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往來理之常也有往必有來有來必有往理勢之相感然也往而不來來而不往理無是也知往來之說則凡憧憧往來相感無定固有理存不必皆從爾思也惟知同歸殊塗一緻百慮則天下何思何慮矣蓋朋從爾思者爾所感也不從爾思者非爾所感其往來自相感也日月寒暑是也有以屈信相感者尺蠖龍蛇是也有以精義相感而緻用者聖人是也此雖殊塗而同歸於感也又何必朋從爾思乎故日月往來則明生寒暑往來則歲成尺蠖之屈知其必信龍蛇之蟄知其必神然則聖人精義入神豈用以寂然而已哉必将緻用於天下利用安身豈用以私一己而已哉必将崇德而廣業是皆往來屈信相感而利生出於自然者也夫惟有往來之感故天下之有成者在是焉有屈信之感故天下之緻利者在是焉聖人内明屈信以成已故足以利用安身外窮往來以成物故足以窮神知化所以兼日月寒暑之成與夫尺蠖龍蛇之利也然非往則不來非屈則不信非精義入神則不能緻用過此以往皆非聖人緻用之道是以聖人未之或知也蓋謂繁而見於事物者也若是則窮神之妙知化之極非聖人盛德孰能與此觀乾之初九潛龍勿用至九五而後飛龍在天此所謂屈信相感精義入神以緻用者也【易說】
五峰胡氏曰夫理不窮則物情不盡物情不盡則擇義不精義不精則用不妙用不妙則不能所居而安居不安則不能樂天不能成其身矣故學必以窮極物理為先也【與張欽夫書】
漢上朱氏曰鹹九四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者勞神明以為一也夫思之所及朋則從之思之所不及其誰從乎雖憧憧於往來之間其從亦狹矣不知天下何思何慮萬物即一一即萬物同歸而有殊塗一緻而具百慮其一既通萬物自應豈思慮營營之所至哉且日月寒暑一往一來自異者觀之兩也相推而生明相推而成歲自同者觀之一也自往自來其誰使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一屈一信默然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不屈則不能信龍蛇不蟄則不能存消息循環相待而為用夫緻用在於精義義則無決擇無取舍惟其宜而已精一於義則進而入於不可知之神故感而後動其動也天其用利矣遊乎人間物莫之傷其身安矣利用安身日進無疆德不期於崇而自崇矣此吾之所知也過此以往則化矣如日月有明容光必照寒暑相代萬物自生日月寒暑所不能知也故曰聖人有所不知焉聖人有所不能焉然則所謂化者終不可知欤曰窮神之所為則知化矣德盛者自至焉道至於此萬物與我一也故曰一則神兩則化窮神則知變化之道【易傳】
新安朱氏曰此引鹹九四爻辭而釋之言理本無二而殊塗百慮莫非自然何以思慮為哉必思而從則所從者亦狹矣 言往來屈信皆感應自然之常理加憧憧焉則入於私矣所以必思而後有從也 因言屈信往來之理而又推以言學亦有自然之機也精研其義至於入神屈之至也然乃所以為出而緻用之本利其施用無适不安信之極也然乃所以為入而崇德之資内外交相養互相發也 下學之事盡力於精義利用而交養互發之機自不能已自是以上則亦無所用其力矣至於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而自緻耳然不知者往而屈也自緻者來而信也是亦感應自然之理而已張子曰氣有隂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此上四節皆以釋鹹九四爻義【并本義】 天下何思何慮謂雖萬變之紛纭而所以應之各有定理不假思慮而知也 天下何思何慮一句便是先打破那個思字卻說同歸殊塗一緻百慮又再說天下何思何慮謂何用如此憧憧往來而為此朋從之思也日月寒暑之往來尺蠖龍蛇之屈信皆是自然底道理不往則不來不屈則亦不能信也今之為學亦隻是如此精義入神用力於内乃所以緻用乎外利用安身求利於外乃所以崇德乎内隻是如此做将去雖至於窮神知化地位亦隻是德盛仁熟之所緻何思何慮之有 問天下同歸殊塗一緻百慮何不雲殊塗而同歸百慮而一緻曰也隻一般但他是從上說下自合如此乾乾不息者體日往月來寒來暑往者用有體則有用有用則有體不可分先後說 天下何思何慮一段此是言自然而然如精義入神自然緻用利用安身自然崇德 問天下同歸而殊塗一章言萬變雖不同然皆是一理之中所自有底不用安排曰此隻說得一頭尺蠖若不屈則不信得身龍蛇若不蟄則不伏得氣如何存得身精義入神疑與行處不相關然而見得道理通徹乃所以緻用利用安身亦疑與崇德不相關然而動作得其理則德自崇天下萬事萬變無不有感通往來之理又曰日往則月來一段乃承上文憧憧往來而言往來皆人所不能無者但憧憧則不可 或問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伊川說是感應如何曰屈一屈便感得那信底信又感得那屈底如呼吸出入往來 尺蠖屈便要求信龍蛇蟄便要存身精研義理無毫厘絲忽之差入那神妙處這便是要出來緻用外面用得利而身安乃所以入來自崇已德緻用之用即是利用之用所以橫渠雲精義入神事豫吾内求利吾外利用安身素利吾外緻養吾内事豫吾内言曾到這裡來 且如精義入神如何不思那緻用底卻不必思緻用底是事功是效驗 義至於精則應事接物之間無一非義不問小事大事千變萬化改頭換面出來自家應副他如利刃快劍相似迎刃而解件件判作兩邊去精義入神以緻用也蓋惟如此然後可以應務
未至於此則凡所作為皆出於私意之鑿冥行而已雖使或中君子不貴也 精義入神正與利用安身為對其曰精此義而入於神猶曰利其用以安身耳 義者宜而已矣物之有宜有不宜事之有可有不可吾心處之知其各有定分而不可易所謂義也精義者精諸此而已所謂精雲者猶曰察之雲爾精之之至而入於神則於事物所宜毫厘委曲之間無所不悉有不可容言之妙矣此所以緻用而用無不利也 利用安身今人循理則自然安利不循理則自然不安利 未之或知是到這裡不可奈何窮神知化雖不從這裡面出來然也有這個意思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這德字隻是上面崇德之德德盛後便能窮神知化便能聰明睿知皆由此出自誠而明相似 窮神知化化是逐些子挨将去底一日複一日一月複一月節節挨将去便成一年這是化神是一個物事或在彼或在此當在隂時全體在隂在陽時全體在陽都隻是這一物兩處都在不可測故謂之神神化二字程子說得亦不甚明惟是橫渠推出來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又曰一故神兩故化注雲兩在故不測這說得甚分曉【并語錄】
易曰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見邪
伊川先生曰二陽不可犯也而犯之以取困是非所困而困也名辱其事惡也三在二上固為據之然苟謙柔以下之則無害矣乃用剛險以乘之則不安而取困如據蒺藜也如是死期将至所安之主可得見乎【易傳】
橫渠先生曰此明不能利其用者寡助之至親戚畔之【易說】
廣漢張氏曰困人所不免也要在處之有道困而不失其所亨者乃為君子困之六三應於上六而上六無情屹然不動有類於石者也下乘於九二然九傷已有類於蒺藜者也有應於上将以求名今困于石此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也有依於下将以安身今據于蒺藜此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也夫在困之時名辱身危有死之理此身不行道雖主饋之妻且不可見宜乎兇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當困而困當據而據道之正也非所困非所據失道之正是以名辱身危也太甲所謂自作孽不可逭者也妻者至近而易保入宮必可見者也非所宜為而為之者終至於不能保其妻子尚安能保四海乎此所謂失道者寡助也【易說】漢上朱氏曰人孰不欲安其身或困于石而不知休據于蒺藜而不知避名既污辱身既危殆日近于死亡雖欲安得乎哉妻且不得見也況朋從乎【易傳】
新安朱氏曰釋困六三爻義【本義】 問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大意謂石不能動底物自是不須去動他若隻管去用力徒自困耳且以事言有着力不得處若隻管着力去做少間做不成他人卻道自家無能便是辱了名或曰若在其位則隻得做曰自是如此爻意謂不可做底便不可入頭去做【語錄】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伊川先生曰鸷害之物在墉上苟無其器與不待時而發則安得獲之所以解之之道器也事之當解與已解之之道至者時也如是而動故無括結發而無不利矣括結謂阻礙聖人於此發明藏器待時之義也夫行一身至於天下之事苟無其器與不以時而動小則括塞大則喪敗自古喜有為而無成功或颠覆者皆由是也【易傳】
橫渠先生曰此明能精義以緻用者【易說】
龜山楊氏曰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猶之有美玉於斯非韫匵而不沽也待賈而已矣若夫求善賈而沽則取賤之道聖人不為也【語解】
廣漢張氏曰解之六三以貪殘小人辄居高位有隼居高墉之象而上六韬已成之器乘可為之時故發強剛毅誅鋤強梗如摧枯拉朽動而不括出而有獲以解其悖戾之心者亦以成器而動故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君子以道存諸已而困於外者在時是以藏器於身猶有待也括結也結則有閡凡無其道則括非其時則括動而不括然後出而有獲此章蓋語成器而後動動亦必有時焉故也藏器於身有其道也高墉之上斯其時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藏可用之器待可為之時動無結礙出則有獲惟乘屈信之理而其用利者能之【易傳】新安朱氏曰括結礙也此釋解上六爻義【本義】 公用射隼孔子是發出言外意 張欽夫說易謂隻依孔子系辭說便了如說公用射隼至成器而動者也隻如此說便了固是如此聖人之意隻恁地說不得緣在當時隻理會得象數故聖人明之以理【并語錄】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動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
伊川先生曰人有小過校而滅其趾則當懲懼不敢進於惡矣故得無咎也系辭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言懲之於小與初故得無咎也【易傳】
橫渠先生曰暗於事變者【易說】
廣漢張氏曰仁義所以責於君子小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