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藏

關燈
後甲,其策萬有八百。

    ” 十二辟卦 子複,醜臨,寅泰,卯大壯,辰夬,巳乾,午姤,未遁朱太史曰:“《歸藏》本文作◎(上彖下辶)”申否,酉觀,戌剝朱太史曰:“《歸藏》本文作仆。

    ”亥坤徐善《四易》。

     徐善曰:“此《歸藏》十二辟卦,所謂商易也。

    辟者,君也。

    其法:先置一六畫坤卦,以六陽爻次第變之,即成複、臨、泰、大壯、夬五辟卦;次置一六畫乾卦,以六陰爻次第變之,即成姤、遁、否、觀、剝五辟卦,十辟見而綱領定矣。

    又置一六畫坤卦,以複辟變之,成六卦之一陽;以臨辟變之,成十五卦之二陽;以泰辟變之,成二十卦之三陽;以大壯辟變之,成十五卦之四陽,以夬辟變之,成六卦之五陽。

    更進為純乾,而六十四卦之序已定矣。

    徐而察之,乾之六位已為遞變之新爻,而坤之六位猶為未變之舊畫,即卦中陽爻已變而陰爻猶故也。

    于是複置新成之乾卦,以姤辟變之,成六卦之一陰;以遁辟變之,成十五卦之二陰;以否辟變之,成二十卦之三陰;以觀辟變之,成十五卦之四陰;以剝辟變之,成六卦之五陰,更進為純坤之六位已更新矣。

    卒之非有兩營也,止此六十四虛位,順而求之,由坤七變,得陽爻一百九十二,而純坤之體見。

    逆而遡之,由乾七變得陰爻一百九十一,而純坤之體見。

    一反一覆,而三百八十四爻之易全矣。

    ” 歸藏齊母經“齊母”不知何義。

    按《歸藏》以坤為首,坤者,物之母也。

    郭璞《山海經注》又引有《鄭母經》,疑十二辟卦以十二分野配之,未審是否。

     瞿:有瞿有觚,宵粱為酒,尊于兩壺,兩羭飲之,三日然後蘇。

    士有澤,我取其魚。

    《爾雅釋獸羊屬》郭璞注引《歸藏》“兩壺兩羭”,邢炳疏:“此《歸藏齊母經》‘瞿有’之文也。

    案彼文”雲雲,考《西溪易說》引《歸藏》卦名有“瞿”,此即瞿卦爻辭也,邢炳謂“瞿有”之文恐非。

     歸藏鄭母經 明夷曰:昔夏後啟筮:乘飛龍而登于天,而枚占于臯陶,陶曰:“吉。

    ”郭璞《山海經注》引《歸藏鄭母經》曰:“夏後啟筮禦飛龍登于天,吉。

    ”案:張華《博物志》卷九《雜說上》引多“明夷曰昔”及“而枚占于臯陶陶曰”十二字,“禦”作“乘”,“龍”下有“而”字。

    《太平禦覽》卷九百二十九引《歸藏》曰:“昔夏後啟上成龍飛以登于天,睪陶占之曰吉”,文雖小異,要為此節遺文也,茲據補。

     昔夏啟筮徙九鼎,啟果徙之。

    《博物志》卷九《雜說上》引此與前為一節,下更有四節,蓋一篇之文,故次于此。

     昔舜筮登天為神,枚占有黃、龍神曰:“不吉。

    ”同上 武王伐纣,枚占耆老,耆老曰:“吉。

    ”同上 昔鲧筮注洪水而枚占大明曰:“不吉。

    有初無後。

    ”同上 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熒惑曰:“不吉。

    不利出征,惟利安處,彼為狸,我為鼠,勿用作事,恐傷其父。

    ”《太平禦覽》卷八十二引《歸藏》雲:“昔桀筮伐唐而枚占熒惑曰:‘不吉。

    不利出征,惟利安處,彼為狸為鼠”,脫“為我”二字。

    又卷九百一十二引雲:“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熒惑曰:‘不吉。

    彼為狸,我為鼠,勿用作事,恐傷其父。

    ’”王氏《漢藝文志考》順為一節,今依錄之。

    《博物志》引雲:“桀筮伐唐而枚占熒惑曰:‘不吉’”,不及爻辭,彼蓋約文言之爾。

     昔者羿善射,畢十日,果畢之。

    郭璞《山海經注》引《歸藏鄭母經》。

    《尚書五子之歌》正義、《春秋左傳襄四年》義并引《歸藏》“羿跸”。

     遺爻附案:徐善《四易》謂《歸藏》三百八十四爻,是每卦六爻,與《周易》同爻,當屬經,傳注所引隻有《齊母》、《鄭母》,其可考者已分屬于二篇,其但引卦名與卦名并不詳者,未敢強屬,故附經後,題“遺爻”以别之。

     坤開筮帝堯降二女為舜妃。

    《周禮春官太蔔》賈公彥疏 屯屯膏。

    《西溪易說》雲:“今以《周易》質之《歸藏》,不特卦名用商,卦辭亦用商,如屯之‘屯膏’,師之‘帥師’,漸之‘取女’,歸妹之‘承筐’,皆用商《易》舊文。

    ” 師帥師。

    《西溪易說》 小毒畜其丈夫。

    朱震《漢上易傳叢說》引《歸藏小畜》。

     鼎鼎有黃耳,利取鳣鯉。

    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九十九 仆良人得其玉,小人得其粟。

    《太平禦覽》卷八百四十引作“剝”。

    馬骕《繹史》卷十四引作“君子得其粟”。

     節殷王其國,常毋若谷。

    《周禮春官太蔔》賈公彥疏引《歸藏》雲“見節卦。

    ”羅蘋《路史注》引作“常毋谷月。

    ” 歸妹承筐。

    《西溪易說》 漸取女。

    同上 明夷垂其翼。

    同上 已上爻辭有卦名可考者依《西溪易說》所次卦序次之,至所引《初乾》“其争言”、《初坤》“榮荦之華”、《初艮》“徼徼鳴狐”、《初兌》“其言語敦”、《初荦》“為慶身不動”、《初離》“離監監”、《初厘》“燂若雷之聲”、《初巽》“有鳥将至而垂翼”,雖皆有卦名而皆系“初”字,故入《初經》,不複錄此,其無卦名可考者列後。

     有白雲出自蒼梧,入于大梁。

    虞世南《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徐堅《初學記》卷一,《文選》卷二十謝元晖《新亭渚别範零陵詩》李善注。

     雖有豐隆莖:得雲氣而結核。

    《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 乾者,積石風穴之琴。

    《北堂書鈔》 有凫鴛鴦,有雁鹔鸘。

    《藝文類聚》卷九十二,《太平禦覽》卷九百二十五,《漢志考》卷一 有人将來,遺我貨貝。

    以至則徹,以求則得。

    有喜将至。

    《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太平禦覽》卷八十七 君子戒車,小人戒徒。

    《文選》卷二十研延年《秋胡妻詩》注,王應麟《玉海》卷三十五 有人将來,遺我錢财,自夜望之。

    《太平禦覽》卷八百三十五。

     歸藏本蓍篇 蓍二千歲而三百莖,其本以老,故知吉兇。

    張華《博物志》。

     蓍末大于本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荊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

    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荊二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

    筮五犯皆藏,五筮之,神皆聚焉。

    《太平禦覽》卷七百二十七引《歸藏》,按《博物志》雲:“蓍末大于本上吉,次蒿,次荊,皆如是”,蓋約文言之。

    朱太史《經義考》雲:“當屬《本蓍篇》中語”,茲并據以采補。

     筮必沐浴齋戒食香,每日望浴蓍,必五浴之。

    浴龜亦然。

    《博物志》卷九。

     歸藏啟筮篇 瞻彼上天,一明一晦。

    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陽谷。

    郭璞《山海經注》引《歸藏啟筮》。

     共工人面蛇身朱發。

    郭璞《山海經注》、羅蘋《路史注》并引《歸藏啟筮》。

     麗山之子,青羽人面馬身。

    郭璞《山海經注》引《歸藏啟筮》,羅蘋《路史注》引首句雲:“麗山之子鼓”。

     羽民之狀,鳥喙赤目而白首。

    郭璞《山海經注》引《歸藏啟筮》。

     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乃占之曰:“羽民是生百鳥。

    ”《文選》卷十三祢正平《鹦鹉賦》注引作《歸藏殷筮》,《太平禦覽》卷九百十四作《啟筮》,引多“乃之羽民”四字。

     滔滔洪水,無所止極,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

    郭璞《山海經注》引《歸藏啟筮》。

     鲧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熊。

    同上。

     大副之吳刀,是用生禹。

    《初學記》卷二十二。

     昔彼《九冥》,是與帝《辨》同宮之序,是為《九歌》。

    郭璞《山海經注》引《歸藏啟筮》。

     不得竊《辨》與《九歌》以國于下。

    同上。

     昔者夏後啟享神于晉之虛,作為璇台,于水之陽。

    《文選》卷四十六王元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注,《太平禦覽》卷八十二引《歸藏啟筮》,又卷一百七十七引作“晉之靈台”,無“昔者”及“于水之陽”。

     昔夏後啟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鈞台,枚占臯陶曰:“不吉。

    ”《太平禦覽》卷八十二,《初學記》卷二十二引至“鈞台”。

     逸文凡傳紀所引無篇名可考者,皆附于下。

     乾為天、為君、為父、為大赤、為辟、為卿、為馬、為禾、為血卦。

    朱震《易叢說》、羅蘋《路史注》。

     蒼帝起,青雲扶日,赤帝起,黃雲扶月。

     東君、雲中。

    司馬貞《史記索隐》雲:“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