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關燈
,作「客」者是也。

    客、釋為韻。

    作「容」者,因上文「強為之容」而誤耳。

     渙若将釋, 嚴可均曰:河上、王弼作「渙兮若冰之将釋」,下三句皆有「兮」字。

     羅振玉曰:景龍、英倫、禦注三本均作「渙若冰将釋」。

     武内義雄曰:敦本「釋」作「汋」。

    謙之案:遂州本亦作「汋」。

     劉師培曰:文子上仁篇作「渙兮其若冰之液」。

    疑老子古本作「液」。

    「将釋」二字,系後人旁記之詞,校者用以代正文。

     易順鼎曰:考工記弓人注:「液,讀為醳。

    」山海經北山經曰:「液,音悅怿之怿。

    」「醳」「怿」皆與「釋」通……顧命「王不怿」,馬本作「不釋」,是其證也。

    「液」音義與「釋」同,故可通用。

     蔣錫昌曰:說文:「釋,解也。

    」「液,水盡也。

    」冰可言解,而不可言水盡,誼固以「釋」為長。

    然「釋」古亦假「液」為之。

    禮記月令「冰凍消釋」,釋文:「釋,本作液。

    」是其例也。

    文子作「液」者,假字;老子作「釋」者,乃本字也。

     敦若樸,混若濁,曠若谷。

     嚴可均曰:禦注作「曠若谷,渾若濁」,河上作「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王弼與河上同,「渾」字作「混」。

     王昶曰:邢州本作「混若樸,曠若谷,混若濁」,句法與此同;「敦」作「混」,疑涉下文而誤。

     魏稼孫曰:「敦若樸」,「樸」八見,惟「鎮之」句,禦注作「樸」,餘作「撲」。

    嚴于「樸」、「樸雖小」、「之樸」三條,校「樸」「撲」字贅漏。

    按木旁隸字多借手,唐人行押更無一定,當着此最後一句,後校可省。

     謙之案:「混」與「渾」同。

    禦注、邢玄、慶陽、磻溪、樓正、室町、河上、顧歡、李道純、範應元各本均作「渾」。

    王念孫讀書雜志卷九曰:「混、渾古同聲。

    」 熟能濁以靜之?徐清。

     魏稼孫曰:碑皆以「熟」為「孰」,禦注「成之熟之」作「熟」,餘作「孰」,嚴失校。

     謙之案:古無「熟」字。

    「熟」,說文作:「孰,食饪也。

    」禮記禮運:「然後飯腥而苴孰。

    」漢書嚴安傳:「五谷蕃孰。

    」「孰」、「熟」可通用,加「火」乃後起字。

    公羊隐元傳:「王者孰謂?」論語:「孰不可忍也?」注:「誰也。

    」誰、孰亦一聲之轉。

     畢沅曰:河上公作:「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或說作「止」者,與下「久」字為韻,當是也。

     安以動之?徐生。

     嚴可均曰:禦注作「安以久」,河上、王弼作「孰能安以久」。

    大典作「孰能安以」,無「久」字。

     武内義雄曰:敦、景、遂三本并無二「孰能」字。

     謙之案:此二句各本經文不同。

    傅本作:「孰能濁以澄靖之,而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而徐生?」範本上句少一「澄」字,下句同。

    廣明本作:「孰能濁以靜,動之以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以□□(「徐生」二字已泐)?」又「徐」字有寬舒遲緩之義。

    說文:「徐,緩也。

    」爾雅釋天李注:「徐,舒也。

    」釋地李注:「淮、海間其氣寬舒,禀性安徐,故曰徐。

    」「濁以靜之,徐清」,與「安以動之,徐生」為對文。

    吳澄曰:「濁者,動之時也,繼之以靜,則徐徐而清矣。

    安者,靜之時也,靜繼以動,則徐徐而生矣。

    」 保此道者,不欲盈。

     畢沅曰:高誘淮南子注雲:「保,本或作服。

    」 馬叙倫曰:按莊本淮南道應訓引「保」作「複」,汪本引同此。

    文子守弱篇引作「服」。

    倫謂「保」、「複」、「服」,之、幽二類通假也。

     蔣錫昌曰:保、複、服雖可通假,然應從莊本淮南作「複」。

    說文:「複,往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