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章

關燈
道者,萬物之奧。

     謙之案:羅卷、範本同上。

    彭、傅本下有「也」字,後漢書馮衍傳注引亦有「也」字。

    「奧」字,說文:「○,宛也,室之西南隅。

    」夏竦古文四聲韻卷四出「奧」、「懊」、「墺」、「隩」四字,下三字均引古老子,惟「奧」字下無,疑古本「奧」字有偏旁。

    書堯典「厥民隩」,司馬遷作「其民燠」,馬融曰:「隩,暖也。

    」孫星衍疏曰:「史公『隩』作『燠』者,老子釋文:『奧,暖也。

    』」「隩」「奧」通字,「燠」義同暖,是奧有暖義。

    但亦有藏義,廣雅釋诂:「奧,藏也。

    」河上注:「奧,藏也。

    道為萬物之藏,無所不容也。

    」 彭耜釋文曰:「『奧』,李烏報切。

    言道體無外而萬物資給于奧中。

    」隋書經籍志曰「道者,蓋為萬物之奧」,即本此。

    合此二義,則道為萬物之奧,即為萬物之溫暖處也。

    高亨說:「○,藏谷也,從,奉米内穴中。

    」此則非是。

    案字鑒曰:「奧,于到切,深也,從從采。

    音辨從,音拱,今作大,俗。

    中從米粟字,誤。

    」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不保。

     嚴可均曰:「不善,人之所不保」,各本作「所保」。

     羅振玉曰:敦煌辛本「所」下有「不」字。

     武内義雄曰:敦、景、遂三本作「所不保」,「不」字恐衍。

     謙之案:嚴遵亦作「所不保」,趙志堅同,但「保」作「寶」。

    尹文子大道篇引「不善人之所寶」,傅、範本有「所」字,無「不」字。

    今案此文當以「善」「不善」斷句,道既含有萬物庇蔭之義,則「善」「不善」均在奧中。

    惟人則不能無所選擇,善為人之寶,故「寶而持之」,持之猶固執之也。

    「不善,人之所不保」,以不善則為人所不附,莊子列禦寇篇「人将保汝矣」,司馬雲:「保,附也。

    」不保猶言人将不親附之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謙之案:傅本作「美言可以于市,尊言可以加于人」,範同,惟「言」作「行」,注雲:「『于市』上疑脫一字。

    」蓋此文傳寫多誤,傅、範本亦然。

    淮南子人間訓、道應訓引并作「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可據改正。

     俞樾曰:按淮南子道應訓、人間訓引此文,是今本脫一「美」字是也。

    惟人間訓引「君子曰」,王念孫雲:「『君子』本作『老子』,此淺學人改之也。

    」今老子作「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無下「美」字,而以「市」字絕句,「尊」字下屬為句。

    道應篇引老子亦有下「美」字,則所見本異也。

     謙之案:此文以「美言」與「美行」對文,又「尊」「人」二字,尊,文部,人,真部,此文、真通韻,宜從淮南。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羅振玉曰:敦煌辛本「何」作「奚」。

    「棄」,景龍本、敦煌庚本均作「棄」。

     謙之案:遂州、顧歡、趙志堅本均作「奚」,顧本成疏:「奚,何也。

    」意林諸本引并作「何」。

    美言美行既見重于人,則不善者可以善者為師,而進至于善,故曰「何棄之有」。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