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

關燈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羅振玉曰:「糞」,敦煌本作「○」,乃「糞」之别構。

     謙之案:碑本同。

    又羅卷「戎」誤作「我」,羅失校。

    「糞」,傅本作「播」。

    畢沅曰:「『糞』『播』古字通用。

    」玉篇:「播,種也。

    」疑老子此處或有播種之義。

     彭耜曰:「朱文公本『糞』下有『車』字,謂以走馬卻糞車也。

    頃在江西見有所謂糞車者,方曉此。

    」吳澄曰:「『糞』下諸家并無『車』字,惟朱子語錄所說有之,而人莫知其所本。

    今按張衡東京賦雲『卻走馬以糞車』,是用老子全句,則後漢之末,『車』字未阙,魏王弼注去衡未遠,而已阙矣。

    蓋其初偶脫一字,後人承舛,遂不知補。

    車、郊協韻,阙『車』字則無韻。

    」謙之案:車、郊無韻,說見下。

     易順鼎曰:按文子精誠篇雲:「惟夜行者能有之,故卻走馬以糞,車軌不接于遠方之外。

    」或以「車」字連上讀,亦可為吳說作證。

    然淮南覽冥訓雲:「故卻走馬以糞,而車軌不接于遠方之外。

    」「糞」下有「而」字,則「車軌」當連讀矣。

    高注雲:「『卻走馬以糞」,老子詞也,止馬不以走,但以糞糞田也。

    一說:國君無道,戎馬生于郊,無事走馬以糞田也,故兵車之軌不接遠方之外。

    」淮南有許慎、高誘兩注,此一說疑許注,而與高義同。

    東京賦薛綜注亦引老子「卻走馬以糞」,是漢末傳老子者皆無「車」字,張衡殆誤讀文子與!王弼「以糞田」,正用舊義也。

    車、郊音亦相遠,吳氏以為協韻,尤所未詳。

    又按文子自然篇雲:「足迹不接于諸侯之境,車軌不結于千裡之外。

    」是「車軌」連讀無疑矣。

    何氏焯讀書記謂文子作「糞車」,李注偶未引及,非也。

     謙之案:張景陽七命注引王弼曰:「天下有道,修于田而已,故卻走馬以糞田。

    」又漢書西域傳顔師古注:「老子德經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為糞。

    』」疑「糞」字或上有「為」字,或下有「田」字,此與「糞車」同為誤引無疑。

    韓非解老、喻老引經文。

    與此石同。

     又案鹽鐵論未通篇曰:「當此之時,卻走馬以糞。

    其後師旅數發,戎馬不足,牸牝入陣,故駒犢生于戰地也。

    」此以軍中所用之戎馬不足,牝馬上陣為言,當為老子之古義。

     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莫大于欲得。

     嚴可均曰:「罪莫大于欲得」,王弼無此句。

     羅振玉曰:景龍、禦注、敦煌、景福四本均有「罪莫大于可欲」句,釋文河上本亦有此句。

    又「大」字,敦煌本作「甚」。

     謙之案:廣明、慶陽、磻溪、樓正、遂州、柰卷、室町、高、顧、彭、傅、範均同此石。

    惟傅、範本第三句作「咎莫憯于欲得」,遂州、顧歡「大」作「甚」。

    韓詩外傳九引首句「可欲」作「多欲」,吳澄本第三句在第二句上。

    又「○」乃「咎」之别構,與第九章同。

     俞樾曰:按河上本此句之上,有「罪莫大于可欲」一句,據韓非子解老篇則此句當有。

    惟韓子作「禍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