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本義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大瘕洩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
此五洩之要法也。
五十八難 論傷寒有五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否?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
濕溫之脈,陽浮而弱,陰小而急。
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濇。
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濇。
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随其經所在而取之。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發焦,鼻?不得汗。
肌寒熱者,皮膚痛,唇舌?無汗。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痛。
五十九難 論狂癫之病 五十九難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疾之始發,少卧而不饑,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倨貴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
癫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
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六十難 論頭心病之厥痛與真痛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
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其五藏氣相幹,名厥心痛。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
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六十一難 論望聞問切與神聖工巧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何謂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
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别其病。
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髒何腑也。
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内知之曰神。
」此之謂也。
六十二難 論髒井荥有五而腑獨有六 六十二難曰:髒井榮有五,腑獨有六者,何謂也?然:腑者陽也,三焦行于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
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六十三難 論五髒六腑皆以井為始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髒六腑榮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歲數始于春,日數始于甲,故以井為始也。
六十四難 論井荥俞經合之陰陽五行屬性 六十四難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荥火,陽荥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
」 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剛柔之事也。
陰井乙木,陽井庚金。
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
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
餘皆仿此。
六十五難 論所出為井與所入為合之義 六十五難曰: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
」其法奈何?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
所入所合,合者,北方之冬也,陽氣入藏,故言所入為合也。
六十六難 論十二經之原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于太淵,心之原出于太陵,肝之原出于太沖,脾之原出于太白,腎之原出于太溪,少陰之原出于兌骨(神門穴也),膽之原出于丘墟,胃之原出于沖陽,三焦之原出于陽池,膀胱之原出于京骨,大腸之原出于合谷,小腸之原出于腕骨。
」 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何也?然:五藏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然:齊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
三焦者,原氣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曆于五藏六府。
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六十七難 論募在陰而俞在陽 六十七難曰:五藏募皆在陰,而俞在陽者,何謂也?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
六十八難 論井荥俞經合所主病 六十八難曰:五藏六府,皆有井荥俞經合,皆何所主?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荥,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井主心下滿,荥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洩。
此五藏六府井荥俞經合所主病也。
六十九難 論補母瀉子之治 六十九難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
」何謂也?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乏,然後瀉之。
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
大瘕洩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
此五洩之要法也。
五十八難 論傷寒有五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否?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
濕溫之脈,陽浮而弱,陰小而急。
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濇。
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濇。
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随其經所在而取之。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發焦,鼻?不得汗。
肌寒熱者,皮膚痛,唇舌?無汗。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痛。
五十九難 論狂癫之病 五十九難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疾之始發,少卧而不饑,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倨貴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
癫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
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六十難 論頭心病之厥痛與真痛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
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其五藏氣相幹,名厥心痛。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
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六十一難 論望聞問切與神聖工巧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何謂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
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别其病。
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髒何腑也。
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内知之曰神。
」此之謂也。
六十二難 論髒井荥有五而腑獨有六 六十二難曰:髒井榮有五,腑獨有六者,何謂也?然:腑者陽也,三焦行于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
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六十三難 論五髒六腑皆以井為始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髒六腑榮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歲數始于春,日數始于甲,故以井為始也。
六十四難 論井荥俞經合之陰陽五行屬性 六十四難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荥火,陽荥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
」 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剛柔之事也。
陰井乙木,陽井庚金。
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
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
餘皆仿此。
六十五難 論所出為井與所入為合之義 六十五難曰: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
」其法奈何?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
所入所合,合者,北方之冬也,陽氣入藏,故言所入為合也。
六十六難 論十二經之原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于太淵,心之原出于太陵,肝之原出于太沖,脾之原出于太白,腎之原出于太溪,少陰之原出于兌骨(神門穴也),膽之原出于丘墟,胃之原出于沖陽,三焦之原出于陽池,膀胱之原出于京骨,大腸之原出于合谷,小腸之原出于腕骨。
」 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何也?然:五藏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然:齊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
三焦者,原氣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曆于五藏六府。
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六十七難 論募在陰而俞在陽 六十七難曰:五藏募皆在陰,而俞在陽者,何謂也?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
六十八難 論井荥俞經合所主病 六十八難曰:五藏六府,皆有井荥俞經合,皆何所主?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荥,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井主心下滿,荥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洩。
此五藏六府井荥俞經合所主病也。
六十九難 論補母瀉子之治 六十九難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
」何謂也?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乏,然後瀉之。
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