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七

關燈
此可不戒乎 子曰貴而無位髙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此不謙之咎 不出戶庭無咎 借用白茅慎以往也不出戶庭慎以居也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此又明寡過之義不獨以謙為貴又當以不密為戒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乗緻冦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乗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乗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乗緻冦至盜之招也 此又明寡過之義當以任重為終故曰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知此則可以保天下國家矣聖人雖立象以盡意而意有不可以言盡故繋辭焉以盡其言而言又有不可以窮故卦爻之辭亦舉其大略耳觸?而長之然後易之道明故聖人舉是數爻而廣喻之以為教使學者知其防而期于自得也如鳴鶴在隂其子和之象以為中心願焉而繋辭乃推言行之動天地同人先号咷而後笑象以為中直爾而繋辭乃有出處語黙斷金如蘭之義故所貴乎觸?而長之者如此學易者不可不知也子夏問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素以為絢兮而子曰繪事後素固已出于詩人之意外矣子夏又雲禮後乎又出于仲尼之意外故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葢六經俱然不獨詩也而易象尤重此聖人所以至于韋編三絶而不知老之将至也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案朱子語?雲自大衍之數五十至再扐而後挂便接幹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至可與祐神矣為一節是論大衍之數自天一至地十卻連天數五至而行?神也為一節是論河圖五十五之數今其文間斷差錯不相連接舛誤甚明是朱子之時節次已錯今此本天一至十二十字移在第十章首而天數五至而行?神也四十四字移在再扐而後挂之下即朱子所見舛誤之本也】 聖人既為卦爻以示教而卦可以藏往而不可以知來爻有變動學者莫知所适故作為大衍之法質諸神明以求之使天下後世有攷焉四時十二月二十四氣與閏是為一嵗天地之功成而萬物之理備矣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數具此矣而蓍之數适合焉是謂神物故取而用之 分而為二以象兩 隂陽 挂一以象三 沖氣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竒于扐以象閏五嵗再閏故再扐而後挂 言再扐而後挂則未扐不挂可知言挂而後言揲則挂亦揲可知凡分揲無常數惟意所欲質諸?神之義也葢分而為二先揲其左後揲其右皆扐其餘數謹其竒耦然後挂而又四揲之觀其餘以定陰陽焉三者皆竒為老陽皆耦為老陰一竒為少陽一耦為少陰凡三揲而成六爻是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每卦每爻必具三才之義也故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此不易之理也後世以三金易之葢得其遺法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五行之所以生成也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神也 故乾坤之策取焉 幹之策二百一十有六 參天之數 坤之策百四十有四 兩地之數 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乾坤之策乾坤一爻共六十防此一候之數也故三百六十日而七十二候具焉 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大衍之數所以五十也 是故四營而成易 陰陽體也 十有八變而成卦 陰陽之氣全 八卦而小成 四時具矣 引而伸之觸?而長之 萬物之義備矣 天下之能事畢矣 體常盡交無所不過之謂 顯道 所謂顯諸仁 神德行 所謂藏諸用 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所謂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 大衍之數一嵗之數也天地之數五行之數也五行運于天地之間五嵗而小成故五日為一候三候而為氣二氣而為月三氣而為節二節而為時四時八節十二月二十四氣凡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而嵗功成乾坤之策具于此矣故欲求乾坤之策以合大衍之數當自五位始所謂五位者有相得之位有相合之位其相得也分而為十日其相合也分而為十二辰故天一與地二相得而為甲乙天三與地四相得而為丙丁天五與地六相得而為戊己天七與地八相得而為庚辛天九與地十相得而為壬癸此屬乎天者也其相合也天一生水于亥子而地六成之地二生火于巳午而天七成之天三生木于寅卯而地人成之地四生金于申酉而天九成之天五生土于辰戌醜未而地十成之此屬乎地者也天道常動故十曰運乎上地道常靜故十二辰定乎下天地相合而後萬物生于甲子而終于癸亥凡六十日而一周是謂之策此五日所以為一候而五嵗所以為小成故曰天六地五數之常也水木土屬乎天地之間天合其生成之數凡六六六三十六故幹之策二百一十有六火金屬乎地是謂兩地合其生成之數凡四四六二十四故坤之防一百四十有四合乾坤之防三百有六十是謂一嵗而萬物所以終始可見矣變化之所以成?神之所以行可知矣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如神之所為乎易有聖人之道四焉 濟世之具 以言者尚其辭 謂繋辭 以動者尚其變 謂爻 以制器者尚其象 謂卦 以蔔筮者尚其吉 謂大衍 是以君子将有為也将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