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九

關燈
宋張根撰 說卦解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揮于剛柔而生爻,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

     聖人作易不起于蓍,所謂「幽贊于神明而生蓍」者,教天下求易之法耳,以行易之道于天下後世也。

    既作易而無以行之,則夫後世孰從而師乎?故既作易之成,于是幽贊于神明而生用蓍之法。

    「參天兩地而倚數」,其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是也;「觀變于陰陽而立卦」,十有八變是也;「發揮于剛柔而生爻」,引而伸之是也。

    卦爻既明,而吉兇之理可見,和于道而無乖,順于德而不逆,理于義而不亂,以窮理,以盡性,以至命,無入而不自得。

    此所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将以順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分陰分陽,疊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所謂性者何也?三才之道而已。

    三才之道,在天則為陰與陽,天統元氣故也。

    在地則為柔與剛,地統元形故也。

    在人則為仁與義,人統元識故也。

    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

    易之成卦,兆六而成焉是也。

    六畫俱,而三才之義在其中矣。

    此之謂将順之法,所謂「觀變于陰陽而立卦」是也。

    然易之道無所不順也,故分陰分陽,疊用柔剛,故六位而成章。

    陰陽言其體,剛柔言其用,所謂「發揮于剛柔而生爻」是也。

    不言人道,即因天地以明人事故也。

    将使人明性命之理,則如之何?明乎三才之道而已。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天地之定位,山澤之通氣,雷風之相薄,水火之不相射者, 天地定位,然後六子得以緻其用故也。

    然有所謂八卦相錯者,言乎其氣而已。

    易主定未來之吉兇,故曰逆順也。

    此亦明蓍龜之用。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天地定位,然後六子得緻其用,故始于天地。

    六子緻用而天地收其功,故終于乾坤。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緻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主歲功者天也,故獨稱帝而已。

    此言帝出入之序,而非所以論八卦之位也。

    八卦之所以分于四方,各有義矣。

    帝未嘗出也。

    萬物之出,帝與之出而不辭;萬物之入,帝與之入而不拒,此所以為帝。

    不言天與乾而言帝。

    天地者,形也,乾坤者,氣也。

    其所以轉運升降,必有物以主之,此所以祀昊天上帝。

    然則所謂出者,果何物哉?亦氣而已。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

    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坤也者,地也,萬物皆緻養焉,故曰「緻役乎坤」。

    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萬物之所以出入,惟從仁而已。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撓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莫熯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

    故火水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妙萬物而為言,故收功于無為,付之于六子而已。

    天之高,地之厚,猶自其根本中來,況六子乎?此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