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賊邪 疾病
關燈
小
中
大
岐伯曰:諸方者,衆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
黃帝曰:此乃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也。
今餘已聞陰陽之要,虛實之理,傾移之過,可治之屬,願聞病之變化,淫傳絕敗而不可治者,可得聞乎?】喬、跷同。
焫,音銳。
衆人之方,非一人之所盡行,言衆人各有所長,非一人之所能盡用也。
守一勿失,則殊途同歸,故萬物畢。
【岐伯曰:要乎哉問?道,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與俱成,畢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傳于子孫。
黃帝曰:何謂日醒?岐伯曰:明于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黃帝曰:何謂夜瞑?岐伯曰:瘖乎其無聲,漠乎其無形,折毛發理,正氣橫傾,淫邪伴衍,血脈傳溜,大氣入髒,腹痛下淫,可以緻死,不可以緻生。
】 道之光明,昭乎其如日醒,道之幽微,窘乎其如夜瞑。
畢,終也。
服,習也。
服習之久,故神自得之。
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傳于子孫,言淫傳絕敗之義,至顯而至晦也。
日醒者,哲人明于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也。
夜瞑者,不知陰陽,失于保護,邪之中人,瘖而無聲,漠而無形,折毫毛而發腠理,正氣橫傾,傾,敗也。
淫邪泮渙遊衍,血脈傳溜不停,大氣入髒,腹痛下淫,淫泆。
可以緻死,不可緻生也。
【黃帝曰:大氣入髒奈何?岐伯曰:病先發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 冬夜半,水旺火敗也。
夏日中,火勝無制也。
【病先發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 冬日入,金旺水生也。
夏日出,木旺生火也。
【病先發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至胃,三日而至腎,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 冬日入,金旺木刑也。
夏早食,火旺木虛也。
【病先發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 夾脊之肉曰膂,膀胱之經所行也,冬人定,水旺侮土也。
夏晏食,金旺土虛也。
【病先發于胃,五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
】昳,音疊。
冬夜半,水旺侮土也。
夏日昳,土旺濕生也。
日昃曰昳。
【病先發于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腸,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 冬大晨,火生水死也。
夏晏晡,土旺水刑也。
申時曰晡。
【病先發于膀胱,五日而之腎,一日而之小腸,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
】 冬雞鳴,水旺無制也。
夏下晡,土旺水刑也。
下晡,申後。
【諸病以次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間一髒及二三四髒者,乃可刺也。
】 此與《素問·标本病傳論》大略相同。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于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
丙笃丁死,火勝金也。
】 肺主皮毛,肺氣絕則毛先死。
皮節,《難經》作皮節傷。
肺藏氣,氣化津,津枯皮槁,故焦卷如竹節也。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而脈絡于舌本,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
庚笃辛死,金勝木也。
】 肝主筋,肝氣絕則筋先死。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其唇舌,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甲笃乙死,木勝土也。
】 脾主肉,脾氣絕則肉先死。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
戊笃己死,土勝水也。
】 腎主骨,腎氣絕則骨先死。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壬笃癸死,水勝火也。
】 心主脈,心氣絕則血先死。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死者則遠一日半死矣。
】 五陰,五髒也。
【六陽氣俱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洩,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以上七段,舊誤在經脈。
】 六陽,六腑也。
絕汗,《難經》,大如貫珠,轉出不流是也。
疾病淫邪發夢六十八 【黃帝曰:願聞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從外襲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 【髒,不得定處,與營衛俱行,而魂魄飛揚,使人卧不得安而善夢。
氣淫于腑,則】 【有餘于外,不足于内,氣淫于髒,則有餘于内,不足于外。
黃帝曰:有餘不足,】 【有形乎?岐伯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焫,陰陽俱盛】 【則夢相殺。
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堕。
甚饑則夢取,甚飽則夢予。
肝氣盛則夢怒,】 【肺氣盛則夢恐俱、哭泣、飛揚,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脾氣盛則夢歌樂,身】 【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
凡此十二盛者,至而瀉之,立已。
厥氣客】 【于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于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于肝則夢山林樹木,】 【客于脾則夢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客于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于膀胱則夢遊】 【行,客于胃則夢飲食,客于大腸則夢田野,客于小腸則夢聚邑沖衢,客于膽則夢】 【鬥訟自刳,客于陰器則夢接内,客于項則夢斬首,客于胫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 【居深地窌苑中,客于股肱,則夢禮節拜起,客于胞則夢溲便。
凡此十五不足者,】 【至而補之,立已也。
】 本氣盛,則自能為夢,本氣虛,則厥氣客之,而後為夢,總由外邪之内襲也。
疾病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六十九 【黃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也,必起于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 【居處,氣合而有形,得髒而有名,餘知其然也。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 【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時之氣使然。
黃帝曰:願聞四時之氣。
岐伯曰:春生、】 【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 【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 【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髒,邪氣獨加于身,】 【故甚也。
黃帝曰:其時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應四時之氣,髒獨主其病者。
】 【是必以髒氣之所不勝時者甚,以其所勝時者起也。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 【順天之時,而病可與期。
順者為工,逆者為粗。
黃帝曰:善。
】 人氣,陽氣也。
即衛氣也。
疾病雜病七十 【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沉沉然,目(目荒)(目荒)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腘中血絡。
厥胸滿面腫,唇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厥而腹響響然,多寒氣,腹中縠縠,便溲難,取足太陰。
】(目荒),音荒。
豰,音斛。
足太陽腘中血絡,委中穴也。
唇漯漯然,縱緩不收也。
腹向向然,多寒氣。
腹中縠縠,中寒土濕,水谷不消,滞氣郁勃也。
【嗌幹,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
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聾而不痛,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少陽。
衄而不止,衃血流,取足太陽,衃血,取手太陽。
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
】 清飲,冷飲也。
衃血,血塊也。
宛骨,耳後高骨也。
【瘧不渴,間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
中熱而喘,取足少陰腘中血絡。
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胸下動脈。
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陽。
】 足少陰腘中血絡,陰谷穴也。
胸下動脈,手太陰之中府也。
無息而疾迎引之,閉口無息,而疾迎引之于鼻竅,使之嚏出也。
【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
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經,立已。
項痛,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
】 足陽明曲周動脈,即頰車也。
以其周繞曲頰而名。
人迎,足陽明動脈。
【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陽。
心痛,當九節刺之,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心痛,但短氣不足以
黃帝曰:此乃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也。
今餘已聞陰陽之要,虛實之理,傾移之過,可治之屬,願聞病之變化,淫傳絕敗而不可治者,可得聞乎?】喬、跷同。
焫,音銳。
衆人之方,非一人之所盡行,言衆人各有所長,非一人之所能盡用也。
守一勿失,則殊途同歸,故萬物畢。
【岐伯曰:要乎哉問?道,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與俱成,畢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傳于子孫。
黃帝曰:何謂日醒?岐伯曰:明于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黃帝曰:何謂夜瞑?岐伯曰:瘖乎其無聲,漠乎其無形,折毛發理,正氣橫傾,淫邪伴衍,血脈傳溜,大氣入髒,腹痛下淫,可以緻死,不可以緻生。
】 道之光明,昭乎其如日醒,道之幽微,窘乎其如夜瞑。
畢,終也。
服,習也。
服習之久,故神自得之。
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傳于子孫,言淫傳絕敗之義,至顯而至晦也。
日醒者,哲人明于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也。
夜瞑者,不知陰陽,失于保護,邪之中人,瘖而無聲,漠而無形,折毫毛而發腠理,正氣橫傾,傾,敗也。
淫邪泮渙遊衍,血脈傳溜不停,大氣入髒,腹痛下淫,淫泆。
可以緻死,不可緻生也。
【黃帝曰:大氣入髒奈何?岐伯曰:病先發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 冬夜半,水旺火敗也。
夏日中,火勝無制也。
【病先發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 冬日入,金旺水生也。
夏日出,木旺生火也。
【病先發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至胃,三日而至腎,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 冬日入,金旺木刑也。
夏早食,火旺木虛也。
【病先發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 夾脊之肉曰膂,膀胱之經所行也,冬人定,水旺侮土也。
夏晏食,金旺土虛也。
【病先發于胃,五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
】昳,音疊。
冬夜半,水旺侮土也。
夏日昳,土旺濕生也。
日昃曰昳。
【病先發于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腸,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 冬大晨,火生水死也。
夏晏晡,土旺水刑也。
申時曰晡。
【病先發于膀胱,五日而之腎,一日而之小腸,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
】 冬雞鳴,水旺無制也。
夏下晡,土旺水刑也。
下晡,申後。
【諸病以次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間一髒及二三四髒者,乃可刺也。
】 此與《素問·标本病傳論》大略相同。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于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
丙笃丁死,火勝金也。
】 肺主皮毛,肺氣絕則毛先死。
皮節,《難經》作皮節傷。
肺藏氣,氣化津,津枯皮槁,故焦卷如竹節也。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器,而脈絡于舌本,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
庚笃辛死,金勝木也。
】 肝主筋,肝氣絕則筋先死。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其唇舌,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甲笃乙死,木勝土也。
】 脾主肉,脾氣絕則肉先死。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
戊笃己死,土勝水也。
】 腎主骨,腎氣絕則骨先死。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壬笃癸死,水勝火也。
】 心主脈,心氣絕則血先死。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死者則遠一日半死矣。
】 五陰,五髒也。
【六陽氣俱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洩,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以上七段,舊誤在經脈。
】 六陽,六腑也。
絕汗,《難經》,大如貫珠,轉出不流是也。
疾病淫邪發夢六十八 【黃帝曰:願聞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從外襲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 【髒,不得定處,與營衛俱行,而魂魄飛揚,使人卧不得安而善夢。
氣淫于腑,則】 【有餘于外,不足于内,氣淫于髒,則有餘于内,不足于外。
黃帝曰:有餘不足,】 【有形乎?岐伯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焫,陰陽俱盛】 【則夢相殺。
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堕。
甚饑則夢取,甚飽則夢予。
肝氣盛則夢怒,】 【肺氣盛則夢恐俱、哭泣、飛揚,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脾氣盛則夢歌樂,身】 【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
凡此十二盛者,至而瀉之,立已。
厥氣客】 【于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于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于肝則夢山林樹木,】 【客于脾則夢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客于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于膀胱則夢遊】 【行,客于胃則夢飲食,客于大腸則夢田野,客于小腸則夢聚邑沖衢,客于膽則夢】 【鬥訟自刳,客于陰器則夢接内,客于項則夢斬首,客于胫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 【居深地窌苑中,客于股肱,則夢禮節拜起,客于胞則夢溲便。
凡此十五不足者,】 【至而補之,立已也。
】 本氣盛,則自能為夢,本氣虛,則厥氣客之,而後為夢,總由外邪之内襲也。
疾病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六十九 【黃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也,必起于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 【居處,氣合而有形,得髒而有名,餘知其然也。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 【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時之氣使然。
黃帝曰:願聞四時之氣。
岐伯曰:春生、】 【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 【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 【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髒,邪氣獨加于身,】 【故甚也。
黃帝曰:其時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應四時之氣,髒獨主其病者。
】 【是必以髒氣之所不勝時者甚,以其所勝時者起也。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 【順天之時,而病可與期。
順者為工,逆者為粗。
黃帝曰:善。
】 人氣,陽氣也。
即衛氣也。
疾病雜病七十 【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沉沉然,目(目荒)(目荒)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腘中血絡。
厥胸滿面腫,唇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厥而腹響響然,多寒氣,腹中縠縠,便溲難,取足太陰。
】(目荒),音荒。
豰,音斛。
足太陽腘中血絡,委中穴也。
唇漯漯然,縱緩不收也。
腹向向然,多寒氣。
腹中縠縠,中寒土濕,水谷不消,滞氣郁勃也。
【嗌幹,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
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聾而不痛,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少陽。
衄而不止,衃血流,取足太陽,衃血,取手太陽。
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
】 清飲,冷飲也。
衃血,血塊也。
宛骨,耳後高骨也。
【瘧不渴,間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
中熱而喘,取足少陰腘中血絡。
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胸下動脈。
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陽。
】 足少陰腘中血絡,陰谷穴也。
胸下動脈,手太陰之中府也。
無息而疾迎引之,閉口無息,而疾迎引之于鼻竅,使之嚏出也。
【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
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經,立已。
項痛,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
】 足陽明曲周動脈,即頰車也。
以其周繞曲頰而名。
人迎,足陽明動脈。
【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陽。
心痛,當九節刺之,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心痛,但短氣不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