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五

關燈
宋張根撰 下經 夬革姤鼎萃震升艮田漸歸井妺?乾下兌上 夬。

    揚于王庭,孚号有厲。

    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

    健而說,決而和, 如是而後可以無悔吝。

    「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必勝于外。

     「孚号有厲」,其危乃光也。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

    不為已甚。

     「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除惡務盡。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澤上于天」,其勢必決,君子法之,是以「施祿及下而忌居德」焉。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欲速之患。

    又雲欲速不量之弊。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在我無歉。

     九三:壯于??,有兇。

    君子夬夬,獨行遇兩若濡,有愠,無咎。

    決小人之道,不惡而嚴。

    「壯于??」,所以兇也。

    君子反之,是以免也。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

    「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外卦受決者也,據非其位,自宜遠引,庶可以免,而剛戾不信,其危可知。

     九五:苋陸夬夬,中行無咎。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中猶未光,況不中乎?人君而雠匹夫,其誰不懼!上六:無号,終有兇。

     象曰:「無号」之兇,終不可長也。

     勢必至是,惟中道乃免。

    以佞悅偷免于一時,終必見讨。

    觀上爻之義,則「夬夬」之道未易可知。

    ?巽下乾上「姤」女壯,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臣遇君之象。

     「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

    堅冰之戒, 天地相遇,品物鹹章也。

    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伊呂之事,姤之時義大矣哉! 非大人不足以大有為也。

    象曰:天下有風,「姤」。

    後以施命诰四方。

    萬姓悅服之謂。

     初六:系于金柅,貞吉。

    有攸往,見兇。

    羸豕孚蹢躅。

     此所以「勿用取女」,必不得已,惟剛以制之乃可。

    蓋女子、小人在所馭之如何,尤當謹之于始也。

    又解雲:當辨之于早。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牽也。

     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四在外,故曰「賓」。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此非推賢讓能之事。

     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雖過剛不中而無所偏也。

    九四:包無魚,起兇。

     象曰:「無魚」之兇,遠民也。

    據非其位,安得民乎!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

    「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詩以杞喻賢,以言包瓜,非所遇也。

    能含其章,遵養也。

    「志不舍命」者,憂在天下之謂,天降之福,不亦宜乎! 上九:姤其角,吝,無咎。

     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姤極斯窮,惟吝可免。

    ?坤下兌上 萃亨。

    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曰:「萃」,聚也。

    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

     「順以說而應」,非以剛中則悅,非道而已,何由得聚乎? 「王假有廟」,緻孝享也。

    合乎祖之謂。

     「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

    聚以正,故亨。

    「用大牲吉」,可以備禮矣。

     「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平治之時, 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順說之謂。

    象曰:澤上于地,萃。

     澤上于地,物故「萃」焉。

    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物極則反,故。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号,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

    萃之初,群下争進,三獨無應而比于四,故初疑貳,潰亂以萃,至于「若号」,亦可笑也。

    三志不在四,故「勿恤,往無咎」也。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六二,引吉無咎。

    孚乃利用礿。

    象曰:「引吉無咎」,終未變也。

     方萃之時,上下順說,聚多不正,而二獨待引而往,是以「??吉」而「無咎」。

    其操守如此,宜見信于人神而以薄緻孝享也。

     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

    往旡咎,小吝。

     象曰:「往無咎」,上巽也。

     獨無外應,而上六以同患相憂故。

    案程、朱之說,皆以六三陰柔,進不能求萃于四,退而與二,則二又以中正應五,惟往而從上六,雖非陰陽正應,然以類相從,上亦「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