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六

關燈
人之知者,異乎在陰之鶴矣。

    ?艮下震上 小過:亨,利貞。

    可小事,不可大事。

    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權不足,故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也。

    」 「小過」可耳,非大人所宜。

     過以利貞,與時行也,不可為常。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

    有「飛鳥」之象焉,「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同于「随」矣。

    象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君子之過如此而已,是過于厚者也,故可以知仁。

    初六飛鳥以兇。

    應于四,故 象曰:「飛鳥以兇,不可如何也。

    」最在下故。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過也。

     相過謂之過,邂逅謂之遇。

    小過之時,宜下不宜上,故可過其祖,不可過其君也。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兇。

     象曰:「從或戕之」,兇如何也! 妣之與臣,何可邂逅?以得位而在中,故至三則雖過有所不可矣。

    不獨弗過焉,又當防之,弗防而從之,兇斯及之矣。

    上六亢非所應故也。

    九四,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象曰:「弗過遇之」,位不當也。

    「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雖不當位,然以下應于初,故不可過耳,然亦不可久也。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雷在山上之象。

    公弋取彼在穴 下而小取,庶幾焉,上自應二也。

    象曰:「密雲不雨」,已上也。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兇,是謂災眚。

     象曰:「弗遇過之」,已亢也。

     已亢矣,雖遇不可,況欲過焉?飛鳥之上,必離于網罟。

    ?離下坎上 既濟,亨小,利貞。

    初吉終亂,所以貴夫防微。

     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

    「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

    「初吉」,柔得中也。

    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小者皆亨,則上下偷惰之時,故以利貞終止為戒,與「率作興事」同義。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此儆戒無虞之意。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

     象曰:「曳其輪」,義「無咎」也。

     「既濟」之初已如是,況其久乎?此「高宗伐鬼方」所以至「憊」,而九五之礿祭所以吉大來也。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居「既濟」之時而中道自守,雖見侵于群枉,必無失矣。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象曰:「三年克之」,憊也。

     其憊者,小人好恃其強出以取勝,而不恤國家之患故。

    六四:襦有衣袽,終日戒。

     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處坎之下,當如是耳。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礿祭,實受其福。

     象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

    「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文王之事。

    上六:濡其首,厲。

     象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此亦飲酒而濡其首,故謂「終止則亂」。

    ?坎下離上 未濟亨。

    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處未濟而不果如此,何利之有!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

     凡得中皆有亨之道焉。

     「小狐汔濟」,未出中也。

    「濡其尾無攸利」,不續終也。

    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濟難之道,惟克果斷,乃罔後艱,非柔之所能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蚤正以待之。

    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此亦「曳其輪」而濡其尾者也。

    九二,曳其輪,貞吉。

     曳其輪而已,是以謂之「中」。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剛在險中故。

     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也。

     下卦皆在險,而二獨以中??吉,初不量力而三不當位,故其患如此也。

     九四:貞吉,悔亡。

    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已出險故。

     六五,貞吉無悔。

    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兼容并包,虛己委任之謂。

     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

    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處卦之外,孚于酒以全身可也,濡其首則已甚矣。

    未濟之終,有既濟之象焉,飲酒可也,濡其首則過也。

     吳園周易解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