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九

關燈
,故受之以離。

    離者,麗也。

    右上篇。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恒」者,久也。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

    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

    「晉」者,進也。

    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

    「夷」者,傷也。

    傷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暌」。

    「暌」者,乖也。

    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

    「解」者,緩也。

    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

    「夬」者,決也。

    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

    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

    「艮」者,止也。

    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

    「漸」者,進也。

    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

    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

    豐者,大也。

    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

    巽者,入也。

    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

    兌者,說也。

    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

    渙者,離也。

    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

    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右下篇 雜卦傳解案此篇全用朱子本義,别無解釋,姑仍其舊。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

    臨、觀之義,或與或求。

     以我臨物曰「與」,物來觀我曰「求」。

    或曰,二卦互有「與」「求」之義。

     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

     屯,震遇坎,震動故見坎險而不行也。

    蒙,坎遇艮,坎幽昧,艮光明也。

    或曰,屯以初言,蒙以二言。

     震,起也;艮,止也。

    損、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時也。

    無妄,災也。

     止健者,時有适然,無妄而災自外至。

     萃聚,而升不來也。

    謙輕,而豫怠也。

     噬嗑,食也。

    贲,無色也。

    白受采。

    兌見,而巽伏也。

    兌陰外見,巽陰内伏。

     随,無故也。

    蠱則饬也。

     随前無故,蠱後當饬。

     剝,爛也。

    複,反也。

    晉,晝也。

    明夷,誅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剛柔相遇,而剛見掩也。

    鹹,速也。

    恒,久也。

    鹹速恒久。

    渙,離也。

    節,上也。

    解,緩也。

    蹇,難也。

    暌,外也。

    家人,内也。

    否、泰,反其類也。

     大壯則止,遁則退也。

    止謂不進。

     大有,衆也。

    同人,親也。

    革,去故也。

    鼎,取新也。

    小過,過也。

    中孚,信也。

     豐,多故也。

    親寡,旅也。

     既明且動,其故多矣。

    離上而坎下也。

    火炎上,水潤下。

     小畜,寡也。

    履,不處也。

    不處,行進之義。

     需,不進也。

    訟,不親也。

    大過,颠也。

    姤,遇也,柔遇剛也。

    漸,女歸待男行也。

    頤,養正也。

    既濟,定也。

    歸妹,女之終也。

    未濟,男之窮也。

    夬,決也,剛決柔也。

    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自大過以下,卦不反對,或疑其錯簡,今以韻協之,又似非誤,未詳何義。

     吳園周易解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