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七

關燈
宋張根撰 繋辭解上 繋辭有三:有繋一卦之辭,所謂「設卦觀象,繋辭焉而明吉兇」是也;有繋,一爻之辭,所謂「繋辭焉以斷吉兇,是故謂之爻」是也。

    有繋易之辭,所謂「上下繋」是也。

    蓋聖人既本陰陽而寓吉兇之理于卦、爻、彖、象矣。

    于是統而繋之,論其所以然,以示天下後世,使知其說而考之。

    始于修身,終于複命。

    始于參天地而成位,終于理天地而成能。

    以此處上,則帝王天子之德也。

    以此處下,則元聖素王之道也。

    此先聖所以垂教之極緻欤?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天尊地卑,則乾坤之體可見。

     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上下既列,則貴賤之位可明。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天動地靜,則剛柔之才可謂。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

     陰陽以辨,則異同列,異同立則愛惡形。

    同者以類聚而相愛,異者以群分而相惡也。

    愛惡相攻,吉兇所以生也。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陽輕清,故升而為象。

    陰重濁,故降而為成形。

    形象則山澤通氣,雷風相博,水火不相違。

    此萬物所以生,而變化所以兆也。

    是故,剛柔相摩,所以有八卦;八卦相蕩,所以有六十四卦。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此所以有萬物。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此萬物所以生生而窮,而人事于是乎始也。

    「乾知大始」, 主通其數,父道也,君道也。

    「坤作成物」, 主成其功,母道也,臣道也。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付之六子而已。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易知則有親, 故不言而人推高焉;易從則有功, 故不言而人推厚焉。

    有親則可久,物莫離焉;有功則可大,物所歸焉。

     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所歸乎易知如此。

    易道有三:下焉者以之成己,中焉者以之成位,上焉者以之成能。

    成己者,六十四卦之義也;成位者,乾坤之德也;成能者,大易之道也。

    引而伸之,成己者,君子事也;成位者,賢人事也;成能者,聖人事也。

    此言聖人法乾、坤成位之事,故稱賢人焉。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所謂大人舉禮樂,則天地将為昭焉。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所謂「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此章明聖人本陰陽作易,以寓吉兇之理,而法其道以成位乎其中之事。

    易之大教,其于此矣,故以為繋辭之首焉。

    夫易之為書,明吉兇而已。

    吉兇之理,其于六十四卦,而其原皆本于八卦。

    八卦又本于乾、坤,故學易當自乾、坤始。

    然乾、坤無形,不可億度,觀諸天地,乃可概見。

    蓋乾,陽物也,統天者也;坤,陰物也,統地者也。

    觀天尊地畀,則乾、坤上下之體定矣。

    畀高以陳,則乾、坤貴賤之位見矣;天動地靜,則乾、坤剛柔之材審矣。

     聖人設卦觀象,繋辭焉而明吉兇。

     惟因象設卦,故觀象繋辭。

     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此六十四卦所以殊用,而吉兇各不同也。

    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憂慮之象也。

    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晝宜進,夜宜退,能憂則常得之,無虞則常失之矣。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囚陰陽之理,以寓人事,是天地之道,而人法之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大象也; 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小象也。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考之于卦。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決之于蓍。

     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此聖人法六十四卦,以修身應物之事,故曰君子而已。

    吉則行之,兇則道之,何不利之有?此章明聖人既設卦矣,然後觀其象而繋之辭,以明吉兇,以教天下後世,使人法之,可以無大過。

    是故有大象之辭,卦辭是也,泰之「小往大來,吉亨」之類是已。

    有小象之辭,爻辭是也,「拔茅彙,征吉」之類是已。

    二象之辭,難不相同,皆因剛柔之變而已。

     剛柔相推而變化生,變化生則利害形,利害形則吉兇著。

    其在人,則語默進退之象,故聖人寓以得失悔吝之旨焉。

    君子能居而安之,樂而玩之,因時應變,行其吉而違其兇,何不利之有? 彖者,言乎象者也。

    爻者,言乎變者也。

     于象言象,則知爻者小象也。

    于爻言變,則知象者大象也。

     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