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禦注道德真經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吹,皆以虛而無心,故能動而有應。
則天地之間,生物無私者,亦以虛而無心故也。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橐鑰虛之而不屈撓,動之而愈出聲,以況聖人心無偏愛,則無屈撓之時,應用不窮,可謂動而愈出也。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多言而不酬,故數被窮屈。
兼愛則難遍,便緻怨憎,故不如抱守中和,自然皆足。
谷神章第六 谷神不死, 谷者虛而能應者也。
神者,妙而不測者也。
死者,休息也。
谷之應聲,莫知所以。
有感則應,其應如神,如神之應,曾不休息。
欲明至道,虛而生物,妙用難名,故舉谷神以為喻說。
是謂玄牝。
玄,深也。
牝,母也。
谷神應物,沖用無方,深妙不窮,能母萬物,故寄谷神玄牝之号,将明大道生畜之功。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深妙虛牝,能母萬物,萬物由出,是謂之門矣。
天地有形,故資禀為根本矣。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虛牝之用,綿綿微妙,應用若存,其用無心,故不勤勞矣。
天長地久章第七 天長地久。
摽天地長久者,欲明無私無心,則能長能久,結喻成義,在乎聖人,後身外身,無私成私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地生物,德用甚多,而能長且久者,以其資禀於道,不自矜其生成之功故爾。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後身則人樂推,故身先。
外身則心忘淡泊,故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忘生養之功,是無私。
而能長且久,是成其私。
聖人後外其身,是無私而能先能存,是成其私也。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
将明至人上善之功,故舉水性幾道之喻。
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幾,近也。
居善地, 上善之人,處身柔弱,亦如水之居地,潤益一切,地以卑用,水好下流。
心善淵, 用心深靜,亦如水之淵停矣。
與善仁, 施與合乎至仁,亦如水之滋潤品物也。
言善信, 發言信實,亦如水之行險,不失其信矣。
政善治, 從政善治,亦如水之洗滌群物,令其清靜矣。
事善能, 於事善能因任,亦如水性方圓随器,不滞於物矣。
動善時。
物感而應,不失其時,亦如水之春泮冬凝矣。
夫唯不争,故無尤。
上善之人,虛心順物,如彼水性,壅止決流,既不違迕於物,故無尤過之地。
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執持盈滿,使不傾失,積财為累,悔吝必生,故不如其已。
已,止也。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揣度銳利,進取榮名,富貴必驕,坐招殃咎,故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此明盈難久持也。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此明銳不可揣也。
驕猶心生,故咎非他與。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功成名遂者,當退身以辭盛,亦如天道虛盈有時,則無憂患矣。
載營魄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曰魂。
魄則陰虛,魂則陽滿,言人載虛魄,常須營護複陽。
陽氣充,魄則為魂,魂能運動,則生全矣。
一者,不雜也。
複陽全生,不可染雜,故令抱守淳一,能無離身乎? 專氣緻柔,能如嬰兒乎? 專一沖氣,使緻和柔,能如嬰兒,無所分别。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玄覽,心照也。
疵,瑕病也。
滌除心照,使令清淨,能無瑕病。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愛養萬人,臨理國政,能無為乎?當自化矣。
自上營魄,皆教修身。
身修則德全,故可為君矣。
天門開阖,能為雌乎? 天門,曆數所從出。
開阖,謂治亂。
言人君應期受命,能守雌靜,則可以永終天祿矣。
又解雲:《易》曰:一阖一辟謂之變,言聖人撫運,應變無常,不以雄成,而守雌牝,亦如天門開阖,虧盈而益謙也。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人君能為雌靜,則萬姓樂推其德,明白如日四照,猶須忘功不宰,故雲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令物各遂其生,而畜養之。
遂生而不以為有修,為而不恃其功,居長而不為主宰,人君能如此者,是謂深玄之德矣。
三十輻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
此明有無功用,相資而立。
三十輻者,明
則天地之間,生物無私者,亦以虛而無心故也。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橐鑰虛之而不屈撓,動之而愈出聲,以況聖人心無偏愛,則無屈撓之時,應用不窮,可謂動而愈出也。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多言而不酬,故數被窮屈。
兼愛則難遍,便緻怨憎,故不如抱守中和,自然皆足。
谷神章第六 谷神不死, 谷者虛而能應者也。
神者,妙而不測者也。
死者,休息也。
谷之應聲,莫知所以。
有感則應,其應如神,如神之應,曾不休息。
欲明至道,虛而生物,妙用難名,故舉谷神以為喻說。
是謂玄牝。
玄,深也。
牝,母也。
谷神應物,沖用無方,深妙不窮,能母萬物,故寄谷神玄牝之号,将明大道生畜之功。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深妙虛牝,能母萬物,萬物由出,是謂之門矣。
天地有形,故資禀為根本矣。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虛牝之用,綿綿微妙,應用若存,其用無心,故不勤勞矣。
天長地久章第七 天長地久。
摽天地長久者,欲明無私無心,則能長能久,結喻成義,在乎聖人,後身外身,無私成私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地生物,德用甚多,而能長且久者,以其資禀於道,不自矜其生成之功故爾。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後身則人樂推,故身先。
外身則心忘淡泊,故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忘生養之功,是無私。
而能長且久,是成其私。
聖人後外其身,是無私而能先能存,是成其私也。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
将明至人上善之功,故舉水性幾道之喻。
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幾,近也。
居善地, 上善之人,處身柔弱,亦如水之居地,潤益一切,地以卑用,水好下流。
心善淵, 用心深靜,亦如水之淵停矣。
與善仁, 施與合乎至仁,亦如水之滋潤品物也。
言善信, 發言信實,亦如水之行險,不失其信矣。
政善治, 從政善治,亦如水之洗滌群物,令其清靜矣。
事善能, 於事善能因任,亦如水性方圓随器,不滞於物矣。
動善時。
物感而應,不失其時,亦如水之春泮冬凝矣。
夫唯不争,故無尤。
上善之人,虛心順物,如彼水性,壅止決流,既不違迕於物,故無尤過之地。
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執持盈滿,使不傾失,積财為累,悔吝必生,故不如其已。
已,止也。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揣度銳利,進取榮名,富貴必驕,坐招殃咎,故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此明盈難久持也。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此明銳不可揣也。
驕猶心生,故咎非他與。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功成名遂者,當退身以辭盛,亦如天道虛盈有時,則無憂患矣。
載營魄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曰魂。
魄則陰虛,魂則陽滿,言人載虛魄,常須營護複陽。
陽氣充,魄則為魂,魂能運動,則生全矣。
一者,不雜也。
複陽全生,不可染雜,故令抱守淳一,能無離身乎? 專氣緻柔,能如嬰兒乎? 專一沖氣,使緻和柔,能如嬰兒,無所分别。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玄覽,心照也。
疵,瑕病也。
滌除心照,使令清淨,能無瑕病。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愛養萬人,臨理國政,能無為乎?當自化矣。
自上營魄,皆教修身。
身修則德全,故可為君矣。
天門開阖,能為雌乎? 天門,曆數所從出。
開阖,謂治亂。
言人君應期受命,能守雌靜,則可以永終天祿矣。
又解雲:《易》曰:一阖一辟謂之變,言聖人撫運,應變無常,不以雄成,而守雌牝,亦如天門開阖,虧盈而益謙也。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人君能為雌靜,則萬姓樂推其德,明白如日四照,猶須忘功不宰,故雲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令物各遂其生,而畜養之。
遂生而不以為有修,為而不恃其功,居長而不為主宰,人君能如此者,是謂深玄之德矣。
三十輻章第十一 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
此明有無功用,相資而立。
三十輻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