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四

關燈
在位也。

    忠孝所緻,何吉如之!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愛也。

     上正下順,何疑之有?文王之事。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

     家人之終,不弛其嚴,疑若有悔,惟反身以率之,此所以信服而無怨也。

    ?兌下離上睽,小事吉。

    此論其常。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說而麗乎明, 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

    睽之時用大矣哉,非大人莫能通之。

    象曰:上火下澤,「睽」。

    君子以同而異,可否相濟。

     初九:悔亡。

    喪馬勿逐,自複。

    見惡人,無咎。

     象曰:「見惡人」,以辟咎也。

    子見南子之事。

     九二:遇主于巷,無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異乎洩柳之已甚矣。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

    「無初有終」,遇剛也。

     一陰處二陽之間,故見疑于上九。

    上九剛明,不終疑也,故有遇雨之吉。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象曰:交孚無咎,志行也。

     失位無應,下交于初,同志相求,何咎之有! 六五:悔亡。

    厥宗噬膚,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所謂「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也。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

    往遇雨則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睽極則反,斷決之義。

    ?艮下坎上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

    文王與纣之事,所謂往來之義如此。

    利見大人,貞吉。

    呂望之事。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

    見險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

    「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利見大人」,往有功也。

    當位貞吉,以正邦也。

    蹇之時用大矣哉! 「睽」、「蹇」皆君子用權之時,而「睽」以柔得中,「蹇」以剛得位,此所以或言「小事吉」,或言「利見大人」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

    其流通之性阙矣。

    君子以反身修德,下學上達而已。

    初六:往蹇,來譽。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

    待時之謂。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終無尤也。

    比幹之事。

    九三:往蹇來反。

     象曰:「往蹇來反」,内喜之也。

    季子之事。

    六四:往蹇來連。

     象曰:「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連」猶「連茹」之「連」,微子之事。

    九五:大蹇朋來。

     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二老是也。

     上六:往蹇來碩,吉。

    利見大人。

     象曰:「往蹇來碩」,志在内也。

    「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雖脫難而在下,以動為體,附上乃吉爾。

    箕子之事。

    ?坎下震上解利西南。

    蹇難之散,故不言東北。

    無所往,其來複吉。

    箕子之事。

    有攸往,夙吉。

    微子之事。

     彖曰:「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

    「解利西南」,往得衆也。

    方以類聚之謂。

     「其來複吉」,乃得中也。

    「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

    經綸之際,故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本皆甲坼。

    解之時大矣哉! 非大人莫能建不拔之基。

     象曰:雷雨作,解。

    君子以赦過宥罪,與天下更始。

    初六:無咎。

     象曰:剛柔之際,義無咎也。

    坎為難者也,震脫難,斯讨難矣。

    故上卦皆有讨難之辭,而下卦皆有受讨之義。

    初非難首,而以柔在下,複居解始,是以免也。

     九二:田??三狐,得黃矢,貞吉。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二為難首,進退疑懼,六五之若不為已甚,故得以自歸焉。

     六三:負且乘,緻寇至,貞吝。

    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

    自我緻戎,又誰咎也! 為難之黨既免于讨,幸矣,複竊高位,宜見伐也。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當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