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隆集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升遊帝鄉。
大江之西,尚存故宅,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
可特封精行真人。
沛郡施岑鄉關壯士 岑字太玉,祖朔仕昊,因徙居九江赤烏縣。
太玉狀貌雄傑,勇健多力,弓劍絕倫。
真君初領徒誅海昏大蛇,會鄉壯三百餘人來助力,太玉預焉。
緻恭懇乞,願充役者,真君納之,與甘伯武常執劍侍左右。
甯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晨,見束方日中,有一童子乘彩雲、執素策、驅蒼此降其所居,宣玉帝诏,遂禦蒼虹乘雲去。
真君宅束南二裡問,有壇日紫玉府,即其所栖之地。
西嶺鎮江幹石上有觀,今額至德。
為太玉眺台。
南昌之地亦有之,皆所以眺望水妖也。
俗稱釣台,非也。
政和二年,封勇悟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性勇而悟,能自得師,授以至言,俾之入室,神童指妙,飛升帝鄉。
大江之西,故宅尤在,幾禱辄應,吾民是依。
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勇悟真人。
蘭陵彭抗南昌籲烈锺離嘉建城黃仁覽皆以懿戚久處師門 抗字武陽,舉孝廉,仕晉,累遷尚書左丞,密修仙業,以疾辭朝,師事真君,仍納愛女為真君子婦。
舊以彭女為夫人,非也,故老稱為子婦是也。
真君懷帝永嘉末,化炭婦誅蛇而彭君在,計其年已七十六七矣,豈複親匹偶乎?亦屢聞真君夫人周氏,今考《孝道贊》有《周女使答籲母問》一篇絕妙,疑是夫人謙稱,故曰女搜新藏經,稱聖母非也。
真君念其恪誠應,諸秘要纖悉付之,速遣還朝。
至穆帝永和二年,緻政南遊,挈家居豫章城中。
再詣門下,朝夕扣問,道益精進。
宋高祖永初二年職方載作義熙二年。
八月二十四日,舉家二十六口白日升天。
今郡城宗華觀是也。
政和二年,封潛惠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絕名去利,潛默内修,竭誠親師,授以秘要,功行甫就,飛升帝郡。
大江之西,尚存故宅,仙室靈壇,俨有陳邊,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潛惠真人。
盱烈 烈字道微,少孤,事母以孝聞,母蓋真君之姊也。
真君凡二姊,籲母為之孟。
《遺愛錄》雲:南昌籲君烈、鐘離君嘉,本許君甥,則籲母為真君姊,信矣。
真君為其孀居,乃築室於宅西數十步間,俾居之。
故母子日聞道妙,真君每出,則葉母代掌其家事。
仙賓隐客,鹹獲見之。
胡天師《石寵詞》曰:吾昔嘗到此,則客於籲母。
母子并受玉皇诏,部分仙眷升天,今牆西道院乃其舊居。
号合儀府。
政和二年,诰封和靖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學真君之道,悟五練之源,惟性閑和,動合大化,卒與其母偕升帝鄉,大江之西,尚存故宅,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和靖真人。
锺離嘉 嘉字公陽,一字超本,真君仲姊之子。
少喪父母,植性簡淡,真君嘗歎其有受道之姿,乃授之神方,能拯救,付之妙訣,能役逐。
真君升天,首以金丹之賜。
是年十月十五日日中,碧霞寶車自天來迎,公陽拜诏,升車而去。
新建象牙山西源是其所也,有觀日丹陵,石藥臼尚存,号锺王府一政和二年,诰封普惠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持修煉之衍,善符禁之能,普惠迩遐,功行昭着,真君付訣,升遊帝鄉,大江之西,尚存故宅,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普惠真人。
黃仁覽 黃仁覽,字紫庭,父輔,字萬石。
舉孝廉,仕至禦史。
紫庭神彩英秀,局量凝遠,真君以子妻之,盡得真君之道。
任青州從事單騎之官,留妻侍父母,然每夜辄歸,人莫得知。
一夕,家僮報許氏院中夜有語笑聲,姑訊之,許氏日:黃郎耳。
姑曰:吾子從仕數千裡,安得至此?許氏曰:彼已得仙道,能頃刻千裡,戒在漏語,故不敢令姑知。
姑日:若然,當使我見之。
是夕紫庭歸,許氏告以故。
比明,紫庭不得已,出谒父母曰:仁覽雖從宦遠鄉,夜必潛歸膝下,仙道秘密,不可洩言,恐招譴累。
言訖取竹杖化為青龍,乘之而去。
故萬石亦知仙道之足慕,執弟子禮以事真君。
唯紫庭二弟勇、健不檢,日事遊畋,雖父兄奉诏飛升,而二人尚在獵所。
自言性縱逸,不堪作仙,任兄舉族飛騰,容我二弟捕鹿。
紫庭歎其賦分,複折草化鹿,以止其妄心,遂與父母三十二口乘雲而束,從真君仙駕升天。
二弟後隐于西山。
今方岡廟,俗呼黃朝四郎五郎是也。
仙仗既行,雲問墜下石球、藥車各一,瑞州高安縣祥符觀,舊曰析仙觀,是其故居也。
傍有許氏墜钗洲。
政和二年,诰封沖道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襲初平之慶,禀非常之姿,師事道君,洞該至妙,功行甫就,升遊帝鄉,大江之西,尚存故宅,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沖道真人。
仁覽父輔,亦求為真君弟子,真君以其懿戚,待以客禮,故不與十一人之數。
諸弟子受法,皆許傳族,壇靖各立府亭之名。
教太義曰:府小儀亭乃行持通法,以人數多寡名之。
大江之西,尚存故宅,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
可特封精行真人。
沛郡施岑鄉關壯士 岑字太玉,祖朔仕昊,因徙居九江赤烏縣。
太玉狀貌雄傑,勇健多力,弓劍絕倫。
真君初領徒誅海昏大蛇,會鄉壯三百餘人來助力,太玉預焉。
緻恭懇乞,願充役者,真君納之,與甘伯武常執劍侍左右。
甯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晨,見束方日中,有一童子乘彩雲、執素策、驅蒼此降其所居,宣玉帝诏,遂禦蒼虹乘雲去。
真君宅束南二裡問,有壇日紫玉府,即其所栖之地。
西嶺鎮江幹石上有觀,今額至德。
為太玉眺台。
南昌之地亦有之,皆所以眺望水妖也。
俗稱釣台,非也。
政和二年,封勇悟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性勇而悟,能自得師,授以至言,俾之入室,神童指妙,飛升帝鄉。
大江之西,故宅尤在,幾禱辄應,吾民是依。
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勇悟真人。
蘭陵彭抗南昌籲烈锺離嘉建城黃仁覽皆以懿戚久處師門 抗字武陽,舉孝廉,仕晉,累遷尚書左丞,密修仙業,以疾辭朝,師事真君,仍納愛女為真君子婦。
舊以彭女為夫人,非也,故老稱為子婦是也。
真君懷帝永嘉末,化炭婦誅蛇而彭君在,計其年已七十六七矣,豈複親匹偶乎?亦屢聞真君夫人周氏,今考《孝道贊》有《周女使答籲母問》一篇絕妙,疑是夫人謙稱,故曰女搜新藏經,稱聖母非也。
真君念其恪誠應,諸秘要纖悉付之,速遣還朝。
至穆帝永和二年,緻政南遊,挈家居豫章城中。
再詣門下,朝夕扣問,道益精進。
宋高祖永初二年職方載作義熙二年。
八月二十四日,舉家二十六口白日升天。
今郡城宗華觀是也。
政和二年,封潛惠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絕名去利,潛默内修,竭誠親師,授以秘要,功行甫就,飛升帝郡。
大江之西,尚存故宅,仙室靈壇,俨有陳邊,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潛惠真人。
盱烈 烈字道微,少孤,事母以孝聞,母蓋真君之姊也。
真君凡二姊,籲母為之孟。
《遺愛錄》雲:南昌籲君烈、鐘離君嘉,本許君甥,則籲母為真君姊,信矣。
真君為其孀居,乃築室於宅西數十步間,俾居之。
故母子日聞道妙,真君每出,則葉母代掌其家事。
仙賓隐客,鹹獲見之。
胡天師《石寵詞》曰:吾昔嘗到此,則客於籲母。
母子并受玉皇诏,部分仙眷升天,今牆西道院乃其舊居。
号合儀府。
政和二年,诰封和靖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學真君之道,悟五練之源,惟性閑和,動合大化,卒與其母偕升帝鄉,大江之西,尚存故宅,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和靖真人。
锺離嘉 嘉字公陽,一字超本,真君仲姊之子。
少喪父母,植性簡淡,真君嘗歎其有受道之姿,乃授之神方,能拯救,付之妙訣,能役逐。
真君升天,首以金丹之賜。
是年十月十五日日中,碧霞寶車自天來迎,公陽拜诏,升車而去。
新建象牙山西源是其所也,有觀日丹陵,石藥臼尚存,号锺王府一政和二年,诰封普惠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持修煉之衍,善符禁之能,普惠迩遐,功行昭着,真君付訣,升遊帝鄉,大江之西,尚存故宅,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普惠真人。
黃仁覽 黃仁覽,字紫庭,父輔,字萬石。
舉孝廉,仕至禦史。
紫庭神彩英秀,局量凝遠,真君以子妻之,盡得真君之道。
任青州從事單騎之官,留妻侍父母,然每夜辄歸,人莫得知。
一夕,家僮報許氏院中夜有語笑聲,姑訊之,許氏日:黃郎耳。
姑曰:吾子從仕數千裡,安得至此?許氏曰:彼已得仙道,能頃刻千裡,戒在漏語,故不敢令姑知。
姑日:若然,當使我見之。
是夕紫庭歸,許氏告以故。
比明,紫庭不得已,出谒父母曰:仁覽雖從宦遠鄉,夜必潛歸膝下,仙道秘密,不可洩言,恐招譴累。
言訖取竹杖化為青龍,乘之而去。
故萬石亦知仙道之足慕,執弟子禮以事真君。
唯紫庭二弟勇、健不檢,日事遊畋,雖父兄奉诏飛升,而二人尚在獵所。
自言性縱逸,不堪作仙,任兄舉族飛騰,容我二弟捕鹿。
紫庭歎其賦分,複折草化鹿,以止其妄心,遂與父母三十二口乘雲而束,從真君仙駕升天。
二弟後隐于西山。
今方岡廟,俗呼黃朝四郎五郎是也。
仙仗既行,雲問墜下石球、藥車各一,瑞州高安縣祥符觀,舊曰析仙觀,是其故居也。
傍有許氏墜钗洲。
政和二年,诰封沖道真人,其詞略曰: 以爾襲初平之慶,禀非常之姿,師事道君,洞該至妙,功行甫就,升遊帝鄉,大江之西,尚存故宅,幾禱辄應,吾民是依,錫之新封,用彰厥懿,朕命惟允,其鑒于茲,可特封沖道真人。
仁覽父輔,亦求為真君弟子,真君以其懿戚,待以客禮,故不與十一人之數。
諸弟子受法,皆許傳族,壇靖各立府亭之名。
教太義曰:府小儀亭乃行持通法,以人數多寡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