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章

關燈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謙之案:成玄英莊子逍遙遊篇疏、後漢書荀爽傳引首二句并同,文子道原篇引首二句同,第三句作「知不知也」,疑「味」字乃「知」字倒植而誤。知無知,即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之旨。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姚鼐曰:「大小多少」下有脫字,不可強解。

    謙之案:「大小多少」,即下文「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細」之說,誼非不可解。六十四章「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起于足下」,亦即本此。此謂大由于小,多出于少。韓非曰:「有形之類,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

    又案劉向新序雜事四引「報怨以德」句。論語憲問篇:「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康有為孔子改制考曰:「以德報怨,其學出于老子。」

    ○難于易,為大于細。

    嚴可均曰:各本「于」下皆有「其」字。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均無「其」字。

    謙之案:韓非喻老及難三篇,又續漢書五行志引馬融集,并有「其」字,傅、範本「于其」上并有「乎」字,遂州、嚴遵、顧歡、強本成疏、榮注及意林引并無「其」字。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武内義雄曰:敦、遂二本「細」作「小」。

    羅振玉曰:敦煌辛本無「天下」二字。

    謙之案:據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校敦煌壬本有「天下」二字,遂州本無。又彭、趙、傅、範及韓非喻老篇于「難事」、「大事」上,均有「之」字。嚴本二句「難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細」,高翿「細」均作「○」。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武内義雄曰:敦、遂二本無此二句。

    謙之案:敦煌壬本有此二句。

    奚侗曰:二句乃三十四章文,複出于此。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嚴可均曰:「故終無難」,王弼作「無難矣」。

    魏稼孫曰:「猶難」,禦注「猶」作「由」。

    羅振玉曰:景龍、禦注、景福及敦煌庚、辛、壬諸本均無「矣」字。

    謙之案:嚴遵本無「夫」字,二「必」上均有「者」字,與傅、範同。遂州、磻溪、樓正、嚴、顧、河上、柰卷、王羲之、高翿亦均無「矣」字,同此石。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無韻。奚侗:為、味韻,易、細、易、細、大、大韻。案為、味實際非韻。

    右景龍碑本七十六字,敦煌本七十一字,河上本七十八字,王本七十九字,傅本八十五字,範本八十四字。河上題「恩始第六十三」,王本題「六十三章」,範本題「為無為章第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