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白,故為作足。
”徐氏曰:“作足,雙舉前足也。
”程氏曰:“與薄蹄反。
”)。
為的颡(朱氏曰:“乾為首,上發震爻為的颡。
《傳》所謂的顱也。
”虞氏曰:“的,白額。
”)。
其于稼也為反生(鄭氏曰:“生而反出也。
”宋氏曰:“陰上陽下,故反生。
”)。
其究為健(究,極也。
虞氏曰:“震巽相薄,變而至三,則下象究。
其究為健為蕃鮮,與四成乾故。
”參看《學易筆談》。
),為藩鮮。
巽為木(朱氏曰:“震巽皆木。
獨言于巽者,蕃鮮之時,震剛木,巽柔木。
”)。
為風(陸績曰:“風,土氣也。
巽坤之所生,亦取靜于本而動于末也。
”按:震巽陰陽始交,天感地應;震動則巽為風,而風之鳴仍為震。
)。
為長女。
為繩直(翟氏曰:“上二陽,其正一陰,使不得邪僻,如繩之直。
”按:索,繩也。
陰陽交索,坤初素得巽,坤動而直,故為“繩直”。
)。
為工(荀氏曰:“以繩木,故為工。
”朱氏日:“天地變化萬物者以巽,而莫見其變化之迹,故巽為工。
”木曰曲直。
巽,德之制,工也。
)。
為白(萬物之色盡于七,巽齊萬物,七色和一,故為白。
詳《學易筆談初集》)。
為長。
為高(陰伏于下,陽升于上,故為長為高。
震巽初索皆稱長。
獨著于巽者,震長而大,巽長而高,互文也。
)。
為進退(荀氏曰:“風行無常,故進退。
”按:巽居辰巳、辰五巳六,陰陽之中,進退之間也。
)。
為不果(或進或退,不果之象。
乾為木果,巽變其初,故曰“不果”。
)。
為臭(虞氏曰:臭,氣也。
風至知氣,巽二入艮鼻,故為“臭”)。
其于人也為寡發(鄭作宣發。
虞曰:“為白,故宣發。
”馬君以宣為寡發,非也。
《正義》“寡,少也。
”)。
為廣颡(《正義》:“額闊為廣颡。
二陽在上,故稱廣。
”形見于巽而色著于震,亦互文也。
)。
為多白眼(虞氏曰:“巽白,離目向上,則白眼見,故多白眼。
”)。
為利市三倍(巽位居離與震之間,火雷噬嗑,“日中為市”。
詳《學易筆談》。
)。
其究為躁卦(朱氏曰:“巽三變成震,震為決躁。
”)。
坎為水,為溝渎(虞氏曰:“以陽辟坤,水性流通,故為溝渎。
”)。
為隐伏(虞氏曰:“陽藏陰中。
”)。
為矯輮(宋氏曰:“曲者更直為矯,直者更曲為輮,水流曲直似之。
”)。
為弓輪(乾為圓,坎得乾中爻,半規象弓,全規象輪。
舊說多破碎,少可取者。
)。
其于人也為加憂(《素問》:“金在志為憂,水在志為恐。
恐則甚于憂,故曰加憂。
”)。
為心病。
為耳痛(火髒在心,坎水勝之,故為心病。
水髒在腎,開竅于耳。
而水在志為恐,恐則傷腎,故為耳痛。
)。
為血卦。
為赤(《正義》:“人之血,猶地之水也。
赤,血色。
”李鼎祚曰:“十一月一陽爻生,在坎陽氣初生于黃泉,其色赤也。
”)。
其于馬也為美脊(陽在中央,脊也。
)。
為亟亟心(荀氏曰:“極,中也。
”坎居北子一位,剛動,故亟心。
按:亟,古極字。
)。
為下首。
為薄蹄(下首者上無陽,薄蹄者下無陽)。
其于輿也,為多眚(眚,病也。
虞曰:“敗也。
”坤為大輿,坎折坤體故也。
)。
為通(坤“黃中通理”,通于坎也。
)。
為月(《正義》:“月,水之精也。
”按:乾陽流于坤,形如日之光被于月體,與離日對也。
)。
為盜(虞與孔疏皆以水潛行象盜。
按:盜,寇也。
水之蝕土,如盜之侵掠也。
或雲:盜與竊古訓通。
竊淺也。
)。
,其于木也為堅多心(陽剛在中,故堅多心。
)。
離為火。
為日。
為電(在地為火,在天為日,陰陽相薄,則為電。
)。
為中女。
為甲胄(上下皆剛,上為胄,下為甲。
)。
為戈兵(虞氏曰:“乾金離火煅之,故為戈兵。
”《正義》:“取其剛在外以自捍也。
”)。
其于人也為大腹(乾為大,坤為腹。
坤麗乾中,故曰“大腹”。
)。
為乾卦(詳《學易筆談》)。
為鼈。
為蟹。
為蠃。
為蚌。
為龜(鄭氏曰:“皆剛在外。
”虞氏曰:“取外剛内柔也。
”朱氏曰:“鼈離交巽,巽巳為蛇,蛇或化鼈。
為蟹者,巽交離也。
蟹連兩目,重離也。
為螺者,兌交離也。
螺生于月,旋也。
為蚌者,離交坎也。
雀為蛤,雉為蜃,其類也。
為龜者,坎交離也。
龜遊山澤,出入水火,含神負智,得坎離之正。
頤損益三卦皆然。
)。
其于木也為科上槁(宋氏曰:“陰在内則空中,木空中則上科槁也。
”《正義》:“科,空也。
”)。
艮為山,為徑路(徑路,小路也。
卦有大小,震大艮小。
震為大塗,艮反震,故為徑路。
)。
為小石(水雷屯“磐桓”。
磐,大石也。
震象艮反震,故為小石。
張氏曰:“徑,小也。
路,大也。
萬物自此而入,故小自此而出。
故大石之小者,有可轉之理,乃能動能靜者乎?”按:震陽長至艮而極,已寓必反之理,故艮象皆以反動為言。
)。
為門阙(虞氏曰:“乾為門。
艮陽在門外。
故為門阙。
”按:先天艮處西北,阙之地也。
),為果蓏(張寞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luǒ)。
”宋氏曰:“木實為果,草實為蓏。
”郭氏曰:“乾為木果。
艮,乾之餘氣也。
”)。
為阍寺(俞氏曰:“艮以剛止外,衛内之柔。
阍人止物之不應入者,寺人止物之不得出者。
”按:因上門阙而類及也。
)。
為指(指者止也。
項氏曰:“與堅多節同義。
”)。
為狗(虞作拘。
注曰:“指屈伸制物為拘。
舊作狗。
”朱氏曰:“此言為狗者,熊虎之子。
《爾雅》曰:熊虎醜其子狗,初生未有文,猶狗也。
”馬融虞翻郭璞以兌艮為虎,艮居寅位,艮究成兌,故艮為虎子。
)。
為鼠(虞氏曰:“似狗而小,在坎穴中,故為鼠。
晉九四是也。
”郭雍曰:“坎隐伏。
在君子為隐,在小人為盜。
艮之止,利則為狗,害則為鼠,皆一象而二義者也。
”)。
為黔喙之屬(馬氏曰:“肉食之獸,謂豺狼之屬。
黔黑也,玄在前也。
”程迥曰:“黔東北方之色,青黑雜也。
”按:飛鳥之摯者,喙亦黔,不專指獸也。
)。
其于木也為堅多節(陽在外故堅多節)。
兌為澤(虞氏曰:“坎水半見。
”)。
為少女。
為巫。
為口舌(古巫皆少女以口舌通神者也。
故類及之。
)。
為毀折。
為附決(二象之舊說繁而鮮當,實皆對象。
毀折對艮而言,艮為成終成始,艮兌陰陽相反,故兌為毀折附決。
對震而言,震為決躁。
巽之究為躁,巽覆為兌,故兌為附決。
)。
其于地也為剛鹵(澤涸為地必為剛鹵。
今日内外蒙古之間沙漠延長萬餘裡,西連新疆之戈壁,号稱萬裡長沙,其左右地皆斥鹵,蓋為上古以前之大澤久涸成地,不知紀年,而鹵質猶在。
此确合兌為剛鹵之象,甚易見也。
曰剛鹵者,更含有物質變化作用。
以今日化學之分劑準其陰陽正負而研索,尤饒興味,當别論之。
)。
為妾(《正義》:“少女從姑姊為媵也。
”)。
為羊(虞作羔,訓為女使。
鄭作陽,謂養無家女行賃炊事,今時有之,賤于妾也。
說另詳《學易筆談》。
)。
右八卦為象,共百十有四。
所謂舉例發凡,非物象之盡于此也。
其例有互文者,有對取者,有類及者,有從變者。
詳《學易筆談》。
逸象 《荀九家》逸象 《荀九家易》,八卦逸象,共三十有一。
雲出自河内女子獻《說卦》後,實皆由本經《彖》、《象》采取。
其未見者,隻坤之漿,巽之鹳二象,去留皆無關宏旨。
惟荀爽《集解》,去古未遠,當有所本。
而朱子亦仍陸氏《釋文》之舊,附各卦後。
今列舉如左: 乾之象四:為龍,為直,為衣,為言。
坤之象八:為牝,為迷,為方,為囊,為裳,為黃,為帛,為漿。
震之象三:為玉,為鹄,為鼓(玉或作王。
鹄,項氏雲:“鹄鶴古通用,當作鶴。
”)。
巽之象二:為楊,為鹳。
坎之象八:為宮,為律,為可,為棟,為叢棘,為狐,為蒺藜,為桎梏。
離之象一:為牝牛。
艮之象三:為鼻,為虎,為狐。
兌之象二:為常,為輔頰。
孟氏逸象 孟氏逸象,傳自焦氏,亦自本經采取為多。
間有互異者,以兩漢經師,各守師說,傳述不同。
備錄如後,以資參證。
乾為王,為先王,為明君,為人,為大人,為聖人,為賢人,為君子,為武人,為行人,為物,為易,為立,為直,為敬,為畏,為鹹,為嚴,為堅剛,為道,為德,為盛德,為行,為性,為精,為言,為信,為善,為揚善,為積善,為良,為仁,為愛,為忿,為生,為祥,為慶,為天休,為嘉,為福,為介福,為祿,為先,為始,為知,為大,為盈,為茂,為肥,為好,為施,為利,為清,為治,為大謀,為高,為揚,為宗,為族,為高宗,為甲,為老,為舊,為古,為大明,為遠,為郊,為野,為門,為道門,為百,為歲,為頂,為朱,為衣,為圭,為蓍,為瓜,為龍。
坤為臣,為順臣,為民,為萬民,為姓,為小人,為邑人,為鬼,為形,為身,為牝,為母,為躬,為我,為自,為至,為安,為康,為富,為财,為積,為聚,為萃,為重,為厚,為緻,為用,為包,為寡,為徐,為營,為下,為容,為裕,為虛,為書,為迩,為近,為疆,為無疆,為思,為惡,為理,為體,為禮,為義,為事,為業,為大業,為庶政,為俗,為度,為類,為閉,為藏,為密,為默,為恥,為欲,為過,為醜,為積惡,為迷,為殺,為亂,為怨,為害,為遏惡,為終,為永終,為敝,為死,為喪,為冥,為晦,為夕,為莫夜,為暑,為乙,為年,為十年,為戶,為義門,為阖戶,為閉關,為盍
”徐氏曰:“作足,雙舉前足也。
”程氏曰:“與薄蹄反。
”)。
為的颡(朱氏曰:“乾為首,上發震爻為的颡。
《傳》所謂的顱也。
”虞氏曰:“的,白額。
”)。
其于稼也為反生(鄭氏曰:“生而反出也。
”宋氏曰:“陰上陽下,故反生。
”)。
其究為健(究,極也。
虞氏曰:“震巽相薄,變而至三,則下象究。
其究為健為蕃鮮,與四成乾故。
”參看《學易筆談》。
),為藩鮮。
巽為木(朱氏曰:“震巽皆木。
獨言于巽者,蕃鮮之時,震剛木,巽柔木。
”)。
為風(陸績曰:“風,土氣也。
巽坤之所生,亦取靜于本而動于末也。
”按:震巽陰陽始交,天感地應;震動則巽為風,而風之鳴仍為震。
)。
為長女。
為繩直(翟氏曰:“上二陽,其正一陰,使不得邪僻,如繩之直。
”按:索,繩也。
陰陽交索,坤初素得巽,坤動而直,故為“繩直”。
)。
為工(荀氏曰:“以繩木,故為工。
”朱氏日:“天地變化萬物者以巽,而莫見其變化之迹,故巽為工。
”木曰曲直。
巽,德之制,工也。
)。
為白(萬物之色盡于七,巽齊萬物,七色和一,故為白。
詳《學易筆談初集》)。
為長。
為高(陰伏于下,陽升于上,故為長為高。
震巽初索皆稱長。
獨著于巽者,震長而大,巽長而高,互文也。
)。
為進退(荀氏曰:“風行無常,故進退。
”按:巽居辰巳、辰五巳六,陰陽之中,進退之間也。
)。
為不果(或進或退,不果之象。
乾為木果,巽變其初,故曰“不果”。
)。
為臭(虞氏曰:臭,氣也。
風至知氣,巽二入艮鼻,故為“臭”)。
其于人也為寡發(鄭作宣發。
虞曰:“為白,故宣發。
”馬君以宣為寡發,非也。
《正義》“寡,少也。
”)。
為廣颡(《正義》:“額闊為廣颡。
二陽在上,故稱廣。
”形見于巽而色著于震,亦互文也。
)。
為多白眼(虞氏曰:“巽白,離目向上,則白眼見,故多白眼。
”)。
為利市三倍(巽位居離與震之間,火雷噬嗑,“日中為市”。
詳《學易筆談》。
)。
其究為躁卦(朱氏曰:“巽三變成震,震為決躁。
”)。
坎為水,為溝渎(虞氏曰:“以陽辟坤,水性流通,故為溝渎。
”)。
為隐伏(虞氏曰:“陽藏陰中。
”)。
為矯輮(宋氏曰:“曲者更直為矯,直者更曲為輮,水流曲直似之。
”)。
為弓輪(乾為圓,坎得乾中爻,半規象弓,全規象輪。
舊說多破碎,少可取者。
)。
其于人也為加憂(《素問》:“金在志為憂,水在志為恐。
恐則甚于憂,故曰加憂。
”)。
為心病。
為耳痛(火髒在心,坎水勝之,故為心病。
水髒在腎,開竅于耳。
而水在志為恐,恐則傷腎,故為耳痛。
)。
為血卦。
為赤(《正義》:“人之血,猶地之水也。
赤,血色。
”李鼎祚曰:“十一月一陽爻生,在坎陽氣初生于黃泉,其色赤也。
”)。
其于馬也為美脊(陽在中央,脊也。
)。
為亟亟心(荀氏曰:“極,中也。
”坎居北子一位,剛動,故亟心。
按:亟,古極字。
)。
為下首。
為薄蹄(下首者上無陽,薄蹄者下無陽)。
其于輿也,為多眚(眚,病也。
虞曰:“敗也。
”坤為大輿,坎折坤體故也。
)。
為通(坤“黃中通理”,通于坎也。
)。
為月(《正義》:“月,水之精也。
”按:乾陽流于坤,形如日之光被于月體,與離日對也。
)。
為盜(虞與孔疏皆以水潛行象盜。
按:盜,寇也。
水之蝕土,如盜之侵掠也。
或雲:盜與竊古訓通。
竊淺也。
)。
,其于木也為堅多心(陽剛在中,故堅多心。
)。
離為火。
為日。
為電(在地為火,在天為日,陰陽相薄,則為電。
)。
為中女。
為甲胄(上下皆剛,上為胄,下為甲。
)。
為戈兵(虞氏曰:“乾金離火煅之,故為戈兵。
”《正義》:“取其剛在外以自捍也。
”)。
其于人也為大腹(乾為大,坤為腹。
坤麗乾中,故曰“大腹”。
)。
為乾卦(詳《學易筆談》)。
為鼈。
為蟹。
為蠃。
為蚌。
為龜(鄭氏曰:“皆剛在外。
”虞氏曰:“取外剛内柔也。
”朱氏曰:“鼈離交巽,巽巳為蛇,蛇或化鼈。
為蟹者,巽交離也。
蟹連兩目,重離也。
為螺者,兌交離也。
螺生于月,旋也。
為蚌者,離交坎也。
雀為蛤,雉為蜃,其類也。
為龜者,坎交離也。
龜遊山澤,出入水火,含神負智,得坎離之正。
頤損益三卦皆然。
)。
其于木也為科上槁(宋氏曰:“陰在内則空中,木空中則上科槁也。
”《正義》:“科,空也。
”)。
艮為山,為徑路(徑路,小路也。
卦有大小,震大艮小。
震為大塗,艮反震,故為徑路。
)。
為小石(水雷屯“磐桓”。
磐,大石也。
震象艮反震,故為小石。
張氏曰:“徑,小也。
路,大也。
萬物自此而入,故小自此而出。
故大石之小者,有可轉之理,乃能動能靜者乎?”按:震陽長至艮而極,已寓必反之理,故艮象皆以反動為言。
)。
為門阙(虞氏曰:“乾為門。
艮陽在門外。
故為門阙。
”按:先天艮處西北,阙之地也。
),為果蓏(張寞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luǒ)。
”宋氏曰:“木實為果,草實為蓏。
”郭氏曰:“乾為木果。
艮,乾之餘氣也。
”)。
為阍寺(俞氏曰:“艮以剛止外,衛内之柔。
阍人止物之不應入者,寺人止物之不得出者。
”按:因上門阙而類及也。
)。
為指(指者止也。
項氏曰:“與堅多節同義。
”)。
為狗(虞作拘。
注曰:“指屈伸制物為拘。
舊作狗。
”朱氏曰:“此言為狗者,熊虎之子。
《爾雅》曰:熊虎醜其子狗,初生未有文,猶狗也。
”馬融虞翻郭璞以兌艮為虎,艮居寅位,艮究成兌,故艮為虎子。
)。
為鼠(虞氏曰:“似狗而小,在坎穴中,故為鼠。
晉九四是也。
”郭雍曰:“坎隐伏。
在君子為隐,在小人為盜。
艮之止,利則為狗,害則為鼠,皆一象而二義者也。
”)。
為黔喙之屬(馬氏曰:“肉食之獸,謂豺狼之屬。
黔黑也,玄在前也。
”程迥曰:“黔東北方之色,青黑雜也。
”按:飛鳥之摯者,喙亦黔,不專指獸也。
)。
其于木也為堅多節(陽在外故堅多節)。
兌為澤(虞氏曰:“坎水半見。
”)。
為少女。
為巫。
為口舌(古巫皆少女以口舌通神者也。
故類及之。
)。
為毀折。
為附決(二象之舊說繁而鮮當,實皆對象。
毀折對艮而言,艮為成終成始,艮兌陰陽相反,故兌為毀折附決。
對震而言,震為決躁。
巽之究為躁,巽覆為兌,故兌為附決。
)。
其于地也為剛鹵(澤涸為地必為剛鹵。
今日内外蒙古之間沙漠延長萬餘裡,西連新疆之戈壁,号稱萬裡長沙,其左右地皆斥鹵,蓋為上古以前之大澤久涸成地,不知紀年,而鹵質猶在。
此确合兌為剛鹵之象,甚易見也。
曰剛鹵者,更含有物質變化作用。
以今日化學之分劑準其陰陽正負而研索,尤饒興味,當别論之。
)。
為妾(《正義》:“少女從姑姊為媵也。
”)。
為羊(虞作羔,訓為女使。
鄭作陽,謂養無家女行賃炊事,今時有之,賤于妾也。
說另詳《學易筆談》。
)。
右八卦為象,共百十有四。
所謂舉例發凡,非物象之盡于此也。
其例有互文者,有對取者,有類及者,有從變者。
詳《學易筆談》。
逸象 《荀九家》逸象 《荀九家易》,八卦逸象,共三十有一。
雲出自河内女子獻《說卦》後,實皆由本經《彖》、《象》采取。
其未見者,隻坤之漿,巽之鹳二象,去留皆無關宏旨。
惟荀爽《集解》,去古未遠,當有所本。
而朱子亦仍陸氏《釋文》之舊,附各卦後。
今列舉如左: 乾之象四:為龍,為直,為衣,為言。
坤之象八:為牝,為迷,為方,為囊,為裳,為黃,為帛,為漿。
震之象三:為玉,為鹄,為鼓(玉或作王。
鹄,項氏雲:“鹄鶴古通用,當作鶴。
”)。
巽之象二:為楊,為鹳。
坎之象八:為宮,為律,為可,為棟,為叢棘,為狐,為蒺藜,為桎梏。
離之象一:為牝牛。
艮之象三:為鼻,為虎,為狐。
兌之象二:為常,為輔頰。
孟氏逸象 孟氏逸象,傳自焦氏,亦自本經采取為多。
間有互異者,以兩漢經師,各守師說,傳述不同。
備錄如後,以資參證。
乾為王,為先王,為明君,為人,為大人,為聖人,為賢人,為君子,為武人,為行人,為物,為易,為立,為直,為敬,為畏,為鹹,為嚴,為堅剛,為道,為德,為盛德,為行,為性,為精,為言,為信,為善,為揚善,為積善,為良,為仁,為愛,為忿,為生,為祥,為慶,為天休,為嘉,為福,為介福,為祿,為先,為始,為知,為大,為盈,為茂,為肥,為好,為施,為利,為清,為治,為大謀,為高,為揚,為宗,為族,為高宗,為甲,為老,為舊,為古,為大明,為遠,為郊,為野,為門,為道門,為百,為歲,為頂,為朱,為衣,為圭,為蓍,為瓜,為龍。
坤為臣,為順臣,為民,為萬民,為姓,為小人,為邑人,為鬼,為形,為身,為牝,為母,為躬,為我,為自,為至,為安,為康,為富,為财,為積,為聚,為萃,為重,為厚,為緻,為用,為包,為寡,為徐,為營,為下,為容,為裕,為虛,為書,為迩,為近,為疆,為無疆,為思,為惡,為理,為體,為禮,為義,為事,為業,為大業,為庶政,為俗,為度,為類,為閉,為藏,為密,為默,為恥,為欲,為過,為醜,為積惡,為迷,為殺,為亂,為怨,為害,為遏惡,為終,為永終,為敝,為死,為喪,為冥,為晦,為夕,為莫夜,為暑,為乙,為年,為十年,為戶,為義門,為阖戶,為閉關,為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