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禦注道德真經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慎其終,未嘗如始,從善之心,則必無禍敗之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難得之貨,為性分所無者,今聖人於 欲不欲,不營為於分外,故常全其自然之性,是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聖人不求過分之學,是於學不學,将以歸複衆人過分之學,以輔自然之性,不敢為俗學與多欲也。
古之善為道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人君善為道者,非以其道明示於民,将導之以和,使歸複於樸,令如愚耳。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君将明道以臨下,下必役智以應上,智多則詐興,是以難洽。
是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以,用也。
人君任用多智之臣,使令治國,智多必作法,法作則奸生,故是國之賊也。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若不用巧智之臣,但取純德之士,使偃息蕃醜,弄丸解難,自然智詐日薄,淳樸日興,人和年豐,故是國之福也。
知此兩者,亦楷式。
役智詐則害於人,任淳德則福於國,人君能知此兩者,委任淳德之臣,是以為君楷模法式。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人君常知所委任,是謂深玄至德矣。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玄德深遠,能與物反,歸複其本,令物乃至大順於自然之性也。
江海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江海所以能令百川委輸歸往者,以其善能卑下之,故百川朝宗矣。
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
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
謙為德柄,尊用彌光,以言謙下之,百姓欣戴,故處其上而人不以為重,以身退後之,百姓子來,故處其前而人不以為害也。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是不重不害之故,故天下之人樂推崇為之主,而不厭倦。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聖人謙退,不與物争,天下共推,誰與争者? 天下皆謂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肖,似也。
老君雲,天下之人皆謂我道大,無所象似,我則答雲耳。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夫唯我道至大,故無所象似。
若如代問諸法,有所象似,則不得稱大,久已微細也夫。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
我道雖大無所象似,然有此三行甚可珍貴,能常保倚執持,可以理身理國也。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則廣救,儉則足用,不敢為天下先,故樂推而不厭也。
夫慈故能勇, 慈人敏惠,則德有餘,故勇於救濟也。
儉故能廣, 節儉愛費,财用有餘,故施益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慈儉之德,謙僞益光,推先與人,人必不厭,故能成神器之長。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後且先,死矣。
今舍慈且勇,勇則害物,舍儉且廣,廣則傷财。
舍後且先,先則人怨。
傷财害物,聚怨於人,是必死之道,故雲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用慈以戰,利在全衆,用慈以守,利在安人,各保安全,故能勝固耳。
天将救之,以慈衛之。
以慈戰守,豈但人和,天道孔明,亦将救衛。
戰勝,天救也。
守固,天衛也。
是皆以慈故,故雲天将救之,以慈衛之。
善為士章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 士,事也。
善以道為理國之事者尚德,故雲不武。
善戰者不怒, 事不得已,必須應敵,以慈則善,故不憑怒。
善勝敵者不争, 師克在和,和則善勝,全勝之善,故不交争。
善用人者為之下。
悅以使人,令盡其力,必先下之,是為善用。
是謂不争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善勝是不争之德,為下是用人力,能如此者,可以配天稱帝,是古之至極要道也。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 老君傷時,輕殘人於兵,故托古以陳戒。
有言者,謂下句。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主有動作,則生事而貪。
客無營為,則以慈自守。
自守則全勝,生事則敗亡。
進雖少不能無事,退雖多不失謙讓,故不敢進於寸,而退於尺。
是謂行無行, 為客退尺,不與物争,雖行應敵,與無行同矣。
攘無臂, 攘臂所以表怒,善戰不怒,故若無臂可攘。
仍無敵, 仍,
慎其終,未嘗如始,從善之心,則必無禍敗之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難得之貨,為性分所無者,今聖人於 欲不欲,不營為於分外,故常全其自然之性,是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複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聖人不求過分之學,是於學不學,将以歸複衆人過分之學,以輔自然之性,不敢為俗學與多欲也。
古之善為道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人君善為道者,非以其道明示於民,将導之以和,使歸複於樸,令如愚耳。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君将明道以臨下,下必役智以應上,智多則詐興,是以難洽。
是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以,用也。
人君任用多智之臣,使令治國,智多必作法,法作則奸生,故是國之賊也。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若不用巧智之臣,但取純德之士,使偃息蕃醜,弄丸解難,自然智詐日薄,淳樸日興,人和年豐,故是國之福也。
知此兩者,亦楷式。
役智詐則害於人,任淳德則福於國,人君能知此兩者,委任淳德之臣,是以為君楷模法式。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人君常知所委任,是謂深玄至德矣。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玄德深遠,能與物反,歸複其本,令物乃至大順於自然之性也。
江海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江海所以能令百川委輸歸往者,以其善能卑下之,故百川朝宗矣。
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
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
謙為德柄,尊用彌光,以言謙下之,百姓欣戴,故處其上而人不以為重,以身退後之,百姓子來,故處其前而人不以為害也。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是不重不害之故,故天下之人樂推崇為之主,而不厭倦。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聖人謙退,不與物争,天下共推,誰與争者? 天下皆謂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肖,似也。
老君雲,天下之人皆謂我道大,無所象似,我則答雲耳。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夫唯我道至大,故無所象似。
若如代問諸法,有所象似,則不得稱大,久已微細也夫。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
我道雖大無所象似,然有此三行甚可珍貴,能常保倚執持,可以理身理國也。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則廣救,儉則足用,不敢為天下先,故樂推而不厭也。
夫慈故能勇, 慈人敏惠,則德有餘,故勇於救濟也。
儉故能廣, 節儉愛費,财用有餘,故施益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慈儉之德,謙僞益光,推先與人,人必不厭,故能成神器之長。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後且先,死矣。
今舍慈且勇,勇則害物,舍儉且廣,廣則傷财。
舍後且先,先則人怨。
傷财害物,聚怨於人,是必死之道,故雲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用慈以戰,利在全衆,用慈以守,利在安人,各保安全,故能勝固耳。
天将救之,以慈衛之。
以慈戰守,豈但人和,天道孔明,亦将救衛。
戰勝,天救也。
守固,天衛也。
是皆以慈故,故雲天将救之,以慈衛之。
善為士章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 士,事也。
善以道為理國之事者尚德,故雲不武。
善戰者不怒, 事不得已,必須應敵,以慈則善,故不憑怒。
善勝敵者不争, 師克在和,和則善勝,全勝之善,故不交争。
善用人者為之下。
悅以使人,令盡其力,必先下之,是為善用。
是謂不争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善勝是不争之德,為下是用人力,能如此者,可以配天稱帝,是古之至極要道也。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 老君傷時,輕殘人於兵,故托古以陳戒。
有言者,謂下句。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主有動作,則生事而貪。
客無營為,則以慈自守。
自守則全勝,生事則敗亡。
進雖少不能無事,退雖多不失謙讓,故不敢進於寸,而退於尺。
是謂行無行, 為客退尺,不與物争,雖行應敵,與無行同矣。
攘無臂, 攘臂所以表怒,善戰不怒,故若無臂可攘。
仍無敵, 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