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
關燈
小
中
大
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
伊川先生曰夫與人同者物之所歸也大有所以次同人也 其有既大不可至於盈滿必在謙損故大有之後受之以謙也【并易傳】
廣漢張氏曰人能樂以天下與天下同其樂憂以天下與天下同其憂此與人同也而物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天下之大者不可自任其聰明要在持之以謙【易說】
白雲郭氏曰如器之容物盈則不能有故有大者同天無物可以盈不盈為謙【易說】 易曰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夫與人同者盡已盡人之性者也盡已盡人誠之至也誠至則可以有物是以物必歸焉苟或不然此亦不能大有之矣故曰不誠無物【中庸解】
漢上朱氏曰同人者與人同也與人同者物必歸焉舜太王是已故次之以大有認物之歸為己有者必驕驕則亢滿大複為累矣有大者不可盈也故次之以謙【易傳】
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伊川先生曰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承二卦之義而為次也有既大而能謙則有豫樂也豫者安和悅樂之義【易傳】
廣漢張氏曰惟能持之以謙則優遊而無事矣故謙而受之以豫【易說】
白雲郭氏曰以謙有大則絶盈滿之累故優遊不廹而暇豫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物歸之矣又持之以謙猶富而守之以儉豈不有餘裕哉有大而能謙者必暇豫也故次之以豫【易傳】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伊川先生曰夫說豫之道物所随也随所以次豫也【易傳】
廣漢張氏曰惟能悅以動故天下之人如蟻之慕羶蛾之赴火矣此象所以必有所随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豫猶中庸所謂素也素有富貴之道則可行乎富貴素有貧賤之道則可行乎貧賤行則随矣富貴貧賤其所随者也統言随義不必皆為随人【易說】
漢上朱氏曰事豫立則動而不跲衆必随之故次之以随【易傳】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
伊川先生曰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承二卦之義以為次也夫喜說以随於人者必有事也無事則何喜何随蠱所以次随也蠱事也蠱非訓事蠱乃有事也 臨大也蠱者事也有事則可大矣故受之以臨也【并易傳】
廣漢張氏曰天下之人推之不去卻之不得中心說而從之然後建立功業必有成績此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事之在天下未有驟而大者必積累以成之然後至於大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二陽進而四隂退駸駸已向於大矣【易說】
白雲郭氏曰随喜道也喜随人則失於無所擇故必有弊蠱者已弊之事弊而知改為則可大故有事複為大之幾【易說】
漢上朱氏曰好上人者人之情也以喜随人必有所事臣事君子事父婦事夫弟子事師非樂於所事者其肯随乎故次之以蠱蠱者事壞而後有事者也韓康伯曰可大之業由事以生臨者以大臨小也故次之以臨【易傳】
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廣漢張氏曰天下皆山也惟泰山可觀天下皆水也惟東海可觀況於人乎惟物大然後可觀【易說】白雲郭氏曰天地可觀者也聖人與國皆可觀也而聖人又觀乎道故可觀皆大物【易說】
漢上朱氏曰觀者自下觀上物大然後可觀是以王尚大故次之以觀【易傳】
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
伊川先生曰嗑者合也既有可觀然後有來合之者也噬嗑所以次觀也【易傳】
廣漢張氏曰惟其可觀然後有所合也太公居東海之濱伯夷居北海之濱所以盍於文王者以文王可觀然後有所合也故受之以噬嗑【易說】
白雲郭氏曰凡合在觀之後未有無所見而合者不獨大觀而後有合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在上而無可觀則在下引而去矣非可觀其能有合乎故次之以噬嗑【易傳】
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飾也伊川先生曰物之合則必有文文乃飾也如人之合聚則有威儀上下物之合聚則有次序行列合則必有文也贲所以次噬嗑也【易傳】
廣漢張氏曰夫有物間之故欲合而不可得矣惟噬而後嗑此噬嗑所以為合去小人而君子合也然物不可以苟合無故而合必以無故而離聖人必綢缪委曲憂其合之易則散之亦易也故受之以贲贲者飾之以禮而為之文飾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人之合則有上下長少非禮以飾之則無分無分則亂故不可苟合【易說】
漢上朱氏曰噬嗑者噬而合者也物不可以苟合苟合者其終則離必緻飾焉故次之以贲贲隂陽相飾也【易傳】
緻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
伊川先生曰夫物至於文飾亨之極也極則必反故贲終則剝也【易傳】
廣漢張氏曰夫贲者設飾則貴於文者夫文之太過則滅其質而有所不通故緻飾則亨有所盡言其不通故受之以剝剝者五隂剝一陽此所以為剝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自同人大有謙豫随蠱臨觀噬嗑贲聖人所以履泰傾否之美道備盡於斯其道極盡則有剝矣【易說】
漢上朱氏曰緻飾然後物亨亨則盡矣無以複加故次之以剝剝者剝也此商周之末所以不勝其弊文之末流也【易傳】
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複複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
伊川先生曰物無剝盡之理故剝極則複來隂極則陽生陽剝極於上而複生於下窮上而反下也複所以次剝也 複者反於道也既複於道則合正理而無妄故複之後受之以無妄也【并易傳】
廣漢張氏曰寒極則生暑隂極則生陽隂窮於上則陽複於下此窮上反下故受之以複凡天下之事皆妄也惟複而反本則無妄然後受之以無妄【易說】
白雲郭氏曰剝窮則降而必複於道複於道則不妄以見小人之剝皆妄也是以小人無忌憚而君子唯誠之為貴【易說】
漢上朱氏曰物窮則反不可終盡剝陽窮於上而終反於下故次之以複複天理則無妄無妄則其動也天故次之以無妄【易傳】
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伊川先生曰無妄則為有實故可畜聚大畜所以次無妄也【易傳】
廣漢張氏曰天之生民有孚於中能有其無妄則所養大矣故受之以大畜【易說】
兼山郭氏曰健為天德大畜止健畜天德也故彖曰剛健笃實輝光日新其德不能畜大德則見於有為者不能無妄故天德止於大畜而動於無妄也序卦曰有無妄而後可畜是為交相養之道則知無妄者動亦無妄靜亦無妄而大畜一於止矣【浩然圖】
白雲郭氏曰大畜畜無妄之道而已無妄之道天道也有無妄之道則可畜猶有天命之性則可率而循之是以君子存其心養其性使不失赤子之心者以此【易說】
漢上朱氏曰無妄然後物物循理乃可大畜故次之以大畜前曰比必有所畜者比而後畜其畜也小故次之以小畜【易傳】
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伊川先生曰夫物既蓄聚則必有以養之無養則不能存息頣所以次大畜也【易傳】
廣漢張氏曰物畜然後可以推而養人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有所畜則天道止於我矣不有以養之将複失其正孟子所謂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間者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物能畜止然後可養雖養虎不外是也故次之以頣頣者觀人之養也求口實以自養也【易傳】
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
伊川先生曰凡物養而後能成成則能動動則有過大過所以次頣也【易傳】
廣漢張氏曰不養安能出而應世動而有為乎不成則不達也故頤然後繼之以大過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大過之動非常動也不能大養其德者不可動養大過之德如養枯楊使之生稊蓋亦難矣豈可失所養而妄動哉此孟子所以養浩然之氣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聖人養賢賢人養德不養之則不能動大過者動而大過乎物也故次之以大過【易傳】
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伊川先生曰理無過而不已過極則必陷坎所以次大過也 陷於險難之中則必有所附麗理自然也離所以次坎也【并易傳】
橫渠先生曰一陷溺而不得出為坎一附麗而不能去為離【易說】
廣漢張氏曰大過者從權以濟其一時然大過有弊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夫物過其中則陷而入於險矣陷而入於險必思有所附麗而出其險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上經始於乾坤而終於坎離者此其序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過越非常則蹈陷害所謂陷必有所麗也或麗於險或麗於阻皆為陷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大過六爻皆以居安不動為忌君子之所以過者時也過而不已則失中失中則陷沒坎陷也陷必有所附麗乃能出險故次之以離離麗也一本雲麗必有所感故次之以鹹鹹感也【易傳】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伊川先生曰天地萬物之本夫婦人倫之始所以上經首乾坤下經首鹹繼以恒也天地二物故二卦分為天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婦故鹹與恒皆二體合為夫婦之義鹹感也以說為主恒常也以正為本而說之道自有正也正之道固有說焉【易傳】
橫渠先生曰性天經然後仁義行故曰有父子君臣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正蒙】
廣漢張氏曰序卦上經之首不言乾坤下經之首不言鹹者蓋天地者形也乾坤者天地之道也於序卦言天地欲人即天地以求其乾坤者欤有心為感無心為鹹於序卦言夫婦而不言鹹者欲人即夫婦以求其無心之鹹者欤蓋乾坤與鹹初無所受故也未有天地而萬物安從生及夫天位乎上而施其氣地處乎下而生其形此有天地然後有萬物也夫乾天也故稱乎父所以成男坤地也故稱乎母所以成女此有萬物然後有男女也男女者言其自然之别也男正位乎外必有以代其終女正位乎内必有以造其始者此男女暌而其志通故有男女然後有夫婦者言其自然之配也夫婦之道納采問名親迎下嫁不敢苟合者以父子之道已肇於此也謂之父子言其有自然之繼也父子之間視安問寝合室異宮不敢亵渎者以君臣之道已着於此也謂之君臣言其有自然之分也至於有君臣則上下之分不得不嚴所謂男女夫婦父子其尊卑高下鹹有自然之分也知自别於萬物之中者以其有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