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二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粹言卷七十二   宋 方聞一 編 序卦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惟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伊川先生曰萬物始生郁結未通故為盈塞於天地之間至通暢茂盛則塞意亡矣天地生萬物屯物之始生故繼乾坤之後【易傳】 橫渠先生曰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聚而不得出故盈雖雷亦然【易說】 白雲郭氏曰三才之序先天地而後萬物萬物盈天地之間人居萬物之中聖人之道周萬物而濟天下則萬物複附於聖人故聖人與天地相似是以萬物盈天地聖人之道亦盈天地物盡則聖人之道盡孟子所謂塞乎天地之間者也○易卦三才也乾坤為天地唯人事不齊故自屯以往皆為人道然後可配乾坤以見乾坤之大非諸卦比也屯為人事之始故次於坤物之始生屯之始也其究則盈也卦或有一義或二三義言於此者或取其一或二三取之不必皆同【并易說】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稺也 伊川先生曰屯者物之始生物始生稺小蒙昧未發蒙所以次屯也【易傳】 橫渠先生曰物生必蒙者蒙冒未肆【一作蒙稺者蒙昧未肆 易說】白雲郭氏曰上蒙卦也下蒙物之蒙也物以稺而蒙也【易說】 物稺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伊川先生曰夫物之幼稺必待養而成養物之所需者飲食也故曰需者飲食之道也雲上於天有蒸潤之象飲食所以潤益於物故需為飲食之道所以次蒙也○人之所需者飲食既有所須争所由起也訟所以次需也【并易傳】 橫渠先生曰需者飲食之道也雲上於天物皆有待之象【易說】 白雲郭氏曰物稺不可不養故天地待聖人以成能養人為事也飲食欲也欲為訟之始【易說】 訟必有衆起故受之以師師者衆也衆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伊川先生曰師之興由有争也所以次訟也○比親輔也人之類必相親輔然後能安故既有衆則必有所比比所以次師也○物相比附則為聚聚畜也又相親比則志相畜小畜所以次比也畜止也止則聚矣【并易傳】 白雲郭氏曰畜德畜賢畜君畜衆皆畜也是以比必有所畜【易說】 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伊川先生曰夫物之聚則有大小之别高下之等美惡之分是物畜然後有禮履所以繼畜也履禮也禮人之所履也【易傳】 橫渠先生曰德積則行必有方物積則散必有道【易說】白雲郭氏曰衆必有比比必有畜畜而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易說】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 伊川先生曰履得其所則舒泰泰則安矣泰所以次履也【易傳】 白雲郭氏曰履之而通者安之道不通則不安非所宜履也【易說】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伊川先生曰夫物理往來通泰之極則必否否所以次泰也○夫天地不交則為否上下相同則為同人與否義相反故相次又世之方否必與同力【一作欲】乃能濟同人所以次否也【并易傳】 白雲郭氏曰泰否時也同有盈謙皆在人事自取之耳能盡同人之道則否傾矣舜文是也物不可者猶雲物不能終通終否也【易說】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伊川先生曰夫與人同者物之所歸也大有所以次同人也○其有既大不可至於盈滿必在謙損故大有之後受之以謙也【并易傳】 白雲郭氏曰如器之容物盈則不能有故有大者同天無物可以盈不盈為謙【易說】○易曰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夫與人同者盡己盡人之性者也盡己盡人誠之至也誠至則可以有物是以物必歸焉苟或不然此亦不能大有之矣故曰不誠無物【中庸說】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伊川先生曰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承二卦之義而為次也有既大而能謙則有豫樂也豫者安和說樂之義【易傳】 白雲郭氏曰以謙有大則絶盈滿之累故優遊不迫而暇豫也【易說】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伊川先生曰夫說豫之道物所随也随所以次豫也【易傳】 白雲郭氏曰豫由中庸所謂素也素有富貴之道則可行乎富貴素有貧賤之道則可行乎貧賤行則随矣富貴貧賤其所随者也統言随義不必皆為随人【易說】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然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 伊川先生曰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承二卦之義以為次也夫喜說以随於人者必有事也無事則何喜何随蠱所以次随也蠱事也蠱非訓事蠱乃有事也○臨大也蠱者事也有事則可大矣故受之以臨也【并易傳】 白雲郭氏曰随善道也喜随人則失於無所擇故必有弊蠱者已弊之事弊而知改為則可大故有事複為大之幾【易說】 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