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 羅振玉曰:「敢」字,敦煌壬本作「能」。
謙之案:範本「兵」下有「者」字,傅、範本「言」下有「曰」字,遂州本「敢」下有「求」字。
又焦竑曰:「『用兵有言』,古兵家有此言也。
」知「用兵」上應有「古」字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無兵。
嚴可均曰:「行無行」,各本「無」作「無」,下皆仿此。
「仍無敵」,王弼作「扔」。
羅振玉曰:景龍、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扔」均作「仍」。
「執無兵」,敦煌辛、壬本此句在「扔無敵」前。
武内義雄曰:敦、遂二本作「執無兵,仍無敵」。
按此是上二句隔句押韻,敦、遂二本似優。
謙之案:邢玄、磻溪、樓正、嚴、顧、彭、傅、趙、柰卷、河上諸本均作「仍」,同此石。
嚴、傅、顧及陸希聲本亦「執無兵」句在「仍無敵」前。
譣諸王本注:「用戰猶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也。
言無有與之抗也。
」是王所見本應同敦、遂。
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吾寶。
羅振玉曰:敦煌庚、壬本「輕敵」作「○敵」,下句同。
辛本作「侮敵則幾亡吾寶」。
武内義雄曰:敦、遂二本「輕」作「侮」,「幾」上有「則」字。
謙之案:「輕敵」,傅本作「無敵」,敦、遂本作「侮敵」。
強本成疏引經文作「侮」,顧本成疏「輕,淩侮也」,是亦作「侮」。
又「幾喪吾寶」,傅、範、磻溪、樓正、高翿、顧、趙均上有「則」字。
「喪」,碑本作「○」,王羲之本作「○」,傅、範、遂州、柰卷、顧均作「亡」。
王弼注:「寶,三寶也,故曰『幾亡吾寶』。
」「喪」、「亡」古通用。
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
嚴可均曰:各本作「哀者勝矣」,無「則」字。
羅振玉曰:敦煌辛本「加」作「若」,壬本作「如」。
景龍本、敦煌辛本均作「則哀者勝」。
武内義雄曰:敦本「加」作「若」,又一本作「争」,遂本「加」「若」二字兩存。
又敦、遂二本作「哀者勝」。
謙之案:諸王本注:「抗,舉也。
加,當也。
」道藏宋張太守彙刻四家注引作「抗,舉也。
若,當也」。
是王本亦「加」「若」二字兩存。
羅卷作「亢兵相若」。
顧本成疏:「若,當也。
哀,慈也。
抗,舉也。
」強本榮注:「兩邊舉,名曰抗兵;多少均齊,故雲相若。
」均作「若」,與傅奕本同。
惟趙孟俯本作「故抗兵加」,脫一「相」字。
敦煌壬本「敵」作「○」,「哀」作「○」,誤字頗多,但此作「抗兵相如」,「如」字義長,「加」疑形似「如」字而訛。
勞健曰:「抗兵相
」 羅振玉曰:「敢」字,敦煌壬本作「能」。
謙之案:範本「兵」下有「者」字,傅、範本「言」下有「曰」字,遂州本「敢」下有「求」字。
又焦竑曰:「『用兵有言』,古兵家有此言也。
」知「用兵」上應有「古」字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無兵。
嚴可均曰:「行無行」,各本「無」作「無」,下皆仿此。
「仍無敵」,王弼作「扔」。
羅振玉曰:景龍、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扔」均作「仍」。
「執無兵」,敦煌辛、壬本此句在「扔無敵」前。
武内義雄曰:敦、遂二本作「執無兵,仍無敵」。
按此是上二句隔句押韻,敦、遂二本似優。
謙之案:邢玄、磻溪、樓正、嚴、顧、彭、傅、趙、柰卷、河上諸本均作「仍」,同此石。
嚴、傅、顧及陸希聲本亦「執無兵」句在「仍無敵」前。
譣諸王本注:「用戰猶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也。
言無有與之抗也。
」是王所見本應同敦、遂。
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吾寶。
羅振玉曰:敦煌庚、壬本「輕敵」作「○敵」,下句同。
辛本作「侮敵則幾亡吾寶」。
武内義雄曰:敦、遂二本「輕」作「侮」,「幾」上有「則」字。
謙之案:「輕敵」,傅本作「無敵」,敦、遂本作「侮敵」。
強本成疏引經文作「侮」,顧本成疏「輕,淩侮也」,是亦作「侮」。
又「幾喪吾寶」,傅、範、磻溪、樓正、高翿、顧、趙均上有「則」字。
「喪」,碑本作「○」,王羲之本作「○」,傅、範、遂州、柰卷、顧均作「亡」。
王弼注:「寶,三寶也,故曰『幾亡吾寶』。
」「喪」、「亡」古通用。
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
嚴可均曰:各本作「哀者勝矣」,無「則」字。
羅振玉曰:敦煌辛本「加」作「若」,壬本作「如」。
景龍本、敦煌辛本均作「則哀者勝」。
武内義雄曰:敦本「加」作「若」,又一本作「争」,遂本「加」「若」二字兩存。
又敦、遂二本作「哀者勝」。
謙之案:諸王本注:「抗,舉也。
加,當也。
」道藏宋張太守彙刻四家注引作「抗,舉也。
若,當也」。
是王本亦「加」「若」二字兩存。
羅卷作「亢兵相若」。
顧本成疏:「若,當也。
哀,慈也。
抗,舉也。
」強本榮注:「兩邊舉,名曰抗兵;多少均齊,故雲相若。
」均作「若」,與傅奕本同。
惟趙孟俯本作「故抗兵加」,脫一「相」字。
敦煌壬本「敵」作「○」,「哀」作「○」,誤字頗多,但此作「抗兵相如」,「如」字義長,「加」疑形似「如」字而訛。
勞健曰:「抗兵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