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七

關燈
萬物生終于剝而萬物死則死生之説可知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神之情狀 生生死死往來乎天地之間耳精氣之聚而為生散而為死則以鬼神之情亦與人同而已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觀于易而知二者則與天地相似矣故莫之或違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與天相似則知周乎萬物矣故能以其道濟天下而莫之或過 旁行而不流 不過者經也旁行者權也 樂天知命故不憂 順天之數故 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體地之德故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若然者非特不違而已又有以裁成其道 曲成萬物而不遺 非特不過而已又有以輔相其宜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 惟其能裁成輔相故不違消息進退之理此其所以無違過也 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變化不測故曰無方數所不及者體而用之故曰無體 一陰一陽之謂道 體而用之寓于卦象者也有所存焉此易之所以為體而萬物之本也 繼之者善也 功用益顯四德是已 成之者性也 人皆具惟是君子為能黙而該之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此易所以不得不興而聖人所以不得不作也 顯諸仁藏諸用 所以列于卦故曰顯所以寓于此故曰藏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 與民同患之道盡矣 盛德大業至矣哉 内外兼進之謂 富有之謂大業 廣大悉備之謂 日新之謂盛德 萬世無之謂 生生之謂易 變化無窮之謂 成象之謂幹 凡所以造始者皆幹之道 效法之謂坤 凡所以成終者皆坤之道 極數知來之謂占 通天下之性是也 通變之謂事 成天下之務事也 陰陽不測之謂神 凡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使民由之而不知者是也聖人體此以治天下則天下治帝王之能事畢矣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逺則不禦 極乎形氣之表 以言乎迩則靜而正 黙而該之 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所以有廣大之号 夫幹其靜也専 無所待也 其動也直 無所屈也 是以大生焉 無所不覆 夫坤其靜也翕 收斂之謂 其動也辟 敷施之謂 是以廣生焉 無所不載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聖人之德如此能廣大則可以配天地能變通則可以配四時能顯晦則可以配日月能易簡則可以配乾坤之至德廣大者易之道也變通者易之用也陰陽之義易之行也易簡之善易之德也此皆成位之事 子曰易其至矣乎 不能以有加矣 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 聖人體易而法天地之大故德崇而業廣極髙明而道中庸之謂 知崇 北方之物也 禮卑 南方之物也 崇效天卑法地 崇效天故德言崇卑法地故業言廣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由而不知之耳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惟聖人謂能成其性而存之惟能成性故能存其所存能存其所存故道義之所自出也道天也故德以之崇義人也故業以之廣知夫天之所為則知人之所為至矣故聖人重禮治 此章言聖人立爻象之教不可違如此學者當拟之而言議之而動則可以成變化之道無施不可也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赜而拟諸其形容 八卦是也 象其物宜 六十四卦是也 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防通以行其典禮繋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 象言其體非極深不足以知之爻言其用非研幾不足以知之典禮者治人之具也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惡也 故當拟之而後言 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故當議之而後動 拟之而後言 象有定體故言拟 議之而後動 爻主通變故言議 拟議以成其變化 神而明之謂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道行于妻子則無所往而不行矣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況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裡之外違之況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迩見乎逺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此所以貴乎拟議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如此 同人先号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此又明言行不必同也惟其當而已矣 初六借用白茅無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借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無所失矣 此又明慎則寡過之義故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勞謙君子有終吉 謙之利如此可不務乎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緻恭以存其位者也此又明寡過之義不特以慎為美又以謙為貴 亢龍有悔 亢之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