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中通理達權之謂。
謹案:非通則禦纂周易折中引蔡氏清曰:「黃中無以應乎外」,與達權之義正合。
原本作「遠權」,系傳寫之誤,今改正。
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
功成治定,制禮作樂之謂。
陰疑于陽必戰,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
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
明其為賊之謂。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
天玄而地黃, 各正其分,用六所以大而能終也。
?震下坎上 屯元亨利、貞。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震、坎皆陽,而曰剛柔始交者,此論乾坤而不論卦,與損剛益柔之義同。
動乎險中,大亨貞。
雷雨之動滿盈, 于物則利,于人則屯。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甯。
無主益亂。
象曰:雲雷,屯。
君子以經綸。
拯危定難,固屬君子。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
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應物則利,治亂則兇。
案:初九雖系有為之才,然當屯難之初,伏處在下,未可出而治亂,故曰「治亂則兇」。
原本作「始亂」,與卦義未協,今改正。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歲寒然後知松柏,擾攘然後見君子。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
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屯難之際,失位無應,進退之幾于是乎在,惟君子為能不俟終日也。
象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
屯道革,故。
往吉,無不利。
以貴求下,利孰大焉!象曰:求而往,明也。
不失時故。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人主病不廣大,況多難之時乎!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上下無交,志當益壯,而乃效兒女之悲,不足道矣。
?坎下艮上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則不告。
利貞。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險在下而止,所以為 「蒙」。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直而溫,寬而栗之謂。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
「再三渎,渎則不告」,渎蒙也。
剛而無虐,簡而無傲之謂。
蒙以養正,聖功也,守之以愚。
象曰:山下出泉,蒙。
初出于山,莫适所之,蒙之始也。
道之以道,可至于海,蒙之終也。
不知所以道之,茫然無所歸宿,斯為下矣。
君子以果行育德,乃免于蒙。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
發蒙之道,以威為先。
始雖甚艱,終乃甚福。
治亦如之。
以「往吝」,蒙之始。
故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正法所以警之,宥罪所以待之,不少假借之謂。
九二:包蒙吉。
善救之謂。
納婦吉。
勿庸疾怨之謂。
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夫義婦德,宜有子焉。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此所以為「蒙」。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自棄之謂。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成王之事,上九擊蒙,待之盡,故不利為寇。
利禦寇。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乾下坎上需交則為屯,不交則為解。
有孚,光亨,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所以異于蹇,二得之矣。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所以異于屯,五得之矣。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雲上于天,需。
君子以飲食宴樂。
萬物皆得,故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處難之初,故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于
謹案:非通則禦纂周易折中引蔡氏清曰:「黃中無以應乎外」,與達權之義正合。
原本作「遠權」,系傳寫之誤,今改正。
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
功成治定,制禮作樂之謂。
陰疑于陽必戰,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
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
明其為賊之謂。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
天玄而地黃, 各正其分,用六所以大而能終也。
?震下坎上 屯元亨利、貞。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震、坎皆陽,而曰剛柔始交者,此論乾坤而不論卦,與損剛益柔之義同。
動乎險中,大亨貞。
雷雨之動滿盈, 于物則利,于人則屯。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甯。
無主益亂。
象曰:雲雷,屯。
君子以經綸。
拯危定難,固屬君子。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
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應物則利,治亂則兇。
案:初九雖系有為之才,然當屯難之初,伏處在下,未可出而治亂,故曰「治亂則兇」。
原本作「始亂」,與卦義未協,今改正。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歲寒然後知松柏,擾攘然後見君子。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
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屯難之際,失位無應,進退之幾于是乎在,惟君子為能不俟終日也。
象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
屯道革,故。
往吉,無不利。
以貴求下,利孰大焉!象曰:求而往,明也。
不失時故。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人主病不廣大,況多難之時乎!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上下無交,志當益壯,而乃效兒女之悲,不足道矣。
?坎下艮上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則不告。
利貞。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險在下而止,所以為 「蒙」。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直而溫,寬而栗之謂。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
「再三渎,渎則不告」,渎蒙也。
剛而無虐,簡而無傲之謂。
蒙以養正,聖功也,守之以愚。
象曰:山下出泉,蒙。
初出于山,莫适所之,蒙之始也。
道之以道,可至于海,蒙之終也。
不知所以道之,茫然無所歸宿,斯為下矣。
君子以果行育德,乃免于蒙。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
發蒙之道,以威為先。
始雖甚艱,終乃甚福。
治亦如之。
以「往吝」,蒙之始。
故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正法所以警之,宥罪所以待之,不少假借之謂。
九二:包蒙吉。
善救之謂。
納婦吉。
勿庸疾怨之謂。
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夫義婦德,宜有子焉。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此所以為「蒙」。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自棄之謂。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成王之事,上九擊蒙,待之盡,故不利為寇。
利禦寇。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乾下坎上需交則為屯,不交則為解。
有孚,光亨,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所以異于蹇,二得之矣。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所以異于屯,五得之矣。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雲上于天,需。
君子以飲食宴樂。
萬物皆得,故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處難之初,故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