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義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無厭。
故為貪狼。
申子主之。
情怒者。
木。
生亥盛卯。
性受水氣而生。
貫地而出。
故為怒。
卯木生于子水。
與卯還自相刑。
亥又自刑。
是以陰氣相賊。
故為陰賊。
亥卯主之。
貪狼必得陰賊而後動。
陰賊必得貪狼而後用。
二陰并行。
是以王者忌于子卯相刑之日也。
情惡者。
火。
生寅盛午。
火性炎猛。
無所容受。
故為惡。
其氣清明精耀。
以禮自整。
故為廉貞。
寅午主之。
情喜者。
金。
生巳盛酉。
金為寶物。
見之者喜。
又喜以利刃加于萬物。
故喜。
利刃所加。
無不寬廣。
為器。
則多容受。
故為寬大。
巳酉主之。
二陽并行。
是以王者吉于午酉之日。
情樂者。
謂北與東。
陽氣所萌生。
故為上。
亦主中央。
辰。
為水窮也。
木落歸本。
水流歸末。
故木刑在未。
水刑在辰。
盛衰各得其所。
故樂。
水窮則無隟不入。
木上出。
窮則旁行為斜。
故為奸邪。
辰未主之。
情哀者。
謂南與西。
陰氣所萌生。
故為下。
戌。
窮火也。
醜。
為金窮也。
金剛。
火強。
各歸其鄉。
故火刑在午。
金刑在酉。
金火之盛。
而被自刑。
至窮無所歸。
故曰哀。
火性無私。
金性剛斷。
故曰公正。
戌醜主之。
故曰。
五性居本。
六情在末。
情因性有。
性而由情。
情性相因。
故以備釋。
第十九論治政 治政者。
治者。
治也。
治立為名。
政者。
正也。
不邪為稱。
百姓不能自治。
樹君以治之。
萬民不能自正。
立長以正之。
正使不邪。
治令不亂。
不亂故安。
不邪故善。
善則盜賊不興。
安則各保其業。
所以能勝殘去殺。
道路鴈行。
蚖蛇可跖。
驎龍可駕。
如此名政治也。
孔子曰。
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衆星共之。
大戴禮雲。
君者。
治之本。
無君焉治。
能法五行。
謂之合道。
所以寬猛喻之水火。
仁義取于金木。
順四序以教民。
資五材而為用。
任人任力。
理歸一揆。
春秋繁露。
治順五行篇雲。
木用事。
其氣濁而青。
七十二日。
火用事。
其氣陽而赤。
七十二日。
土用事。
其氣溫濁而黃。
七十二日。
金用事。
其氣堅凝而白。
七十二日。
水用事。
其氣清寒而黑。
七十二日。
複木之用事。
則行柔惠。
進經術之士。
至于立春。
出輕系。
去稽留。
除桎梏。
開閉阖。
通障塞。
存幼孤。
矜寡獨。
此并順春之施也。
無伐木。
恩及草木。
則朱草生。
詩人所歌。
恩及行葦者也。
不伐木者。
不可違天陽生長之氣也。
若夫人君馳騁無度。
沈湎縱恣。
重徭役。
奪民時。
厚稅斂。
則民疾疢瘆。
患足疾。
傷春氣。
故皆木病也。
木傷敗。
則龍深藏。
木禽懼而不見也。
鲸鲵出而為禍。
鱗甲之蟲有金氣。
所以傷木也。
火用事。
則正封疆。
修田疇。
至于立夏。
舉賢良。
封有德。
賞有功。
出使四方。
此順火之化。
長養萬物也。
無縱火。
則火順人用。
甘露降。
鳳凰來。
黃鹄見。
鳳凰卽朱雀之類。
喜故出見。
甘露。
黃鹄。
并子慶其母也。
若人君用讒佞。
離骨肉。
疎忠臣。
棄法令。
婦人為政。
則民病血腫。
國因不明。
火為災。
冬鴈不來。
鳥為怪。
火不善。
故鳥有變怪。
憂懼。
故不來也。
土用事。
養長老。
矜寡獨。
賜孝悌。
施恩澤。
順土寬和含養之德也。
無興土功。
宮室制度有差。
親戚之恩有序。
則五谷成。
嘉禾出。
賢聖來。
土氣順。
故嘉禾和熟。
其德景大。
故聖賢悅之而來。
若人君淫樂無度。
侮親老。
困百姓。
則民病腹心之疾。
心腹主土。
氣不和。
故病。
賢人隐藏。
百谷不登。
裸蟲為災。
土性傷。
故稼穑不成。
賢人惡之。
所以不見。
裸蟲。
土氣也。
傷。
故為變。
金用事。
修城郭。
繕牆垣。
審辟禁。
饬甲兵。
警百官。
誅不法。
此并順金以威嚴肅殺之氣也。
無焚金石。
則白虎見。
虎是金獸。
喜故出也。
若人君貪賂。
好用兵。
則民人病咳嗽。
筋牽鼻塞。
鼻主肺。
肺病。
故咳嗽而鼻塞。
此并金為疾也。
毛蟲金石為怪。
金氣傷。
故為變怪也。
水用事。
閉闾門。
執當罪。
饬關梁。
此并順水閉藏之義。
無決池堰。
恐水氣洩溢也。
如此則醴泉出。
恩及禽蟲。
則靈龜見。
書雲。
澤及昆蟲者也。
甲蟲屬水。
喜故見也。
若人君廢祭祀。
簡宗廟。
執法不順。
逆天氣。
則民病流腫。
水脹。
痿痹。
孔竅不通。
此并水氣壅結之義。
賢人以水居太陰之位。
陰闇虛空。
比之宗廟。
人死精氣散越。
立宗廟以收之。
堂宇虛寂。
陰暗無人。
喻之水也。
廢于祭祀。
則失孝道。
故太陰之氣感而病人。
為此疾也。
水為災害。
靈龜深藏。
鬼哭。
介蟲為怪。
介蟲屬水。
氣傷。
故為覆藏而不見也。
宗廟不祀。
魂氣傷怨。
故鬼哭也。
孝經援神契雲。
木氣生風。
火氣生蝗。
土氣生蟲。
金氣生霜。
水氣生雹。
失政于木。
則風來應。
失政于火。
則蝗來應。
失政于土。
則蟲來應。
失政于金。
則霜來應。
失政于水。
則雹來應。
作傷緻風。
侵至緻蝗。
貪殘緻蟲。
刻毒緻霜。
暴虐緻雹。
此皆并随類而緻也。
桓子新論曰。
人抱天地之體。
懷純粹之精。
有生之最靈者也。
是以貌動于木。
言信于金。
視明于火。
聽聰于水。
思睿于土。
五行之用。
動靜還與神通。
貌恭則肅。
肅時雨若。
言從則乂。
乂時旸若。
視明則哲。
哲時燠若。
聽聰則謀。
謀時寒若。
心嚴則聖。
聖時風若。
金木水火。
皆載于土。
雨晹燠寒。
皆發于風。
貌言視聽。
皆生于心。
屍子雲。
心者。
身之君。
天子以天下受令于心。
心不當。
則天下禍。
諸侯以國受令于心。
心不當。
則國亡。
匹夫以身受令于心。
心不當。
則身戮。
故人心者。
乃天地之精。
群生之本。
故政之治亂。
由于君之心也。
是心。
聖人受命而王。
莫不承天地。
法五行。
修五事。
而禦宇宙養蒼生者也。
其制度法式。
皆五行為本。
衣服威儀。
朝廷俯仰。
農桑播殖。
施惠慶賜。
木也。
尊卑上下。
制度禮式。
封爵賞功。
居高視遠。
火也。
宮室台榭。
夫婦親戚。
布德含養。
祿秩赦宥。
土也。
兵戎器械。
獀狩武備。
刑罰獄禁。
金也。
宗廟祭祀。
儲積封藏。
饬喪哀慕。
蔔筮決疑。
水也。
因五行而緻百官。
因百官而理萬事。
萬蕝霧而四海安。
是政治之所由也。
其居處。
服禦。
器用所從。
莫不本乎五行。
乃通治道也。
禮記雲。
春之月。
天子居青陽左個。
乘鸾辂。
駕蒼龍。
載青旗。
衣青衣。
服蒼玉。
夏之月。
居明堂左個。
乘朱辂。
駕赤駵。
載赤旗。
衣朱衣。
服赤玉。
中央土。
居太廟太室。
乘太辂。
駕黃駵。
載黃旗。
衣黃衣。
服黃玉。
秋之月。
居總章左個。
乘戎辂。
駕白駱。
載白旗。
衣白衣。
服白玉。
冬之月。
居玄堂左個。
乘玄辂。
駕鐵骊。
載玄旗。
衣玄衣。
服玄玉。
考靈曜雲。
春發令于外。
行仁政。
從天常。
其時衣青。
夏可以毀金銷銅。
使備火。
敬天之明。
其時衣赤。
中央土。
舉有道之人。
與之慮國。
可以殺罪。
不可起土功。
犯地之常。
其時衣黃。
秋無毀金銅。
犯陰之剛。
用其時持兵。
宜殺猛獸。
其時衣白。
冬無使物不藏。
毋害水道。
與氣相保。
其時衣黑。
家語雲。
孟春正月。
東宮。
衣青彩。
鼓琴瑟。
其兵矛。
其樹柳。
仲春二月。
東宮。
衣樂兵如前。
其樹杏。
季春三月。
東宮。
衣樂兵如前。
其樹李。
孟夏四月。
南宮。
衣赤彩。
吹笙竽。
其樹桃。
其兵戟。
仲夏五月。
南宮。
衣樂兵如前。
其樹榆。
季夏六月。
中宮。
衣黃彩。
打大鼓。
其樹梓。
其兵弓。
孟秋七月。
西宮。
衣白彩。
撞洪鐘。
其樹楝。
其兵劍。
仲秋八月。
衣樂兵如前。
其樹柘。
季秋九月。
衣樂兵如前。
其樹槐。
孟冬十月。
北宮。
衣黑彩。
擊磬。
其樹檀。
其兵楯。
仲冬十一月。
北宮。
衣樂兵如前。
其樹棗。
季冬十二月。
衣樂兵如前。
其樹栎。
論時令。
以待嗣藏之宜。
周官雲。
春為牡陳。
弓為前行。
夏為方陳。
戟為前行。
六月為圓陳。
矛為前行。
秋為牝陳。
劍為前行。
冬為伏陳。
楯為前行。
此武備。
亦依五氣也。
錄圖雲。
君承木而王。
為人青色。
修頸美發。
其民長身廣肩。
尚仁。
長。
皆象木也。
仁。
木性也。
善則時草豐茂。
嘉谷并生。
鳥不胎傷。
木氣盛也。
失則列星滅。
色亂。
禾稼不登。
民多壓死。
木生而上出。
遇土傷。
則青而不得起。
故壓死。
承火而王。
為人赤色。
大目。
離為目。
故大。
視明也。
其人尖頭長腰。
疾敏。
尚孝。
長腰。
取兌。
敏疾。
火性。
離為日。
日有烏。
烏者。
孝也。
善則賢人任用。
政頌平。
駁馬。
文狐至。
馬。
火畜。
善。
故來。
狐亦來。
失則夏霜。
日是火精。
失故變蝕。
雨土。
猝蔽光明之象。
承土而王。
表其首。
首大。
表土也。
其人廣肩大足。
好大笑。
戲儛。
廣大象土。
和故逸樂也。
善則甘露降。
醴泉并應其善。
失則蟲蝗生。
天雨而常風。
霧亂。
皆土氣傷。
故表異也。
承金而王。
為人白色。
差肩耳。
面方。
毛也。
其民白頸。
長大。
尚義。
皆金氣也。
善則大貝明珠出。
外國遠貢珠貝。
金之用。
氣剛。
能制遠人。
故來貢獻。
失則火飛。
天鳴。
地坼。
河溢。
山崩。
邪人進。
蟲獸為災。
火能克金。
金有失。
故火伐之。
乃飛。
承水而王。
為人黑色。
大耳。
坎為耳。
主腎水氣。
故大。
其民聰耳。
坎水孔穴通。
故聰。
善則景雲至。
龜龍被文。
皆水氣為祥也。
失則蟾蜍去月。
民多溺死。
常雨為害。
皆水之憂也。
此并明治政之道。
不越五行。
故以備釋。
故為貪狼。
申子主之。
情怒者。
木。
生亥盛卯。
性受水氣而生。
貫地而出。
故為怒。
卯木生于子水。
與卯還自相刑。
亥又自刑。
是以陰氣相賊。
故為陰賊。
亥卯主之。
貪狼必得陰賊而後動。
陰賊必得貪狼而後用。
二陰并行。
是以王者忌于子卯相刑之日也。
情惡者。
火。
生寅盛午。
火性炎猛。
無所容受。
故為惡。
其氣清明精耀。
以禮自整。
故為廉貞。
寅午主之。
情喜者。
金。
生巳盛酉。
金為寶物。
見之者喜。
又喜以利刃加于萬物。
故喜。
利刃所加。
無不寬廣。
為器。
則多容受。
故為寬大。
巳酉主之。
二陽并行。
是以王者吉于午酉之日。
情樂者。
謂北與東。
陽氣所萌生。
故為上。
亦主中央。
辰。
為水窮也。
木落歸本。
水流歸末。
故木刑在未。
水刑在辰。
盛衰各得其所。
故樂。
水窮則無隟不入。
木上出。
窮則旁行為斜。
故為奸邪。
辰未主之。
情哀者。
謂南與西。
陰氣所萌生。
故為下。
戌。
窮火也。
醜。
為金窮也。
金剛。
火強。
各歸其鄉。
故火刑在午。
金刑在酉。
金火之盛。
而被自刑。
至窮無所歸。
故曰哀。
火性無私。
金性剛斷。
故曰公正。
戌醜主之。
故曰。
五性居本。
六情在末。
情因性有。
性而由情。
情性相因。
故以備釋。
第十九論治政 治政者。
治者。
治也。
治立為名。
政者。
正也。
不邪為稱。
百姓不能自治。
樹君以治之。
萬民不能自正。
立長以正之。
正使不邪。
治令不亂。
不亂故安。
不邪故善。
善則盜賊不興。
安則各保其業。
所以能勝殘去殺。
道路鴈行。
蚖蛇可跖。
驎龍可駕。
如此名政治也。
孔子曰。
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衆星共之。
大戴禮雲。
君者。
治之本。
無君焉治。
能法五行。
謂之合道。
所以寬猛喻之水火。
仁義取于金木。
順四序以教民。
資五材而為用。
任人任力。
理歸一揆。
春秋繁露。
治順五行篇雲。
木用事。
其氣濁而青。
七十二日。
火用事。
其氣陽而赤。
七十二日。
土用事。
其氣溫濁而黃。
七十二日。
金用事。
其氣堅凝而白。
七十二日。
水用事。
其氣清寒而黑。
七十二日。
複木之用事。
則行柔惠。
進經術之士。
至于立春。
出輕系。
去稽留。
除桎梏。
開閉阖。
通障塞。
存幼孤。
矜寡獨。
此并順春之施也。
無伐木。
恩及草木。
則朱草生。
詩人所歌。
恩及行葦者也。
不伐木者。
不可違天陽生長之氣也。
若夫人君馳騁無度。
沈湎縱恣。
重徭役。
奪民時。
厚稅斂。
則民疾疢瘆。
患足疾。
傷春氣。
故皆木病也。
木傷敗。
則龍深藏。
木禽懼而不見也。
鲸鲵出而為禍。
鱗甲之蟲有金氣。
所以傷木也。
火用事。
則正封疆。
修田疇。
至于立夏。
舉賢良。
封有德。
賞有功。
出使四方。
此順火之化。
長養萬物也。
無縱火。
則火順人用。
甘露降。
鳳凰來。
黃鹄見。
鳳凰卽朱雀之類。
喜故出見。
甘露。
黃鹄。
并子慶其母也。
若人君用讒佞。
離骨肉。
疎忠臣。
棄法令。
婦人為政。
則民病血腫。
國因不明。
火為災。
冬鴈不來。
鳥為怪。
火不善。
故鳥有變怪。
憂懼。
故不來也。
土用事。
養長老。
矜寡獨。
賜孝悌。
施恩澤。
順土寬和含養之德也。
無興土功。
宮室制度有差。
親戚之恩有序。
則五谷成。
嘉禾出。
賢聖來。
土氣順。
故嘉禾和熟。
其德景大。
故聖賢悅之而來。
若人君淫樂無度。
侮親老。
困百姓。
則民病腹心之疾。
心腹主土。
氣不和。
故病。
賢人隐藏。
百谷不登。
裸蟲為災。
土性傷。
故稼穑不成。
賢人惡之。
所以不見。
裸蟲。
土氣也。
傷。
故為變。
金用事。
修城郭。
繕牆垣。
審辟禁。
饬甲兵。
警百官。
誅不法。
此并順金以威嚴肅殺之氣也。
無焚金石。
則白虎見。
虎是金獸。
喜故出也。
若人君貪賂。
好用兵。
則民人病咳嗽。
筋牽鼻塞。
鼻主肺。
肺病。
故咳嗽而鼻塞。
此并金為疾也。
毛蟲金石為怪。
金氣傷。
故為變怪也。
水用事。
閉闾門。
執當罪。
饬關梁。
此并順水閉藏之義。
無決池堰。
恐水氣洩溢也。
如此則醴泉出。
恩及禽蟲。
則靈龜見。
書雲。
澤及昆蟲者也。
甲蟲屬水。
喜故見也。
若人君廢祭祀。
簡宗廟。
執法不順。
逆天氣。
則民病流腫。
水脹。
痿痹。
孔竅不通。
此并水氣壅結之義。
賢人以水居太陰之位。
陰闇虛空。
比之宗廟。
人死精氣散越。
立宗廟以收之。
堂宇虛寂。
陰暗無人。
喻之水也。
廢于祭祀。
則失孝道。
故太陰之氣感而病人。
為此疾也。
水為災害。
靈龜深藏。
鬼哭。
介蟲為怪。
介蟲屬水。
氣傷。
故為覆藏而不見也。
宗廟不祀。
魂氣傷怨。
故鬼哭也。
孝經援神契雲。
木氣生風。
火氣生蝗。
土氣生蟲。
金氣生霜。
水氣生雹。
失政于木。
則風來應。
失政于火。
則蝗來應。
失政于土。
則蟲來應。
失政于金。
則霜來應。
失政于水。
則雹來應。
作傷緻風。
侵至緻蝗。
貪殘緻蟲。
刻毒緻霜。
暴虐緻雹。
此皆并随類而緻也。
桓子新論曰。
人抱天地之體。
懷純粹之精。
有生之最靈者也。
是以貌動于木。
言信于金。
視明于火。
聽聰于水。
思睿于土。
五行之用。
動靜還與神通。
貌恭則肅。
肅時雨若。
言從則乂。
乂時旸若。
視明則哲。
哲時燠若。
聽聰則謀。
謀時寒若。
心嚴則聖。
聖時風若。
金木水火。
皆載于土。
雨晹燠寒。
皆發于風。
貌言視聽。
皆生于心。
屍子雲。
心者。
身之君。
天子以天下受令于心。
心不當。
則天下禍。
諸侯以國受令于心。
心不當。
則國亡。
匹夫以身受令于心。
心不當。
則身戮。
故人心者。
乃天地之精。
群生之本。
故政之治亂。
由于君之心也。
是心。
聖人受命而王。
莫不承天地。
法五行。
修五事。
而禦宇宙養蒼生者也。
其制度法式。
皆五行為本。
衣服威儀。
朝廷俯仰。
農桑播殖。
施惠慶賜。
木也。
尊卑上下。
制度禮式。
封爵賞功。
居高視遠。
火也。
宮室台榭。
夫婦親戚。
布德含養。
祿秩赦宥。
土也。
兵戎器械。
獀狩武備。
刑罰獄禁。
金也。
宗廟祭祀。
儲積封藏。
饬喪哀慕。
蔔筮決疑。
水也。
因五行而緻百官。
因百官而理萬事。
萬蕝霧而四海安。
是政治之所由也。
其居處。
服禦。
器用所從。
莫不本乎五行。
乃通治道也。
禮記雲。
春之月。
天子居青陽左個。
乘鸾辂。
駕蒼龍。
載青旗。
衣青衣。
服蒼玉。
夏之月。
居明堂左個。
乘朱辂。
駕赤駵。
載赤旗。
衣朱衣。
服赤玉。
中央土。
居太廟太室。
乘太辂。
駕黃駵。
載黃旗。
衣黃衣。
服黃玉。
秋之月。
居總章左個。
乘戎辂。
駕白駱。
載白旗。
衣白衣。
服白玉。
冬之月。
居玄堂左個。
乘玄辂。
駕鐵骊。
載玄旗。
衣玄衣。
服玄玉。
考靈曜雲。
春發令于外。
行仁政。
從天常。
其時衣青。
夏可以毀金銷銅。
使備火。
敬天之明。
其時衣赤。
中央土。
舉有道之人。
與之慮國。
可以殺罪。
不可起土功。
犯地之常。
其時衣黃。
秋無毀金銅。
犯陰之剛。
用其時持兵。
宜殺猛獸。
其時衣白。
冬無使物不藏。
毋害水道。
與氣相保。
其時衣黑。
家語雲。
孟春正月。
東宮。
衣青彩。
鼓琴瑟。
其兵矛。
其樹柳。
仲春二月。
東宮。
衣樂兵如前。
其樹杏。
季春三月。
東宮。
衣樂兵如前。
其樹李。
孟夏四月。
南宮。
衣赤彩。
吹笙竽。
其樹桃。
其兵戟。
仲夏五月。
南宮。
衣樂兵如前。
其樹榆。
季夏六月。
中宮。
衣黃彩。
打大鼓。
其樹梓。
其兵弓。
孟秋七月。
西宮。
衣白彩。
撞洪鐘。
其樹楝。
其兵劍。
仲秋八月。
衣樂兵如前。
其樹柘。
季秋九月。
衣樂兵如前。
其樹槐。
孟冬十月。
北宮。
衣黑彩。
擊磬。
其樹檀。
其兵楯。
仲冬十一月。
北宮。
衣樂兵如前。
其樹棗。
季冬十二月。
衣樂兵如前。
其樹栎。
論時令。
以待嗣藏之宜。
周官雲。
春為牡陳。
弓為前行。
夏為方陳。
戟為前行。
六月為圓陳。
矛為前行。
秋為牝陳。
劍為前行。
冬為伏陳。
楯為前行。
此武備。
亦依五氣也。
錄圖雲。
君承木而王。
為人青色。
修頸美發。
其民長身廣肩。
尚仁。
長。
皆象木也。
仁。
木性也。
善則時草豐茂。
嘉谷并生。
鳥不胎傷。
木氣盛也。
失則列星滅。
色亂。
禾稼不登。
民多壓死。
木生而上出。
遇土傷。
則青而不得起。
故壓死。
承火而王。
為人赤色。
大目。
離為目。
故大。
視明也。
其人尖頭長腰。
疾敏。
尚孝。
長腰。
取兌。
敏疾。
火性。
離為日。
日有烏。
烏者。
孝也。
善則賢人任用。
政頌平。
駁馬。
文狐至。
馬。
火畜。
善。
故來。
狐亦來。
失則夏霜。
日是火精。
失故變蝕。
雨土。
猝蔽光明之象。
承土而王。
表其首。
首大。
表土也。
其人廣肩大足。
好大笑。
戲儛。
廣大象土。
和故逸樂也。
善則甘露降。
醴泉并應其善。
失則蟲蝗生。
天雨而常風。
霧亂。
皆土氣傷。
故表異也。
承金而王。
為人白色。
差肩耳。
面方。
毛也。
其民白頸。
長大。
尚義。
皆金氣也。
善則大貝明珠出。
外國遠貢珠貝。
金之用。
氣剛。
能制遠人。
故來貢獻。
失則火飛。
天鳴。
地坼。
河溢。
山崩。
邪人進。
蟲獸為災。
火能克金。
金有失。
故火伐之。
乃飛。
承水而王。
為人黑色。
大耳。
坎為耳。
主腎水氣。
故大。
其民聰耳。
坎水孔穴通。
故聰。
善則景雲至。
龜龍被文。
皆水氣為祥也。
失則蟾蜍去月。
民多溺死。
常雨為害。
皆水之憂也。
此并明治政之道。
不越五行。
故以備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