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道沖,而用之久不盈。
謙之案:「沖」,傅奕本作「盅」,「盅」即「沖」之古文。
說文皿部:「盅,器虛也。
老子曰:『道盅而用之。
』」郭忠恕汗簡(上之二)「沖」字,引古老子作○。
畢沅曰:「說文解字引本書作『盅』,諸本皆作『沖』,淮南子亦作『沖』,并非是。
」蓋器中之虛曰盅,盅則容物,故莊子應帝王篇曰:「太盅莫勝。
」 嚴可均曰:「久不盈」,各本作「或不盈」。
羅振玉曰:景龍本作「久」,敦煌本作「又」,乃「久」之訛。
俞樾曰:「道盅而用之」,「盅」訓虛,與「盈」正相對,作「沖」者,假字也。
第四十五章「大盈若沖」,「沖」亦當作「盅」。
又按「或不盈」,唐景龍碑作「久不盈」,久而不盈,所以為盅,殊勝今本。
河上公注曰:「或,常也。
」訓或為常,古無此義,疑河上本正作「久」也。
謙之案:作「久」是也。
太平禦覽三百二十二引墨子曰:「善持勝者,以強為弱,故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
」有弗盈即又不盈。
賈昌朝群經音辨曰:「有,又也。
王弼注:『故沖而用之,又複不盈。
』」是王本亦作「又」,不作「或」。
有、又、久古通。
馬叙倫曰:「墨子引作『有』,河上作『或』,易州作『久』,四字古皆通。
『又』『有』『或』古通,具見經傳釋詞,譣義則『久』字為長。
『又』『有』『久』亦通。
莊子至樂篇:『人又反入于機。
』列子天瑞篇『又』作『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久。
』殷敬順、陳景元釋文曰:『久音有,本作又。
』漢書楊王孫曰:『精神者天之有。
』即本此文,并其證。
蓋『又』『久』『有』三字聲,并屬之類也。
」 謙之案:傅本「盈」作「滿」,陸德明曰:「『盈』,本亦作『滿』。
」盈、滿同義。
一切經音義卷十三引說文「盈」作「器滿也」。
二徐本作「滿器也」。
田潛曰:「案水部『溢』下雲:『器滿也。
』器滿即溢,亦即盈也。
故『滿』下雲:『盈,溢也。
』訓義甚明。
」可證「盈」「滿」可互用,惟原本當作「盈」。
馬叙倫曰:「『滿』字諸本作『盈』者,荀悅曰:『諱盈之字曰滿。
』蓋漢惠帝名盈,諱之改為『滿』也,『盈』字是故書。
」 深乎!萬物宗。
嚴可均曰:「深乎」,禦注作「淵似」,河上作「淵乎似」,王弼作「淵兮似」。
「萬物宗」,河上、王弼「物」下有「之」字。
羅振玉曰:敦煌本作「淵似萬物之宗」。
謙之案:釋文出「淵○」,雲:「河上作『乎』。
」畢沅曰:「○,古兮字。
」盧文弨曰:「『○』,今本皆作『兮』。
」 又傅、範本:「淵兮似萬物之宗。
」範「萬」均作「萬」。
玉篇:「『萬』,俗『萬』字,十千也。
」舉此一例,知範本多古訓,亦存俗字。
又案「深」與「淵」義同。
玉篇:「『淵』,水停又深也。
」小爾雅廣诂:「『淵』,深也。
」勞健曰:「景龍作『深乎萬物宗』。
當是唐人避諱改『淵』作『深』。
」 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
俞樾曰:按釋文,河上公本「紛」作「芬」;然「芬」字無義。
此句亦見五十六章,河上公于此注雲:「紛,結恨也。
」……于彼注雲:「紛,結恨不休。
」注文大略相同。
則河上本「芬」字當讀為「忿」,若以本字
謙之案:「沖」,傅奕本作「盅」,「盅」即「沖」之古文。
說文皿部:「盅,器虛也。
老子曰:『道盅而用之。
』」郭忠恕汗簡(上之二)「沖」字,引古老子作○。
畢沅曰:「說文解字引本書作『盅』,諸本皆作『沖』,淮南子亦作『沖』,并非是。
」蓋器中之虛曰盅,盅則容物,故莊子應帝王篇曰:「太盅莫勝。
」 嚴可均曰:「久不盈」,各本作「或不盈」。
羅振玉曰:景龍本作「久」,敦煌本作「又」,乃「久」之訛。
俞樾曰:「道盅而用之」,「盅」訓虛,與「盈」正相對,作「沖」者,假字也。
第四十五章「大盈若沖」,「沖」亦當作「盅」。
又按「或不盈」,唐景龍碑作「久不盈」,久而不盈,所以為盅,殊勝今本。
河上公注曰:「或,常也。
」訓或為常,古無此義,疑河上本正作「久」也。
謙之案:作「久」是也。
太平禦覽三百二十二引墨子曰:「善持勝者,以強為弱,故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
」有弗盈即又不盈。
賈昌朝群經音辨曰:「有,又也。
王弼注:『故沖而用之,又複不盈。
』」是王本亦作「又」,不作「或」。
有、又、久古通。
馬叙倫曰:「墨子引作『有』,河上作『或』,易州作『久』,四字古皆通。
『又』『有』『或』古通,具見經傳釋詞,譣義則『久』字為長。
『又』『有』『久』亦通。
莊子至樂篇:『人又反入于機。
』列子天瑞篇『又』作『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久。
』殷敬順、陳景元釋文曰:『久音有,本作又。
』漢書楊王孫曰:『精神者天之有。
』即本此文,并其證。
蓋『又』『久』『有』三字聲,并屬之類也。
」 謙之案:傅本「盈」作「滿」,陸德明曰:「『盈』,本亦作『滿』。
」盈、滿同義。
一切經音義卷十三引說文「盈」作「器滿也」。
二徐本作「滿器也」。
田潛曰:「案水部『溢』下雲:『器滿也。
』器滿即溢,亦即盈也。
故『滿』下雲:『盈,溢也。
』訓義甚明。
」可證「盈」「滿」可互用,惟原本當作「盈」。
馬叙倫曰:「『滿』字諸本作『盈』者,荀悅曰:『諱盈之字曰滿。
』蓋漢惠帝名盈,諱之改為『滿』也,『盈』字是故書。
」 深乎!萬物宗。
嚴可均曰:「深乎」,禦注作「淵似」,河上作「淵乎似」,王弼作「淵兮似」。
「萬物宗」,河上、王弼「物」下有「之」字。
羅振玉曰:敦煌本作「淵似萬物之宗」。
謙之案:釋文出「淵○」,雲:「河上作『乎』。
」畢沅曰:「○,古兮字。
」盧文弨曰:「『○』,今本皆作『兮』。
」 又傅、範本:「淵兮似萬物之宗。
」範「萬」均作「萬」。
玉篇:「『萬』,俗『萬』字,十千也。
」舉此一例,知範本多古訓,亦存俗字。
又案「深」與「淵」義同。
玉篇:「『淵』,水停又深也。
」小爾雅廣诂:「『淵』,深也。
」勞健曰:「景龍作『深乎萬物宗』。
當是唐人避諱改『淵』作『深』。
」 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
俞樾曰:按釋文,河上公本「紛」作「芬」;然「芬」字無義。
此句亦見五十六章,河上公于此注雲:「紛,結恨也。
」……于彼注雲:「紛,結恨不休。
」注文大略相同。
則河上本「芬」字當讀為「忿」,若以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