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數鈎隐圖卷中

關燈
乾坤生六子第三十四 乾下交坤第三十五 乾,天也,故稱乎父,下濟而光明 坤上交乾第三十六 坤,地也,故稱乎母,卑而上行焉。

     震為長男第三十七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

     巽為長女第三十八 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

     坎為中男第三十九 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

     離為中女第四十 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

     艮為少男第四十一 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

     兌為少女第四十二 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已上更布自然之象者,蓋欲明上下自然交易相生之理,成八卦變化之義也。

     坎生複卦第四十三 離生垢卦第四十四 夫《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則知太極乃兩儀之始,八卦則重卦之始也。

    重卦之首以《複》卦,何謂也?陽黑之始也。

    略試論之:且夫四正之卦,所以分四時十二月之位,兼乾、坤、艮、震者,所以通其變化;因而重之,所以效其變化之用也。

    觀其變化之道,義有所宗,故其《複》卦生于坎中,動于震上,交於坤,變二震、二兌、二乾而終。

    自《複》至《乾》之六月,斯則陽爻上生之義也。

    《娠》卦生於離中,消於巽下,交於乾,變二巽、二艮、二坤而終。

    自《娠》至于《坤》之六月,斯則陰爻下生之義也。

    自《複》至《坤》,凡十二卦,主十二月。

    卦主十二月,中分二十四黑二,爻分七十二候,以周其日月。

    之數。

    是故離、坎分天地,子午以束.為陽,子午以西為陰。

    若夫更錯以他卦之象,則總三百八十四爻,所以極三才之道。

    或問曰:合數圖以正之,卦之與爻分四時十二月之位,又兼乾、坤、 艮、巽之卦通其變。

    且《複》卦生坎中,動于震,交于坤。

    《易》日:地中有雷,複。

    正協其義也。

    若《娠》卦則生於離之中,消於巽,交於乾。

    《易》日:天下有風,娠。

    且巽非四正之卦也,則與《複》卦不同其義。

    今卦體則是巽承於乾,而變易其位從兌者,何謂也?答曰:斯則取《歸妹》之象。

    《易》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天地不交,則萬物不興。

    歸妹者,人之終始也。

    所以資長男交少女之義,交少女而長女主其卦者,明其妹系於姊嫁,而妹非正也,所謂侄娣之義也。

    若以長男交長女,雖曰夫婦常久之道,然未盡廣延之理也;則知能終其始者,必歸妹也,故《易》稱天地之大義。

    是以卦之變易,必從《歸妹》,妹非正室,必以姊主其卦也。

    是以其體則取兌合震,其名則以巽承乾也。

    變易之義,其在茲乎? 三才第四十五 原缺前賢釋三才之義,皆以設剛柔兩畫,以布二黑,布以三位,而象三才。

    謂聖人率意以畫之矣。

    斯亦不詳《系辭》之義也。

    夫卦者,天垂自然之象也。

    聖人始得之於河圖、洛書,遂觀天地奇偶之欤,從而畫之,是成八卦,則非率意以畫其數也。

    略試論之:夫三畫所以成卦者,取天地自然奇偶之數也。

    乾之三畫而分三位者,為天之奇數三,故畫三位也。

    地之偶數三,亦畫三位也。

    餘六卦者,皆乾、坤之子,其體則一,故亦三位之設耳。

    且夫天獨陽也,地獨陰也。

    在獨陽、獨陰,則不能生物。

    暨天地之黑、五行之數定,始能生乎動植,故《經》日: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豈一黑之中,有蘊三才之道邪?所謂兼三才而兩之,蓋聖人重卦之義也,非八純卦之謂也。

    三才,則天、地、人之謂也;兩之,則重之謂也。

    上二畫為天,中二畫為人,下二畫為地;以人合天地之黑生,故分天地之黑而居中也。

    所以九二稱在田,明地道也;九五稱飛龍在天,明天道也。

    斯則其理坦然而明白矣。

    如日不然,敢質之於《系辭》,日: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又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

    又日:昔者聖人之作《易》,将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斯則皆雲六畫包三才之義,則無三畫報三才之說,不其然乎?若夫六爻皆有人事者,為人倫則天法地之象,故初上皆包人事之義耳。

     七日來複第四十六論凡三篇 論上《正義》曰:陽黑始《剝》盡,謂陽黑始於《剝》盡之後,至陽黑來《複》時,凡七日也。

    其釋注分明。

    如褚氏、莊氏并雲:五月一陰生,至十一月一陽生,凡七月。

    而雲七日不雲月者,欲見 陽長須速,故變月而言日也。

    一今瀚嗣雲:《剝》盡。

    至來《複》,是從《剝》盡至來《複》時經七月也。

    若從五月言'之恤何得雲始盡也?□又《臨》卦亦是陽長言八月,今《複》卦亦是陽長,何獨變月而稱日?觀《注》之意,必為不然#3,亦甩《易緯》六日`七分之義,同鄭康成之說,但於文省略,不複具言。

    按《易緯□稽覽圖》雲:卦黑起於艮、巽、離、坎、震、兌,各主一方;其六十卦,卦有三百六十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