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本義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言以經取之。
七十難 論四時針刺之法 七十難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
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春夏各緻一陰,秋冬各緻一陽者,何謂也?然:春夏溫,必緻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
秋冬寒,必緻一陽者,初内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内之陽也。
是謂春夏必緻一陰,秋冬必緻一陽。
七十一難 論針刺榮衛之淺深 七十一難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
」何謂也?然:針陽者,卧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榮俞之處,氣散乃内針。
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論迎随補瀉之法 七十二難曰:經言:「能知迎随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何謂也?然:所謂迎随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随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随。
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内外表裡,随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七十三難 論刺井瀉荥之法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
荥者,火也。
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荥瀉之。
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
」此之謂也。
七十四難 論四時針刺之異 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榮,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
夏刺榮者,邪在心。
季夏刺俞者,邪在脾。
秋刺經者,邪在肺。
冬刺合者,邪在腎。
其肝心脾肺腎,而系于春夏秋冬者,何也?然:五藏一病,辄有五色,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衆多,不可盡言也。
四時有數,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針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
七十五難 論肝實肺虛瀉火補水之道 七十五難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
」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
東方木也,西方金也。
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
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
瀉南方火,補北方水。
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
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
」此之謂也。
七十六難 論補瀉之法與步驟 七十六難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
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
榮衛通行,此其要也。
七十七難 論上工中工之治病 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七十八難 論針刺壓按與補瀉之道 七十八難曰:針有補瀉,何謂也?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針也。
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
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壓按所針榮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内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
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内;不得氣,是 謂十死不治也。
七十九難 論迎随補瀉之法 七十九難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随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
」何謂也? 然,迎而奪之者,寫其子也;随而濟之者,補其母也。
假令心病,寫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随而濟之也。
所謂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也。
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八十難 論入針出針之法 八十難曰:經言:「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何謂也?然:所謂有見如入者,謂左手見氣來至乃内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是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也。
八十一難 論實實虛虛之害 八十一難曰:經言:「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
」是寸口脈耶?将病自有虛實耶?其損益奈何?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
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當知金平木。
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
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
」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七十難 論四時針刺之法 七十難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
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春夏各緻一陰,秋冬各緻一陽者,何謂也?然:春夏溫,必緻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
秋冬寒,必緻一陽者,初内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内之陽也。
是謂春夏必緻一陰,秋冬必緻一陽。
七十一難 論針刺榮衛之淺深 七十一難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
」何謂也?然:針陽者,卧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榮俞之處,氣散乃内針。
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論迎随補瀉之法 七十二難曰:經言:「能知迎随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何謂也?然:所謂迎随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随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随。
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内外表裡,随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七十三難 論刺井瀉荥之法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
荥者,火也。
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荥瀉之。
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
」此之謂也。
七十四難 論四時針刺之異 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榮,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
夏刺榮者,邪在心。
季夏刺俞者,邪在脾。
秋刺經者,邪在肺。
冬刺合者,邪在腎。
其肝心脾肺腎,而系于春夏秋冬者,何也?然:五藏一病,辄有五色,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衆多,不可盡言也。
四時有數,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針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
七十五難 論肝實肺虛瀉火補水之道 七十五難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
」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
東方木也,西方金也。
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
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
瀉南方火,補北方水。
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
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
」此之謂也。
七十六難 論補瀉之法與步驟 七十六難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
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
榮衛通行,此其要也。
七十七難 論上工中工之治病 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七十八難 論針刺壓按與補瀉之道 七十八難曰:針有補瀉,何謂也?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針也。
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
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壓按所針榮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内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
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内;不得氣,是 謂十死不治也。
七十九難 論迎随補瀉之法 七十九難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随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
」何謂也? 然,迎而奪之者,寫其子也;随而濟之者,補其母也。
假令心病,寫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随而濟之也。
所謂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也。
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八十難 論入針出針之法 八十難曰:經言:「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何謂也?然:所謂有見如入者,謂左手見氣來至乃内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是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也。
八十一難 論實實虛虛之害 八十一難曰:經言:「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
」是寸口脈耶?将病自有虛實耶?其損益奈何?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
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當知金平木。
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
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
」此者中工之所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