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經部,易類,文公易說
欽定四庫全書
文公易說卷十四 宋 朱監 撰系辭下傳
問乾坤其易之門邪所謂門者是六十四卦皆由是而出如兩儀生四象隻管生出故曰門為複是取其阖辟之幾邪曰隻是取其阖辟之幾六十四卦隻是這一個陰陽阖辟而成但看他下文雲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便是見他隻是這兩個【林學蒙録】
乾坤易之門不是乾坤外别有易隻易便是乾坤乾坤便見似那兩扇門相似一扇開便一扇閉隻是一個陰陽做底如阖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淵録】
乾陽物坤陰物陰陽形而下者乾坤形而上者【楊道夫録】以體天地之撰【撰是所為○吳必大録】
天地之撰撰即是說它做處【?淵録】
問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是指系辭而言是指卦名而言曰他後兩三番說名後又舉起九卦說看來隻是為卦名又曰系辭自此以後皆難曉【林學蒙録】
於稽其類一本作於稽【音啓】其颡又一本於作烏不知如何但不過是說稽考其事類【?淵録】
其衰世之意邪伏羲畫卦時這般事都已有了隻是未曾經曆到文王時世變不好古來未曾有底事都有了他一一經曆這崎岖萬變過來所以說出那卦辭如箕子之明夷如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此若不是經曆如何說得【同上】
彰往察來往者如陰消陽長來者事之未來吉兇【同上】問彰往察來如神以知來知以藏往相似往是已定底如天地陰陽之變皆已見在這卦上了來謂方來之變亦皆在這上了曰是【林學蒙録】
微顯闌幽幽者不可見便就這顯處說出來顯者便就上面尋出這不可底教人知又曰闡幽便自微顯又曰這如顯道神德行相似【林學蒙録】
微顯闡幽便是顯道神德行德行顯然可見者道不可見者微顯闡幽是将道來事上看言那個雖是粗底然皆出於道義之藴【潛龍勿用顯也陽在下也隻是就兩頭說】微顯所以闡幽闡幽所以微顯隻是一個物事【沈僴録】
文振問季文子三思而後行與令尹子文陳文子忠清等數段先生曰此數段是聖人微顯闡幽處惟其似是而非故聖人便分明說出來要人理會得如臧文仲人皆以為知聖人便說道他既惑於鬼神安得為知蓋蔔筮之事聖人固欲使民信之然藏蓍龜之地須自有個合當底去處今文仲乃為山節藻梲以藏之便是他個心一向倒在蔔筮上面了如何得謂之知古說多道他是僭某以為若是則不止謂之不知便是不仁了聖人今隻說它不知便是隻主不知而言也【潘時舉録】
鄭仲履問易系雲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如何止取九卦先生雲聖人論處憂患偶然說此九卦爾天下道理隻在聖人口頭開口便是道理偶說此九卦意思自足若更?一卦也不妨更不說一卦也不妨隻就此九卦中亦自盡有道理且易中盡有處憂患底卦非謂九卦之外皆非所以處憂患也若以困為處憂患底卦則屯蹇非處憂患而何觀聖人之經正不當如此後世拘于象數之學者乃以為九陽數聖人之舉九卦蓋合此數也尤泥而不通矣【襲蓋卿録】
問論易九卦雲聖人道理隻在口邊不是安排來如九卦隻是偶然說到此而今人便要說如何不說十卦又如何不說八卦便從九卦上起義皆是胡說且如履德之基隻是要以踐履為本謙德之柄隻是要謙退若處患難而矯亢自高取禍必矣複德之本如孟子所謂自反困德之辨隻是困而能通則可辨其是困而不通則可辨其非損是懲忿窒欲益是修德益令廣大巽德之制巽以行權巽隻是低心下意要制事須是将心入那事裡面去順它道理方能制事方能行權若心麤隻從事皮膚上綽過如此行權便就錯了巽伏也入也【林學蒙録】
三陳九卦初無它意觀上面其有憂患一句便見得是聖人說處憂患之道聖人去這裡偶然看得這幾卦有這裡道理所以就這個說去若論到底睽蹇皆是憂禍患底事何故卻不說以此知隻是聖人偶然去這裡見得有此理便就這裡說出聖人視易如雲行水流初無定相不可确定他在易之序履卦當在第十上面又自不說乾坤【?淵録】
三陳九卦是聖人因上說憂患故發明此一項道理不必渾泥如困德之辨若說蹇屯亦可蓋偶然如此說大畧易之書如雲行水流本無定相确定說不得楊子雲太元一爻吉一爻兇相閑排将去七百三十贊乃三百六十五日之晝夜晝爻吉夜爻兇又以五行參之故吉兇有深淺毫髪不可移此可為典要之書也聖人之易則有變通如此卦以陽居陽則吉他卦以陽居陽或為不吉此不可為典要之書也【黃顯子録】
問巽何以為德之制曰巽為資斧所以多作斷制之義蓋巽之義非順字所能盡順而能入之謂巽一隂入在二陽之下是入細直徹到底不隻是到皮子上者如此方能斷得殺若不見得盡如何可以行權【吳必大録】
井居其所而遷又雲井德之地也蓋井有定體不動然水流出去而不窮猶人心有守不動而應變於外則不窮也德之地地是那不動之地頭
複雖一陽生然而與衆隂卻不相亂人之善端方萌雖小然而衆惡卻遏他不得
損先難而後易不探虎穴不得虎子須是舍身入裡面去如抟宼雠方得之若輕可地說得不濟事【黃顯子録】
博學而詳說之将以反說約也損先難而後易凡百皆然【楊道夫録】
損先難而後易如子産為政鄭人歌之曰孰殺子産吾其與之及三年後人複歌而誦之蓋事之初在我亦有所勉強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