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居之者期於仁以行之耳故潛龍勿用知其行而未成也見龍在田知其君德大成而可行也是以利見大人惟仁以行之為九二之事【易說】 漢上朱氏曰初九正其始二益之而說學以聚之也聚者升而上也兌為口問以辯之也二動中虛虛則有容寛以居之也動而以巽行仁以行之也學聚問辯寛居仁行二與五應有君德也是以言行如上雲【易傳】 新安朱氏曰蓋由四者以成大人之德再言君德以深明九二之為大人也【本義】○學聚問辯聖人說得寛這個便是上面所謂君德兩處說君德皆如此【語録】 東萊呂氏曰學聚問辯而又曰寛以居之何也蓋到此地位正須涵養此理迫則失之矣○九二見龍在田德施既普自常情論之豈複更待學問而猶曰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者蓋健而無息之謂乾若以德施既普為足不複學問居行是有息也有息非乾也【并紀聞】又曰程氏傳聖人在下雖已顯而未得位則進德修業而已學聚問辯進德也寛居仁行修業也聖人兩字當看【己醜課程】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伊川先生曰三重剛剛之盛也過剛而居下之上上未至於天而下已離於田危懼之地也因時順處乾乾兢惕以防危故雖危而不至於咎君子順時兢惕所以能泰也【易傳】 橫渠先生曰乾三四位過中重剛時不可舍庸言庸行不足以濟之雖大人之盛有所不安外趨變化内正性命故其危其疑艱於見德者時不得舍也【正蒙】兼山郭氏曰九三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位則人也故因時而惕進德修業之事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在天為君在田為臣皆中正也三乘重剛而過中故為危懼之地【易說】 漢上朱氏曰九三九四以剛乘剛而不中過乎剛也二為田九三居下位之上雖上不在天而下已離田動則危且有咎故乾乾不息因其可危之時而惕則雖危無咎矣【易傳】 新安朱氏曰重剛謂陽爻陽位【本義】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伊川先生曰四不在天不在田而出人之上矣危地也疑者未決之辭處非可必也或進或退惟所安耳所以無咎也【易傳】 橫渠先生曰此以六畫分三才也以下二畫屬地則四遠於地故言中不在人若三則止言不在天在田而已【易說】 兼山郭氏曰九四或躍在淵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乾道之革也是以進不安於進退不安於退處不安於處故疑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四承重剛多懼之地上不為中正之君下不為同德之臣中非興事造業之任故於進退懼而或之也或之則毋必是以可進則進可退則退故無咎【易說】 漢上朱氏曰四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或進而之五則中不在人可懼之地也故疑而未決上下進退不必於處是以無咎九三之惕九四之疑可謂能用九矣雖重剛不中何患於過乎【易傳】 新安朱氏曰九四非重剛重字疑衍在人謂三或者随時而未定也【本義】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康節先生曰堯之前先天也堯之後後天也後天乃效法耳【觀物外篇】 明道先生曰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至誠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贊者參贊之義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之謂也【并劉絢師訓】○若不一本則安得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呂與叔録】 伊川先生曰大人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合者合乎道也天地者道也鬼神者造化之迹也聖人先於天而天同之後於天而能順天者合於道而已合於道則人與鬼神豈能違也【易傳】○天且不違況於鬼神乎鬼神言其功用天言其主宰【遊氏拾遺】○聖人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六尺之軀能有多少技藝人有身須用才聖人忘己更不論才也【劉元承手編】 橫渠先生曰浩然無間【一作害】則天地合德照無偏系則日月合明天地同流則四時合序酬酢不倚則鬼神合吉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然後能無方體能無方體然後能無我○先後天而不違順至理以推行知無不合也雖然得聖人之任皆可勉而至猶不害於未化爾○大人與聖人自是一節妙處精義入神以緻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以理計之如崇德之事尚可勉勉修而至若大人以上事則無修故曰過此以往未之或知言不可得而知也直待已實到窮神知化是德之極盛處也然而人為者不過大人之事但德盛處唯已知之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如此方是成就吾之所行大人之事而已故於此爻卻說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如此則是全與天地一體然不過是大人之事惟是心化也故嘗謂大可為也大而化不可為也在熟而已蓋大人之事修而可至化則不可加功加功則是助長也要在乎仁熟而已然而至於大以上自是住不得言在熟極有意大與聖難於分别大以上之事如禹稷臯陶輩猶未必能知然須當皆謂之聖人蓋為所以接人者與聖同但已自知不足不肯自以為聖如禹之德斯可謂之大矣其心以天下為己任規模如此又克己若禹則與聖人直無間别孔子亦謂禹吾無間然矣久則須至堯舜有人於此敦厚君子無少異聖人之言行然其心與眞仲尼須自覺有殊在它人則安能分别當時至有以子貢為賢於仲尼者惟子貢則自知之人能以大為心常以聖人之規模為己任久於其道則須化而至聖人理之必然如此其大即是天也又要細密處行之并暗隙不欺若心化處則誠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