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藥隊
關燈
小
中
大
肺部藥隊〔補肺猛将〕
黃
〔害〕按黃極滞胃口,胸胃不寬,腸胃有積滞者勿用。
實表,有表邪及表旺者勿用。
助氣,氣實者勿用。
病患多怒,則肝氣不和勿服。
能補陽,陽盛陰虛,上焦熱甚,下焦虛寒者均忌。
恐升氣于表,而裡愈虛耳。
痘瘡血分熱者禁用。
〔利〕甘微溫,補脾胃三焦而實肺,生用固表斂汗,熟用益氣補中。
〔修治〕八月采根,陰幹。
達表生用或酒炒,補氣水炙捶扁,以蜜水塗炙數次,以熟為度。
亦有以鹽水湯潤透熟切用。
産山西沁州綿上者,溫補。
陝西同州白水,涼補。
味甘,柔軟如綿,能令人肥。
今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黃。
折皮亦似綿,頗能亂真。
但堅而脆,俗呼土黃,能令人瘦,用者宜審。
丹溪雲:肥白而多汗者為宜,若面黑形實而瘦者服之,令胸滿。
肺部藥隊〔補肺猛将〕 人參 〔害〕助氣、閉氣、屬陽,陽旺則陰愈消,凡酒色過度,損傷肺胃真陰,陰虛火動,肺有火熱,咳嗽吐痰,吐血衄血,齒衄内熱,骨蒸勞瘵,均在禁例。
實表,表有邪者傷寒始作,形症未定,而邪熱方熾,痧痘斑毒初發欲出,但悶熱而不見點者,若誤投之,以截阻其路,皆實實之害,非藥可解。
經雲:實實虛虛,損不足,補有餘。
如是者醫殺之耳,可不慎哉。
〔利〕甘溫微苦,大補肺中元氣,其性主氣,凡髒腑之氣虛者,皆能補之,生津除煩,聰明耳目,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通血脈,氣壯而胃自開,氣和而食自化。
參條,一名小參,條參味性同而力薄,補氣生津,橫行手臂,指臂無力者,服之有效。
參須,力更薄于參條。
參蘆性宣湧吐,亦有補性。
太子參,即孩兒參,功媲大參。
高麗參,功仿大參,性稍寒。
東洋參,功同大參,其性溫,以種硫黃故也。
苦參,苦寒損氣敗血,性與參反,服之有害,今人用以代茶葉,暗受其損。
〔修治〕得火薰則軟,或飯鍋内蒸軟,乘熱軟時,用銅刀切片,連湯炖透,沖入諸煎劑湯和服。
獨參湯加入陳皮數分,或佛手柑玫瑰花之類亦可用。
炖湯服,則不滞氣也。
按秋冬采者堅實,春夏采者虛軟。
治勞金汁拌浸,或用淡秋石拌入藥。
入參惟納新器中與細辛相間,收之密封,可經年不壞。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潞黨參 〔害〕同人參。
〔利〕甘平,補中氣,和脾胃,補肺,益氣升津,微虛者宜之。
〔修治〕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幹,勿令見風。
上黨(即今潞州)所出者良。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西洋參 〔害〕其性苦寒,髒寒者服之,反作腹痛。
郁火服之,火不透發,反生寒熱。
北沙參〔害〕髒腑無實熱,寒客肺中作嗽者,犯之成劫。
〔利〕苦微寒。
人參甘溫體重,專益肺氣,補陽而生陰。
沙參甘寒體輕,專清肺熱,補陰而制陽。
南沙參。
功同北沙參,而力稍遜。
〔修治〕八九月采根,白實長大者良。
南參色稍黃,形稍瘦,小而短。
近因有一種味帶辣者,不可用,産亳州。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百合 〔害〕善通二便,中寒下陷者勿服。
〔利〕甘微寒,保肺止咳,清心安精,又補大腸,肺與大腸相表裡也。
〔修治〕一莖直上,四向生葉,似短竹葉而闊,莖端五六月開大白花者佳。
五月開紅花者,名山丹,其根微苦,食之不甚良,是不及白花也。
山丹者,主治瘡腫驚邪,女人崩中。
二月八月采根陰幹,近道山谷處處有之。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燕窩 〔害〕海味多寒,寒哮冷嗽不宜用,食之恐增病。
〔利〕甘淡平潤,大養肺陰,化痰止嗽,補而能清,治肺氣不能清肅下行之症。
又能開胃氣,已勞痢。
可入煎,或單煎汁服。
若以煮粥,或雞汁煮,則亂其清氣補陰之本性矣。
用冰糖煎則甘溫矣,能助肺氣清肅下行也。
燕窩腳,又名燕窩根,色紅紫,名血燕,功用相仿。
性重能達下,微鹹能潤下,治噎膈甚效。
〔修治〕閩漳海邊,近生番處,燕銜小魚,粘之于石,久而成窩。
又雲燕銜麒麟菜嫩芽成窩。
有烏、白、紅三色,烏色最下,紅色最難得,能益小兒痘疹,白色能愈痰疾,色如糙米者最佳。
入煎藥,須用陳久者良。
先用清水浸透胖開,用小鉗去毛,潔淨,更換清水養好,仍将原燕浸水,澄清去腳煎服。
如用毛燕窩,須入鍛石壇内收燥,研細,在風口篩簸,則毛吹淨,再用鉗揀去毛管,如粉、則煎服。
如用毛燕燕根燕屑入煎,須用棉包,或絹包好入煎,則無毛。
恐毛不淨,礙肺為患。
假燕窩無邊無毛,色白,或微有邊毛,甚有白如銀絲者,皆僞為之。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阿膠 〔害〕膠性粘膩,胃弱作嘔吐者勿服。
脾虛食不消者,亦忌之。
〔利〕甘鹹平,清肺養肝,滋腎補陰,止血去瘀,除風化痰。
驢皮主風,善理風淫。
取其烏色屬水,以制熱則息風之義。
潤燥定喘,利大小腸,調經安胎,又兼治利,傷暑伏熱成痢者必用。
妊娠血痢尤宜。
大抵補血與液,為肺、大腸要藥。
烏驢皮膠。
功用略同。
黃明膠,即牛皮膠。
甘平補陰,潤燥活血,功同阿膠,可以權代。
補虛用牛皮膠,去風用驢皮膠,同蔥白煮服,可通大腸,癰疽初起,酒炖分服四兩,則毒不内攻。
〔修治〕山東東阿縣,東北六十裡有阿井。
自十月至二三月,收取烏驢皮。
用野狼溪河純陽水,浸四五日透,去毛洗刮潔淨,入銅鍋内,用阿井至陰之水熬煮,時時攪之,恒添水至極爛。
提去浮面渣穢,待極清熬成膏,對光明透照,如琥珀色或光如壁漆黑色氣味清香,并無皮臭臊氣,夏月亦不溫軟,陳者良,此真阿膠也。
驢皮膠,取烏驢皮,浸消熬膠。
黃明膠,用黃牛皮,浸消熬膏。
其氣濁臭,而不清香。
今市中膠物,制作不精,故不堪用。
今方法用面炒成珠,化痰,蛤粉炒止血,蒲黃炒或童便和
實表,有表邪及表旺者勿用。
助氣,氣實者勿用。
病患多怒,則肝氣不和勿服。
能補陽,陽盛陰虛,上焦熱甚,下焦虛寒者均忌。
恐升氣于表,而裡愈虛耳。
痘瘡血分熱者禁用。
〔利〕甘微溫,補脾胃三焦而實肺,生用固表斂汗,熟用益氣補中。
〔修治〕八月采根,陰幹。
達表生用或酒炒,補氣水炙捶扁,以蜜水塗炙數次,以熟為度。
亦有以鹽水湯潤透熟切用。
産山西沁州綿上者,溫補。
陝西同州白水,涼補。
味甘,柔軟如綿,能令人肥。
今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黃。
折皮亦似綿,頗能亂真。
但堅而脆,俗呼土黃,能令人瘦,用者宜審。
丹溪雲:肥白而多汗者為宜,若面黑形實而瘦者服之,令胸滿。
肺部藥隊〔補肺猛将〕 人參 〔害〕助氣、閉氣、屬陽,陽旺則陰愈消,凡酒色過度,損傷肺胃真陰,陰虛火動,肺有火熱,咳嗽吐痰,吐血衄血,齒衄内熱,骨蒸勞瘵,均在禁例。
實表,表有邪者傷寒始作,形症未定,而邪熱方熾,痧痘斑毒初發欲出,但悶熱而不見點者,若誤投之,以截阻其路,皆實實之害,非藥可解。
經雲:實實虛虛,損不足,補有餘。
如是者醫殺之耳,可不慎哉。
〔利〕甘溫微苦,大補肺中元氣,其性主氣,凡髒腑之氣虛者,皆能補之,生津除煩,聰明耳目,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通血脈,氣壯而胃自開,氣和而食自化。
參條,一名小參,條參味性同而力薄,補氣生津,橫行手臂,指臂無力者,服之有效。
參須,力更薄于參條。
參蘆性宣湧吐,亦有補性。
太子參,即孩兒參,功媲大參。
高麗參,功仿大參,性稍寒。
東洋參,功同大參,其性溫,以種硫黃故也。
苦參,苦寒損氣敗血,性與參反,服之有害,今人用以代茶葉,暗受其損。
〔修治〕得火薰則軟,或飯鍋内蒸軟,乘熱軟時,用銅刀切片,連湯炖透,沖入諸煎劑湯和服。
獨參湯加入陳皮數分,或佛手柑玫瑰花之類亦可用。
炖湯服,則不滞氣也。
按秋冬采者堅實,春夏采者虛軟。
治勞金汁拌浸,或用淡秋石拌入藥。
入參惟納新器中與細辛相間,收之密封,可經年不壞。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潞黨參 〔害〕同人參。
〔利〕甘平,補中氣,和脾胃,補肺,益氣升津,微虛者宜之。
〔修治〕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曝幹,勿令見風。
上黨(即今潞州)所出者良。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西洋參 〔害〕其性苦寒,髒寒者服之,反作腹痛。
郁火服之,火不透發,反生寒熱。
北沙參〔害〕髒腑無實熱,寒客肺中作嗽者,犯之成劫。
〔利〕苦微寒。
人參甘溫體重,專益肺氣,補陽而生陰。
沙參甘寒體輕,專清肺熱,補陰而制陽。
南沙參。
功同北沙參,而力稍遜。
〔修治〕八九月采根,白實長大者良。
南參色稍黃,形稍瘦,小而短。
近因有一種味帶辣者,不可用,産亳州。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百合 〔害〕善通二便,中寒下陷者勿服。
〔利〕甘微寒,保肺止咳,清心安精,又補大腸,肺與大腸相表裡也。
〔修治〕一莖直上,四向生葉,似短竹葉而闊,莖端五六月開大白花者佳。
五月開紅花者,名山丹,其根微苦,食之不甚良,是不及白花也。
山丹者,主治瘡腫驚邪,女人崩中。
二月八月采根陰幹,近道山谷處處有之。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燕窩 〔害〕海味多寒,寒哮冷嗽不宜用,食之恐增病。
〔利〕甘淡平潤,大養肺陰,化痰止嗽,補而能清,治肺氣不能清肅下行之症。
又能開胃氣,已勞痢。
可入煎,或單煎汁服。
若以煮粥,或雞汁煮,則亂其清氣補陰之本性矣。
用冰糖煎則甘溫矣,能助肺氣清肅下行也。
燕窩腳,又名燕窩根,色紅紫,名血燕,功用相仿。
性重能達下,微鹹能潤下,治噎膈甚效。
〔修治〕閩漳海邊,近生番處,燕銜小魚,粘之于石,久而成窩。
又雲燕銜麒麟菜嫩芽成窩。
有烏、白、紅三色,烏色最下,紅色最難得,能益小兒痘疹,白色能愈痰疾,色如糙米者最佳。
入煎藥,須用陳久者良。
先用清水浸透胖開,用小鉗去毛,潔淨,更換清水養好,仍将原燕浸水,澄清去腳煎服。
如用毛燕窩,須入鍛石壇内收燥,研細,在風口篩簸,則毛吹淨,再用鉗揀去毛管,如粉、則煎服。
如用毛燕燕根燕屑入煎,須用棉包,或絹包好入煎,則無毛。
恐毛不淨,礙肺為患。
假燕窩無邊無毛,色白,或微有邊毛,甚有白如銀絲者,皆僞為之。
肺部藥隊〔補肺次将〕 阿膠 〔害〕膠性粘膩,胃弱作嘔吐者勿服。
脾虛食不消者,亦忌之。
〔利〕甘鹹平,清肺養肝,滋腎補陰,止血去瘀,除風化痰。
驢皮主風,善理風淫。
取其烏色屬水,以制熱則息風之義。
潤燥定喘,利大小腸,調經安胎,又兼治利,傷暑伏熱成痢者必用。
妊娠血痢尤宜。
大抵補血與液,為肺、大腸要藥。
烏驢皮膠。
功用略同。
黃明膠,即牛皮膠。
甘平補陰,潤燥活血,功同阿膠,可以權代。
補虛用牛皮膠,去風用驢皮膠,同蔥白煮服,可通大腸,癰疽初起,酒炖分服四兩,則毒不内攻。
〔修治〕山東東阿縣,東北六十裡有阿井。
自十月至二三月,收取烏驢皮。
用野狼溪河純陽水,浸四五日透,去毛洗刮潔淨,入銅鍋内,用阿井至陰之水熬煮,時時攪之,恒添水至極爛。
提去浮面渣穢,待極清熬成膏,對光明透照,如琥珀色或光如壁漆黑色氣味清香,并無皮臭臊氣,夏月亦不溫軟,陳者良,此真阿膠也。
驢皮膠,取烏驢皮,浸消熬膠。
黃明膠,用黃牛皮,浸消熬膏。
其氣濁臭,而不清香。
今市中膠物,制作不精,故不堪用。
今方法用面炒成珠,化痰,蛤粉炒止血,蒲黃炒或童便和