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二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合訂删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七十二 頭等侍衛納喇性德編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明道先生曰易不隻是這一部書是易之道也不要将易又是一個事即事盡天理便是易也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亦是萬物各有成性存存亦是生生不已之意天隻是以生為道【并呂與叔東見錄】 且喚做中若以四方之中為中則四邊無中乎若以中外之中為中則外面無中乎如生生之謂易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豈可隻以今之易書為易乎中者且謂之中不可捉一個中來為中 成性存存便是道義之門【并劉絢錄】 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中無人則無以見天地書曰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易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 天地設位而易行其中何不言人行其中蓋人亦物也若言神行乎其中則人隻於鬼神上求矣若言理言誠亦可也而特言易者欲使人默識而自得之也【并劉絢師訓】 伊川先生曰易之道其至矣乎聖人以易之道崇大其德業也知則崇高禮則卑下高卑順理合天地之道也高卑之位設則易在其中矣斯理也成之在人則為性【成之者性也】人心存乎此理之所存乃道義之門也【經說】 崇底便是知卑底便是禮【遊氏拾遺】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隻是敬也敬則無間斷體物而不可遺者誠敬而已矣不誠則無物也詩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純則不已純則無間斷矣 天地隻是設位易行乎其中者神也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道無體義有方也【并劉絢師訓】 橫渠先生曰崇天也形而上也通晝夜之道而知其知崇矣知及之而不以禮性之非已有也故知禮成性而道出如天地位而易行天地位定而易行其中知禮成而道義出夫易聖人所以崇德廣業以知為德以禮為業也蓋知崇則德業崇矣此論易書之道而聖人亦以教人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比下文成性存存道義之門而言也天地設位故易行乎其中知禮成性則道義自此而出也道義之門者由仁義行也聖人亦必知禮成性然後道義從此出譬之天地設位則造化行乎其中知則務崇禮則惟欲乎卑成性須是知禮存存則是長存知禮亦如天地設位 非知德不崇非禮業不廣 知崇禮卑叩其兩端而竭也崇既效天卑必法地 何以緻不息成性則不息誠成也誠為能成性也仁人孝子所以成身柳下惠不息其和也伯夷不息其清也於清和以成其性故亦得為聖人也然清和猶是一端不得完正不若知禮以成性即道義從此出 智極其高故效天禮着實處故法地人必禮以立失禮則孰為道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得知禮以成性性乃存然後道義從此出 學不能自信而明者患在不勉耳當守道不回如川之流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無複回卻則自明自得之也易曰繼之者善也惟能相繼而不已者道之善也至於成性則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矣易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并易說】 龜山楊氏曰道之峻極於天道之至也無體以範圍之則蕩而無止而天地之化或過矣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所以體道而範圍之也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所謂至德者禮其是乎夫禮天所秩也先王之禮述天理而已後世或以為忠信之薄或以為僞或以為戲事皆不知天者也故曰待其人而後行蓋道非禮不止禮非道不行二者常相資也苟非其人而梏於儀章器數之末則愚不肖者之不及也尚何至道之凝哉易曰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此之謂也【中庸解】 和靖尹氏曰薛收問聖人與天地如何子曰天生之地長之聖人成之故天地立而易行乎其中矣【文集】 白雲郭氏曰前言易與乾坤之義故此複歎美易之至而言聖人用其道以崇德廣業也崇德故德盛廣業故業大盛德大業非用易之道則不能至故聖人先歎美易之至而後言法效也至謂前所言易與乾坤之事也 易之廣大備於天地之間故舉天下之事莫不皆有易之道凡具天地之象者易已在其中矣故聖人無适而不用易非獨崇德廣業而已也且知以崇高而後明禮以卑遜而後恭知崇禮卑宜無與於易矣然崇者天之道卑者地之德知崇效天禮卑法地則天地之位已設矣天地之位已設則易已行乎知禮之中此聖人所以大而德業小而言行至於天地人鬼之變化無适而不用易者此也惟成之以性存存不忘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道義之要皆由此塗出故易為道義之門也法乾坤簡易以崇德廣業特其大者耳故此又言知崇禮卑以見其小者也【并易說】 漢上朱氏曰将以崇德故知崇将以廣業故禮卑崇上達易自下升也卑無不至易徧體也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可謂知崇矣知崇則德崇曲成萬物而不遺可謂禮卑矣禮卑則業廣知崇效天禮卑法地德崇業廣則上下與天地同流易者天地之用也尊卑有定天地設位六爻上下升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者存其所存則天地位天地位則道義出道義者用也故曰一隂一陽之謂道又曰道有變動又曰精義入神以緻用夫萬物皆備於我而存其所存者何也去人欲而天理存也【易傳】新安朱氏曰十翼皆夫子所作不應自着子曰字疑皆後人所加也窮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