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仙傳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家歸來,兄猶未見面,何言分地?骨肉之情,必不忍如此。
駐留三日,嫂侄訝不食,但飲酒而已。
待兄不歸,及夜遽卒。
明日兄歸。
兄問妻子其故,具以實對。
兄感恸,乃日;我弟學道多年,非歸要分宅,是歸托化於我,以絕思望耳。
乃棺斂。
其夕棺鈞然有聲,一家骛異。
乃定於園中。
時大中十年也。
明年,束川奏劍州梓桐縣道士馬自然白日上升。
湘於束川謂人曰:湘新羽化於浙西,今又為玉皇所诏,於此日上升。
以其事奏之。
帝遂動欣西道杭州覆之。
發冢視棺,果一竹杖而已。
邬通微 邬通微,不知何許人,為道士,神氣清爽,靜坐默之#6,或吟或醉,多遊於洪州名山。
人見之多年,忽十數年不見,則顔狀益少於當時。
如此,識者不測耳。
其服煉丹藥,遊行無定。
後於酒樓乘醉飛升而去。
許碛 許錯,自稱高陽人也。
少為進士,累舉不第。
晚學道於王屋山,周遊五嶽名山洞府。
後從峨媚山經兩京,複自荊襄汴宋抵江淮,茅山、天台、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羅浮,無不褊曆。
到處皆於#7石崖屋壁人不及處題雲:許錯自峨媚山尋偃月子到此。
睹筆蹤者矣#8,莫不歎其神異,竟莫詳偃月子也。
後多遊廬江問。
嘗醉吟曰:聞苑花前是醉鄉,拚翻王母九霞觞。
草仙拍手嫌輕薄,谪向人問作酒狂。
好事者或請之,曰:我天仙也,方在昆侖就宴,失儀見谪。
人皆笑之,以為風狂。
後當春景,插花滿頭,把花作舞,上酒家樓醉歌,升雲飛去。
金可記 金可記,新羅人也。
賓貢進士。
性沉靜好道,。
不尚華侈。
或服氣煉形,自以為藥。
博學強記,屬文清麗。
美姿容,舉動言談,迥有中華之風。
俄擢第,遁#9居終南山子午谷中,懷隐逸之趣。
手植奇花異果極多。
嘗焚香靜坐,若有思念。
又誦《道德》及諸仙經不辍。
後三年,思歸本國,航海而去。
複來,衣道服,卻入終南,務行陰德。
人有所求,無阻者。
精勤為事,人不可諧也。
.大中十一年十二月,忽上表言:臣奉玉皇诏,為英文台侍郎,明年二月二十五日當上升。
時宣宗極以為異,遣中使征入内,固辭不就。
又求見玉皇诏,辭以為别仙所掌,不留人間。
遂賜官女四人、香藥、金彩。
又遣中使二人專看侍。
然可記獨居靜室,宮女、中使多不接近。
每夜聞室内常有人談笑聲,中使竊窺之,但見仙官仙女各坐龍鳳之上,俨然相對。
複有侍衛非少。
而宮女、中使不敢辄驚。
一一月十五日,春景妍媚,花卉爛慢,果有五雲、唳鶴、白鴿、箫笙、金石、羽蓋、瓊輸、幡幢滿空,仙仗極衆,升天而去。
朝列士庶觀者填隘山谷,莫不瞻禮歎異。
宋玄白 宋玄白,不知何許人。
為道士。
身長七尺餘,眉目如畫,端美肥白,言談秀麗,人見皆愛之。
有道術,夏則衣綿,冬則單衣迹雪中,去身一丈餘,周匝氣出如蒸,而雪不凝。
、又指燈即滅,指人若隙風所吹,飕飕然。
指庭問草木,刮刮而動。
多遊名山,自茅山出潤州希玄觀,後遊括蒼仙都。
辟谷養氣,然嗜酒。
或食氦肉,必五斤,以蘇齋一盆,手撮肉畢,即飲酒二鬥,用一白梅。
人有求得一片蘇食之者,言不作秣味,有如異香,終日在齒舌問,香不歇。
人問得秣食者頗多,而畢身無病,壽皆八九十。
玄白到處,住則以金帛求置二三美妾,行則舍之。
人皆以為得補腦還元之術。
又遊越州,遇大旱,方曝廷樂龍以祈雨。
涉旬亢陽愈甚。
玄白見之,以為凡所降雨,須俟天命,非上奏無以緻之。
於是止於玄真觀,焚香上祝,經夕大雨澎告足,越人極神異之。
複南遊到信州,又逢大旱祈梼。
有道士知玄白能緻雨,州乃請之。
遽作術,飛釘城隍神雙目。
刺史韋德璘怪其貯婦女,複釘城隍,此妖狂也,将加責辱。
健步輩欲向之,手腳皆不能動,悉仆倒,伽杖亦自摧折。
玄白笑謂德璘曰:使君不悟劉根欲見誅,罰祖彌耶?德璘方懼。
祈梼須臾,緻雨。
禮而遣之。
其靈術屢施,不可備錄。
後之撫州南城縣,白日上升而去。
賀自真 賀自真,莫究其來也。
為道士,居嵩山。
有文學,為事高古,常焚修精勤。
年少,人亦不知其甲子,然道俗相傳,見之多年矣,皆不甚為異。
一日雲鶴滿空,聲樂清響,自真忽飛升而去。
時有處士陳陶在束都,見洛城人觀望瞻禮,驚歎不已,遂為詩曰:子晉鸾飛古洛川,金桃再熟賀郎仙。
三清樂奏嵩丘下,五色雲屯禦苑前。
朱頂舞低迎绛節,青餐歌對駐香餅。
誰能白晝相悲哭,太極光陰一萬年。
賣藥翁 賣藥翕,不知其姓名,人或請之,稱柢此是真姓名也。
有自童稚見之,迨于暮齒,複見其顔狀不改。
常
駐留三日,嫂侄訝不食,但飲酒而已。
待兄不歸,及夜遽卒。
明日兄歸。
兄問妻子其故,具以實對。
兄感恸,乃日;我弟學道多年,非歸要分宅,是歸托化於我,以絕思望耳。
乃棺斂。
其夕棺鈞然有聲,一家骛異。
乃定於園中。
時大中十年也。
明年,束川奏劍州梓桐縣道士馬自然白日上升。
湘於束川謂人曰:湘新羽化於浙西,今又為玉皇所诏,於此日上升。
以其事奏之。
帝遂動欣西道杭州覆之。
發冢視棺,果一竹杖而已。
邬通微 邬通微,不知何許人,為道士,神氣清爽,靜坐默之#6,或吟或醉,多遊於洪州名山。
人見之多年,忽十數年不見,則顔狀益少於當時。
如此,識者不測耳。
其服煉丹藥,遊行無定。
後於酒樓乘醉飛升而去。
許碛 許錯,自稱高陽人也。
少為進士,累舉不第。
晚學道於王屋山,周遊五嶽名山洞府。
後從峨媚山經兩京,複自荊襄汴宋抵江淮,茅山、天台、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羅浮,無不褊曆。
到處皆於#7石崖屋壁人不及處題雲:許錯自峨媚山尋偃月子到此。
睹筆蹤者矣#8,莫不歎其神異,竟莫詳偃月子也。
後多遊廬江問。
嘗醉吟曰:聞苑花前是醉鄉,拚翻王母九霞觞。
草仙拍手嫌輕薄,谪向人問作酒狂。
好事者或請之,曰:我天仙也,方在昆侖就宴,失儀見谪。
人皆笑之,以為風狂。
後當春景,插花滿頭,把花作舞,上酒家樓醉歌,升雲飛去。
金可記 金可記,新羅人也。
賓貢進士。
性沉靜好道,。
不尚華侈。
或服氣煉形,自以為藥。
博學強記,屬文清麗。
美姿容,舉動言談,迥有中華之風。
俄擢第,遁#9居終南山子午谷中,懷隐逸之趣。
手植奇花異果極多。
嘗焚香靜坐,若有思念。
又誦《道德》及諸仙經不辍。
後三年,思歸本國,航海而去。
複來,衣道服,卻入終南,務行陰德。
人有所求,無阻者。
精勤為事,人不可諧也。
.大中十一年十二月,忽上表言:臣奉玉皇诏,為英文台侍郎,明年二月二十五日當上升。
時宣宗極以為異,遣中使征入内,固辭不就。
又求見玉皇诏,辭以為别仙所掌,不留人間。
遂賜官女四人、香藥、金彩。
又遣中使二人專看侍。
然可記獨居靜室,宮女、中使多不接近。
每夜聞室内常有人談笑聲,中使竊窺之,但見仙官仙女各坐龍鳳之上,俨然相對。
複有侍衛非少。
而宮女、中使不敢辄驚。
一一月十五日,春景妍媚,花卉爛慢,果有五雲、唳鶴、白鴿、箫笙、金石、羽蓋、瓊輸、幡幢滿空,仙仗極衆,升天而去。
朝列士庶觀者填隘山谷,莫不瞻禮歎異。
宋玄白 宋玄白,不知何許人。
為道士。
身長七尺餘,眉目如畫,端美肥白,言談秀麗,人見皆愛之。
有道術,夏則衣綿,冬則單衣迹雪中,去身一丈餘,周匝氣出如蒸,而雪不凝。
、又指燈即滅,指人若隙風所吹,飕飕然。
指庭問草木,刮刮而動。
多遊名山,自茅山出潤州希玄觀,後遊括蒼仙都。
辟谷養氣,然嗜酒。
或食氦肉,必五斤,以蘇齋一盆,手撮肉畢,即飲酒二鬥,用一白梅。
人有求得一片蘇食之者,言不作秣味,有如異香,終日在齒舌問,香不歇。
人問得秣食者頗多,而畢身無病,壽皆八九十。
玄白到處,住則以金帛求置二三美妾,行則舍之。
人皆以為得補腦還元之術。
又遊越州,遇大旱,方曝廷樂龍以祈雨。
涉旬亢陽愈甚。
玄白見之,以為凡所降雨,須俟天命,非上奏無以緻之。
於是止於玄真觀,焚香上祝,經夕大雨澎告足,越人極神異之。
複南遊到信州,又逢大旱祈梼。
有道士知玄白能緻雨,州乃請之。
遽作術,飛釘城隍神雙目。
刺史韋德璘怪其貯婦女,複釘城隍,此妖狂也,将加責辱。
健步輩欲向之,手腳皆不能動,悉仆倒,伽杖亦自摧折。
玄白笑謂德璘曰:使君不悟劉根欲見誅,罰祖彌耶?德璘方懼。
祈梼須臾,緻雨。
禮而遣之。
其靈術屢施,不可備錄。
後之撫州南城縣,白日上升而去。
賀自真 賀自真,莫究其來也。
為道士,居嵩山。
有文學,為事高古,常焚修精勤。
年少,人亦不知其甲子,然道俗相傳,見之多年矣,皆不甚為異。
一日雲鶴滿空,聲樂清響,自真忽飛升而去。
時有處士陳陶在束都,見洛城人觀望瞻禮,驚歎不已,遂為詩曰:子晉鸾飛古洛川,金桃再熟賀郎仙。
三清樂奏嵩丘下,五色雲屯禦苑前。
朱頂舞低迎绛節,青餐歌對駐香餅。
誰能白晝相悲哭,太極光陰一萬年。
賣藥翁 賣藥翕,不知其姓名,人或請之,稱柢此是真姓名也。
有自童稚見之,迨于暮齒,複見其顔狀不改。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