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義卷第五

關燈
第二十論諸神第二十一論五帝 第二十二論諸官第二十三論諸人就此分為二段一者論人配五行二者論人遊年年立 第二十四論禽蟲就此分為二段一者論五靈二者論三十六禽 第二十論諸神 諸神者。

    靈智無方。

    隐顯不測。

    孔子曰。

    陽之精氣為神。

    又曰。

    陰陽不測之謂神。

    一解雲。

    神。

    申也。

    萬物皆有質礙。

    屈而不申。

    神是清虛之氣。

    無所擁滞。

    故曰申也。

    語其神也。

    名有萬徒。

    三才之道。

    百靈非一。

    并從五行。

    難可周盡。

    今且論所配五行。

    辨吉兇者。

    帝系譜曰。

    天地初起。

    卽生天皇。

    以木德王。

    三五曆紀雲。

    天皇十三頭。

    帝系譜曰。

    地皇以火德王。

    三五曆雲。

    有神人十一頭。

    号地皇。

    春秋命曆序曰。

    人皇九頭。

    宋均注雲。

    兄弟九人。

    洞紀雲。

    人皇分治九州島。

    古語質。

    故以頭數言之。

    陶華陽雲。

    此三皇。

    治紫微宮。

    其精為天皇太帝。

    世記雲。

    天皇太帝曜魄寶。

    地皇為天一。

    人皇為太一。

    甘公星經雲。

    天皇太帝。

    本秉萬神圖。

    一星在勾陳中。

    名曜魄寶。

    五帝之尊祖也。

    天一太一主承神。

    承。

    猶侍也。

    有兩星在紫微宮門外。

    俱侍星。

    天皇太帝天一。

    主戰鬥。

    知吉兇。

    甲戊庚壬。

    王治玉堂宮。

    乙己辛。

    王治明堂宮。

    丙丁癸。

    王治绛宮。

    是為三宮。

    太神太一。

    主風雨水旱兵革饑疫災害。

    複使十六神。

    遊于九宮。

    天一是含養萬物。

    太一是察災殃。

    是為天帝之臣。

    鄭玄注幹鑿度雲。

    太一者。

    北辰神名。

    居其所。

    曰太帝。

    行八卦日辰之間。

    曰太一。

    或曰天一。

    出入所逝息紫宮之外。

    其星因以為名。

    天一之行。

    猶天子巡狩方嶽。

    人君亦從而巡省。

    每卒則複。

    太一行八卦之宮。

    每四季乃入于中央。

    天數大分。

    以陽出。

    以陰入。

    陽起于子。

    陰起于午。

    是以太一下行九宮。

    從坎始也。

    九宮經雲。

    天一之行。

    始于離宮。

    太一之行。

    始于坎宮。

    天一主豐穰。

    太一主水旱兵饑。

    合十二神。

    遊行九宮十二位。

    從少之多。

    六壬式經雲。

    十二神将。

    以天一為主。

    甲戊庚日。

    旦治大吉。

    暮治小吉。

    乙巳日。

    旦治神後。

    暮治傳送。

    丙丁日。

    旦治微明。

    暮治從魁。

    六辛日。

    旦治勝先。

    暮治功曹。

    壬癸日。

    旦治太一。

    暮治大沖。

    此并紫微宮門外天一。

    太一。

    非紫微之内。

    北辰之名大帝也。

    鄭玄謬矣。

    太一十六神者。

    地主在子。

    陽氣動于黃泉。

    萬物孳産于地。

    子為陽氣之首。

    故曰。

    地主。

    陽德在醜。

    陽能生萬物。

    至醜方生。

    故曰陽德也。

    和德在東北維。

    此時陰陽氣合。

    生于萬物。

    故曰和德。

    呂申在寅。

    呂。

    巨也。

    申。

    引長也。

    萬物漸申而巨大也。

    故曰呂申。

    高藂在卯。

    萬物藂而高大。

    故曰高藂。

    太陽在辰。

    震動已後。

    陽氣大盛。

    故曰太陽。

    太昊在東南維。

    時陽已着。

    昊然昭明。

    故曰太昊。

    大神在巳。

    萬物已熟。

    其氣翼起。

    故曰大神。

    太威在午。

    陽衰陰生。

    形氣始動。

    故曰大威。

    天道在未。

    百物皆成。

    莫不資用。

    故曰天道。

    大武在西南維。

    陰氣用事。

    萬物皆傷。

    故曰大武。

    武德在申。

    荠麥方生。

    陰懷陽性。

    故曰武德。

    大族在酉。

    陰氣大殺。

    族類皆盡。

    故曰大族。

    陰主在戌。

    陽氣下藏。

    陰氣自在于上。

    故曰陰主。

    陰德在西北維。

    幹為天也。

    陰氣至此而極。

    方能生陽。

    故曰陰德。

    大義在亥。

    萬物于此懷任。

    陰無含陽。

    故曰大義。

    又九宮十二神者。

    天一在離宮。

    太一在坎宮。

    天符在中宮。

    攝提在坤宮。

    軒轅在震宮。

    招搖在巽宮。

    青龍在幹宮。

    鹹池在兌宮。

    太陰在艮宮。

    太一在巳如前解。

    餘七神。

    皆是星宮之名。

    與天一。

    太一行于九宮。

    一歲一移。

    九年複位。

    天一主豐穰。

    太一主水旱。

    天符主饑馑。

    攝提主疾苦。

    軒轅主雷雨。

    招搖主風雲。

    青龍主霜雹。

    鹹池主兵賊。

    太陰主陰謀。

    又别有青龍。

    行十二辰。

    卽太歲之名也。

    古者名歲曰青龍。

    此神主福慶。

    太陰三歲一徙。

    右行十二辰。

    卽太歲之陰神也。

    後妃之象。

    主水雨。

    陰私害氣。

    右行四孟。

    一歲一移。

    以其所至為害。

    故言害氣。

    合為十二神。

    九宮之所用也。

    又玄女拭經雲。

    六壬所使十二神者。

    神後主子。

    水神。

    大吉主醜。

    土神。

    功曹主寅。

    木神。

    大沖主卯。

    木神。

    天剛主辰。

    土神。

    太一主巳。

    火神。

    勝先主午。

    火神。

    小吉主未。

    土神。

    傳送主申。

    金神。

    從魁主酉。

    金神。

    河魁主戌。

    土神。

    微明主亥。

    水神。

    子神後者。

    子為黃鐘君道。

    故稱後。

    陽之始也。

    陽動于内而未形。

    故稱神也。

    醜大吉者。

    萬物至醜。

    皆萌。

    得陽生。

    故大吉也。

    寅功曹者。

    萬物至寅。

    其功已見。

    曹。

    衆也。

    衆物功既見于寅也。

    卯太沖者。

    萬物至卯。

    其皆太沖其心皮抽萼也。

    辰天剛者。

    當鬥星之柄。

    其神剛強也。

    巳太一者。

    純幹用事。

    天德在焉。

    故太一。

    神後也。

    午勝先者。

    陽氣大威。

    陰氣時動。

    惟陽在先為勝也。

    未小吉者。

    萬物畢熟成。

    故為小吉也。

    申傳送者。

    傳其成物。

    送與冬藏也。

    酉從魁者。

    從鬥之魁第二星也。

    戌河魁者。

    河當首也。

    當鬥魁首也。

    亥微明者。

    水體内明。

    不見于外。

    微其陽氣。

    至子方明也。

    神後主婦女。

    大吉主田農。

    功曹主遷邦。

    大沖主對吏。

    天剛主殺伐。

    太一主金寶。

    勝先主神祀。

    小吉主婚會。

    傳送主掩捕。

    從魁主死喪。

    河魁主疾病。

    微明主辟召。

    又。

    十二将者。

    天一土将。

    前一。

    騰蛇火将。

    前二。

    朱雀火将。

    前三。

    六合木将。

    前四。

    勾陳土将。

    前五。

    青龍木将。

    後一。

    天後水将。

    後二。

    太陰金将。

    後三。

    玄武水将。

    後四。

    太裳土将。

    後五。

    白虎金将。

    後六。

    天空土将。

    天一已如前解。

    騰蛇主驚恐。

    朱雀主文書。

    六合主慶賀。

    勾陳主拘礙。

    青龍主福助。

    天後猶是神後。

    天一之妃。

    太陰主陰私。

    玄武主死病。

    大裳主賜賞。

    白虎主鬥訟。

    天空主虛耗也。

    遁甲九神者。

    天逢在坎。

    一名子經。

    木神。

    在鬥居破軍星。

    天内在坤。

    一名子成。

    水神。

    在鬥居破軍星。

    天沖在震。

    一名子翹。

    金神。

    在鬥居破軍星。

    天輔在巽。

    一名子文。

    土神。

    在鬥居武曲星。

    天禽在坤。

    一名子公。

    火神。

    在鬥居廉貞星。

    天心在幹。

    一名子衰。

    木神。

    在鬥居文曲星。

    天柱在兌。

    一名子違。

    水神。

    在鬥居祿存星。

    天任在艮。

    一名子金。

    金神。

    在鬥居巨門星。

    天英在離。

    一名子殺。

    土神。

    在鬥居貪狼星。

    天逢已下。

    皆是星名。

    子經者。

    以子午為天地之經。

    位既在坎。

    故名經也。

    天内子成者。

    坤為地。

    能成萬物也。

    天沖子翹者。

    翹。

    動貌。

    翹在震動之象也。

    天輔子文者。

    巽為号令。

    有文章也。

    天禽子公者。

    居五土位。

    寄在坤土。

    為萬物之父。

    故言公也。

    天心子衰者。

    衰。

    善也。

    幹為天。

    慈施。

    故善也。

    天柱子違者。

    兌主金。

    金有殺伐。

    違天之道故也。

    天任子金者。

    艮在醜。

    醜。

    金之本也。

    天英子殺者。

    離。

    火也。

    火有燒燃之義也。

    遁甲經雲。

    天逢宜安邊保固。

    天内宜宗道結友。

    天沖宜出軍伏仇。

    天輔宜修禮設教。

    天禽宜請福除惡。

    天心宜避病求藥。

    天性宜匿屯守固。

    天任宜慶谒通财。

    天英宜遠行作樂。

    九神之名。

    上并雲天。

    下皆曰子者。

    此神屬于北鬥。

    皆隸于天故也。

    子者。

    美稱。

    以此神尊美故也。

    孔子元辰雲。

    北鬥第一神。

    字希神子。

    第二神。

    字貞文子。

    第三神。

    字祿存子。

    第四神。

    字世惠子。

    第五神。

    字衛不鄰子。

    第六神。

    字微惠子。

    第七神。

    字大景子。

    此亦并稱子也。

    春秋佐助期雲。

    第一星神。

    名執陰。

    姓頸梁。

    第二星神。

    名鬥諒。

    姓伊偊當。

    第三星神。

    名拒理。

    姓英領許。

    第五星神。

    名防仵。

    姓雞尹堵。

    第六星神。

    名開寶。

    姓蚩。

    一名蒼兒部。

    第七星神。

    名招。

    姓肥脫絡馮。

    七星之名。

    并是人年命之所屬。

    恒思誦之。

    以求福也。

    黃帝八神圖雲。

    幹神軒轅。

    天承相使。

    舍于辰星。

    兌神時刑。

    北鬥之使。

    舍于牛星。

    主軒研。

    坤神招搖。

    天之上公使。

    舍于角星。

    主殺害。

    離神昊時。

    天之遊徼使。

    舍于翼星。

    巽神天候。

    天執法使。

    舍觜星。

    震神雷公。

    大陰之候使。

    舍于七星。

    艮神曲隆。

    天候東明之使。

    舍于奎星。

    坎神鹹池。

    天雨師使。

    舍于井星。

    主雨。

    此八使之神。

    婦人産乳。

    忌低向之。

    此亦九宮之神。

    神既清虛。

    遊無定所。

    故在宮間牙時有不同。

    既八卦配于五行。

    故附此而錄。

    諸神占候之法。

    各有别注。

    不勞于此委碎。

    名字之義。

    故以略談。

    至如日月星辰。

    風雨雷電。

    山川嶽渎。

    井竈衡門。

    爰及人身。

    諸神非一。

    帝王之所崇祭。

    百姓之所祈禱。

    如此之例。

    名數甚多。

    其于五行。

    更無别義。

    故不備說。

    又。

    蔔筮所用殺曆諸神。

    正是左右歲月之閑。

    逆順季孟之際。

    亦無俟于具談。

    甯勞曲解。

    此前諸神。

    占候之網維。

    三才之理要。

    故以次述。

     第二十一論五帝 遂古以來。

    所論五帝。

    凡有三種。

    河圖雲。

    東方青帝。

    靈威仰。

    木帝也。

    南方赤帝。

    赤熛怒。

    火帝也。

    中央黃帝。

    含樞紐。

    土帝也。

    西方白帝。

    白招拒。

    金帝也。

    北方黑帝。

    葉光紀。

    水帝也。

    陶華陽雲。

    有皇伯。

    皇仲。

    皇叔。

    皇季。

    皇少。

    兄弟五人。

    卽靈威仰等。

    此五帝。

    并天上神。

    下治于世。

    綜理神鬼。

    次第相接。

    治太微宮。

    其精為五帝之座。

    五星随王受氣。

    卽明堂所祭者也。

    故雲。

    宗祀文王于明堂。

    以配上帝。

    禮記曰。

    春之月。

    其帝大皥。

    夏之月。

    其帝炎帝。

    中央土。

    其帝黃帝。

    秋之月。

    其帝少皥。

    冬之月。

    其帝颛顼。

    東方大昊。

    庖羲氏。

    主春。

    蒼精之君。

    南方炎帝。

    神農氏。

    主夏。

    赤精之君。

    中央黃帝。

    軒轅氏。

    主四季。

    黃精之君。

    西方白帝。

    金天氏。

    主秋。

    白精之君。

    北方黑帝。

    颛顼氏。

    主冬黑精之君。

    易曰。

    帝出于震。

    此蓋人帝之始。

    始于伏羲。

    五行之次。

    以木為先。

    四時相易。

    以春為首。

    故庖羲為五帝之先也。

    又諸史以少昊。

    颛顼。

    高辛。

    唐。

    虞。

    謂之五帝。

    此蓋自舜以前。

    五行相承為帝也。

    易經乃上取伏羲。

    下至虞舜。

    不言中閑三帝者。

    以其因修。

    無所造作。

    何以得言之。

    故不論也。

    大昊帝庖羲者。

    姓風也。

    母華胥。

    履大人迹而生于成紀。

    蛇身人首。

    以木德王天下。

    為百王先。

    易曰。

    帝出于震。

    震。

    木。

    東方。

    主春。

    象日之明。

    故曰太昊。

    因象龜文而畫八卦。

    為罔罟以田漁。

    古者人畜相食。

    為害者多。

    帝觀蜘蛛之網。

    教民取犧牲。

    以充庖廚。

    故曰庖犧。

    是謂羲皇。

    後世音謬。

    謂之伏犧。

    或雲宓羲。

    一号雄皇氏。

    孝經鈎命決雲。

    伏羲。

    日角珠衡戴勝。

    禮含文嘉雲。

    伏羲德洽上下。

    天應以鳥獸文章。

    地應以龜書。

    伏羲則象。

    作八卦。

    炎帝神農氏。

    姓姜。

    母任姒。

    名女登。

    感神龍而生帝于常年。

    人身牛首。

    以火承木。

    位南方。

    主夏。

    故曰炎帝。

    作耒耜。

    始教民耕農。

    嘗别草木。

    令人食谷以代犧牲之命。

    故号神農。

    一号魁氏。

    是為農皇。

    禮含文嘉雲。

    神農作田道。

    就耒耜。

    天應以嘉禾。

    地出以醴泉。

    黃帝軒轅氏。

    姓姬。

    母附寶。

    見大電光繞北半鬥樞星。

    明照郊野。

    感而生帝于壽丘。

    以土承火。

    位在中央。

    故曰黃帝。

    治五氣。

    設五帝。

    始垂衣裳。

    作舟車。

    造屋宇。

    古者巢居穴處。

    黃帝易之以上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