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清指玄集

關燈
陰之下,風清月明,夜靜姻寒,因思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遂稽首再拜而問曰:玉蟾事師未久,自揣福薄緣淺,敢問今生有分可仙乎?陳泥丸雲:人人皆可,況于汝乎?玉蟾曰:不避尊嚴之責,辄伸僭易之問,修仙有幾門?煉丹有幾法?愚見如玉石之未分,願與一言點化。

    陳泥丸雲:爾來,吾語汝。

    修仙有三等,煉丹有三成。

    夫天仙之道,能變化飛升也,上士可以學之,以身為鉛,以心為汞,以定為水,以慧為火,在片饷之間,可以凝結,十月成胎,此乃上品煉丹之法,本無卦爻,亦無斤兩,其法簡易,故以心傳之,甚易成也;夫水仙之道,能出入隐顯者也,中士可以學之,以氣為鉛,以神為汞,以午為火,以子為水,在百日之間,可以混合,三年成象,此乃中品煉丹之法,雖有卦爻,卻無斤兩,其法要妙,故以口傳之,必可成也;夫地仙之道,能留形住世也,庶士可以學之,以精為鉛,以血為汞,以腎為水,以心為火,在一年之間,可以融結,九年成功,此乃下品煉丹之法,既有卦爻,又有斤兩,其法繁難,故以文字傳之,恐難成也。

    上品丹法,以精神魂魄意為藥材,以行住處卧為火候,以清靜自然為運用;中品丹法,以心肝脾肺腎為藥材,以年月日時為火侯,以抱元守一為運用;下品丹法,以精血髓氣液為藥材,以閉咽搐摩為火候,以存思升降為運用。

    大抵妙處不在乎按圖索駿也,若泥象執文之士,空自傲慢,至老無成矣。

    玉瞻曰:讀丹經許多年,如在荊棘中行,今日塵淨鑒明,雲開月皎,總萬法而歸一,包萬幻以歸真,但未知正在于何處下手用功也。

    陳泥丸雲:善哉問也!夫煉丹之要,以身為壇爐鼎竈,以心為神室,以端坐習定為采取,以操持照顧為行火,以作止為進退,以斷續不專為堤防,以運用為抽添,以真氣熏蒸為沐浴,以息念為養火,以制伏身心為野戰,以凝神聚氣為守城,以忘機絕慮為生殺,以念頭動處為玄牝,以打成一塊為交結,以歸根複命為丹成,以移神為換鼎,以身外有身為脫胎,以返本還源為真空,以打破虛空為了當,故能聚則成形,散則成氣,去來無礙,逍遙自然矣。

    玉蟾曰:勤而不遇,必遇至人;遇而不勤,終為下鬼。

    若此修丹之法,有何證驗?陳泥九雲:初修丹時,神清氣爽,身心和暢,宿疾普消,更無夢昧,百日不食,飲酒不醉,到此地位,赤血換為白血,陰氣煉成陽氣,身如火熱,行步如飛,口中可以幹汞,吹氣可以炙内,對境無心,如如不動,役使鬼神,呼召雷雨,耳聞九天,目視萬裡,遍體純陽,金筋玉骨,陽神現形,出入自然,此乃長生不死之道畢矣。

    但恐世人執着藥物、火候之說,以為有形有為,而不能頓悟也。

    夫豈知混沌未分以前,焉有年月日時?父母未生以前,烏有精血氣液?道本無形,喻之為龍虎;道本無名,比之為鉛汞。

    若是學天仙之人,須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可也,豈可被陰陽束縛在五行之中,要當跳出天地之外,方可名為得道之士矣。

    或者疑曰:此法與禅學稍同。

    殊不知終日談演問答,乃是幹慧,長年枯兀昏沉,乃是幻空,然天仙之學,如水晶盤中之珠,轉漉漉地,活潑潑地,自然圓陀陀、光爍爍。

    所謂天仙者,此乃金仙也。

    夫此不可言傳之妙也,人誰知之?人誰行之?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何況人人具足,個個圓成。

    正所謂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門阃透長安,但取其捷徑雲爾。

    玉蟾曰:天下學仙者紛紛,然良由學而不遇,遇而不行,行而不勒,乃至老來甘心赴死于九泉之下,豈不悲哉!今将師傳口訣,锓木以傳于世。

    惟此洩露天機甚矣,得無譴乎?泥丸雲:吾将點化天下神仙,苟獲罪者,天其不天乎!經雲我命在我不在天,何譴之有?玉蟾曰:師祖張平叔,三傳非人,三遭禍患,何也?泥九雲:彼一時自無眼力,又況運心不普乎!噫!師在天涯,弟子在海角,何況塵勞中識人甚難,今但刊此散行天下,使修仙之士,可以尋文揣義,妙理昭然,是乃天授矣,何必乎筆舌以傳之哉!但能凝然靜定,念中無念,工夫純粹,打成-片,終日默默,如雞抱卵,則神歸氣複,自然見玄關一竅。

    其大無外,其小無内,則是采取先天一氣,以為金丹之母。

    勤而行之,指日可以與鐘、呂并駕矣!此乃己試之效驗,學仙者無所指南,謹集問答之要,名之曰《修仙辨惑論》雲。

     性命日月論 性命之在人,如日月之在天也。

    日與月合則常明,性與命合則長生。

    命者因形而有,性則寓乎有形之後。

    五髒之神為命,七情之所系也,莫不有害吾之公道。

    禀受于天為性,公道之所系焉。

    故性與天同道,命與人同欲。

    命合于性,則交感而成丹,丹化為神則不死。

    日者,擅乾德之光以着乎外;月體坤而用乾,承乎陽爾。

    晦朔相合,日就月魄,月承日魂,陰陽交育而神明生。

    故老子謂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言每月月三,日出而明生,生至于十五日也;每月月十六,日入而明死,死至于二十八日也。

    日月于卦為坎離。

    坎卦外陰而内陽,乾之用九歸乎中;離卦外陽而内陰,坤之用六歸乎中。

    乾坤之二用,既歸于坎離,故坎離二卦,得以代行乾坤之道。

    一月之内,變見六卦,垂象于天。

    三日一陽生于下而震卦出,八日二陽生于下而兌卦出,十五日三陽全而乾始出,此蓋乾索于坤而陽道進也;十六日一陰生于下而巽卦出,二十三日二陰生于下而艮卦出,三十日三陰全而坤始出,此蓋坤索于乾而陰道進也。

    天地以坎離運行陰陽之道,周而複易,故魏伯陽謂日月為易,陸德明亦取此義,訓诂“周易”之字。

    餘竊謂在天為明,明者日月之橫合;在世為易,易者日月之縱合;在人為丹,丹者日月之重合。

    人之日月系乎心腎,心腎氣交,水火升降,運轉無窮,始見吾身與天地等,同司造化,而不入于造化矣。

     谷神不死論 谷者,天谷也。

    神者,一身之元神也。

    天之谷,含造化,容虛空;地之谷,容萬物,載山川。

    人與天地同所禀也,亦有谷焉。

    其谷藏真一,宅元神,是以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又名昆侖,又名天谷,其名頗多,乃元神所住之宮,其空如谷,而神居之,故謂之谷神。

    神存則生,神去則死。

    日則接于物,夜則接于夢,神不能安其居也。

    黃梁未熟,南柯未寤,一生之榮辱富貴,百歲之悲憂悅樂,備嘗于一夢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