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義卷第一

關燈


    王者惟歲。

    稅數握成。

    以化下也。

    卿士惟月。

    奉化行道。

    立寶。

    師允惟日。

    陳列衆職。

    制作于萬品。

    歲月日時。

    無易修務。

    敬時以順紀也。

    故雲。

    日月星辰。

    雲雨并興也。

    皇極數五。

    在中央者。

    皇王建萬國。

    處中。

    分别四方。

    百官以治。

    萬事畢理。

    歲時成就。

    職貢均等。

    租稅五谷。

    以供王事。

    故在其中央。

    中央之數本五也。

    又雲。

    土居中央。

    應五行之數。

    若王者動不得中。

    則不能建萬事。

    故曰。

    皇之不極。

    是謂不建也。

    故曰。

    百官立表。

    政化公卿也。

    三德數六在西北者。

    三德。

    正直。

    剛克。

    柔克。

    幹為天位。

    人君之象。

    過五故數六。

    又雲。

    幹在西北。

    陰陽氣分于西北。

    故應六律之數也。

    西北。

    幹之所處。

    故人君居之。

    正直者。

    人德也。

    君子方正以義。

    無所曲私。

    故雲。

    平康正直。

    不疑其德。

    剛克者。

    天德也。

    法度不失。

    輕重罪服。

    故曰。

    沈潛剛克。

    柔克者。

    地德也。

    有德秩祿。

    安定衆職。

    賞賜萬國。

    故曰。

    高明柔克。

    故雲。

    抑服強暴。

    斷制獄訟也。

    稽疑數七在西方者。

    稽疑者。

    建立蔔筮。

    問疑擇善。

    占天地之象。

    以定吉兇。

    蓍圓卦方。

    龜筮共知可否。

    三人占。

    從二人之言。

    昔者聖人慎謀重始。

    動事作業。

    樹本開基。

    決嫌定疑。

    必謀以賢知。

    咨以耆艾。

    參以蓍龜。

    故舉無過事。

    慮無失計。

    蠻夷雖無君臣之序。

    亦有決疑之蔔。

    或以金石。

    或以木草。

    故知稽疑之事。

    聖人所尚。

    以其次幹之後。

    故數七也。

    又雲。

    兌正西。

    卯酉為天地之門。

    卯主始。

    酉主終。

    故鬥指卯。

    則萬物皆出。

    指酉。

    則萬物皆入。

    兌應七星之數。

    兌為金。

    主悅言。

    故在西方。

    故雲。

    決定吉兇。

    分别所疑也。

    庶征數八在東北者。

    庶征者。

    衆征也。

    王者以及衆庶。

    莫不内省咎過。

    外察征祥。

    順征知機。

    則無禍患。

    不審其過。

    不念庶征。

    則禍至不悟。

    敗亡無日矣。

    有機征見者。

    必恭事上帝。

    用不為過。

    則降以福應。

    詩雲。

    昭事上帝。

    聿懷多福。

    如不共禦善。

    不畏上帝。

    群神乃怒。

    必有譴罰。

    數八者。

    次七後也。

    又雲。

    艮八在東北。

    艮是止義。

    艮為徑路。

    萬物大出于震。

    小出于艮。

    震為衆男之長。

    艮為衆男之少。

    故應八卦之數。

    艮既為止。

    令止惡就善也。

    故在東北。

    故雲。

    肅敬德方。

    狂僭亂行。

    五福六極。

    數九在南方。

    五福。

    壽。

    富。

    康甯。

    攸好德。

    考終命。

    壽者。

    孝悌道德備。

    然後修神丹。

    延壽命。

    富者。

    德化所及。

    豐穰無阙。

    康寜者。

    國化安寜。

    長樂無事。

    攸好德者。

    論理比類。

    進善抑惡。

    考終命者。

    順時成務。

    可以壽命。

    統着善德。

    六極者。

    兇短折。

    疾。

    憂。

    惡。

    貧。

    弱。

    兇短折者。

    斬枭誅裂。

    大罪也。

    疾者。

    榜笞毆擊。

    疾卧養視也。

    憂。

    論作望。

    兢朝日也。

    惡。

    髡赭剝。

    戮辱锢棄也。

    貧。

    償贓賦。

    沒财産也。

    弱。

    離邑裡。

    徙邊地。

    以戒後也。

    此罪罰之理居後故數九。

    又雲。

    離既在午。

    以為子沖。

    極則還反。

    故離最其末。

    以為九宮之數。

    離為明。

    人君南面以聽政。

    象離之明。

    刑罰須明。

    故在南方。

    故雲。

    萬物率盈實也。

    宮唯有九。

    不十者。

    八方與中央。

    數終于九。

    上配九天。

    九星。

    二十八宿。

    下配五嶽。

    四渎。

    九州島也。

    九宮。

    經言。

    一主恒山。

    二主三江。

    三主太山。

    四主淮。

    五主嵩高。

    六主河。

    七主華山。

    八主濟。

    九主霍山。

    又。

    一為冀州。

    二為荊州。

    三為青州。

    四為徐州。

    五為豫州。

    六為雍州。

    七為梁州。

    八為兖州。

    九為揚州。

    九州島之名。

    互有改變。

    禹貢九州島。

    卽此配。

    唐時名同者。

    以堯命禹治洪水。

    分九州島。

    因而不易。

    故周虞有十二州。

    加幽并營。

    舜以青州越海。

    分齊為營州。

    冀州南北太遠。

    分衛為并州。

    燕以北分置幽州。

    殷時九州島。

    有幽營。

    無青梁。

    周官九州島。

    有幽并。

    無徐梁。

    漢立十二州。

    增交益焉。

    冀州者。

    釋名雲。

    冀州取地為名。

    有險易。

    帝王所都。

    太康地記曰。

    冀。

    近。

    其氣相近也。

    其地自太行東至碣石。

    王屋。

    底柱。

    禹貢雲。

    冀州既載。

    呂氏春秋雲。

    兩河之間為冀州。

    正北方。

    荊州者。

    釋名雲。

    荊。

    警也。

    南蠻數為寇逆。

    州道先強。

    當警備之也。

    其地北據荊山。

    南及衡山之陽。

    禹貢雲。

    荊及衡陽惟荊州。

    爾雅雲。

    漢南曰荊州。

    呂氏曰。

    荊。

    楚也。

    青州者。

    釋名雲。

    青。

    在東生也。

    太康地記曰。

    少陽色青。

    歲始事首。

    卽以為名。

    其地東北據海。

    西距岱。

    禹貢雲。

    海岱惟青州。

    呂氏雲。

    東方海隅青州。

    齊也。

    徐州者。

    釋名曰。

    徐。

    舒也。

    土氣舒緩也。

    其地東至海。

    北至岱。

    南及淮。

    禹貢雲。

    海岱及淮惟徐州。

    呂氏雲。

    泗上為徐州。

    魯也。

    爾雅雲。

    濟東曰徐州。

    豫州者。

    釋名曰。

    豫。

    在九州島之中安豫也。

    太康地記雲。

    禀中和之氣。

    性理安舒。

    其地南據荊。

    北距河。

    禹貢雲。

    荊河惟豫州。

    呂氏雲。

    河漢之間為豫州。

    爾雅雲。

    河南曰豫州。

    雍州者。

    太康地記雲。

    雍居西北之位。

    陽所不至。

    陰氣壅阏。

    取以為名。

    其地西據黑水。

    東距西河。

    禹貢雲。

    黑水西河惟雍州。

    呂氏雲。

    雍州。

    秦也。

    爾雅雲。

    河西曰雍州。

    梁州者。

    太康地記雲。

    梁者。

    剛也。

    取西方金剛之氣。

    剛強以為名也。

    其地東據華山。

    西距黑水。

    禹貢曰。

    華陽黑水惟梁州。

    兖州者。

    釋名雲。

    取兖水為名。

    太康地記曰。

    辨其履信禀貞正之意也。

    其地東南據濟。

    西北距河。

    禹貢曰。

    濟河惟兖州。

    揚州者。

    釋名雲。

    揚州多水。

    水波揚也。

    其地北據淮。

    東距海。

    禹貢雲。

    淮海惟揚州。

    呂氏曰。

    揚州。

    越也。

    爾雅曰。

    江南曰揚州。

    今依九宮之位。

    冀州正北。

    在坎宮。

    荊州西南。

    在坤宮。

    青州正東。

    在震宮。

    徐州東南。

    在巽宮。

    豫州中央。

    在中宮。

    雍州西北。

    在幹宮。

    梁州正西。

    在兌宮。

    兖州東北。

    在艮宮。

    揚州正南。

    在離宮。

    其位與此解相似。

    太一以兖州在正北。

    坎位。

    青州在東北。

    艮位。

    徐州在正東。

    震位。

    揚州在東南。

    巽位。

    荊州在正南。

    離位。

    梁州在西南。

    坤位。

    雍州在正西。

    兌位。

    冀州在西北。

    幹位。

    此并從五行本始之氣。

    西北亥地。

    故坎水居之。

    東北寅地。

    故震木居之。

    西南巳地。

    故離火居之。

    西南申地。

    故兌金居之。

    幹為金。

    故從本金位。

    巽為木。

    故從本木位。

    坤艮俱土。

    故取地之經。

    居正南正北。

    此并依周禮職方之始位。

    雖宮位微移。

    五行氣一。

    此九州島上對九天分。

    二十八宿屬焉。

    淮南子雲。

    中央鈞天。

    數五。

    其星角亢氐。

    韓鄭分。

    鈞。

    極也。

    布極四方。

    亦曰極天。

    為四行主。

    對中宮豫州。

    東方蒼天。

    數三。

    其星房心尾。

    房心。

    宋分。

    尾。

    燕分。

    東方色青也。

    對震宮青州。

    東北變天。

    數八。

    其星箕鬥牛。

    箕。

    燕分。

    鬥。

    吳分。

    牛。

    岱分。

    水之季。

    陰氣盡。

    陽始作。

    萬物将變。

    對艮宮兖州。

    北方玄天。

    數一。

    其星女虛危室。

    女。

    越分。

    虛危。

    齊分。

    室。

    衛分。

    水色黑。

    故雲玄天。

    對坎宮冀州。

    西北幽天。

    數六。

    其星壁奎婁。

    壁。

    衛分。

    奎婁。

    魯分。

    金之季。

    卽太陰幽闇也。

    對幹宮雍州。

    西方昊天。

    數七。

    其星胃昴畢。

    胃。

    魯分。

    畢昴。

    趙分。

    金色白。

    故曰昊天。

    對兌宮梁州。

    西南朱天。

    數二。

    其星觜參井。

    觜參。

    晉分。

    井。

    秦分。

    居火之季。

    陽色朱也。

    對坤宮荊州。

    南方炎天。

    數九。

    其星鬼柳星。

    鬼。

    秦分也。

    柳星。

    周分也。

    火性炎上。

    故曰炎天也。

    對離宮揚州。

    東南陽天。

    數四。

    其星張翼轸。

    張。

    周分。

    翼轸。

    楚分。

    木之季。

    将卽太陽。

    故曰陽天也。

    對巽宮徐州。

    此九天。

    亦屬北鬥九星之數。

    故下對九州島。

    炎天數九。

    屬鬥第一樞星。

    應離宮。

    對揚州。

    變天數八。

    屬鬥第二璇星。

    應艮宮。

    對兖州。

    昊天數七。

    屬鬥第三玑星。

    應兌宮。

    對梁州。

    幽天數六。

    屬鬥第四權星。

    應幹宮。

    對雍州。

    鈞天數五。

    屬鬥第五衡星。

    應中宮。

    對豫州。

    陽天數四。

    屬鬥第六開陽星。

    應巽宮。

    對徐州。

    蒼天數三。

    屬鬥第七瑤光星。

    應震宮。

    對青州。

    朱天數二。

    屬鬥第八星。

    應坤宮。

    對荊州。

    玄天數一。

    屬鬥第九星。

    應坎宮。

    對冀州。

    屬鬥第八第九二星。

    陰而不見以其對陰宮也。

    又郭璞易占雲。

    幹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坎五。

    離六。

    艮七。

    兌八。

    占人及物數皆準此。

    蓋以父母男女為次也。

    此九宮八卦之數。

    故以備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