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子謂看雞雛可以觀仁為是那嫰小底便有仁底意思在問如所謂初來意思便是不知思慮之萌不得其正時如何曰這便是地頭着賊便是那元字上着賊了如合收斂而不曾收斂時便是利底地頭着賊了如合貞靜時不能貞靜便是正底地頭着賊了以一身觀之元是頭亨便是手足利便是胷腹貞便是元氣所歸宿處所以人頭亦謂之元首穆姜亦曰元者體之長也今若能知得所謂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貞上面一個元字便是包那四個下面元字則是偏言則一事者恁地說則太煞分明了須要知得所謂元之元亨之元利之元貞之元者蓋見得此則知得所謂隻是一個也若以一歲之體言之則春便是元然所謂首夏清和便是亨之元孟秋之月便是利之元到那初冬十月便是貞之元也隻是初底意思便是道夫曰如先生之言正是程子說複其見天地之心複之初爻便是天地生物之心也曰今隻将公所見看所謂心譬如谷種生之性便是仁陽氣發處乃情也觀之便見久之複曰正如天官冢宰以分職言之特六卿之一耳而曰建邦之六典則乂統六卿也【楊道夫録】 先生問幹以仁包四者之義幹曰康節先生詩雲天根月窟常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程先生亦雲靜後見萬物皆有春意且如一卓一椅安頓得是便是仁蓋無乖戾便是生意故曰仁者與物無對以其無往非仁此仁之所以包四者也先生曰一卓一椅安頓得是隻可謂之中不可謂之仁要理會得仁當就初生處看便見得仁字分明以人身觀之元是頭亨是胷腹利貞是元氣歸宿處所以人頭謂之元首穆姜亦曰元者體之長也如春夏秋冬春為一歲之首由是而為夏由是而為秋為冬皆自此生出所以謂仁包四德者隻緣四個是一個以元亨利貞言之隻是一個元卻有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貞上四個元字便是包四德下一個元便是主一事又有亨之元利之元貞之元曉得此意則仁包四者尤明白亨之元者夏四月初是也利之元者秋七月初是也貞之元者冬十月初是也程先生亦謂雞雛可以見仁者亦是看其初生意思也問物理固如此就人心思慮上觀之如何先生曰思慮方萌持守得定便是仁如思慮方萌時錯了便是賊其仁當施為時錯了便是賊其禮當收斂時錯了便是賊其義當貞靜時錯了便是賊其智凡物皆有個如此道理 所論春不可以包夏秋冬亦未然若如所論則是元字是摠說下面須更添一字與亨利貞别為四德矣豈理也邪【荅林德久】 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德此段隻於易元者善之長與論語言仁處看若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則貞又包四者周易一書隻說一個利則利又大也元者善之長也善之首也亨者嘉之會也好底會聚也義者宜也利即義也萬物各得其所義之合也幹事事之骨也猶言體物也看此一段須與太極圖通看四德之元安在甚處剝之為卦在甚處乾天也一段在甚處方能通成一片不然則不貫通少間看得如此了猶未是受用處在【此因問近思録首數條○葉賀孫録】 光祖問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一事專言包四者曰元是初發生出來生後方會通通後方始向成利者物之遂方是成得六七分到貞處方是十分此偏言也然發生中已具後許多道理此專言也【葉賀孫録】 道夫問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此也隻是先生向所謂初之意否曰萬物之生天命流行自始至終無非此理但初生之際淳粹未散尤易見耳隻如元亨利貞皆是善而元則為善之長亨利貞皆自那裡來仁義禮智亦皆善也而仁則為萬善之首義禮智皆從這裡出耳【楊道夫録】 或問論語言仁處先生雲理難見氣易見但就氣上看便見如看元亨利貞是也元亨利貞也難看且看春夏秋冬春時盡是溫厚之氣仁便是這般氣象夏秋冬雖不同皆是陽春生育之氣行乎其中故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鄭南升録】 又曰天之生物便有春夏秋冬隂陽剛柔元亨利貞在人則為仁義禮智是個胚撲裡便有這底 仁義禮智隻把元亨利貞春夏秋冬看便見知覺自是智之事在四德是貞字而知所以近乎仁便是四端循環處若無這智便起這仁字不得 元亨利貞隻就物上看亦分明所以有此物便有此氣所以有此氣便有此理所以易傳隻說元者萬物之始【雲雲】不說氣隻說物者言物則氣與理皆在其中至雲天地間無無理之氣所以有此氣者以其有此理也【楊至録】 元亨利貞理也有這四段氣也有這四段理便在氣中兩個不曾相離 元亨利貞仁義禮智金木水火春夏秋冬将這四個隻管涵泳玩味盡好 故曰乾元亨利貞他把乾字當君子【?淵録】 問元者善之長曰元亨利貞皆善也而元為四者之長是善端初發見也 元亨利貞有次第仁義禮智因感而發則無次第曰發時無次第生時卻有次第【蕭佐録】 氣無始無終是從元處說起元之前又是貞了如子時是今日子之前又是昨日之亥無空缺時然天地間有個局定底如四方是也有個推行底如四時是也理都如此元亨利貞隻就物上看亦分明所以有此物便有此氣所以有此氣便有此理故易傳隻說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不說氣隻說物者言物則氣與理皆在其中伊川所說四句自動不得隻為遂字成字說有未盡熹略添字說盡【舒高録】 易中言元者善之長說得最親切無滲漏仁義禮智莫非善這個卻是善之長仁是有滋味底物事說做知覺時知覺卻是無滋味底物事仁則有所屬如孝弟慈和柔愛皆屬仁 元亨播羣品利貞固靈根非誠諒無有五性實斯存世人逞私見鑿智道彌昬豈若林居子幽探萬化原【齋居感興詩】 先生問道夫曰公别看甚文字曰隻看近思録今日問個明日複将溫尋子細熟看曰如适間所說元亨利貞是一個道理之大綱目須當時複将來子細研究如濂溪通書隻是反覆說這一個道理蓋那裡雖千變萬化千條萬緒隻是這一個做将去【楊道夫録】 體仁如體物相似人在那仁裡做骨子故謂之仁仁隻是個道理須着這人方體得他做得他骨子比而效之之說卻覺不是 伊川說利物足以和義覺見它說得糊塗如何喚做和合於義四句都說不力【?淵録】 問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