,四得五為九,故天以九成之,而四九為友居西,天五生土,五得五為十,故地以十成之,而五十相守居中,生數在内,成數在外,各以類數而同處其方,在内為主,在外為賓,亦各以數而相統不亂,此所謂道其常數之體也。
以陰陽老少論之,一為老陽之位,其外則老陰之數居之,二為少陰之位,其外則少陽之數居之,三為少陽之位,其外則少陰之數居之,四為老陰之位,其外則老陽之數居之,此又陰陽老少互藏其宅之變也。
以生出之序言之,始下次上,次左,此右而複于中,而又始于下也。
以運行言之,北方一六水,生東方三八木,東方木生南方二七火,火生中央五十土,中央土生西方四九金,西方金生北方一六水,左旋一周,而水複生木也。
以對待言之,北方一六水克南方二七火,西方四九金克東方三八木,是生生之中,又有克制相成之義焉,本之以畫卦,則虛其中之五與十者,太極也。
奇數二十五,偶數三十者,兩儀也。
以一、二、三、四,為六、七、八、九者,四象也。
折四方之合,以為《幹》、《坤》、《離》、《坎》,補四隅之空,以為《兌》、《震》、《巽》、《艮》者,八卦也。
此所謂虛其中以作易也。
【洪範九疇圖】 愚按《易範》聖人之所作,故《洛書》以奇為主,一、三、七、九各居其外,五居其中,而二、四、六、八亦各以偶數,而附奇數之側,正者為君,側者為臣,所謂主于陽以統陰,而肇其變數之用也。
然以數之縱橫十五,則皆以七、八、九、六疊為消長而得之,一居正北疊五為六,而與南方之九疊為消長,四居東南得五為九,而與西北之六疊為消長,六進為九,則九長而六消,九退為六,則九反消而六又長,三居正東,得五為八,而與西方之七疊為消長,二居西南,得五為七,而與東北之八疊為消長,七進為八,則八長而七消,八退為七,則八反消而七又長,虛中五,則縱橫皆十五,而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參伍錯綜,無适而不遇其合焉,此變化之無窮,所以為妙也。
其陽數之次,則北首而東,東而中,中而西,西而南,其陰數,則首西南而東南,次西北而東北,也合而言之,則北首而西南,次東而東南,次中而西北,次西而東北,以窮于南也,其運行則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木克中央土,右旋一周而土複克水也。
以對待言之則東南方四九金生西北一六水,東北三八木生西南二七火,是克制之中又有生生不窮之理焉,大禹之叙疇,故一為五行,二為五事,三為八政,四為五紀,五為皇極,六為三德,七為稽疑,八為庶征,九為五福,皇極居中,而八者各以其次列于外焉,所謂則《洛書》者,總其實是也,愚按具天地之理者,易之象紀天地之理者,範之數數始于奇,象成于偶,二四而八,八卦之象,三三為九,九疇之數,故象以偶為用,有應則吉,數以奇為用,有對則兇。
偶者陰陽對待之象,奇者陰陽疊運之數也。
【先天八卦圖】 此伏羲方位之圖易之本也故幹一坤八兌二艮七離三坎六震四巽五各各相對不惟其數合成九數其畫亦各各相對合成九畫焉夫九乃老陽之數無所不包自震至幹為順自巽之坤為逆數往順天而左行皆已生之卦故雲數往者順知來逆天而右行皆未生之卦故雲知來者逆 附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後天八卦圖】 後天為流行之用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緻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幹勞乎坎成言乎艮此文王方位之圖易之用也先天之離東坎西象日月之出乎卯入乎酉後天之離南坎北象天地之正子午先天非後天則無以成其變化後天非先天則無以自行予按先天造化之初由心出迹之學後天生物之後因迹求心之學心與道皆虛不為物礙也在先天之先不為無在後天之後不為有迹不能外也朱子謂康節之學得于先天看得道理透徹自然前知耳 【經世衍易圖】 經世衍易圖 太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予謂天地出于易易非出于天地聖人作易而易不作于聖人也易有太極者何也當夫元氣渾淪陰陽未判是為太極〇及夫元氣既分動辄為陽靜者為陰動之上生一奇謂之陽動之上生一偶謂之陰靜之上生一奇謂之剛靜之上生一偶謂之柔合而言之陰陽剛柔四象也四象陽之上生一奇謂之太陽生一偶謂之太陰陰之上生一奇謂之少陽生一偶謂之少陰四象剛之上生一奇謂之少剛生一偶謂之少柔柔之上生一奇謂之太剛生一偶謂之太柔故太陽為幹太陰為兌少陽為離少陰為震少剛為巽少柔為坎太剛為艮太柔為坤此伏羲畫卦之自然形體次第而孔子發明之故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此言最為切要古今說者雖多惟康節明道二先生之說得之故康節所謂幹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正謂此也夫易之未作易在太極之先易之既作一在太極之内八卦畫而吉兇定吉兇定而大業生以言乎法象之大則有易中之天地乾坤是也以言乎變通之大則有易中之男女震巽六子是也以言乎著名之大則有易中之日月離坎是也以言乎崇高之大則有易中之富貴日新月盛富有大業是也以言乎利用之大則有易中之生人神道設教順動服民是也以言乎深遠之大則有易中之蓍龜某爻吉某爻兇是也此皆言易中之大業非聖人立卦作易孰能備天下之物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